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大众传播学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理论对新闻心理的阐释

西方大众传播学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理论对新闻心理的阐释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新闻心理联系较紧密的理论有:大众传播的效果理论和本来属于社会心理学理论,然而又在大众传播理论中同样占有重要一席的如“认知一致论”、“态度改变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等。

第二节 西方大众传播学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理论对新闻心理的阐释

一、大众传播理论和模式对新闻心理的阐释

大众传播是各种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系统,新闻传播是大众传播的核心,因此大众传播学的理论和模式基本上适用于新闻传播。

(一)关于大众传播学的一般理论和模式

大众传播的理论和模式(模式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可以使人对社会事件的内在机制和事件之间的关系作直观而简洁的认知)相当丰富,几乎每一个传播环节都有相应的理论和模式。与新闻心理联系较紧密的理论有:大众传播的效果理论和本来属于社会心理学理论,然而又在大众传播理论中同样占有重要一席的如“认知一致论”、“态度改变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等。对新闻心理学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大众传播模式有由西方学者命名的拉斯韦尔公式、香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纽科姆的ABX模式和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等(参看《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

关于大众传播的研究大都指向两类问题:一是信息源的意图,研究大众媒介如何更好地用来有意地影响人,如何设置节目以吸引更多的受众;二是研究受众,主要是探讨受众接收媒介的效果,而不管信息源的意图如何。在这两者中,似乎对后者的研究更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因为传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受众接受。虽然传播者的意图影响接收效果,但是传播效果的最终实现还要靠受众。在大众传播效果的研究中曾先后出现过“直接效力模型”(即子弹论)、“有效力模型”和“有条件下的强效模型”等等。这些模型的核心问题是探讨在大众传播中传者和受者的地位及作用。其发展的总趋势是由强调传者的主观意图,忽视受众的能动性,到反过来强调受众对媒介信息的选择和解释的主动性,降低传者的决定性作用,再发展到既重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能动性同时也十分重视受众的主观因素对传播效果强大的反作用。

(二)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的过程模式

德国学者马莱茨克于1963年提出来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一个“有条理的、经过周密考虑建立起来的模式,显示出大众传播是一个心理学上非常复杂的社会过程,其中解释可能多属于多因素类型而不是单因素类型”。[3]

当代传播学“新流派”“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倡导人丹尼斯·麦奎尔和他的助手斯文·温德尔曾指出:德国学者马莱茨克的这个大众传播的过程是“数十年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之总结”。“该模式如此详尽,可以作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的相关因素的一份清单,因此,如果人们希望对这些过程的描述作分析的话,可以使用这个模式”。[4]由此看来,该模式对探讨新闻活动中的传者和受众的社会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有着直接的重要意义。图3-1是马莱茨克模式图。

img2

新闻传者的主要社会心理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者的自我形象:传播者的个体或群体对自己的职业角色的认知。

(2)传播者的个性结构:个性意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对传播行为的影响。

(3)传播者的“工作组”:同一群体的上司或同事的行为对传播者个体心理的影响,即传播者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工作群体的规范和价值观的限制。

(4)传播者的社会环境:传播者对媒介内容的把关方式和制作方式取决于他的社会环境。

(5)组织中的传播者:媒介组织中的规范、宗旨、所有制形式和政策等所构成的工作环境直接影响传播者的行为。媒介组织要求传播者服从明确的或不成文的规章制度。

(6)由媒介内容的公开性而形成的压力和约束:新闻传播者的工作效果受到公众的监督、审查,这样就从心理和法律上给传播者以约束。

新闻接收者的主要社会心理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接收者的自我形象:接收者个体对自己的角色、态度、价值观的感知,构成了他在接收新闻信息时的心理态势,决定了他接收或拒绝某种新闻信息。

(2)接收者的个性结构:接收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等对接收者接收新闻的影响。

(3)作为受众成员的接收者:作为受众成员的接收者在接收新闻信息与接收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信息时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行为表现。

(4)接收者的社会环境:指接收者生活的社会、社区、家庭及其所归属的群体对他的影响。

从新闻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个新闻传播过程模式,揭示了在新闻活动中主要的认识主体——传者和受者的地位及作用;表明了引起二者各种心理活动的主客观因素。对这些影响传者与受者的种种主客观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第一,感性世界之于传播者,媒介(拷贝)世界之于接收者。

