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教学微视频资源建设路向何方

中小学教学微视频资源建设路向何方

时间:2022-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章在此分析了当前中小学微视频资源建设的现状,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对当前教学微视频的实践探索提供借鉴之处。一线教师们踊跃参与市区乃至全国层面举办的与微视频资源建设相关的评优比赛。

文玲玲

(上海市普陀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学研究部,上海200062)

摘 要:当前中小学阶段,教师们投入微视频资源建设的积极性比较高,且具备了一定的制作技能,资源建设领域涉及到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贯穿于预学习、课堂学习以及课后复习3个阶段。微视频资源的建设还应该完善建设标准;进行技术资源的优化;加强人力资源多元化建设;完善区域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

关键词:微视频;人力资源;共建共享

作者简介:文玲玲,山东德州人,上海市普陀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学研究部教师,硕士,主要从事基础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了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2013年9月第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教育信息化展以及2014年《迈向学习新时代——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趋势蓝皮书》,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技术促进学与教方式转变的过程,阐述了来自于上海学校与课堂中的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智慧创造和本土实践。教学微视频作为支撑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资源,以其短小、精辟、个性化的特点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满足了广大学子对优质教育资源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被广泛运用于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为学生建设优质的教学微视频便成了信息化助推教育转型的重要环节。文章在此分析了当前中小学微视频资源建设的现状,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对当前教学微视频的实践探索提供借鉴之处。

一、微视频的缘起

——时代的呼唤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支撑

微视频为何在国内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因为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发展并非无源之水,它既符合了当今教育发展的信息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满足了时代发展对于个性化教育的需求,同时又依托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支撑。

1.时代发展呼唤新型的教学方式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互联网络的普及,当今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创造意识的开发,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更不能培养出未来时代发展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微视频作为一种短小精炼的教学资源,借助技术优势能够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学习需求,营造一种信任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得以主导、参与学习的过程,利用技术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并发展创造力。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支撑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不单是知识的转移,它首先要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实现知识建构,还需要学习者对知识作出自己的分析和检验,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情景模式的构建,在教师的指导和配合下,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学生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外部刺激和知识灌输,转变成主动构建知识;教育者则由传授学生知识变成配合学生学习,构建情景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掘学生个性或集体的潜能,让他们最有效地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

微视频资源创造性的内容设计、合理的媒体设计以及精细的后期的编辑都旨在为学生创设一种真实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走进学习,主动建构知识。

二、当前中小学微视频资源建设取得的成效

当前,全国各地中小学都在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微视频资源的建设,并通过微视频大赛的方式,激发积极性,共享智慧。如上海各区县、广东佛山、深圳龙岗、天津、山东淄博等地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很多地区还开展了专门的项目研究,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当前教师投入微视频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很高

据了解,当前大部分教师对于微视频资源的建设与使用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年轻教师能够自觉学习微视频制作的技术和各种软件,针对日常教学制作各类微视频教学资源,已经尝试将微视频教学常态化。各地区县、学校以及教师层面纷纷开展了微视频制作的相关探索。很多区县从区域层面统筹微视频的设计、开发;学校结合自身特色针对某一门或者几门学科制作系列教学微视频;兴趣浓厚的教师结合班级实际和个人的教学需要自主制作微视频用于日常教学,并热心向其他教师交流微视频制作的技巧,带动身边的教师共同参与微视频的建设。

一线教师们踊跃参与市区乃至全国层面举办的与微视频资源建设相关的评优比赛。以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2014年举办的微视频大奖赛为例,主办方共收集到110个教学微视频,涉及到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分布于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政治、信息技术、生物、历史、地理、心理等11个学科,同时还扩展到了德育课程、校本特色课程、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除此之外,教师们还积极撰写了微视频资源建设方面相关的案例。

