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现有国情下人才梯队建设要靠精神

我国现有国情下人才梯队建设要靠精神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础研究的成果,绝大多数都不可能在短期内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因而基础研究只能依靠国家或社会的有限资助。近年来在有关领导的关心、爱护和支持下,我们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和卫生部暨上海市人类基因组重点实验室人才梯队的建设,形成了较好的局面,从而促进了血液学研究和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在我国现有国情下,人才梯队建设首先不是靠物质,而是靠精神。然而一旦有了成绩,王振义先生则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并且突出了青年人的贡献。

建设优秀人才梯队 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建设优秀人才梯队 勇攀世界科学高峰[1]

陈 竺[2]

基础研究担负着探索自然规律、追求新发现和新发明、创立新学说、孕育新技术的使命,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科学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同时也是培养和造就高科技人才的摇篮。基础研究的成果,绝大多数都不可能在短期内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因而基础研究只能依靠国家或社会的有限资助。对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和直接经济回报低,这样的双重特点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决定了要在中国攀登世界高峰,必须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近年来在有关领导的关心、爱护和支持下,我们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和卫生部暨上海市人类基因组重点实验室人才梯队的建设,形成了较好的局面,从而促进了血液学研究和人类基因组的研究。

在我国现有国情下,人才梯队建设首先不是靠物质,而是靠精神。王振义教授是我们的老所长,也是我们的导师,他不仅在做科学方面堪称一流,在培养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方面也是楷模。王振义先生倾注大量心血提携年轻人。记得我们在攻读研究生时,王振义先生亲自教我们查阅文献,手把手地进行血液病理生理的实验指导、开小灶补习专业外语。他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同时也给予青年人高度的信任和大胆的使用,创造了宽松的学术气氛。然而一旦有了成绩,王振义先生则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并且突出了青年人的贡献。以科研论文的署名为例,由于基础研究成果主要是反映在科学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论文署名也显得特别重要,这在学术界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1982~1984年,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有关血友病和血管性假血友病的3篇论文,王振义先生均坚持将年轻的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将自己放在第二位,这位年轻人因而在1984年被国际血友病联盟接纳为第一个中国成员,而王振义先生本人还不是。我想说的是,这是王振义先生在“文革”后带的第一批研究生的成果,他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而10年动乱的后果,使得王先生在50多岁才能焕发科研青春,他正处于上升期,他也需要论文啊! 1988年,发表在BLOOD杂志上有关早幼粒白血病分化诱导治疗传世之作的排名中,王振义先生又将年轻的研究生放在第一位,而将自己的名字殿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由于王振义先生的人格力量,包括他严谨的学风以及渊博的知识,为青年人成才不倦地鼓励与呼唤,吸引了我和陈赛娟等一批青年科技工作者。我们即使是在国外取得了一定学术成就,即使是在1989年7月国家处于比较困难的形势下,我们仍然义无反顾地回国服务。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我们终于在王先生应用维甲酸治疗早幼粒白血病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早幼粒白血病发病原理和维甲酸作用的细胞和分子机理的突破。当时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设备简陋,很多实验在医院门诊楼的走廊里做,我们既做实验员,又做洗刷管子的工人,但仍乐此不疲。什么原因?就是上海血研所有宽松的学术氛围。王先生放手让我们干,包括课题申请、研究计划、论文撰写和署名,只是在大的学术方向上进行点拨。这种极其超脱的态度,实际上是给青年科研骨干压担子的最好方式。我们受宠若惊,诚惶诚恐,如履薄冰,唯恐辜负了老师的信任,而我们对于自己名下招收的研究生和与我们一起工作的更年轻的科研人员,更唯恐误人子弟。沿着老师的轨迹,我们不遗余力地对青年人进行创新和求实科学精神的倡导、科学知识和思维方式的灌输、实验技术的示范、科研论文的指导修改。同时大力营造学术氛围,通过每周一次的文献介绍和实验室工作交流,以及实验室举办的小型图书馆,促进青年人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术思想的活跃;鼓励有才华的青年人申请课题,担任课题组组长;不惜花费大量时间为青年人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从事国际合作进行联系。在论文署名的问题上,我们坚持让在第一线实干的青年科研人员担任第一作者或并列第一作者,而将自己殿后,尊敬的王老师则在大多数论文中退到了倒数第二的位置。所有这些做法,都明显地增加了队伍的素质和凝聚力,青年科研人员过去8年中的出国回国率达到90%。