新闻传播是通过新闻媒介向许多人公开传递新闻信息的过程。它与人际传播(即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的主要区别在于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横亘有媒介物(电视、电脑、收音机、报纸)。新闻媒介既是向广大新闻受众传递新闻信息的物质条件,又会造成传者与受者之间“关系的非人格性”。这是因为媒介的阻隔使新闻信息从传者向受者的传递“间接化”和“远距离化”,即原来是人与人之间直接传递,心传、口传,直截了当。现在,人与人不打交道,而是人与物,与书、报、杂志接触,或者人与电视机、电脑、录像机等机械发生联系。[5]传者,尤其是记者采访新闻,主要接触的是用感官能直接接触的外部世界,即马克思称为的“感性世界”,而接收者所直接接触的却是信息世界,或曰拷贝世界、虚拟世界。“拷贝世界是由大众传播媒体形成的精神世界,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对感性世界的摹写和抽象。”[6]感性世界之于传播者,信息世界之于接收者是不同性质的客观刺激物,因而势必会引起认识主体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

第二,反馈的间接性和延迟性。

对传统媒体而言,新闻传播链条的薄弱环节是反馈。媒体的介入,造成了传者与受者在信息反馈上的间接性和时间上的延迟性。表现在新闻传播一般主要凭借受众调查、报刊发行量、广播电视收听收看率、受众来信和打电话等间接方式来考察传播效果,而不能像人际沟通那样自由自在地进行同步反馈。

反馈的间接性和延迟性容易造成受众对接收新闻信息抱一种无任何压力和漫不经心的态度,除非有非常吸引人的内容或主体出于某种需要才会转入注意状态。而这种状态又会因种种干扰而不稳定。

如何增加反馈渠道?怎样方可缩短反馈时间?这就成了传者颇费心机的问题。多年来,传者采取了种种措施,如让受众走进电台、电视台参与节目的播出,在转播节目时同时穿插现场采访的镜头,用通电话的方式与听众同步反馈等,收到了开拓反馈渠道、缩短反馈时间、及时沟通传者与受众的心理交流、提高新闻宣传的社会影响等显著效果。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媒体的出现解决了反馈的间接性和延迟性的问题,尤其是对某些新闻信息的评论可以实现众多网民的即时反馈,其社会影响之广、之迅速是传统媒体难以匹敌的(不过从总人口上看,我国目前使用网络媒体者的比例还大大小于使用传统媒体的人)。

第三,确立以受众为中心的观点。

受众是新闻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是新闻事业的服务对象,是新闻效果的检验者。从这个意义上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是当之无愧的核心。为了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传者必须认真研究受众认知媒介信息的规律及其生理、心理机制,探讨影响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诸多主客观因素:受众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社会环境等,同时还需要探讨传播者怎样才能真正充当接收者的代理人,以及需求和兴趣的解释者。总之,要确立以受众为中心的观点,树立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的思想。

二、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

从新闻学与传播学作为一级学科的角度看,新闻心理学属于新闻理论的一个次级学科,但是从心理学的视角看,新闻心理学又应当属于一门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应用。因此,心理学理论成为新闻心理学这门学科重要的理论基础。而心理学学科的构成是相当庞杂的,其中有许多理论都可以解释新闻主体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等。本节仅就社会心理学中的角色理论为例,说明心理学理论对于分析新闻主体心理活动的重要作用。

角色理论属于符号互动理论的一种,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是用角色来解释个人社会行为的理论。角色又称“社会角色”,是从戏剧舞台表演那里借来的,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德(G·Mead)首先引入社会心理学理论。

角色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中产生的种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具有的社会身份,即所承担的某种社会角色分不开。社会上的其他人对某种角色都会有一种公认的期望,即“角色期望”,并以这种角色期望来要求承担这种角色的人。

下边用角色理论来解释新闻活动中的传者和受众的心理和行为。

(一)对新闻活动中的传者和受众的角色规定

角色,是角色理论的基本概念。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林顿认为,角色——这是地位的动力方面。个体在社会中占有与他的地位相联系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美学家朱光潜说:“话必须是由具有一定身份的人说,说给具有一定身份的人听的。”这里的“一定身份”即一定的“角色”。