2.各地区乃至学校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为了激发一线教师参与微视频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各地区组织了各类教学信息化大奖赛,将教师微视频制作作为一项主要参赛内容,同时教师在此类比赛中获得的奖项可以用作职称申报、评优等各项指标之一。很多基层学校为了鼓励微视频资源的建设,成立了微视频制作及使用的青年教师发展研究会或者志愿者协会,招募有兴趣的教师参加,并邀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组织成员观摩。学校组织对青年会或者志愿者协会的微视频评选活动,挑选出优秀作品,并颁发相应证书和奖金。

还有的学校制订了相关的目标责任书,将教师参与微视频资源建设与使用情况与年终绩效考核和教师日常360师训进行关联,参与项目的教师每学年可以获得一定的校内师训分,同时绩效考核也增加一定的分值。

通过种种激励措施,在区域范围、学校范围形成了浓厚的微视频研究的氛围。

3.教师初步具备了制作微视频的技能

教师们不但热情高涨,在参与培训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初步具备了制作微视频的技能,熟悉各类录屏软件以及录像机与白板相结合的录制技能。很多教师能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或者个人独立完成微视频的选题、设计和制作,从设计脚本到拍摄视频,并且其制作的微视频在内容和技术层次上基本能够达标。

以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2014年举办的微视频大奖赛为例,在参赛的140份微视频中,78.6%的微视频制作能够做到音质清晰,没有杂音; 87.1%的视频画面比较清晰,声音与画面同步; 82.9%的视频课件形象直观、布局合理;84.3%的视频中教师语言标准、语速得当。

4.微视频资源内容不断丰富

从微视频资源走入人们的视野至今,其内容不断丰富多样。从学科维度来看,微视频已经由最初人们热衷的数理化三门学科扩散到所有的教学科目,并涉及到了德育课程、校本特色课程、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就学习环节而言,微视频资源涵盖了学习的3个环节:关注基本知识点聚焦预学习阶段;结合新授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实现完美的第一次学习;针对难点易错点,在学习后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能。

(1)聚焦课前预学习阶段

结合学科特色,教师梳理基本知识点,制作成10分钟以内的微视频,并配之以自主学习单,供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进行单一知识点较低层次的练习后,进行即时检测,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框架,启发学生进行课前初步思考。这样可以节省相当的课堂教学实践,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地交流讨论,拓展性探究也得以顺利进行。

(2)聚焦课堂学习阶段

为了能够巧妙地将学生引入学习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制作了简短的微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场景和生活经验,用于导入环节。为了弥补部分新教师对于学科教学把握不到位的局限,同时也为了学生都能够在学习初期享受到优质精确的教育资源,避免第一次学习个别学生出现的混沌状态,帮助学生实现完美的第一次学习。

(3)聚焦学习后期阶段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于一些复杂知识点和疑点难点理解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在某些知识点反复出错,这不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也会削弱学生的学习效能。教师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梳理总结成错题集,制作成教学微视频,配之相关的检测性练习题和数据收集反馈系统。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由学习,同时进行在线检测,以巩固学习成效,这不但能够帮助学生随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满足学生关于“教师时刻在身边”的学习需求,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微视频资源建设发展至今,在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教育工作者的态度从最初的漠不关心,甚至“谈微色变”到如今的积极踊跃、驾轻就熟;微视频资源涉及的领域由最初的几门学科扩展到所有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从局限于某个学习阶段延伸到预学习、课堂学习以及课后复习三个阶段;微视频资源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学校涌现出了一批批微视频制作能手,带领大家一起成长。结合当今教育的需求以及技术的发展潮流,笔者发现,微视频资源在建设层面还有诸多的问题急需解决。

三、微视频资源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

1.部分教师思想负担重,对微视频资源的建设持抗拒心理

部分一线教师认为将微视频运用于课堂教学就意味着要推翻甚至摒弃一直以来采取的课堂教学方式,重新学习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对于微视频,尤其是年龄比较大的教师,由于对新事物的敏感度相对比较低,有种抗拒心理。这不但会影响其他教师微视频资源的建设热情,也会对后续资源的使用以及改善质量起着制约作用。

