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争时期的国际新闻社的介绍

战争时期的国际新闻社的介绍

时间:2022-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侨报纸迫切希望经常刊登祖国抗日战争的消息和通讯,而国民党没有人管这件事,那时上海文化界的胡愈之、恽逸群等就组织了一个国际新闻社,专门编辑印发国内抗日战争的新闻、通讯,寄给海外华侨报纸。解放战争期间,香港成为中共开展对海外华侨宣传和国际宣传的重要基地。

第四节 战争时期的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社是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新闻机构,是一家专向海内外报刊发新闻稿件的通讯社。发稿的对象主要是当时大后方的报纸刊物和海外华侨报纸。

国际新闻社1938年9月由范长江、胡愈之、孟秋江等人在武汉开始筹建,同年10月20日在长沙成立,简称国新社。

国新社于1938年11月21日在桂林环湖北路19号成立总社,并开始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公开发稿。国际新闻社社长是范长江,编辑主任是黄药眠。

img51

范长江

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内,新闻报道是由中央通讯社独家垄断的。除中央通讯社以外,不容许有别的新闻通讯机关。国新社冲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在一个时期内成为公开、合法的新闻机关。1938年,武汉继上海之后成为国际新闻报道的中心。云集在武汉的外国记者因为无法得到正确的战地消息而不满。为了满足外国记者的需要,国民党在武汉成立了国际宣传处。国际宣传处想要范长江脱离《大公报》的工作,担任国际宣传处的战地通讯员。后来在周恩来策划下,决定成立独立的新闻通讯社——国际新闻社,与国际宣传处建立供稿合作关系,得到国际宣传处的同意。国新社就开始了报道工作,派记者从武汉出发,分赴武汉外围战地和后方采访。他们写的通讯报道由国际宣传处支付稿酬,译成外文后发给外国报刊和记者。利用这个合同关系,解决了开办时的经费问题,并取得了新闻活动的合法条件。国新社记者用国际宣传处的证件,可以到国民党军队中采访,可以通过国民党军驻地出入新四军抗日根据地。借助这个关系,迅速打开了局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华侨非常关心祖国抗日战争消息。华侨报纸迫切希望经常刊登祖国抗日战争的消息和通讯,而国民党没有人管这件事,那时上海文化界的胡愈之、恽逸群等就组织了一个国际新闻社,专门编辑印发国内抗日战争的新闻、通讯,寄给海外华侨报纸。华侨报纸大量登载他们的稿件。日军侵占上海后,这个通讯社迁移到了香港。1938年秋季以后,日军占领了广州,不久又侵占武汉,香港国新社的稿件来源没有了。他们有几千万华侨读者,也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但没有了稿源。

桂林国际新闻社的业务是向报纸、刊物发通讯稿和专论,发稿的对象范围主要是当时的国民党统治区即所谓“大后方”的报纸。当时稿件有比较充分的保证,而服务的对象只限于后方的报社,经济比较困难。于是,他们与香港国新社一拍即合,双方合并成为一个通讯社。考虑到香港国新社在海外已有很好的名声,桂林这个新的通讯社仍取名国新社,香港的是分社,但对外名称不变,仍用香港国新社之名。

1939年至1940年夏是国新社的全盛时期。桂林、香港、重庆三处分工合作。桂林总社和重庆办事处负责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报道工作,原香港国新社作为分社面向国外负担国际宣传任务,并向国内提供关于国际新闻的稿件。这都是在周恩来直接或者间接领导之下进行的。刊登国新社稿件的报纸除了《新华日报》、《华商报》外,还有国民党统治区的报刊和东南亚、印度、美国、澳洲和非洲的华侨报纸,共有150家以上。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香港分社停止活动。但是,国新社的社员和通讯员的工作并没有停止。他们在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和海外,仍然坚持进步的文化工作和新闻工作。国新社香港分社于1946年年初重建。解放战争期间,香港成为中共开展对海外华侨宣传和国际宣传的重要基地。日本投降后不久,中共机关报《华商报》在香港复刊了,新华社香港分社也建立了。在抗日战争期间香港国新社办的英文《远东通讯》也恢复了。它作为中共联合各民主党派合办的通讯刊物,发行到世界各地,宣传解放战争的真实情况,受到各国特别是美国舆论和各界人士的重视。

国际新闻社存在的时间不算很长,但是对于中共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宣传抗日与民主、团结海内外进步人士、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国民党内的顽固势力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它的许多经验是值得总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