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神文明与精神温饱工程

精神文明与精神温饱工程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精神文明与精神温饱工程潘竟万“精神文明与精神温饱工程”是199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课题负责人潘竟万,课题组主要成员周文武、马振亚、谢永德、曹吉新等。课题最终成果为专著——《精神文明与“精神温饱工程”》,主编潘竟万,全书共11万字。作为新生事物的“精神温饱工程
精神文明与精神温饱工程_学苑英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项目精选

精神文明与精神温饱工程

潘竟万

“精神文明与精神温饱工程”是199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课题负责人潘竟万,课题组主要成员周文武、马振亚、谢永德、曹吉新等。课题最终成果为专著——《精神文明与“精神温饱工程”》(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主编潘竟万,全书共11万字。

一、农村呼唤精神文明,农民渴望解决精神“温饱”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获得空前的发展,初步实施了物质温饱。不再为吃穿发愁的农民,把追求上升到更高层次的要求,即追求精神温饱,渴望对科学、文化、知识、娱乐的需求,有对精神文明的强烈呼唤。他们再也不满足于“背靠南墙晒日头,扛起锄头下地头,回到家里抓筷头,太阳一落睡炕头”的乏味生活了。他们求学,求知;他们求美,求乐;他们求健康的生活,求健壮的体魄;他们求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当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便发出深深的感叹声:“不愁穿,不愁吃,只愁文化生活不丰富;穿不愁,吃不愁,只愁美不足来乐不够”。农民朋友的感叹和呼唤触动了各级领导,特别是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的同志。他们考虑如何为农民排忧解愁,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帮助他们尽快文化脱贫。

农民的新愁赖在哪里?各级领导,特别是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的领导带着这个问题调查研究。他们既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取得可喜的成绩,也发现存在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的问题,正是这种逆差导致了一些地方农民的“精神饥饿症”,其主要表现为: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精神空虚,信仰扭曲;国家观念淡薄,集体意识减弱;争奢斗富,畸形消费;道德滑坡,社会风气不好;封建迷信抬头,计划生育失控;遗弃女婴,虐待老人等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总的形势是好的,一些问题只是发生在少数乡村、部分干部和农民身上,而且有些又是前进中不可避免的。其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有着深远的社会历史根源,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个原因,更不能看成是由于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造成的。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对新形势下、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农民娱乐消费观念的多样化追求漠不关心,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在包产到户的情况下新的管理方法不能配套;有些乡村电线杆子倒了,广播喇叭哑了;文化阵地没了,文艺队伍散了;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文化室关了门,既没文化阵地,又无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有些村舍长时间不开会,不搞科技培训。所谓的“精神饥饿”,事实上反映了农民的渴求与希望,是农民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和满足后,精神需求的具体体现。进一步解决和医治农村“精神饥饿症”,是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下一步战略目标,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中能否真正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团结一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找到的原因,各级领导主动接受群众的批评,向群众寻策问计。及时召开农村精神建设现场观摩会,既看先进典型,增强信心,又到“精神饥饿症”最严重的乡村接受批评教育。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在困境中找出路。既走马观花,又解剖了一批“麻雀”。会在现场开,话用事实说,最能教育人,获得这样的共识后,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同志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高度,进而找到两个文明建设失衡的轨迹、失误点,以阶级斗争为纲要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些干部以为既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需要念“道德经”了,从而忽视了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走出了精神万能的低谷和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绝对化的误区,从而错误的认为精神既然不是万能的,搞不搞精神文明建设无碍大局;从“七五”计划到社会发展规划,没有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进整体规划的盘子中;在具体规划中,没有牢牢抓住物质和精神两个轮子,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认识上的飞跃,带来工作方法上的转变:一是从重城轻乡转到城乡一起抓,把重点放到农村;二是从单枪匹马转到千军万马,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三是以大破大立转到重点抓建设,把队伍建设、思想道德建设、阵地制度作为重中之重;四是从各自为政转到综合治理上来;五是从零打碎敲转到整体推动。改变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的现象。

通过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工作,为制定实施“精神温饱工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

二、“精神温饱工程”的指导思想、命名、母工程及子工程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架构

