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明创造搞笑视频

发明创造搞笑视频

时间:2022-05-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破除对创造的神秘感第四节 破除对创造的神秘感迷信是愚昧和落后的表现。这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但是它反映出了对待发明创造的神秘感。随着发明创造的日益增加,也由于人们对创造力或天才的神秘感的破除,法院早已取消了那种不合时宜的规定。

破除对创造的神秘感

第四节 破除对创造的神秘感

迷信是愚昧和落后的表现。在人类文明程度还很低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把那些暂时未被认识或不理解的现象,看作是天意。对待人类的创造性也是一样,在还没有揭开创造力之谜以前,人们总不免把它看成是上帝的意志或少数天才的天赋。现代科学已证明:创造力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一种高级功能,是人类智力发展的最高表现。因此,破除对创造的迷信,是普及创造学,发展创造教育,开展群众性的发明创造活动,最大限度地开发中华民族创造力的基本前提。

1.解放思想,破除迷信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根深蒂固的旧文化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创造的神秘思想还是比较严重的。不仅在工人、农民中存在,而且在部分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中也存在。为什么在高等学校开展创造教育那么困难?为什么培养创造型人才提不到议事日程上来?为什么改革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遇到阻力?原因也就在这里。

有些人公然说,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不可能的,是好高骛远、华而不实的表现。说这话的还是某大学的负责人。按照这种看法,既然重点大学都不能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那么普通大学、中小学更是望尘莫及了。按照这种观点办学,那么我们的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呢?是不是还要培养普通劳动者呢?创造教育不仅在国外大学已经实行了,美国、日本的中小学也都在推行,对比之下,我们这些同志的思想显得多么的不合时代精神。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教育要面向大多数,似乎提倡创造教育,就是搞天才教育。一提天才教育,不禁使我们一些老的教育工作者感到不寒而栗,因为这是我国教育上的一个禁区,如果谁提到天才,承认超智,给有才华的学生吃点小灶,那么就要给谁扣上“天才教育”的帽子。在他们看来,天才教育就是面向少数人的资产阶级教育,即反动的教育。我们由此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创造教育在大学里推行不开,为什么不敢公开提出培养创造型的学生,原来根子还在于对天才与创造性的理解。天才与创造性,虽然不是等同的术语,但在概念上,它们却是基本相通的。辞海对天才的注释是:“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这样看来,天才不仅不是要反对的,而且是我们教育工作所要追求的目标。

唯物主义从来都不反对天才,它与“神赐天才论”和“遗传决定论”是不同的,认为天才确与遗传方面的因素有关,但主要的还是后天智力开发的结果。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家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曾形象地描绘过天才,他说:“什么是天才?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既然创造力是客观存在的,人人都存在创造性,那么我们主张创造教育,也就是面向大多数。但是,这是与那种“一刀切”的面向大多数的思想是不同的,他们是以“抑高就低”的办法来面向大多数,而我们是主张“拔高促低”来提高大多数。我们的目的是开发创造力,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赞成平均主义,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创造力,而是尽可能地把每个学生的智力提高到他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培养创造型的人才会影响打基础。这里又提出了一个培养创造型人才与打基础的关系问题,似乎给人的印象是创造型的人才是不需要基础的。这是天大的误解,如果不是无知,那就是偏见。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把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同打基础对立起来?谁都知道,一个创造型的人才,不仅应具有超群的创造思维能力,而且还应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否则他们的创造就成了“无源之水”了。我认为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对基础的理解。

什么是基础?如何打基础?在有些人看来,知识就是基础,“读死书”、“满堂灌”、“考高分”就是打基础。按照现代教育思想看来,这种认识至少是片面的,因为这只是打基础的一部分内容。作为一个创造型的人才,光有一定的知识是不够的,作为培养创造力的更重要的基础,还应当包括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智力的训练。可惜的是,在我们的现行教学制度中,根本没有这些训练。问题已经很清楚,不是培养创造型人才与打基础的对立,而是两种教育思想的对立。所以,不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就不能推行创造教育。

当然,反映在培养创造型人才上的认识问题,远不止以上几点。但是,仅从这几点也足以看出,人们在人的创造性问题上还存在迷信思想。其主要表现:一是对发明创造有神秘感,似乎只有获得诺贝尔奖才算得上是发明创造;二是对创造型人才有神秘感,似乎创造型人才只是少数的天才。这两种观点有紧密的联系,前者是主要的,正因为把发明创造看作是极其神秘的,所以认为能够作出发明创造的人是极少数的。

历史是一面镜子,现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因此,我想列举一些大家所熟知的事情和浅显的道理,也许对破除发明创造的神秘是有益的。我通过对一些发明创造的长期观察和反复领悟,认为以下观点似乎是可以被普遍接受的。

