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屈原的《离天下》

屈原的《离天下》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一部分主要描写屈原对真理的追问和对未来道路的探求。屈原对川流不息的时间巨流之所以如此焦虑,是因为他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人生价值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在《离骚》第一大段中,诗人内心就围绕着这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离骚》_阅古拾珍:大学生必读的36部国学经典

经典介绍

《离骚》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即自“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一部分;从“女婆之婵嫒兮”,至“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为后一部分。

前一部分描写屈原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屈原出身于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在他的名字中寄寓高洁理想;屈原从小就努力修为,淬炼美德、增加才能,并决心报效自己的祖国——楚国;在他参与国政的过程中,激励引导楚王为了楚国的富强,敢于发扬祖辈敢闯的精神,积极推进改革;紧接着,屈原所推行的改革实践和追求政治理想同保守腐朽的贵族集团产生了根本的冲突,他们利用种种诡计迫害和打击屈原,诽谤、诬蔑、谗言,使不坚定的楚王也动摇了改革的信念,疏远和放逐了屈原。墙倒众人推,屈原为实现改革蓝图而精心培植的人才也纷纷变质,使屈原的处境极为孤立。在此情况下,屈原意识到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现实“民生之多艰”,祖国陷入“路幽昧以险隘”的岌岌可危的境地,家国之痛,使屈原悲愤至疯狂的边缘;愤怒的屈原揭露了楚王反复无常、昏庸无能、不辨忠奸的行为;同时揭露腐朽的贵族集团贪婪嫉妒、苟且偷安、背法妄行、结党营私,把祖国引向危亡的罪恶;并且表达了不向反动势力屈服的斗争精神。

后一部分主要描写屈原对真理的追问和对未来道路的探求。女婆劝他不要“博謇好修”,而要明哲保身,像大多数历史上处在同样情况下的豪杰所做的那样;但是屈原通过向重华陈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否定了她的建议;于是屈原开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理想的历程。首先,他发出天问,却遭到冷遇;接着,诗人向西方、东方、北方三次求女,以便上通天帝,然而不得其行,这象征性地说明了他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空间没有了;于是屈原在茫然中去找神巫灵氛占卜,灵氛劝他去国远游;诗人犹豫不决,又去找巫咸问策,巫咸则劝其暂留楚国待明君而行。在矛盾的建议中,诗人分析了国内政情,觉得不能久留于黑暗无望的楚国,决定离楚远行。但是,远行的想法又与屈原爱国的衷情发生矛盾,所以在他升天远行时,忽然看到了楚国大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形象地否定了离楚的道路,最后诗人决心“从彭咸之所居”,用死来殉其“美政”的理想。

屈原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希望建功立业,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以一种“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理想事业中。为此,他很珍惜人生的光阴:“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又写道:“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对川流不息的时间巨流之所以如此焦虑,是因为他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人生价值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

战国时代,关于个体生命和人生观的思考主要有两种:一种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通过立德、立功、立言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另一种是道家关注个体生命在宇宙中的存在,看重的是人在宇宙中的绝对精神自由。要达到绝对的精神自由,就要彻底摆脱功名、利禄、权势、地位观念的束缚,也就是通过远离社会现实,使精神超越功利、世俗乃至自我,达到优游自在的境地。在《离骚》第一大段中,诗人内心就围绕着这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但是两种人生态度究竟依从哪一种,两条人生道路究竟选择哪一条,直到第一大段结束,也没有给出答案。这些,即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及其斗争结局等内容都是在第二大段及以后的篇幅中逐渐展开。

三次求女表达了儒家的坚定信念,“远逝自疏”则是以幻想的方式反映了回避矛盾,放弃理想,超越现实功利,求得精神解脱的消极的道家人生观。“远逝自疏”部分从头至尾,所写的都是乘龙驾凤的飞行,这个过程中作者的心态是优游自在的,那种紧张感和焦虑感消失了。这只要与“上征”过程中的“求女”内容加以对比,就会十分清楚。这一点,前人已经注意到。钱澄之说:“远逝”,“不似向者之汲汲于所求也。向者志在求女,而浮游皆属有心;此则志在浮游,而求女听诸无意”。又说:“从前之游,上下求索;此直周流观乎上下,无所复求,志在远逝以自疏而已。”(钱澄之:《屈诂·离骚》)

但是,悠游飞行在看到故乡时戛然而止:“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人生何去何从,两种人生态度的激烈冲突终于有了定音:心灵的天平立即向着积极的儒家人生哲学倾斜,而把道家出世的人生态度抛到九霄云外。就这样,诗人进行了一次人生态度的抉择——诗人自己提出的关于人生方向的这个“大是大非”问题,终于又得出了明确的答案。一个决定意味着另一个决定的不可避免:生或者是死?这就是结尾“乱曰”所写的对自己人生归宿的设想。诗人否定了道家人生态度,决意依从儒家人生态度而回归现实之后,立即陷入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诗人的理想与楚国黑暗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并面临新的人生难题:要坚持远大理想和道德操守,必不见容于世;要见容于世,就要放弃理想,降志屈节。就这样,诗人又一次被置于两难的现实处境之中。但是,面对这个艰难的抉择,诗人经过前面的领悟,已经举重若轻,显得非常平静:“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诗人宁可付出生命,也绝不放弃理想,向黑暗的现实妥协!

作者简历

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传说粽子的由来就与屈原有关)。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精彩片段

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

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镬之所同;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鱰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何琼佩之偃蹇兮,众然而蔽之;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椒专佞以慢忄舀兮,儊又欲充夫佩帏;既干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

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

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

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蘼以为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鍃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扬云霓之蒤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而并驰;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乐;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乱曰: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延伸阅读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汉)刘安:《离骚传》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

——(汉)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

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

——(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第五》

极开阖抑扬之变,而其中自有不变者存。

——(清)刘熙载:《艺概·赋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