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二节群体动力学

第二节群体动力学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群体动力学,亦称团体动力学,旨在探索群体发展的规律。1945年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建立并主持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群体内聚力是以群体共同活动为中介。

第二节 群体动力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从事改变人们饮食习惯的研究,他发现通过组织家庭主妇集体讨论决定,远比靠讲演、说服她们来增加牛奶消耗更为有效。类似的结果见之于动员母亲给婴儿喂鱼肝油和橘子汁,也是通过小组讨论要比让母亲们听讲演接受一般号召的效果好。这表明团体具有改变个体态度和行为的特殊功能——凝聚和规范功能。在这基础上,勒温构建了团体动力学理论。此理论成为集体活动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群体动力学,亦称团体动力学,旨在探索群体发展的规律。它研究群体的形成与发展、群体内部人际关系及对其他群体的反应、群体与个体的关系、群体的内部动力、群体间的冲突、领导作用、群体行为等。群体动力学理论内容庞杂,理论演变的历史也较为悠久。群体动力学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创立于美国,它的创始人勒温强调群体是一个动力整体,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了解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创造良好的团体活动气氛,更好地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一、群体动力学的创始人

勒温(Kurt Lewin,1890—1947年),德国心理学家,生于普鲁士的莫吉尔诺(今属波兰)。1914年获得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任柏林大学讲师,1927年升任教授。1932年赴美国做访问教授,后移居美国,在康奈尔大学任教,后任依阿华大学儿童福利研究所儿童心理学教授。1945年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建立并主持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

在柏林任教期间,勒温着重研究和分析了学习和知觉的认识过程、个体动机和情绪的动力学等,根据大量有关成人与儿童的实验,提出了动机理论。在依阿华任教期间,勒温将理论兴趣和研究重点放在奖惩、冲突和社会影响等人际过程,并对一些群体现象进行了研究,如领导行为、社会气氛、群体标准及价值观念等。重要成就之一就是关于民主和专制领导条件下儿童群体研究。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群体动力学研究期间,他考察了工业组织中的冲突和群体间的偏见与敌对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对现代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群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群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是勒温的场论(field theory)。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勒温1938年发表的《社会空间实验》一文中。场论是借用物理学中场的概念来解释心理活动的理论,它把人的心理和行为视为一种场的现象,是人与环境的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B= f(PE)。B是行为,P是个人,E是环境。在这里,环境是指心理环境,它是一个整体,其中每一部分都依存于其他各部分,就人而言,意志等具有重要的动力作用。场具有复杂的非物理的力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动力结构使场成为动力场,千变万化,人的心理和行为也随之变化。场论把心理事件的原因归结于当前场的结构,既不推诿于未来,也不推诿于过去,这就使它不免对心理行为只注意横断面的分析而忽视了纵向研究。场论坚持心理要研究个人与心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既反对过分强调环境影响,也反对过分强调内部决定因素的心理学倾向,带有一定辩证的因素。

场论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1)场是融行为主体及其环境为一体的整体;(2)场是一个动力整体,具有整体自身独有的特征;(3)场的整体性在于场内并存事实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勒温非常重视在生活环境中研究人的行为。

三、群体气氛的实验研究

群体动力学的研究都是为了促进群体的功能发挥以及群体对个体和社会的作用。群体动力学最著名的实验之一是群体气氛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期,勒温与利皮特为了研究民主和专制的群体气氛,从大学附属小学五六年级志愿者中选出了10岁与11岁孩子共30人,组成两个面具制造实验俱乐部,由大人担任各俱乐部领导人,分别扮演民主和专制的领导,进行轮组实验(两个星期轮换)。按照这种做法,每个小组要经受两种不同的领导作风,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群体气氛,结果发现成员在不同群体气氛下行为有很大差异:

第一,专制型群体中成员的攻击性言行显著,而民主型群体中成员彼此友好相处。

第二,专制型群体中成员表现对领导服从,或引人注目行为多,而民主型群体中以工作为中心的接触多。

第三,专制型群体中成员多以自我为中心,而民主型群体中“我”字使用频率低,注重“我们的感情”。

第四,当实验导入“挫折”时,民主型群体成员团结一致试图解决问题,而专制型群体则彼此推卸责任或人身攻击

第五,领导不在场时,民主型群体的人员仍能继续工作,而专制型群体的成员则工作动机大大降低。

第六,民主型群体成员对群体活动的满意程度与满足感比专制型群体高。

第七,同一成员在民主型群体内攻击性言行少,而调到专制型群体内,攻击性言行明显增加。

实验结果证明:在群体情况中,民主的领导方式创造的集体气氛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专制型的领导方式创造的群体气氛虽能保证一定的工作效率,但成员之间缺乏信任感和创造力,相互间充满敌意与冲突。