指导思想:“精神温饱工程”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引下,由理论宣传工作与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共创造的成果。所以制定实施这个“工程”,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为指针,以培育“四有”新人为根本目标,紧密结合当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大加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倡导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尊老爱幼、扶危助贫的社会主义的新道德、新风尚,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宽松氛围,提高精神动力,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关于命名:对正在孕育的新生事物,既要善于发现它,抓住它,支持它,又要慎重对待,科学论证。经过科学分析,认真研究,将这一新生事物命名为“精神温饱工程”——相对于物质温饱而又以解决农民精神温饱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系统工程:实践证明,精神文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要使这个系统有效地运转,需要有一个总工程即母工程,还要有相配套一系列的子工程。

总工程和子工程:地区初步绘制出全区的规划蓝图,经过上下讨论,又在各县区、各地直单位制定的3的分工程,即子工程的基础上,最后制定总工程,也称母工程。各县、市的分工程,地区各系统的子工程,有宣传、组织、文化、教育、科技、计划生育、体育、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共11个。这些工程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长远的奋斗目标,又有近期的工作重点;既有具体立项,又有具体措施。

作为新生事物的“精神温饱工程”,因为来自实践,有理论指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前瞻性。降生于群众的企盼中,成长于希望的田野上,犹如一轮鲜红的太阳,光芒四射。

三、工程的实施

确立基本目标:

1.在努力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方面:一是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仰;三是进行社会公德、伦理道德、职业道德教育,以及移风易俗、遵纪守法的教育,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四是进行人口、计划生育教育;五是进行国情为主形势教育,以及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艰苦奋斗的教育。

2.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方面:一是加快扫盲步伐;二是抓好普及教育;三是解决文化贫穷问题;四是做好科普工作;五是办好广播电视;六是抓好计划生育。通过以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文,寓教于乐,满足农民求知、求乐、求富的需求。

3.努力满足群众防病治病及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提高健康素质方面:一是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二是抓好学校体育达标工作;三是抓好农村卫生举出设施的建设,解决缺医少药问题;四是组织地、县、市城市医务工作者送医下乡;五是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改变村容村貌;六是逐步实施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开展学习白求恩活动,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4.实行综合治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方面:一是做好普法工作;二是搞好民事调解工作;三是做公路、铁路沿线的治安“三防”工作;四是抓好《婚姻法》的贯彻落实;五是继续做好扫黄除害工作;六是开展好党员联系户、团员关心户和妇女团结户的活动;七是要全面推广“遵纪守法三光荣”户的活动。

制定实施办法,概括起来主要是五个字:送、培、创、抓、建。

1.送,即雪里送炭。主要是送政策、文化、科技、体育、医药等精神文化产品和相关的物质产品:一是地、县、市党政机关送政策下乡,用富民政策武装群众,鼓舞群众;二是文化部门送戏剧、电影、报刊图书、展览下乡;三是科技部门送科技知识、致富信息,抓好科技扶贫;四是卫生部门组织城市医务工作者送医送药,送防疫知识;五是体育部门送体育知识、技术、器材下乡,帮助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党政部门、各行各业都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送政策、书报刊、资料、信息及其他实物的活动。

2.培,即培养骨干队伍,造就特殊的“建筑队”。一是认识队伍建设的迫切性;二是确立了队伍的原则和标准;三是不断提高队伍的素质;四是将培训队伍的具体任务分解到各子工程系统。

3.创,即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一是城乡全面开展创文明单位、文明乡村、文明家庭的“三创”活动;二是把农村开展的建一会(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办二校(农村业余文化科技学校、乡镇业余党校)、扫三盲(文盲、科盲、法盲)、评四户(党员联系户、青年关心户、妇女团结户、遵纪守法光荣户)。刹五风(封建迷信、赌博、婚丧事大操大办、早婚私婚和超计划生育、虐待老人)、治六乱(乱占耕地、乱建房屋、乱伐树木、乱盖牲畜圈、乱倒垃圾、乱堆草粪土堆)为内容的系列创建活动。还有其他一些创建活动如开创学用《青少年文明三字经》活动;工农共建、军民共建、军校共建、警民共建、城乡联谊活动;开展树十风(党风、长风、校风、路风、店风、街风、站风、院风、村风、家风标兵);评十佳(最佳驾驶员、服务员、管理员、邮递员、营业员、炊事员、售票员、护士、民警等先进个人)的“双十”活动,在城乡巡回宣讲,号召大家向“双十”学习。系列创建活动在实施“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起到了锻炼队伍的作用;二是起到了巩固和扩大队伍的作用;三是起到了宣传教育的作用;四是起到了传授、交流知识的作用;五是起到文化娱乐的作用;六是起到出人才、出精神产品的作用。

