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年毛泽东的老师和他本人当时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原则怎样理解、怎样认识,《讲堂录》中毫无反映,今天已不得而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理论命题中,有许多问题引起人们的争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兵法》所提出的一种理想的战争境界,反映了古代兵家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

毛泽东从《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汲取古典兵学营养,对“不战而屈人之兵”接受最早。

早在湖南一师读书之时,青年毛泽东在1913年年底二十岁时,曾从清代魏源(1794年—1817年)的《孙子集注序》中涉猎过孙子思想,其《讲堂录》中就记录有: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第595页)

这是《讲堂录》“国文”科内的听课笔记。记录也比较准确。传世本《孙子兵法》此句,除“百战百胜”前有“是故”二字外,其他与毛泽东听课所记完全一样。

青年毛泽东的老师和他本人当时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原则怎样理解、怎样认识,《讲堂录》中毫无反映,今天已不得而知。

《谋攻篇》中孙子论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比较丰富,如: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先对孙子三段论述中的核心词语给予简单注释:

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施行作战手段就能迫使敌军屈服。

上兵伐谋:最好的制胜手段是用计谋征服敌人,迫使敌军不战而降。

伐交:两军发生战端,我方折冲樽俎,在谈判桌上征服敌人,使敌人屈服或退兵。

伐兵:两军对阵,经过战斗,打败敌人。

攻城:攻坚冲垒,蚁付拔城。

孙子认为,动用武力的“百战百胜”与“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两个层次的胜利,显然他更追求后者;孙子认为,作为征服和打击敌人的手段,“伐谋”最优,第二位的是“伐交”,“伐兵”已包含“战而屈人”,冷兵器时代的“攻城”已经是下下策。这四个层次的递减,只有“伐谋”“伐交”符合“不战屈人”的原则;孙子认为,屈兵非战,拔城非攻,毁国非久,才是“善用兵者”。这里的“非战”“非攻”“非久”要求,都是在争取战场最佳值。总之,孙子的战争利益观是“兵不顿而利可全”,“以全争于天下”。“利可全”是根本目的,“兵不顿”而能达到“利可全”则是用兵“谋攻”中的最高境界!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理论命题中,有许多问题引起人们的争论。比如,什么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用什么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它是“反战”理论吗?它是军事威慑主张吗?孙子的“非战”与孔子、老子、孟子的“反战”有相通之处吗?孙子的“非攻”与墨子的“非攻”是相同相似命题吗?它仅仅适用于战略层面还是对战略、战役、战斗层面都适用?

这是孙子学界颇为“热议”的一个兵学观点。“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兵法》所提出的一种理想的战争境界,反映了古代兵家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人们对它的评价不高。甚至说它是唯心主义的产物。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它所包含的思想精髓及现实意义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意,评价也有新的变化。如有学者认为,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核心的“伐谋”“伐交”的全胜战略是决定着军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的更高层次的战略——大战略,是《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核心,是孙武在战略学上的独特成就。有的学者指出,孙子“全胜”思想可区分为五个层次,即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虽然有时不能达到全部的不战而屈之,也可以求得局部的不战而屈之,因此是一项缩短战争过程的速胜战略。它可以适用于战略层面,也可以适用战役、战斗层面。

在现存文献资料中,毛泽东没有对“不战而屈人之兵”兵学观点的评论和阐述,较多的是对这一军事原则的灵活运用,从而创造了一些堪称绝妙的精彩战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