首页 历史故事 威海之战:甲午战争的转折

威海之战:甲午战争的转折

时间:2022-08-0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威海卫之战就是甲午战争的巨大转折点,先前的清廷即便在朝鲜陆地、大东沟海战连续失败,但只要本土防线不被突破,日军不大规模登陆作战,京师不受战争的影响,战争总能支撑下去。

1.威海之战:甲午战争的转折

马 勇

日本大本营的作战计划非常清晰,就是要寻找中国海军主力决战;而李鸿章的战略意图也非常清晰,就是尽量让北洋海军主力避开日本海军的锋芒,最大限度保存实力,无论如何也不要出海决战。李鸿章心里清楚得很,北洋海军只是纸糊的灯笼,中看不中用,经不起风雨。

在北线日军大举进犯辽东的同时,南线日军第二军在攻占旅顺口后,也取得了渤海湾的控制权,与旅顺口隔海相望的威海卫成了日军的下一个重要目标。日军大本营的作战目标,就是占领威海卫,封锁直隶湾,消灭北洋海军。进而逼迫中国政府缴械投降,又可避免列强以各种借口进行干涉。山东作战和攻占威海卫,成了日军攻占旅顺口之后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东北端,濒临黄海,西连烟台、蓬莱,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旅顺口势成犄角,共为渤海锁钥,拱卫着京津海上门户,素为重要军事基地。

历史演变看,威海卫原为滨海渔村,汉称石落,元称清泉夼,明洪武年间为防倭寇设卫,始称威海卫。1875年即光绪元年始建炮台;十四年,设水师提督署,驻水雷营,置制造所和水师学堂,并于海湾南北两岸和刘公岛、日岛、黄岛等地新筑炮台多处,成为海防要塞和新成军不久的北洋海军最重要的基地。威海卫拥有不冻良港,三面环山,口门向东,刘公岛扼其前,形成向东、向北两条航道和进出口,日岛、黄岛、牙石等岛罗列在刘公岛两侧,构成港域天然屏障,形势堪称险要。

黄海之战后,北洋海军只剩下“定远”、“镇远”、“靖远”、“来远”、“济远”五艘战舰,而“镇远”在驶进威海北口时,不慎触礁,受伤严重,抢修后虽勉强还能使用,但实在难以让其出海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所拥有的战斗能力非常有限,仅有的四艘战舰如果真的出海作战,主动出击,可能正中日军下怀,因为大东沟海战后,日舰一直采取措施,引诱北洋舰队出海决战,目的当然是要一举摧毁北洋海军。面对日本人的计谋,北洋海军进退两难,出海决战,凶多吉少,很可能将几十年举国之力建设的北洋海军彻底摧毁;不出海,或者不敢与日本海军决战,这也是军人的耻辱,北洋的耻辱。大东沟海战之后的北洋已经没有什么本钱可言,战,或不战,对北洋海军将领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1895年1月20日,日军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岩大将指挥两万五千大军,在日本联合舰队二十五艘军舰掩护下,绕开威海卫正面,由荣成龙须岛登陆,三天后全部登陆完毕。

荣成登陆完毕后,日军在那里从容休整。30日拂晓,日军集中优势兵力迂回威海侧后,猛攻南岸炮台。中国守军顽强抵抗,几次打退日军冲锋,激战至傍晚,守军全部阵亡,炮台失陷。

日军占领南岸炮台后,随即从南、西两个方向逼近威海卫城。2月1日,北岸炮台守军纷纷逃散,海军提督丁汝昌闻讯即派兵至北岸炮台,将火药库、大炮全部炸毁,以免资敌。

2月2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至此,除刘公岛和日岛外,整个威海全在日军手中,北洋舰队失去后防,海军衙门所在的刘公岛成为北洋海军的唯一依托。实际上,刘公岛只是一座孤立无援的孤岛。

日军围住刘公岛和北洋舰队后,并没有立即发动攻击,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诱导海军提督丁汝昌投降,以不战而屈人之兵。面对日本人的诱降,丁汝昌不为所动,严词拒绝,既然无法战胜,无法逃脱,那么他就准备以一个军人的姿态面对一切,最坏不过就是以身殉国。

2月5日凌晨三时许,日军派遣鱼雷艇从威海南口潜入港内,偷袭北洋旗舰“定远”。“定远”舰中弹后搁浅。无奈中,北洋将士只好自己动手,将“定远”炸毁,以免落入敌手。

炸毁“定远”后,北洋水师督旗移至“镇远”,后又移至“靖远”。坐困孤岛的北洋水师顽强坚持,期待清军将领有办法拯救他们,或者能够从外围对包围刘公岛的日军给予打击。然而,他们的这种期待始终没有成为事实,他们的绝望情绪在滋长在蔓延。

6日晨,日军故伎重演,再次派遣鱼雷艇进港偷袭,很快将“来远”及练习舰“威远”击沉。至此,北洋舰队名存实亡,已经彻底丧失战斗力。

2月9日上午八时,日本联合舰队向刘公岛猛攻,丁汝昌登上“靖远”舰指挥,坚守至中午。很快,“靖远”舰中弹搁浅,被丁汝昌下令炸沉。

“靖远”舰沉没,对坚守刘公岛的北洋将士是毁灭性的打击,援军无望,军心浮动,投降的意识开始在洋员及岛上绅士中弥漫。面对此情此景,丁汝昌承诺再坚守三天,如三天后援兵不至,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找生路。

2月11日,丁汝昌许诺的三天之期到了,援军依然无望,他只好在这天夜里吞鸦片自尽。刘步蟾、张文宣等将领也在此前后自尽身亡。他们不是选择一条逃生之路,而是坦然走向永生,用最后的选择兑现了一个军人的承诺。

丁汝昌自杀后,美籍洋员浩威提议守岛将士借用丁汝昌的名义投降。2月14日下午,双方将领签署投降文书。17日,日军开进威海港,清政府倾三十年国家财力营建的北洋海军,虽然一度号称“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六或第八,至此全军覆没,成为历史陈迹。

威海卫之战和山东半岛沦陷,使京畿门户洞开,日军长驱直入进逼京师的危险大增,这是清廷从来最担心的事情。因而威海卫之战就是甲午战争的巨大转折点,先前的清廷即便在朝鲜陆地、大东沟海战连续失败,但只要本土防线不被突破,日军不大规模登陆作战,京师不受战争的影响,战争总能支撑下去。现在京师门户洞开,清廷统治者终于在现实面前醒悟,终于知道李鸿章为什么在战前反复告诫不要轻启战端的理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