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瓶颈分析

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瓶颈分析

时间:2022-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瓶颈分析徐隽[摘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科技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这样就使得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在现阶段,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不是为了科学而科学,不是单纯为了SCI文章,而是立足中国需求,发展中国经济。

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瓶颈分析

徐隽

[摘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科技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本文围绕研究性质定位、研究方向选择、学术环境养成等层面,深入分析制约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瓶颈因素。在讨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特征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研究课题的前沿性、群体学术交流、指导教师责任和创新机制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新能力;瓶颈;研究生;机制

创新就是想人之未想,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东西,如创造出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或新产品等一切新事物。创新过程就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没有创造就谈不上创新。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因为创造了生产工具,才使人类脱离动物界;因为创造了语言文字,才使人类脱离了原始的蒙昧状态,发展成为有高度智慧的现代人。在当今的知识时代,创新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来说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创新是国家真正独立自强的基础和保障,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创新是应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必然要求,是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问题的必然选择。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知识传播的载体和知识创新的主体,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在我国重大科技研究项目中,研究生参加了约70%的项目;在SCI、EI收录的我国论文中,也有70%源自于高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它标志着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水平,它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科技与经济的竞争实力。

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研究生教育规模超常发展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创新能力不强。部分研究生倾向于在论文中重复或移植已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学位论文缺少或根本没有对研究课题的独创见解;多数研究生习惯于接受、理解和掌握现成的知识,缺乏质疑问题的能力;研究生对研究课题学术性、应用性的把握不准。这样就使得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本文在讨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特征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研究课题的前沿性、群体学术交流、指导教师的责任和创新机制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解除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瓶颈的方法与建议。

1.对研究性质的定位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它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因此研究生教育具有职业性和学术性两大特征。

专业学位具有职业性特征反映在“专业”二字上,研究生的“专业”要求有较高的专门知识领域,围绕单一学科或者若干交叉学科,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或具有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研究生必须掌握某一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有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开发创新的能力。这是对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

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特征要求:研究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应突出实践性,在拓宽研究生的知识范围的同时,要注重现代科技知识的掌握。研究生在选择论文题目时,应考虑选题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强调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养成。

学术性是研究生教育另一个基本特征。研究生是否能获取专业学位,主要依托其学术水平,学位是对某种层次的学术水平的一种鉴定和认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致力于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站在科学技术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应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或学术性,必须通过研究活动来实现。在研究过程中接受教育,在研究过程中掌握知识。研究活动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研究生养成专业创造或学术创造的基本过程。简单地讲,研究生必须做研究,不做研究就不能获取学位。当然,研究活动必须在专业方面或者学术方面有所创造。但是,是否必须在专业性和学术性两方面都必须产生贡献,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培养的研究生在国际学术期刊的发表率远远不如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是不是就说明我国的研究生质量不高呢?发达国家研究生往往更多地追求研究的学术性,他们的成果符合了学术期刊的趋向;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并不在同一个水平,我国的研究活动更多地为了解决中国特有的问题,因此,我国研究生的研究活动的职业性特征较突出。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我国研究生所解决的实际问题,在西方国家并不是问题。于是,从不同视点来看这种创造性,评价就会完全不一样。

我们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好职业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在现阶段,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不是为了科学而科学,不是单纯为了SCI文章,而是立足中国需求,发展中国经济。在职业性、学术性、研究性三者之中,只要在任意两个方面同时取得成果,就可以肯定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片面地要求研究活动兼顾职业性和学术性,可能会妨碍学位论文的创造性。

图1 研究生教育的特征

2.研究方向的选择

研究方向是否具有创新意义,决定了未来研究活动可否产生创造性。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方向往往属于学术前沿,即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一般来说,前沿问题具有三个方面特点:第一,前沿具有强力的学术性,相关的解决会导致学科在理论上的突破。第二,前沿具有开创性,前沿问题的解决会开辟专业发展新层面,由此带动科学研究的职业性。第三,前沿具有集聚性,前沿是最有活力的地方,是众多学者所关注的学术热点问题,关于前言问题的学术讨论会逐步攀升。

发现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能否将学生带入前沿,选择适当的研究课题是关键的一步。根据前沿问题的特征,研究方向或研究课题的选择应注意:第一,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只有符合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才具有研究的可持续性。第二,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具有创造性意义的研究方向主要来自于社会需要,没有脱离社会发展的学术研究,也没有脱离社会需要的学术前沿。因此,研究生应尽可能地参与生产实践课题,在实践中不断发掘问题,在实践中产生新思想。第三,尊重研究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个问题的强烈兴趣,往往能够转化成研究者的内在动力,并由此激发出空前的创造欲望。陈景润正是怀着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极大兴趣,如痴如醉地投身到这个世界难题之中,最终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3.研究生的学术氛围