我想用一组数字来说明上海血研所实验研究力量的梯队层次:名誉所长1人,73岁;所长、副所长5人,平均年龄53岁;实验室正副主任7人,平均年龄41岁;课题组长5人,平均年龄33岁;科研人员10名,平均年龄29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8人,平均年龄36岁;秘书3人,平均年龄29岁。33人中,博士学位者7人,硕士学位者7人,学士学位者8人。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支老、中、青结合,知识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同时又立足于国内工作的队伍,上海血研所和人类基因组重点实验室才在近年来取得了一些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肿瘤细胞的“逆转”疗法获得突破:根据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全新思路,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分化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成功。近年来应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发现早幼粒白血病中因为t(15暶17)染色体易位而导致的PML-RAR。融合基因所编码的融合蛋白,是全反式维甲酸作用的靶位点;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证明中药砷剂对早幼粒白血病也具有非常特殊的疗效。最近对20例复发早幼粒患者治疗,19例重新取得完全缓解。应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发现三氧化二砷能特异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通过理论研究使得传统中医“以毒攻毒”治疗肿瘤的方法得到理论升华和科学的阐明;对1 500余例各种类型白血病的大规模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白血病染色体易位所致的融合基因或基因蛋白产生或过度表达的癌基因产物有可能成为细胞分化和凋亡治疗的靶分子,奠定了肿瘤“靶向治疗”的理论基础。

此外,在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已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基因组研究工作体系,包括大片段DNA克隆和作图、荧光素原位杂交、差异显示、较大规模DNA测序、基因组扫描、数据库等多种技术,克隆到了与白血病发病以及维甲酸作用相关的一大批基因,最近又对正常人造血干细胞表达的基因进行了大规模测序,已获得将近6 000个cDNA的片断,今年底可达到2万~3万个。

上海血研所和人类基因组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也在国内外获得了许多项高层次的奖项,包括:1994年美国凯特琳研究大奖,1996年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 1995年和1996年何梁何利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卫生部、教育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尤其重要的是我们所发表的系列论文,已为国际文献引证达1 000次以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在血液学和人类基因组领域内的研究水平,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以上这些科研成果,是依靠群体力量,尤其是中青年科研人员的努力获得的,而富有影响力的重大课题的研究,也为青年人提供了显示才能的舞台,使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直接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更加速了青年科研人员的成熟,使学科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例如,年仅33岁的细胞生物学实验室陈国强博士,现在已经是一个7人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从1996年至今,已在国际著名刊物Blood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3篇,在Leukemia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一篇。他在砷剂治疗白血病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中1996年8月1日在Blood上发表论文中的一幅彩照被用于该期刊物的封面,次日Science杂志即做了“古方新用”的热情赞扬文章,现已被国际文献大量引证。同样也是年仅33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副主任茅矛博士,担任着一个11人科研小组的负责人,成为实验室克隆基因的主力,在今年上半年得到近6 000条cDNA部分序列,并在最初3个月内,得到10条造血系统基因的全长cDNA。最近,我和陈赛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在今后发表论文中还一直签名在最后一名,则可能会造成像陈国强、茅矛这样的年轻课题组长与他们的学生之间在署名关系上的困难。因此,我们应该从最后一个位置上淡出,到倒数第二或第三位,而让作为课题负责人的青年课题组长作为最后一位作者和联系人,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术地位,又可以让真正实干的二十几岁的研究生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我们感到非常幸运的是,我们这支队伍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处于当今生命科学最热门的两个领域,即肿瘤研究和人类基因组研究。白血病研究作为肿瘤研究的重要方面的突破口之一,正在酝酿着新的革命。对白血病发病原理的研究将进一步明确肿瘤的细胞和分子学基础,并为针对关键分子或调控网络的新型治疗创造前提。人类基因组研究对于未来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基因工程产品开发)的发展至关重要。建立我国人类基因组资源基地、生物信息中心、大规模基因定位、测序和功能研究基地,是发展我国人类基因研究的根本措施。我们将继续加大研究的力度,使白血病和肿瘤研究领域出现更多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成果,使我国早日由基因资源大国转变为基因研究大国。

(刊于1999年第1期)

【注释】

[1]本文系在“上海市研究生教育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

[2]陈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