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总结特色到创建特色的分析介绍

从总结特色到创建特色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科教学评估对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特色意识的形成,必须充分肯定。把特点、特质当成特色。特质是指灵感,新鲜的点子、设想,是特色的胚芽状态。特点是特质发展为特色的过渡阶段,突出“点”,是相对独立的某一点,具有显在性。

一、从总结特色到创建特色

我国大学重视办学特色,是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开始的。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设立了“特色项目”,并明确规定评估结论为优秀的学校必须“特色鲜明”,良好的学校必须有特色项目,从而推动各个学校认识、总结自己的办学特色。

近十年来,大学开始形成特色意识,重视总结、宣传自己的办学特色,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逐步将办学特色纳入自己的发展战略,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时,将形成办学特色作为重要内容。例如,南京大学提出,“以特色立校,扬长避短;以特色强校,凸显南京大学的品牌和地位”。按照规模适度、内涵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南京大学选准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为突破口,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求真务实,走特色发展之路。天津大学在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提出“上水平、出精品、办特色”的发展战略。二是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有意识地彰显自己的特色。例如,在招生工作方面,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宣传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如宣传学校的特色学院、特色学科、特色专业、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利用人才双向交流会等渠道宣传学校办学特色,如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特色、“厚基础,宽口径”的育人模式特色等,以吸引用人单位的关注,提高就业率;在科研成果市场转化方面,学校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推广有特色的科研成果与项目,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同时还加强营销策划,提高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等等。三是部分学校以此为契机,在总结的基础上,开始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本科教学评估对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特色意识的形成,必须充分肯定。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自上而下的、带有过分功利色彩的“运动式”方式所推动的对办学特色的重视,也带来了种种弊端,形成了一些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

1.停留于特色的总结,忽视了特色的创建

由于评估指标体系设立了“特色项目”,因而学校为了争“优”,必须去总结办学特色。长期以来,实际上,我国大学并没有重视办学特色,多数大学并未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因而学校只能从自己的办学历史上的成绩、优势中去寻找“特色”,总结“特色”。例如,有三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分别是这样总结的: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在外语教学和人才培养、大力发展国际教育合作和教育质量监控与完善教学评估制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大作用,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且得到了较广泛公认。”

“雄厚的国际背景师资,独立WTO潮头的高校教育地位,良好的学校品牌和人才市场中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世界一流的网络教育平台和个性化的优质教育服务……”

“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不断完善的教师教育体系;构建‘三个课堂’的育人体系,强化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发挥‘龙头’作用,促进教育强省建设。”

这些总结,都谈不上办学特色。办学特色的创建需要在总结学校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办学成绩、优势的基础上展开,但总结代替不了创建。不少学校停留在特色的总结上,误以为自己形成了特色,步入了“特色是总结出来的”误区,影响了对办学特色的探索和创建。

2.办学特色泛化

办学特色有特定的内涵,但由于在总结特色的过程中,缺乏对办学特色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因而出现了办学特色的泛化[2],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把办学成绩当成办学特色。例如,某大学把自己的办学特色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制度创新,激发了师生投入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在招生规模连年增长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初步实现了‘质量双赢’。”这主要是办学过程中取得的成绩,而非办学特色。

把学校定位当成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要符合学校的定位。但学校定位不等于办学特色。例如,有的学校将自己的办学特色概括为:“准确定位,培养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育服务于××行业的应用型人才”,“立足××,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这些都是学校定位,而非办学特色。

把学校共性当成办学特色。办学特色不能离开高等教育的共性,不能违背高等教育的共同规律,但共性不是特色。把共性当办学特色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某大学将自己的办学特色概括为:“树立全面‘育人’理想,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努力去做的,而非办学特色。

把特点、特质当成特色。特质是指灵感,新鲜的点子、设想,是特色的胚芽状态。特点是特质发展为特色的过渡阶段,突出“点”,是相对独立的某一点,具有显在性。我们不能把特点、特质当特色。例如,一所大学将自己的办学特色概括为“创建新校园,给每一位教授一间工作室,副教授二人一间工作室……”这称不上是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的泛化,使人们步入了“创建办学特色并不难,很容易”的误区,因而影响了大学办学特色的创建。

3.注重“向上”,忽视“向下”

本科教学评估中办学特色的总结,是自上而下的推动,目的是为了争取本科教学评估中的“优”,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因而学校注重“向上”,所总结的办学特色主要看教育部专家组能否认可,上级主管部门是否满意,而忽视了社会的认同和师生的认可,因而使人们步入了“创建办学特色主要是向上负责”的误区。

创建办学特色,目的是让大学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能。大学的职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核心是人才培养。形成办学特色,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产出更优质的科研成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因此,办学特色的创建要充分了解社会的需求、学生发展的愿望,由“向上”转到“向下”。

总结办学特色,探讨学校发展的历史和文化,仅仅是一个开端。我们既要充分把握人们开始重视办学特色的良好态势,又要看到这一过程中存在的种种误区,认真研究办学特色,努力创建办学特色。院校研究人员要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创建提供理论支持、措施论证和评价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