新闻活动中的传者,是因为采访、制作并传播新闻而在新闻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这种角色地位赋予了他们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新闻活动的传者通常被称为新闻工作者。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所应承担的义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应当确立这样一种观念,即以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社会为各种角色制定了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从角色理论的角度看,1991年1月19日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就是为我国的新闻工作者规定的角色规范。

采访对象虽然不属于新闻工作者,但应当包含于新闻传播者之列。他们一般只在新闻活动的采访阶段出现。采访对象是记者索取新闻事实的主要对象,包括当事人、目击者、新闻发布人员等。采访对象这种社会角色的主要义务是向记者反映真实的情况,这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

新闻受众既是新闻事实的制造者(源泉)又是新闻信息传播的对象。他们是新闻事业的主人和服务对象。这种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有接收新闻信息的权利和以主人翁的态度信任、支持并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义务。

(二)新闻受众对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期望

角色期望又叫角色期待,是指群体或个体对某种角色应表现出的特定行为的期望。

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受众(实际上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期望很高。首先,期望新闻工作者“能够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的忠实代言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次,期望新闻工作者能够不断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角色理论家认为,实现角色期望的关键在于内因,在于“被期望者”真正领会“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否则,就不可能产生很大的期望效果。新闻工作者从理论上认识到受众对于自己的角色期望并不难,难的是将这种期望转化为自己的言行。有少数新闻工作者把新闻商品化,以权谋私,搞“有偿新闻”,利用采访机会吃请受礼,甚至发展到公开或暗示索取采访对象的馈赠。这些行为完全违背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期望。

(三)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居于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合的期待发生冲突的情境。角色冲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角色内部的冲突,即由角色承担者内部的矛盾引起的冲突;角色之间的冲突,是因角色承担者承担了几种角色而引起的内心冲突。

同一角色内的冲突如:当新闻工作者的言行与党和人民的期待发生矛盾时出现的内心冲突,如是坚守党的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做到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采制新闻,还是为一己或小集团的利益搞假报道?面对吃请受礼的情境是坚决抵制还是以“别人都如此”、“下不为例”为借口,照吃照拿?

因不同角色引起的内心冲突大多表现为新闻工作者作为一个常人和作为一个记者(或编辑)这双重角色时,内心出现的矛盾冲突。有人撰文云:新闻工作者既是“现实的参与者,又是现实的旁观者”;既是“历史的当事人,又是现实的见证人”,这种职业与人的双重性常使人感到进退两难。比如,作为记者应当在报道中坚持原则,但是作为常人,又免不了把自己的情感倾向掺入新闻作品之中,作为记者应当在报道中坚持原则,但当被报道的事件与自己有利害冲突时,又有可能徇私情。

角色冲突容易引起角色扮演者心理紧张、不平衡,党的新闻工作者消除角色冲突的最重要的原则是:排除私心杂念,自觉地服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新闻活动中的角色互换

角色互换又叫“扮演他人的角色”,是指不同角色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或公开地或隐蔽地进行角色互换,旨在认知、体验与己有关的另一种角色,以便更自觉地履行本角色的职能。

在新闻活动中,相对稳定的角色是职业角色,如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采访对象、读者、听众、观众等。由于工作的需要,有时他们须暂时放弃自己原来的角色去实际充当或在想象中充当另一种角色,并通过移情去认知、体验别种角色的需要、兴趣等心理活动。由于任何一种角色都是以与之相关联的另一种角色的存在而存在的,所以角色互换有助于加深对自己原来角色的认知,增强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米德认为扮演他人的角色,也就是说,从交换伙伴的角度旁观自身的能力,是顺利实现人们之间任何相互活动的必要条件。

1.角色互换的形式

角色互换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实际表现出来的可以被感知到的角色互换;二是隐蔽在角色内心的凭借想象进行的角色扮演。在新闻活动中,大量存在的是后一种角色互换形式。

(1)实际表现出来的角色互换

实际表现出来的角色互换是指暂时离开自己的主要角色,实际去承担另一种角色,从中认知、体验这种角色的心理活动。表现形式主要有:

▲记者自己充当采访对象,即从记者的角色暂时变为采访对象的角色。在采访学里把记者参与采访对象活动的采访形式叫作“体验采访”,是指记者亲自去感受与采访事件有关的活动。例如,记者为写关于交通拥挤的报道,有意隐去记者身份充当乘客,亲自体验乘车难的滋味。

