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巧雕天下物

巧雕天下物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义刚在雕刻的世界里一浸就是30年,他擅于根据原料来设计,还能将玛瑙雕刻得如纸薄,每件作品都寄托了他对这项技艺的深沉情感。这时,玛瑙石料才会显露本色,接下来,便是设计图样。对王义刚而言,在设计构思成熟之后,还要根据石料在雕刻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修改画稿。只见王义刚轻拿刻刀,手稳眼准,一刀刀刻下去,细小的红色玛瑙碎片簌簌剥落,逐渐显现轮廓。
巧雕天下物_世界遗产地理第3

撰文/孟繁勇(本刊记者) 摄影/徐宇峰

玛瑙是各类玉石原料中颜色最全的一种玉石原料,由于原料本身造型多样,色彩丰富,所以设计难度也大。王义刚在雕刻的世界里一浸就是30年,他擅于根据原料来设计,还能将玛瑙雕刻得如纸薄,每件作品都寄托了他对这项技艺的深沉情感。

● 王义刚的雕刻作品《牡丹瓶》。整件作品晶莹剔透,色泽圆润。

在哈尔滨的玉器行里提起王义刚,可谓无人不知。他的祖父是著名的玉石雕刻艺人王守信。玉石雕刻中对艺术素质要求最高的门类便是玛瑙雕刻。说起来,王义刚的祖父自1922年学习玛瑙雕刻技艺,5年后从山东到辽宁阜新闯关东。阜新玛瑙资源储量丰富,且质地优良,一身技艺的王守信很快在阜新闯出名堂。后祖父一家迁至哈尔滨,王义刚的父亲王化才继承父业,凭手艺吃饭。自记事起,父亲与祖父雕刻玛瑙的样子,便烙印在王义刚心中,他与玛瑙雕刻的联系也由此开始……


精磨石头鸡蛋


祖父王守信启蒙,父亲王化才传授——在王义刚学艺初期,便有两位大师悉心传授技艺。这让一般人难以企及,但王义刚也付出了同龄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7岁,正是玩心重的年纪,其他小孩儿在街上玩耍时,王义刚已手拿刻刀,学着用巴林石刻印章了。能供他学艺的石料很少,只能用父亲扔的废料练手。一把刻刀在坚硬的材质上来回,刻刀锋利,一不小心便划得鲜血直流。王义刚说:“那时,别人家的孩子对玩具感兴趣,我们家的孩子却喜欢各种各样的刻刀。”能把一块石头刻成精美的印章或者各种小玩意儿,令其他孩子羡慕不已,也让王义刚深感骄傲。

17岁那年,王义刚进入哈尔滨市美术公司的雕刻厂工作。在这里,他拜雕刻师迟本业为师,一学便是6年。相比其他学徒,自小便学的雕刻技艺让王义刚少走了许多弯路。师傅见他聪慧,又有底子,便悉心教他。

迟本业告诉王义刚,玛瑙文化在东北三省积淀深厚。在拥有7600年历史的辽宁阜新查海遗址中,曾出土了用玛瑙打制的刮削器,以及玉器、石器等,这也证明查海人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使用玛瑙的人。从辽代开始,民间就有采集、挖掘、加工玛瑙的生产活动。至清朝时期,东三省的玛瑙业已具备一定规模,成为宫廷贡品。

玛瑙不同于其他玉石,是二氧化硅的胶体溶液,在火山岩裂隙或空洞中一层层、一圈圈沉淀而成。由于每一层所含微量元素不同,便呈现不同颜色,花纹形态也千差万别,品种繁多,绚丽多姿,溢彩流光,硬度堪比翡翠,是雕刻的理想材料。

一件精美的玛瑙雕刻作品,要经过选料、剥皮、设计、初雕、细雕、抛光和配座七道工序。迟本业教徒弟的第一招,便是如何选料,行里称为“相石”,又称作“审石”,意为一眼看去,便知材料好坏,能做何种器物。