学生的知识可能来源于课堂、书本和学术活动。与本科生学习环境不同之处在于,研究生必须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努力创造学术研讨气氛、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才能适应当今科学的迅猛发展。学术研讨是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的学者、不同的学术思想和不同的研究方向。学术交流不仅体现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还体现在一个研究群体的内部交流、不同的研究群体之间的交流。后者在我们的研究生成长过程中表现得尤其不足。

个人力量是有限的,要想在一个前沿性研究方向上取得明显的进展,需要研究群体有计划、有组织地连续攻关,形成强大的集聚力。研究生经过大量的阅读学习后,将各自学习的知识和体会在课题组内部互相交流,使得每个人在有限时间内拓宽自己的研究空间,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同时,讲演者通过交流深化对自己研究内容的认识,通过交流发现自己研究过程中的问题,通过交流展示自己的创造力。这就是研究群体的内部交流,学习效果的改善、研究灵感的产生与小范围交流都有极大的关联性。指导教师应根据研究进展的需要,适时地营造学术交流氛围,培养学生的交流热情和交流技巧。

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表现为学术研讨会或学术报告会。对于这类活动,许多研究生开始时因为既听不懂又看不懂,往往感到束手无策。一篇报告或者一个讲演凝聚着报告人或讲演人一段时间的无数艰辛劳动,研究生同样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去消化、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交流的功效主要在于: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思想、思路和方法;学习作者是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体会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及时跟踪国际学术前沿。

4.导师是创新的引导者

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果不随时地学习和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就会跟不上知识更新的步伐。要想把学生领入知识创新前沿,导师必须拥有最新的知识。这就需要导师在科研和教学方法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对所研究领域的动向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和洞察力,怀着前沿意识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去指导研究生,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导师不断地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是学生不断提升自己能力的楷模。

学术研究是思想创新的基础,思想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目的。导师除了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思想创新。只有培养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作为导师应及时地与研究生主动沟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少走弯路,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导师不仅是探路者和引导者,更重要的是行动者。

导师、学生的地位和心里是不一样的,学生常常对导师有望而生畏的感觉,导师因此应积极与学生沟通,而且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在师生交流中,常常会遇到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导师也许对有些问题所涉及的领域并不了解。这并不可怕,导师应带着长者的关爱与学生沟通。对于前沿问题,导师往往和学生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如何把学生导入学术前沿,对导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导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思想。

这里还涉及如何看待师生关系的问题,导师与研究生既是师生关系又是科研合作关系。从师生关系来看,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得到训练,导师通过指导学生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成为学习和指导的载体。从合作关系来看,导师与研究生是科研活动的主持者和参与者,研究生是科研的重要力量,研究生有责任、有义务做那些探索性的、甚至是有争论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创新,才能青出于蓝胜于蓝。

5.机制是创新的保障

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上,有人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以及创新能力不强归因于研究生的扩招。而作者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或质量下降主要是研究生的淘汰机制不健全。放眼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都存在着严格的研究生淘汰制来保证质量。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生院在录取博士生时,招收的人数总比应录取的人数多,入学后则通过第一年的课程考试和第二年的资格考试进行筛选,实行相对淘汰。资格考试的淘汰率大约为5%,但有些著名大学的淘汰率高达40%。在日本知名大学,因为严格的考核和评审制度,研究生的实际在学时间往往高于其学制。

我国许多高校都实行了中期筛选、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但是并没有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淘汰制。作者认为,有淘汰才有竞争,有竞争才能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的逐年增长,淘汰制的实施就显得尤为必要。必须建立“宽进严出”的制度,在课程考试方面要求更严格一些,在论文答辩时,加强其有效力度。现行的制度往往是研究生只要考上了,便如同进入了保险箱,没有任何压力与动力。不论评价和答辩水平如何,大家一样通过;“全票通过、一致同意”的结果,严重地影响了学位论文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淡化了研究生及其导师的责任意识。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只有建立健全淘汰机制,给研究生及导师施加压力,才能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进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学校和省学位管理部门普遍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抽检评估,但是,还没有实施对评估结果的独立公示或通报,还没有形成一套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如果将抽检的学位论文的研究生姓名和评估结论公示,如果在一定范围内将抽检学位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公示,就会提高作者和指导者对学位论文的质量改善意识,就会增强评阅人和答辩委员的责任意识,有效保证学位论文评审的原则性和严肃性。

参考文献

[1]罗永泰.构建师生学习型创新团队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4):1-8

[2]林文勋.导师,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5-9

[3]杨际军.关于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制度因素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6):97-99

[4]杨铁军.高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的瓶颈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7,7(12):25-27

[5]刘勇,何晓川.数学建模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研究生.2009,(6):48-50

[6]李忠.知识观的转变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9):15-19

[7]李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五重障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47-52

[8]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74-82

[作者简介]

徐隽,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南京:21009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