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理念与大学核心理念的分析介绍

大学理念与大学核心理念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据这一划分,大学理念主要包括大学核心理念和功能理念。“大学功能理念”是围绕核心理念,对影响大学发展的各部分要素、关系、问题等方面的理性认识,是对大学核心理念的诠释和延伸。大学的理念基于信念,只有那些在主流意识上发挥持久作用的、最具文化标识性的、渗透着大学教育深刻领悟的认识才是大学核心理念。

二、大学理念与大学核心理念

理念属于哲学范畴。从认识论角度出发,大学理念是以大学为主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大学教育与发展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大学理念是分层的,它的构成需要符合一定的认识逻辑。在科学哲学界,人类思想体系被视为“强纲领”,这种“纲领”一般由硬核(核心命题)和保护带(辅助性假说)构成。依据这一划分,大学理念主要包括大学核心理念和功能理念(子理念或附属理念)。其中,“大学核心理念”是高等学校为实现特定的教育使命,依据自身发展定位和核心文化,渗透着大学核心价值取向与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愿景,在办学实践中高度凝练出的该组织最高目标与理想追求,反映了指导大学教育长盛不衰的根本信条。“大学功能理念”是围绕核心理念,对影响大学发展的各部分要素、关系、问题等方面的理性认识,是对大学核心理念的诠释和延伸。

大学理念是多元的综合性概念,指向整个大学教育;而核心理念是唯一的、包容性的概念,指向具体高等院校。核心理念体现了“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思想,这里的术语“一”并非作为“整数的一”,而是个特殊的复合概念,代表的是存在物(核心理念)的唯一性。[7]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每所大学都是以分离的多样性形式存在的,“多”以“一”为前提,核心理念的建构正是由“多”向“一”不断合成的过程,即从各种理念的“合生”中抽象出来,解读着大学终极事实特征的共相之共相,并将这种基本原理与院校自身的“殊相”结合起来,使核心理念具有“复合统一性”特征;反过来,核心理念再由“一”向“多”分离出各种功能理念,使各层面的子理念“共在”于核心理念之中。

核心理念与功能理念互为存在的前提。从作用方式上看,核心理念所持的立场、观点等直接影响着子理念的建构方向和性质;从结合方式上看,大学核心理念通过“原子式摄入”使功能理念“有序地生长”,二者是一脉相承的,一旦关系错位或相互背离,则会引发合法性危机。在一定条件下,关键层面的功能理念也会导致核心理念的变化,影响核心理念的凝聚力与行动力。核心理念应辐射到大学文化、制度、管理与实践的各个方面,植入到具体办学体制、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中,延伸到高校制度层和操作层,形成学校管理理念、学科发展理念、专业建设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教师发展理念等相互促进的理念体系。

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重新确定大学的核心理念是改革的首要任务。”[8]我国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不是没有理念,而是没有形成明确的一以贯之的核心教育理念,具体表现在:有的学校教育理念本末倒置,将局部性的功能性理念凌驾于全局性的核心理念之上;有的学校各子理念之间相互矛盾,或各自为政,甚至与核心理念相背离;不能一以贯之,一任校长一套理念;仅仅将理念纳入形象设计,成为空洞生硬的口号,与办学行为和战略顶层设计不匹配;理念与办学实践、学生成长脱节,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执行过程中产生方向性错误;列举了一大堆理念,没有形成核心理念,等等。在多个理念之间,必须是层次分明的,需要把握一条清晰的主线,形成明确的核心理念来理顺大学的逻辑关系,否则,大学将缺少整体发展的“主心骨”,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大学办学理性认识的不足。在核心理念探索和确立过程中,也存在种种问题,例如:把办学宗旨、使命当核心理念,如“育人为本,质量第一”;将办学方针、教育制度、办学措施当理念,如“以贡献求支持”,“教学要有针对性”等;移植国家政治理念或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如“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等;照搬别国的大学理念,没有形成符合自己的历史、文化的核心理念。大学的理念基于信念,只有那些在主流意识上发挥持久作用的、最具文化标识性的、渗透着大学教育深刻领悟的认识才是大学核心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