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群体动力过程

群体动力过程

时间:2022-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2.2 群体动力过程任何一个群体要达到高效率仅仅靠良好的输入变量是不够的。相反有时群体之力会小于个体力量之和,社会惰化现象便是很好的例证。这两种对立的效应在群体动力的过程中同时存在,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群体互动过程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使过程收获达到最大。而实验的真正目的是考察群体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6.2.2 群体动力过程

任何一个群体要达到高效率仅仅靠良好的输入变量是不够的。群体成员如何一起工作,如何共同利用资源来达到组织目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生物学上有种现象叫复合现象(synergy),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作用之后的效果,不同于各种物质单独效果的总和。群体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拿破仑曾分析过法国骑兵与木马留克骑兵之间作战的情形:法国骑兵骑术不精,但纪律严明。木马留克骑兵骑术和剑术都很精湛,但缺乏纪律和组织性。两军对垒时,2个木马留克兵绝对能打赢3个法国兵;100个法国兵与100个木马留克兵势均力敌;300个法国兵大多能战胜300个木马留克兵;1000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1500个木马留克兵。由此可见,群体之力并不等同于个体力量之和。有时群体之力会大于个体力量之和,如这些纪律严明的法国骑兵。相反有时群体之力会小于个体力量之和,社会惰化现象便是很好的例证。这两种对立的效应在群体动力的过程中同时存在,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群体互动过程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使过程收获达到最大。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讨论一群离散的个体,一旦形成统一的群体,会产生怎样奇异的效果,分析图6-1模型中的输入变量是如何转变为输出变量的。

1.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作用

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与此相反,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就称为社会干扰(作用)。

最早以科学方法揭示社会助长现象的是心理学家特利普里特(Triplett)。他在1897年的研究中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况下骑车完成25英里路程。第一种情况是单独骑车计时。第二种情况是骑车时让一个人跑步伴同。第三种情况是与其他骑车人竞赛。结果显示,单独计时情况下,平均速度为每小时24英里,有人跑步为伴时,时速达到31英里。而竞争情景则无更大改善,平均时速为32.5英里。他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作用。

但另一方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在完成某些任务时,他人在场会妨碍当事人的成绩表现。例如,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时,他人在场会比独自完成的效率更低。

群体背景究竟起社会促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作用,取决于工作任务的性质是否复杂、是否熟悉。如果工作为简单的机械操作或手工活动,当事人对业务比较熟悉,则群体的背景会造成社会助长作用。如果工作为需要一系列判断、推理的复杂思维工作,或者对任务不太熟悉,则群体背景的作用是社会干扰。例如,卡特莱尔等人(N.B.Conttrell,et al.)1967年做了一项实验,他让被试在独自一人和群体一起两种情境中学习单词配对表。配对单词有两类,一类由同义词组成,学习起来非常容易。另一类由无关单词组成,非常难以学习。结果表明,在容易的工作上,群体背景有明显的助长作用,而在困难的无关单词配对的工作上,效果正好相反,群体背景带来了社会干扰,成绩反而不如一人独自完成的情况。

2.社会惰化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事实是不是如此呢?心理学家达谢尔(J.F.Dashiell,1930)曾用实验的方法测量拔河比赛中每个人的用力水平。结果发现,随着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数增加,每个人的努力程度也会逐步下降。如果一个人独自参加实验,平均拉力可达63公斤,如果是两人一起拔河,每人平均拉力下降到59公斤,3人时继续下降为53.3公斤,8人时人均仅剩31公斤。也就是说,人们在群体工作时会比独自工作时付出更少的努力,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后来的许多验证性实验都支持了这一结论,也就是说社会惰化现象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虽然在集体主义文化下(如日本、泰国、中国台湾等),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惰化不如个体文化下强烈,但依然存在。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社会惰化呢?一种解释是群体的情境会降低个体的被评价焦虑。当人们不单独为某事负责,或者不单独对其努力程度进行评价时,个人投入与群体产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模糊了,群体成员的行为责任被扩散,行为的动力也随之降低了,社会惰化就发生了。另一种解释是,群体成员相信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当成员觉得别人是懒惰的或者是无能的,就可能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这样才会感到公平。

避免社会惰化的策略包括:(1)任务专门化,使个体对群体的贡献可识别化。例如,把每位客服部的员工分配去各自负责某一种特定类型的客户。如果个体相信,自己的行为效率可以被鉴别出来,或是将个人对群体的行为贡献单独地测量,那么即使与群体一起完成某一项工作,也不容易产生社会惰化。(2)把群体变成更小的规模。因为相较于大群体而言,小群体中成员的个人绩效会变得更为明显,更为重要。而且较小的群体规模也潜在地增加内聚力,使那些想偷懒的成员更容易感受到为群体努力工作的义务。(3)增加工作的挑战性。例如,在奥运会上,选手在参加8人皮划艇比赛时并不会比参加单人比赛或双人比赛更不卖力。这是因为这个任务本身极具挑战性和吸引力,面临这样的任务时,人们可能会认为付出自己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懈怠程度因此而削弱。(4)使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变得密切。如果群体成员彼此都是朋友而非陌生人,或成员都很认同自己的群体,那么社会惰化就会有所减少,合作的动机水平会更高。

3.从众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本来并不赞成某一提议,但是当周围人都纷纷表示赞同时,你的态度也悄悄地发生了改变。从众(conformity)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E.Asch)曾于1956年做过一个有关群体压力的经典实验。他原先假定,聪明人在可以顺利看到事情真相时不会从众,但事实证明问题不这么简单,聪明的人也会说“白谎”,表面上保持与群体或他人的一致。

阿希将被试组成7人小组,请他们参加所谓的知觉判断实验。而实验的真正目的是考察群体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7名被试中只有其中的一位是真被试,其余的均为实验助手。被试与其他群体成员都围桌子坐下后,实验者依次呈现50套两张一组的卡片。两张卡片中,一张画有一条标准线,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其中一条同标准线一样长(见图6-3)。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三条编号依次为1、2、3的比较线中,哪一条与标准线一样长。实验开始后的前两次比较平静无事,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选同一条比较线,作为第6个进行判断的真被试开始觉得判断很容易、很快。但是从第三次比较开始,实验助手按实验安排故意作出错误的判断。真被试听着这些判断,越来越觉得困惑,因为他要等到第6个才说自己的看法,先必须听前5个人的判断。结果他面临一个两难问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呢,还是跟随大家一起做错误判断?实验结果表明,四分之三的被试者至少有一次屈从了群体压力,跟随大家一起做出错误判断。尽管被试者在独自判断时正确率超过99%,但在总反应比率中有37%的回答是从众的。

img13

图6-3 阿希的从众实验中使用的卡片

那么是什么引发了从众行为,使个体会屈服于群体呢?莫顿·多伊奇和哈罗德·杰德勒(Morton Deutsch&Harold Gerard,1955)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规范影响(normative influence),即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接纳和免遭拒绝。通常对于同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而对于偏离者,群体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正是因为偏离群体需要冒险甚至付出情绪上的代价,这才迫使人们去支持自己不相信的东西,或至少压制自己的反对性意见。另一种可能是信息影响(informational influence),也就是说从众是出于确定事实的需要。个体想做出正确的行为,而且相信他人对某种模糊情境的解释比自己的解释更正确,所以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而顺从其行为。一个证明的例子是当个体遇到难以决策的任务时更容易从众。比如在不了解更多信息的情况下,我们会更愿意到人多的商店购物,选择更多人看的电影。

群体的动力过程还涉及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群体沟通、群体冲突等,这些问题将在第7章加以讨论,此处不作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