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求实务本开拓继续教育的新模式

求实务本开拓继续教育的新模式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摇篮,理所当然应成为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并发挥主力军作用。目前的教育内容虽然是“定制化”的,按照企业的要求设置课程,并且得到企业的认同,但限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多是企业急需培训的不同层级的部分管理人员,并非涉及所有人员。

求实务本开拓继续教育的新模式

于 华

摘 要:继续教育是关系到构建学习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国家持续发展的大事。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摇篮,理所当然应成为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并发挥主力军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为社会进行的继续教育服务工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平台,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尽管如此,高校的继续教育工作仍与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有一定的距离。论文结合高校继续教育的实际,对其现状进行了较深刻的剖析,以此为基础,从求实务本的视角,对开拓继续教育的新模式进行了系列思考。最后从高校层面、社会单位层面和国家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继续教育 教育模式 求实务本 教育方式

一、引言

从一百年前德国洪堡大学提出大学的职能不光是培养人才,还有科学研究至今,现代大学的职能已经发展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世界上很多一流的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都很密切。最为明显的例子有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为美国硅谷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麻省理工大学为美国121号高速公路沿线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在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中,继续教育就是一项很重要的社会服务。

继续教育是指学历后的再教育,是人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接受的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升的追加教育。我国早在1997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继续教育纳入了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确立了继续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明确了继续教育的任务:①继续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途径;②继续教育是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有力手段;③继续教育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的有效方式;④继续教育是推动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⑤继续教育是参与全球性科技与经济竞争的重要保证。继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继续教育工作,使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以适应社会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实现人的持续发展。

继续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教育形态,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形成学习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很多大学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工作,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继续教育的行列,继续教育的概念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然而,就目前继续教育的状况看,在其教育内容、形式、技术手段上,与当前社会对继续教育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本文就高校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剖析,从求实务本的观点出发,探讨开拓继续教育新模式的路径。

二、高校继续教育现状及剖析

作为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校理所当然应成为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并发挥主力军作用。由此,目前绝大多数的高校都为社会开展了继续教育服务,成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形成了高校与行业、企业、社会相联系的窗口和纽带,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及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目前高校开展继续教育的内容上看,主要以“定制化”教育为主,即与需要进行继续教育的相关企业双向沟通,按企业要求设置教育内容,包括相关的专业知识教育、管理知识教育等。这种“定制化”的教育由于其内容符合企业实际,深受企业欢迎。从教育方式上看,通常采用走进企业办学,或者企业走进学校参加学习。就企业走进学校的教育方法,多以课堂教学为主,配合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到对口的企业或部门参观考察,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这两种方式各有其不同的优点和弱点。走进企业办学,对教师而言可以利用办学的机会对企业进行考察,充实和弥补自己实践知识的不足。实践证明,教师走进企业受益匪浅,且课堂讲授可以更好地联系企业实际。但这种方式由于需要更多的时间,故而在师资安排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企业的受教育人员走进学校参加学习,可以使学习者感受到学校的学习氛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足的是,施教者在联系实际上要比前者弱一些。从教育手段上看,多媒体工具已被普遍采用,受教者可以通过录音、录像和拷贝教师PPT的方式,在课后继续学习,甚至延伸到企业更多的员工受教。

以上可以看出,继续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上,都比以往任何时候优胜一筹,应该说达到了较高的平台。然而,面对终身学习的社会和快节奏的竞争时代,学习者在学习内容、方式和手段上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更高的要求,而在学习时间上又受到相当大的限制。面对这样的环境,现实的继续教育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在教育内容上需要考虑企业的潜在需求。目前的教育内容虽然是“定制化”的,按照企业的要求设置课程,并且得到企业的认同,但限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多是企业急需培训的不同层级的部分管理人员,并非涉及所有人员。虽然企业内部也会进行不同程度的继续教育,且结合企业实际的继续教育效果应该不错,但并非所有企业都会这样做,而且,这种内部继续教育比起利用高校师资力量的教育还有较大差异,作为高校需要考虑到这一潜在需求。

其二,在具体教学方式上有待改进。现有的课堂教学多以老师为主导,虽有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但真正实用的案例偏少,从而学员之间的互动也不够,这直接影响了继续教育的有效性。

其三,在教育手段上需要更加多样化。虽然多媒体在高校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但仅限于课堂上使用。而潜在的大量需求中还需要便于受教者自由选择的学习手段,在这一问题上需要进行研究探索。

三、开拓继续教育新模式的思考

继续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是提高企业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加速,要求普遍提高人的素质,大规模地培养各类人才,为社会提供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不间断的学习培训,这些都要求由继续教育来完成,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使命。从高校的视角看,继续教育需要开拓新的模式。