相石又分“相”与“清”两个环节。对带皮的玛瑙石料,要分析石料的坑位、形状、皮色、皮质、纹裂走向和颜色虚实,由表及里初步断定石料内在的质、色、性、瑕、纹的大体状况。看明白了石料,进入“清”的步骤,要小心剥去石料外皮,挖除表层瑕疵和细微的裂纹。这时,玛瑙石料才会显露本色,接下来,便是设计图样。

一块玛瑙石的价值,在王义刚看来,并不是红色有多正,石料有多好,而是通过精心设计,呈现出玛瑙最好的状态。玛瑙石原料大多形状不一,无法用尺子量,只能用肉眼判断,因此必须要看得准。师傅说:“想要练眼力,就要磨成两个一模一样的石头鸡蛋。”

王义刚当真开始磨鸡蛋,直至有一天,他把两个重量、形状、大小都相同的石头鸡蛋,送到迟本业手上。师傅掂一掂,看一看,说:“你这眼力和手上的准头,这才刚开了个头。有这份耐心,才能在玛瑙雕刻这行里出人头地。”

至今,王义刚仍然感慨,他说:“当时听到师傅的话,知道入门了。师傅说得对,手艺上的活儿,没有一个是偷奸耍滑得来的,全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出来。”

灵感的来源


1991年,王义刚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个师傅刘斌。刘师傅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在玉雕行业,以花卉雕刻技艺为业内称道,艺术素养极高。王义刚拜师刘斌,就是想提高艺术素质。

花卉雕刻技艺,最关键的是俏色,即利用原料的颜色、皮色、纹理,使之融入创作题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今,王义刚玛瑙雕刻的艺术特色为:巧、俏、绝、雅,其中俏,便指俏色。

王义刚告诉我,一块石头有三种颜色,巧用三种颜色表现不同具象,便是俏色的技艺精髓。比如,一块原料,有红、绿、白三色,红色做花朵,绿色为叶,白色做鸟或者蝴蝶,层次分明,巧妙地利用颜色来构图,便为绝妙。

师傅告诉王义刚,天下没有相同的石头,工匠显艺,靠的是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必须根据原料来设计,这是中国传统雕刻技艺的核心,同样适用于玛瑙雕刻。王义刚说:“以原料为主,让它牵着心走,然后才是手随心动。”

以花卉与植物雕刻为例,想要雕刻出有生命力的花朵,须人与料结合。通过“穿枝过梗”的雕刻技法,在玛瑙上还原花与叶的生长走势,最能接近真实的植物形态。用玛瑙雕刻植物,要求叶子有弧度,专业术语叫“打洼”。叶子的阳面要鼓起来,阴面要洼下去。完成后,薄处透光,如有一处失误,整件作品都要废掉,可见玛瑙雕刻技艺难度大。

对王义刚而言,在设计构思成熟之后,还要根据石料在雕刻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修改画稿。他拿起一件打坯作品示范,用钻具由浅至深地将设计轮廓逐渐割画出来,使所雕作品结构准确。随后,便进入细工雕刻阶段,这也是玛瑙雕刻中最关键一步。

只见王义刚轻拿刻刀,手稳眼准,一刀刀刻下去,细小的红色玛瑙碎片簌簌剥落,逐渐显现轮廓。再拿起磨布,将局部小心磨光。待到再向我展示时,玛瑙天然的色泽温润柔和,颇为动人,与方才完全不同。

王义刚告诉我,根据原料的大小不等,他完成一件作品的时间长至一年,短至数周。有时候遇到客户提出的作品需要按图雕刻,并体现出个中神韵。往往此时,他总会闭门谢客,数天不出,琢磨其中精髓。他说:“对于玛瑙雕刻,技艺高超只是基础,一件作品的成功,更需要匠人与作品对话,感受它的一切。当你投入感情时,一块好原料,也会对人有启发、引导作用。想明白这一点,便可巧雕天下之物,这也是玛瑙雕刻灵感的来源。”