4.抓,即抓点带面,点面结合,抓好落实。一是抓好133个点;二是三年内再带出133个点;三是把点上的经验及时推广到面上,开花结果;四是每年开展一次抓点经验交流会和现场观摩评比会;五是抓好一条线逐步向外辐射;抓好三个片。

5.建,即建设六个网络。一是宣传网络;二是调解治保网络;三是文体网络;四是广播电视网络;五是卫生、计生网络;六是科技网络。

四、建立科学的“工程”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是目标机制运行的基础,起到了导向系统运行的作用。二是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各级组织机构;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明确划分工作职责和智能。三是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科学管理的原则;科学管理的任务;科学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主要是思想教育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手段;经济方法。

五、宝贵的实践经验

主要有:一是按客观规律抓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处理解决“精神温饱”与奔小康关系;正确处理扶贫与扶志的关系;正确处理两种投入和两种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关系,努力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二是系统工程系统建设,有利于整体推动,更好地协同作战;有利于树立长远作战思想,更好地防止和克服短期行为;有利于吸收群众广泛参加;有利于虚功实做,把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规范化的轨道,循序渐进地向前发展,三是找准结合点,注入新活力。把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明遗产和学习国外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有机结合起来;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城乡有机结合,开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加强领导和群众自建自创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六、“工程”的理论意义

“精神温饱工程”作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伟大的创举,充分体现了战略性、系统性、主体性、广泛性、先进性和奠基性等特征,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战略性,这是由精神文明建设在实现经济战略目标的重要地位所赋予的属性。一是“工程”是紧紧围绕“提前翻两番,率先奔小康”的战略目标提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二是“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两手抓”的战略方针。

系统性,是由精神建设这一复杂的结构体系所决定的。一是“工程”的内容具有系统性;二是“工程”的实施具有系统性;三是“工程”的形成、修定和完善过程具有系统性。

主体性,是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根本任务所决定的。一是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这个主题;二是“工程”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根本目标。

广泛性与先进性,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所决定的。一是“工程”在思想道德建设上体现了广泛性与先进性的结合;二是“工程”所提出的各项系列活动体现了统筹兼顾各个方面,广泛吸引群众参与的原则。

奠基性,是由精神文明建设包含的内容所决定的。一是“工程”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低层次和现有水平上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相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不失为一项奠基性的工作。

下篇:五章,14节,主要是根据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提出的新对策,主要是:新挑战和新要求;牢牢把握战略重点;筑起民族道德的丰碑;“重在建设”的对策;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是《精神文明与“精神工程”》一书公开出版发行后,影响很大,收到很好的效果。

1.中共甘肃省委精神文明办公室批转了武威地区的“工程”实施意见,省上各种新闻媒体做了跟踪宣传

潘竟万写的系列创建活动的纪实文章在《甘肃日报》头版连续刊登后,反响很大。中央文明办在全国文明办会议上,亦对“工程”做了介绍。

2.中央宣传部部长王忍之一行,在武威看了送文化下乡的文艺节目后,给了很高评价

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宣传部决定调武威地区剧团在省上演出,并组织省文艺团体的同志看了送文化下乡的节目;省文化单位和各文艺团体负责人听了武威地区送文化下乡的经验介绍。接着省委、省政府在武威地区召开了送文化下乡现场会。省委、政府分管文教工作的副书记副省长;地州市委书记、专员、县委书记、县长;省、地、州、市委宣传部长、文化局长、剧团团长等参加了会议。省委还在武威召开了全省文化阵地建设现场会。从而在武威“精神温饱工程”的促进下,拉开了全省送文化下乡的序幕。

3.全国全省一些宣传文化单位相继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到武威参观学习

4.河西地区,尤其是武威地区各县、区对“工程”实施情况做了跟踪检查督促,逐一落实

2008年10月,古浪县约请潘竟万等同志到该县农村参观访问,不少乡村还在继续抓“工程”建设。该县是全国47个重点贫困县之一。他们在扶贫工作中,既从物质上扶贫,又从精神上扶贫,做到扶贫又扶志,使贫困乡村的群众不仅解决了物质温饱,而且同时解决了精神温饱,不少青年人还成了致富能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