2.教师在微视频建设方面的技能亟待提高

通过调查,虽然部分教师具备了基本的微视频录制的技能,能够保证制作的微视频资源画面清晰、音质纯正、语言规范,但这些只是一个教学微视频的基本技术规范。教学微视频不仅要具备技术性,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教学性,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思维的深度。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学微视频中教师的语言缺少启发性元素,内容和形式缺少趣味性和创新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述的调查中,57.9%的教学微视频资源在内容设计、组织形式方面缺少趣味性,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教学微视频就是将一堂课的知识点浓缩在5~8分钟的时间内;教师的语言缺乏激情和吸引力,更多的像流水账一样将知识点的讲述读一遍。

70.7%的微视频资源还是按照传统的思路进行设计,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性不明显,并且更多的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没有体现生动新颖的特点。技术层面,21.4%的微视频存在音质不清楚的状况,出现杂音、语言断断续续,甚至没有声音;12.9%的微视频画面模糊,出现无关图像,甚至声音与画面不能同步;15.7%的微视频出现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含糊不清或者带有方言,或表达不连贯。

3.微视频资源建设缺乏共建共享机制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微视频资源建设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将微视频资源建设摆在了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的同时,也导致了跟风式的盲目开发微视频资源的状况。各区县甚至学校各自为政,投入了相当的人才财力开发微视频,大家做得热火朝天。但是由于技术熟练程度不同,微视频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资源没有经过严格把关,就用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同一类资源存在多个区域、多所学校之间重复建设的状况,有的学科学段建设得非常全面,质量也不断完善,甚至出现重复建设,过度建设;有的学科学段则无人问津,微视频数量寥寥无几,各学科、各学段资源分布不均衡,这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既耗费了教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对教学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促进作用。

4.微视频的制作主体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作用

目前,学校中使用的微视频的制作主体以教师为主,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于部分教师还是沿用传统课堂讲课的模式和习惯,只是面前对的是摄像机而不是一个教室的学生,因此制作的微视频生硬死板,感觉就是在照本宣科地读教案一样。学生观看也无法进入正常的学习情境,总感觉处于旁观者的身份。也有一些地区开展了大学生录制微视频的相关活动,但是同龄群体中在将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录制成微视频的案例还鲜有发现。在一线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制作微视频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从这个角度来讲,微视频的制作主体应该更加多元化,同一个主题应该提供几种不同的录制主体,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四、微视频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

教学微视频不同于一般的微视频资源,它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学习主动型的学生个体,其设计既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规范,同时还有其学科特色,符合一定的现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设计。

1.完善微视频资源的建设标准,为广大教师提供参照

关于一个优质微视频的标准,以及“什么样的微课、慕课最受欢迎”等主题,很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探讨。笔者对各类标准进行了综合,认为优质微视频应该具备精炼、生动有趣、真实感等特点。

(1)精炼

内容精炼,微视频的内容必须针对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可以是重难点、易错点或者核心知识点,必须是需要教师讲解演示大部分学生才能够理解的知识。如果学生通过自学就可理解的知识点,没必要进行微视频教学。

时间精短,关于微视频的最佳时长,不同的研究有所区别。MIT的博士生、博士后,及ed X工程副总裁共同撰写的论文《How Video Production Affects Student Engagement:An Empirical Study of MOOC Videos》中,借助d X 上690万条视频观看记录的分析统计得出:短于6分钟的视频最吸引人。2013年6月一项面向我国中小学首届微课大赛参赛微课视频时长的数据分析表明:3~7分钟为最佳时长。结合儿童心理学注意力集中时间的研究,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根据微视频的内容需求,将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

(2)生动

微视频的设计应该根据内容需求和学生实际,集合多种技术手段,营造一种动态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达到另辟蹊径的状态。

色彩搭配合理,图像清晰有立体感,合理使用颜色线标识,符合图形标准以及关键词指引等提示性信息。语言除了要做到基本的声音清晰,发音标准,语速适当之外,还要生动有趣、幽默、有激情、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并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

(3)真实感

微视频要能够营造一种真实的、互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教师就坐在对面对他进行个性化教学。抑或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处于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与伙伴一同学习。

