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日甲午战争是怎样一次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是怎样一次战争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日甲午战争是指公元1894年7月—公元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的干支纪年,1894年是甲午年,故而称为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标志。日本将这一事件看作是发动战争的良机。截止到6月底,入朝日军已达到万人,并占据了从仁川到汉城一带的战略要地。日本不断向中国军队挑衅,战争一触即发。7月29日,中日双方激战于成欢驿。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11月7日,日军未经大战,轻取大连。

中日甲午战争是怎样一次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是怎样一次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是指公元1894年7月—公元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的干支纪年,1894年是甲午年,故而称为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标志。满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以后,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扩张的道路,它首先将侵略矛头指向了朝鲜和中国。公元1885年,日本提出以10年为期的扩军计划。公元1887年,日本军国政府又制定了《征讨清国策》,加紧扩军备战,伺机发动侵略战争。

公元1894年1月,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李熙向清政府求援。日本将这一事件看作是发动战争的良机。6月2日,日本以保护在朝日侨为借口,决定出兵朝鲜。6月5日,日本成立战时“大本营”,调遣军队开赴朝鲜。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劝诱中国出兵赴朝,保证日本“必无他意”。6月5日,清政府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总兵聂士成率淮军1500人进驻朝鲜,驻扎在汉城以南的牙山。鉴于东学党起义已经被平定,朝鲜局势趋于平稳,清政府于6月8日向日本提议双方撤兵。日本不但拒绝了中国的撤兵建议,而且提出两国共同监督朝鲜改革内政的要求,并且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扩大事态。截止到6月底,入朝日军已达到万人,并占据了从仁川到汉城一带的战略要地。日本不断向中国军队挑衅,战争一触即发。面对日本的战争威胁,清政府内部意见不一: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主战,但却没有实权;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主和,由于实权在握而占了上风。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力主避战求和的李鸿章将希望寄托在俄、美等国的调停上。然而,西方列强均对日本采取偏袒态度,这使得清政府希望国际调停的幻想最终破灭。

7月20日,清政府派卫汝贵、马玉昆、左宝贵、丰升阿率领4军29营、总兵力1万余人进驻平壤。7月23日,日军攻占朝鲜王宫,成立傀儡政权。7月25日,日本军舰在牙山口外的丰岛附近,向护送兵员的中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中国的“广乙”、“济远”号军舰负伤,运输船“高升”号被击沉,船上的官兵大部分壮烈牺牲。同日,日本陆军4000多人向驻守牙山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挑起了侵略中国的战争。7月29日,中日双方激战于成欢驿。日军先头部队在安城渡遭到伏击,随即以重兵猛攻成欢驿。清军由于寡不敌众,叶志超、聂士成先后率军撤出,退至平壤。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9月初,日本政府任命山县有朋为第一军司令官,率领日军第三、第五师团16万余人,分四路包围平壤。中朝军民奋起还击。清军将领左宝贵率部在平壤北门玄武门与日军展开血战,不幸中炮牺牲。清军统帅叶志超畏战失措,于是连夜弃职逃走,致使全军溃退。9月16日,日军攻陷平壤。9月17日,护送运兵船的北洋舰队在行至大东沟海面时,遭遇日本海军中将伊东祐亨指挥的联合舰队的截击。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随即下令列队迎战。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战,日军败退,黄海海战结束。北洋舰队损失了5艘军舰,牺牲了邓世昌、林永升等优秀将领,日军亦有5艘军舰负重伤。

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下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今威海市),并且禁令巡海。日军掌握了海战主动权。10月下旬,日军分两路大举进犯中国。山县有朋指挥第一军从朝鲜义州渡过鸭绿江,击败四川提督、北洋帮办大臣宋庆统率的清军,并先后攻占了九连城、安东(今丹东)、岫岩、海城等地。清军在摩天岭、田庄台一带修筑坚固防线,挡住日军攻势。由陆军大将大山岩指挥的日本第二军于10月24日在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进犯金州。驻守旅顺的清军将领徐邦道率部到金州迎战,由于敌众我寡,徐邦道被迫于11月6日弃守。11月7日,日军未经大战,轻取大连。11月21日,日军分三路进攻旅顺。徐邦道、程允等率部奋力抵抗,终因孤军作战而大败。11月22日,旅顺失陷。日军攻占旅顺后屠城4日,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为了清除进犯京津地区的障碍,1895年1月,日本决定组成以大山岩为统帅的“山东作战军”。1月20日,日军用25艘舰船运送2万士兵在威海卫以东的荣成登陆,然后兵分两路进犯威海卫,并且用军舰正面封锁威海卫港。2月1日至2日,威海卫港南北炮台相继失守,北洋舰队在刘公岛遭到日军围攻。丁汝昌指挥将士们顽强抵抗,但是伤亡惨重,危在旦夕。部分将领伙同洋员逼迫丁汝昌投降,丁汝昌誓死不从,于2月11日夜晚自杀殉国。丁汝昌的部下假托丁汝昌之名向日军致投降书,刘公岛遂被日军占领。清政府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至此全军覆没。

鉴于淮军及北洋海军的失败,清政府决定起用湘军。公元1894年12月28日,清政府任命湘军宿将、时任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的刘坤一为钦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节制关内外各军,湖南巡抚吴大澂和淮军将领宋庆为副帅,征调军队100余营,6万余人,部署在山海关内外。公元1895年2月底,湘军两次向占据海城的日军发起反攻,皆因指挥不当、各部配合不协调而告失败。与此同时,日军乘全歼北洋舰队之机,实现扫荡辽河平原的作战方案。3月上旬,日军从海城出发,在6天之内先后攻占了牛庄、营口、田庄台等战略要地,湘军全线瓦解。3月15日,日军组成澎湖混合支队5000余人,乘8艘军舰,从佐世保军港出发进犯澎湖。3月20日,日军在澎湖岛东面的里正角登陆,向清军炮台发起进攻。清军主将朱上泮弃职逃回厦门。27日,澎湖岛被日军占领。

公元1894年9月底,清政府起用罢黜多年的恭亲王奕主持总理衙问。奕出面请求英、美、俄等国出面调停。公元1895 年1月,清政府派户部侍郎、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聘美国前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赴日本求和。日本政府以张、邵“全权不足”为借口,拒绝和谈。2月2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提出要李鸿章任全权代表,才答应议和。3月初,由于湘军在辽东全线溃败,清军败局已定,清政府被迫不得不接受日本的无理要求,任命李鸿章为赴日议和的全权大臣。

公元1895年3月14日,李鸿章携其子李经方、美国顾问科士达赴日和谈。20日,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宗光在马关春帆楼进行了谈判。在日本的威逼利诱下,李鸿章与日本代表于4月1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日本通过这个条约取得大量政治经济利益,勒索巨额赔款,中国被迫割去辽东半岛(辽东半岛后由清政府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台湾及澎湖列岛等大片领土。

中日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危机。同时,甲午战争也加速了日本工业和军事的近代化进程,进一步膨胀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野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