四、群体内聚力

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的满意程度。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Festinger)指出,群体内聚力是为使成员留在群体内而施加影响的全部力量的总和。

群体内聚力是群体巩固与稳定的社会心理特征,对群体的存在、活动、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勒温、卡特莱特(D.Cartwrght)、赞德(A.Zander)等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群体内聚力是以群体共同活动为中介。在群体活动中,成员经过互动,彼此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而增进了成员之间的感情和思想交流。这时,如果彼此发生认同,互相满足心理需要,就会产生亲密感和互相依赖感,加大成员间的相互吸引,以及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在这样的群体中,成员在行为、认知、情感上一致,内聚力就高。相反,如果群体间经过交流,在思想上、情感上不能产生共鸣,或者有分歧、冲突,不能相互满足心理上的需要,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小,内聚力自然就低。可见,群体的内聚力取决于群体内人际状况。

克瑞奇认为内聚力强的群体有七个特征:

(1)群体的团结不是起源于外部的压力,而是来自内部的凝聚力。

(2)群体成员没有分裂为互相敌对的小群体的倾向。

(3)群体具有适应外部变化及处理内部冲突的能力。

(4)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5)群体内的每个成员都明确地掌握群体目标。

(6)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及领导者持肯定积极态度。

(7)群体成员承认群体的存在价值,并具有维护此群体继续存在的意向。

五、群体动力学理论对团体活动的启示

群体动力学理论主要为团体活动过程的团体气氛的创设、领导者的作用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团体内聚力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而且是十分关键的现实问题。团体内聚力的强弱,决定着团体士气的高低,影响着团体发挥的成效;决定着团体存在的长久或短暂,影响着团体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其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几个问题应该受到关注:

第一,关于团体内聚力的测量与评估。目前,人们已普遍认识到团体或组织内聚力的重要性,团体的内聚力是团体“健康与活力”的主要指标。有关团体内聚力的测量与评估,是对团体的最重要的诊断。若是一个团体希望保持其内在的活力,希望有长期稳固的发展的话,这种评估和诊断是必需的。在这种评估与诊断的基础上,可及时针对不足和薄弱环节做出矫正补救,促进其健康的发展。而这种评估与诊断,又要以切实深入的研究为基石。

第二,一个团体若是越能满足其成员的需要,就越能增加其内聚力,但“需要”既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就目前来说,一般的团体和组织尚未能充分认识其成员的心理需要的意义,因而留下了许多隐患。另外,应如何有效的去满足团体成员的需要呢?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一般来说,各单位的人员“跳槽”就表明了该单位“内聚力”的下降,若是能尽量满足本单位人员的需求,那么也就能提高其工作与生产的效率。尽管有些物质条件是受许多外在因素限制的,但是心理条件更多的是由单位团体本身提供来决定的。

第三,在一个单位或团体中,内部的竞争会降低其内聚力,而合作则会增加其内聚力。目前,国内的各单位、企业、团体相继采用或引进“竞争机制”。这对于原来相对僵化的管理体制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冲击,自有其积极的方面。但是,“团体内部的竞争会降低其内聚力”。尤其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竞争容易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容易造成额外的心理负担,若是这样的话,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团体内部的竞争可能会弊大于利。若是由此影响到团体的内聚力的话,则其弊端就更不容忽视了。

第四,团体中的领导人物越是有吸引力,则该团体的内聚力就会有所增强;否则,就会有所下降。同时,不同的领导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团体气氛,这种团体气氛即是团体内聚力的反映,其本身又会作用于团体内聚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未能充分认识到“领导方式”所起的作用,它所产生的“团体气氛”的意义,它对个体所造成的深刻的影响。

第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单位的团体缺乏内部的沟通与交流,既缺乏上下级的沟通与交流,也缺乏团体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其后果往往是人心涣散,缺少团体的生机。显然,团体内部的沟通与交流与其内聚力是密切相关的,而有意识的促进团体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则应该会增加该团体的内部活力和内聚力。[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