2.进行技术资源的优化

微视频资源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加受学生的欢迎,关键原因在于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声音、图像的综合刺激,创造了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进行技术资源的优化,从而为微视频资源创造更好的条件。不断更新并开发各种录制设备,使微视频的制作效果更加生动直观;加强无线网络建设,为微视频的制作和使用打造绿色通道;引进数据分析系统和智能推送系统,记录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分析学习状况,智能提供改进措施;完善教育云建设,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提升微视频的制作和使用效能。

同时在微视频中对相应的练习题进行智能推送,并配之学情即时分析系统,随时记录过程性学习信息,科学即时诊断每个个体和群体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有力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

3.加强人力资源多元化建设

在重视技术资源优化的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该认识到:微视频制作不仅是一个技术开发过程,更是一个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创造性地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特色进行的教学过程,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人”(教师和学生)。

一直以来,教师群体被视为微视频资源建设的主要人力资源。其实,学生群体对于微视频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成为微视频的制作主体。因此,提升微视频的建设应该从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两个层面同时进行。

(1)提高教师的微视频建设力

教师作为微视频资源的建设主体,其建设力直接决定了微视频的质量。若想提升教师的建设力,首先要加强培训,其一是理念的培训: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树立教师对微视频教学的合理认知,消除部分教师的抗拒心理;其二是技术培训:随着各类支持微视频资源建设的软件工具快速发展,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技术,不断能够将新技术运用于微视频制作中,还要善于根据教学需求适当选取不同的技术进行组合;其三是教学设计培训:在制作微视频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情和学情,根据学科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微视频的制作内容,学习如何组织合理的教学语言、制作课件、配置图文动画等,确保微视频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挖掘学生群体的建设潜能

微视频中普遍存在教师的讲述与学生的理解往往脱节,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完全读懂学生,不能以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表述方式来设计脚本,并制作微视频。同龄人对待问题有相似的思考方式和认知方式,并且话语表达习惯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因此,同龄人的生动讲解更加能够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知识的建构。

由此,应该积极鼓励成绩优异、善于表达的学生参与微视频资源的建设。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挑选相关的知识点和主题,确定微视频内容,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完善区域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

各地区区域层面应该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合理利用区域资源对微视频建设进行统筹安排,分学科、分主题组建专业团队,运用集体的智慧,就内容选取与设计、媒体设计、微视频制作到后期编辑的每一个阶段充分展开讨论,确保微视频的制作效能最大化。同一主题和学科知识点可以提供几种不同风格的微视频,供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各区域分享各自的制作经验,针对微视频知识点按照年级或者主题进行归类,形成知识系列。结合每个区域或者每所学校的特色分工合作,共享微视频,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这样既能够保证微视频的质量,又能够做到优质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使工作效益最大化。

微视频走进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既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融合的发展,同时又满足了人们对教育公平和教育个性化的需求。建设优质的微视频资源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的个性化学习的前提,同时也是基础教育领域借助信息化助推教育转型,迈向新学习时代的必经之路。希望在信息化教育的浪潮推动下,在所有致力于教育教学的人们的探索下,微视频资源建设之路能够走出创新、走出个性化。

参考文献:

[1]潘丽芳.中小学分布式教育视频资源建设框架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3,(8).

[2]凌巍.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微视频资源研发及编创策略探微[J].中小学电教,2012,(11).

[3]范青.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硏发与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4]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 2014,(4).

[5]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4).

[6]张屹,黄欣,谢浩泉,白清玉.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发与应用——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5).

Where is the Teaching Micro Video Resources Construction Road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Review and Reflection of An Educator

WEN Lingling

(Putuo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stages,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s into micro video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s quite high.And teachers have a certain skill.Micro video resources construction field involves the foundation course, develop course and to explore the type, through preliminary study, classroom learning and after-school review three stages.Micro video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lso should improv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Technical resource optimization;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resource diversity; We will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regional resources.

Key words:micro video, human resourc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