▲记者或编辑充当电台(或电视台)的播音员(或评论员)。

▲采编播合一的节目主持人,在采制新闻时充当记者的角色,在修改稿件时充当编辑的角色。

▲新闻受众参与新闻传播活动,如被邀请到电台(电视台)跟主持人一起主持节目,又如报刊发表的读者来信,广播播出的听众点播、听众来信、来电(电话),受众或嘉宾到网站做客,回答网民提出的问题等等,新闻受众暂时充当传者的角色。

▲通讯员和自由撰稿人是不在编的记者,他们主要的社会角色是新闻受众,同时又经常以通讯员的角色为新闻单位撰稿,成为传者的一部分。

▲对于网络新闻而言,尤其是在匿名的情况下,传者和受众的界限几乎消失,他们的角色在不断地转换。

(2)凭借想象的角色互换

凭借想象的角色互换主要指在自己的头脑中凭借想象、移情去设身处地体验服务对象的角色。主要表现形式有:

▲记者要带着受众的眼睛、耳朵去采访、去观察、去倾听、去写作。有时,在记者看来明白无误的问题,而在受众却不一定明白清楚。体验受众的心理,有助于排除受众在理解上的障碍

▲编辑立足于受众修改稿件。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过:编辑写完稿后,应当“自己好好念一遍,就是自己来检验一下,写下来的那些语言上不上口,顺不顺耳”。这就是让编辑设想自己处在受众的位置上去发现稿件中的问题。

▲编辑以主持人的身份撰写主持人节目的稿件。

编辑是以主持人“我”的身份,而不是以自己的身份写稿。作为撰稿人,头脑里要装着主持人的形象,时刻想着我就是主持人,要有意识地写主持人说的话,表现出主持人的感情、气质和风格。

2.移情在角色互换中的作用

移情,在角色理论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移情是指不仅在认识水平上而且在情绪水平上进入他人角色的能力,也就是说,不仅知道而且体验到他人的角色。通俗讲,移情就是设身处地。

移情是实现角色互换的重要手段和检验标准。只有通过移情才能实现在认知和情感水平上的角色转变。反之,验证是否实现了角色互换,要看是否达到了移情水平。

角色互换,“换”,是手段,不是目的。换来换去,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加强传者与受者之间的认知和情感交流,其根本的目的是传者应更有效地为受者服务。

复习要点

一、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的实质

人的心理的实质是回答“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是在人的哪个部位产生的?”“其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这历来是西方不同心理学流派争论的焦点,它反映出研究者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论、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的斗争,在对人的心理实质的论述上径渭分明。我国的新闻心理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的原则,并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这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用一句话来概括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的实质,即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由于新闻活动认识主体的不同,所以这里的客观现实也有区别。对于新闻传者而言,它主要是指人们可以直接目睹、感知、触摸到的感性世界(如军民齐心抗洪抢险的场面);对采访对象而言,它主要是指记者的采访过程,包括记者的态度、提问、语气等;对新闻受众而言,它主要是指经由新闻传者头脑过滤并制作出的媒介世界(如新闻节目)。

二、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由于新闻传播是大众传播的主体,所以大众传播的理论和模式基本上适用于新闻传播。德国学者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从多因素多角度分析了来自新闻传播者和新闻接收者主要的社会心理活动,这对于我们认识新闻传播是一个在心理学上非常复杂的社会过程,是十分有益的。

三、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

从戏剧舞台借用来的角色理论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理论。该理论是由一系列相互有关联的概念组成的,像角色规定、角色期望、角色冲突、角色互换等。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从角色理论的视角来认识新闻传者和新闻受众的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复习题

1.具体分析新闻传者和新闻受众心理的实质。

2.按照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讲述新闻传播者和新闻接收者的社会心理活动的内容。

3.试用角色规定、角色期望、角色冲突、角色互换这几个概念来解释新闻传者的心理活动(注意联系实际)。

【注释】

[1]恩格斯:《〈反杜林论〉旧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97页。

[2]《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8页。

[3]〔英〕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4]同上,第57页。

[5]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版,第323页。

[6]同上,第5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