其一,在教育方式上应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共存转变,并不断探索新模式。目前高校进行的继续教育多是在学校或者在企业,主要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事实上,除了高校的师资力量外,也可以借用社会资源,即社会师资力量。比如,某些课程可以聘请社会名师来客座,名师授课时,可鼓励本校教师观摩。一潭沉静的水有时需要激起一些浪花,掀起一些波澜,湖水会显得更美。

其二,继续教育要与提高社会单位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相结合。这是继续教育首先要抓住的焦点。如果一个社会单位经营管理不善,对于政府部门或其他事业单位而言,会直接影响在公众中的信誉和形象,甚至影响辖区范围的社会和谐。对于企业单位,则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甚至导致企业亏损破产。社会单位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的继续教育首先要抓住管理这个焦点,根据社会单位的特点,在管理教育上做文章,做好文章。这就要求在继续教育中注重对社会单位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其和谐发展。

其三,增强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针对性。虽然目前高校对社会的继续教育大多是“定制化”的,但事实上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去挖掘。比如企业改革、产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引进与消化先进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都需要深入受教单位走访了解,使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更具有针对性,确实是受教方切实需要的。此外,学校可以要求受教方带着问题接受教育,在授课过程中将这些问题作为案例进行课堂讨论,这样有目的地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能更好地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增强继续教育的效果,同时也解决了一些受教方的实际问题。

其四,继续教育项目要做到可持续发展。高校一旦和社会企事业单位形成联合办学形成继续教育项目后,高校就应持续跟踪下去,结合不同行业的特点对行业的发展进行系统考察研究,进而开发新的继续教育项目。现代社会科技、经济总是处在不断的快速发展演变中,新的知识、新的科技都需要社会企事业单位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发展。这就需要高校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开发新的继续教育项目,形成培训一代、研究一代、构思一代的继续教育生命周期链。不仅要有承前继后的培训项目,而且所开发的培训项目要与社会单位发展实际相适应,要能够满足其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其五,提升继续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网络化。目前高校的继续教育过程中普遍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PPT投影),但事实上这还远远不够。课程教学中应该随时利用网络资源,这些生动的资源不仅增加了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对教学效果也是极为有利的。此外,电视、录像、VCD教学光盘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手段。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教学环节中可以聘请社会名师,一个完整的继续教育项目能激起一层浪花,但这其中存在很多局限性,如果采用电视录像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样会收到好的效果。此外,高校甚至可以与长期合作单位实现信息共享,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可以随时获得受教单位的相关信息,案例教学过程中也可随时调用这些信息资料。在现代全球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不断进步的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水平已经为继续教育的这些手段提供了厚实的基础,这些教育手段都是可以实现的。

其六,加强继续教育的科学考核手段。对继续教育进行考核旨在保证教学质量,并发现问题和优势,以促进高校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攀登新台阶。考核不仅仅限于对教师讲课效果、理论性、趣味性、理论联系实际的状况,以及学员出勤率、课堂纪律和表现等,对继续教育的考核要有全新的观念。比如,对教师的考核,除了常规的考核外,教师掌握知识的前沿性、个人对知识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先进性等都需要纳入考核范畴。试想,如果一个教师不能把握所承担课程的前沿性知识,个人对讲授的东西没有创造性,不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同样,对学员的考核也需要增加能体现学员个人通过接受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知识或管理水平有所提升的考核内容,比如,案例讨论中对问题的见解,或者带着问题来学习,对带来的问题有新的见解等。关于学员水平提高的考核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是继续教育中的一个有待探索的新课题。

四、对发展继续教育工作的一些建议

建立适应人们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有效健康地发展继续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作为高校从事继续教育的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发展我国继续教育事业尽力尽责。有感而生,在本文的最后提出一些建议。

高校方面:需要对继续教育工作进行分类和专题研究,尤其要关注社会单位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前沿,抓好继续教育项目的可持续性。从硬件上为课堂教学提供多种可利用的手段,从软件上为教师和社会单位搭建“立交桥”,做好教师的筛选和督导工作,做好继续教育的科学考核工作,建立健全监管与考评机制,促进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升。

社会单位方面:应提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并予以高度重视,把继续教育与个人的晋职、晋级结合起来,同时从制度方面规划单位的继续教育目标,逐渐形成一种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继续教育的组织文化,形成一种“我要学”的继续教育氛围。

国家政策方面:应考虑把继续教育融入深化教育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体系中,比如,建立持续继续教育上岗资格规则、职业学位规则等。

总之,继续教育是国家健康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家已经将其提升到了战略高度的平台。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继续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尹雪莹.论新世纪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未来发展策略.中国期刊网.http://www.chinaqking.com2009-03-13.

[2]王琍.校企联合——开展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中国成人教育,2006(8).

[3]傅红涛.高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出路.卓越管理,2007(12).

[4]郑学益,张玫玫.高校继续教育的新使命.中国期刊网,2007(7).

[5]陈再明.浅谈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http://www.studa.net/gaodeng/090423/10360770-2.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