● 图1 在雕刻前,选料尤为重要,要仔细观察色泽和形态。

● 图2 通过“穿枝过梗”的雕刻技法,在玛瑙上还原花与叶的生长走势,最能接近真实的植物形态。

● 图3 王义刚在雕刻前仔细观察石料。天下没有相同的石头,工匠显艺,靠的是量料取材、因材施艺。

● 图1 玛瑙壶雕得薄如蝉翼,壶把儿、壶盖儿一应俱全,却只有核桃大小。

● 图2 王义刚的作品往往能够充分利用玛瑙的天然俏色、纹理质感,将人间万物表现得栩栩如生。此作品中的红色花朵,正是利用玛瑙原料中的红色雕刻而成。

● 图3 王义刚的作品《一览群山》。

薄如纸的秘密


和父辈不同,王义刚并不想做一名普通的匠人。他试图通过自己的设计,为玛瑙雕刻传递某种精神。对他而言,这就是创新,做他人所不能做之事。

带着这份创新之心,王义刚于20世纪90年代,在一间不到7平方米的楼梯间,创办了自己的玛瑙雕刻工作室——制宝斋。他说:“我就是想做这件事,困难肯定有,但一个人知道自己要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玛瑙雕刻传世数百年,雕刻技法未变,难寻创新方式。王义刚的第一个创新之举,便是使用不同原料。他大胆采用矾包作为石料。何谓矾包?此为玛瑙伴生的一种类似水晶的物质,结构较松,容易裂,抛光效果不好,在传统玉石雕刻中是要被挖掉不用的。

之所以选择弃物作为原料,王义刚的灵感来自东北特有的雪季。东北的雪季漫长,王义刚小时候住平房,他记得下雪时,雪在房檐上悬着,一堆堆如同棉花,别有滋味。因为矾包容易裂,王义刚便把它处理成一堆堆,如棉花一般,并不细雕。当他第一次拿出用矾包雕成的雪景时,众人皆说奇巧。从来没有人用的矾包,自此也成了宝。

王义刚还有一个绝活:他能将玛瑙壶雕得薄如蝉翼,壶把儿、壶盖儿一应俱全,却只有核桃大小,雕刻一只耗时颇长,售价高昂。若用此绝活雕成玛瑙玉碗,能漂浮在水上;有些器物最薄处就如一张纸。有匠人见到王义刚的绝活后,也想回去照样儿雕刻,却很少成功。

我向王义刚请教,如何能做到薄如纸,王义刚笑了笑,说:“想要将玛瑙做薄,有一项专门的技艺——掏膛。但掏膛的薄处,无法达到把玛瑙雕刻得如一张纸,约0.5毫米。这就需要使用特殊工具。”

能够将玛瑙雕刻为0.5毫米的工具,是王义刚专门设计打造的。他像拿出个宝贝似的取出,我看到,状如牙签,顶端如球,下部有持把。若不是他详细说明,就算是拿到手,也不知道如何使用。

王义刚告诉我,他将法兰皮(一种专门抛光用的工具)改造,顶端粘上了一层特殊的材料,使工具不算很硬,还有缓冲作用,可以减震。而其他人做不到这么薄,是因为不能适当减震,一旦薄到某种程度,再抛光就极易破碎。

类似的创新性工具,王义刚有很多件。他告诉我,为做一件创新性雕刻,有时并不是设计不对,而是因为使用的工具不当。他说:“将创新性的工具与传统雕刻技艺结合,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2016年,“玛瑙雕刻技艺”成为黑龙江省级非遗项目,不久之后,王义刚成为该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王义刚说:“以前祖父、父亲干玉石雕刻这行,是为了生计。谁能想到,如今我会因为这门手艺,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非遗传承人。”

如今的王义刚,最大的心愿,是这份祖传的技艺能被更多人了解。他开办了玛瑙雕刻培训班,开门收徒。他说:“如今的社会,人们越来越无法静下心来做事,多数人是为了赚钱。玛瑙雕刻这门手艺,也因为学艺时间长,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有时候我想,怎么办呢?其实简单,就十二个字:吾辈责无旁贷,必将为之不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