2.人人都有创造力

几十年以前,美国联邦法院曾规定:凡申请发明专利者,必须证明其人确实焕发出“天才的火花”方可[12]。这句话出自法官汉德先生的手笔。这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但是它反映出了对待发明创造的神秘感。据说,这一下可苦煞了那些法官们,他们哪有时间又到哪里去获得“天才的火花”的证据呢?随着发明创造的日益增加,也由于人们对创造力或天才的神秘感的破除,法院早已取消了那种不合时宜的规定。现在,申请发明专利正像人们从事发明创造一样,既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利。

据《人民日报》报道[13]:1987年4月28日,在北京举办了“首都第三届青年‘四小’(指小发明、小建议、小革新、小窍门)成果展览”。在展出的成果中,行业领先的项目有5511项,填补了国内空白的项目有1517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有20项。开展“四小”活动6年来,首都有近50万青年参加,涌现出6万项小发明成果,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近2.5亿元。这个材料雄辩地说明,创造绝无神秘之处,人人都有创造力。

人人皆有创造力与创造神秘论的区别就在于:创造神秘论者把创造看成是高不可攀的事,认为只有少量天才人物才有创造力;不赞成创造神秘论者认为,创造力是一个多层次的思维心理现象。创造力与一切事物一样,是多维结构,是由各个层次组成的。根据这种观点,我们就不难得出人人都有创造力这一符合逻辑的结论。事实上,我们可以从每一个人身上找到创造力的表现。例如: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发现了一种新的理论或研制成功一种新产品;对于作家来说,完成了一部小说的创作;对艺术家来说,设计或创作了一个新的作品;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作出的正确决策或总结出的新的工作方法;对于工人来说,为发展生产而提出的每一项革新方案或合理化建议;对于农民来说,采用科学种田的一项新技术;对于教师来说,为培养创造型人才而提出的新的教学体系、教材和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对书本知识提出的不同见解或对原有定理的发挥与发展;对于军人来说,一个新的战略、战术的制订或对军事技术的改进,等等。所有这些无疑都是发明创造的成果,是人们身上创造力的表现。这些事实也再一次证明了一个普通的真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的含义是指全方位,比喻各行各业,状元即第一名,佼佼者。也就是说,各行各业都可以有发明创造,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成为发明创造者。

3.天天都有发明创造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就说过:“除却变化,别无永恒之物。”[14]难道不是这样吗?宇宙在不停地运动,地球昼夜不息地转动,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着。问题是,有些变化已为人们所认知,有些变化还未被认识;有些变化是明显的,而有些变化是不易被人们察觉的;有些变化是以光速进行的,而有些变化却以千万年的时速慢慢地演化着。人类要征服自然,要创造美好的未来,就要认识宇宙间的这些变化,从中发现新的现象、新的规律、新的物质、新的技术、新的理论,并使之为人类服务。

也许有人觉得这些描述太空洞了,那么就让我们看看生活中的变化吧。据报道,美国派克·汉劳尼公司的W.毕扬获得了1984年全美合理化建议“年度英雄”之殊荣。他在1984年共提合理化建议220多项,平均1.65天提出一项。这虽然是一个特例,但它可以说明人是天天在发明创造,而发明成果天天都有。

从集体和社会来看,这种现象就更明显。据报道,日本索尼公司每6个月内,就要向英国推出101种新的音响设备、电视机和录像机。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每周有一种新产品问世。意大利贝纳通服装公司,每个月要把它的各店铺的服装款式更新一次。在20年以前,日本的电子产品一般要维持3年,而现在却只有3个月。为了不断创造发明新产品,日本松下公司派“生活方式研究员”到大街上去调查,以寻求新发明的启迪。这些统计说明,知识在不断地剧增,产品在迅速地更新,技术越来越精致。这一切靠什么呢?靠的是人们的创造力!

4.处处留心皆发明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话虽然很浅显,但寓意却极其深刻,可以作为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从事学问研究的座右铭。观察自然现象,关键在于“洞明”,研究社会问题,要害是“练达”。

在阐明了人人都有创造力和天天都有发明创造以后,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我没有发明创造呢?这个问题提得好,的确不是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发明创造者总是少数。要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容易的,涉及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关于客观因素,我想暂且搁在一边,我主要想谈一谈主观因素。不妨也允许我提一个问题:你们是不是发明创造的有心人?你们的“洞明”和“练达”做得如何呢?我提到的要求虽然属于非智力因素,但是如果我们不增强这方面的素质,即使你具备了创造的素质,那你也很难抓到发明创造的机遇。

美国“刀片大王”吉列的发明轶事,也许对我们如何捕捉“发明的灵感”有所启发。“刀片大王”原是个做小生意的人,他是如何成为“刀片大王”的呢?看来,他是个有心人,是两句话触发了他的发明灵感。有一次,一个顾客对他说,如果你能发明一种“用过就丢”的小商品,保证你的生意一定兴隆。从此以后,他记住并总是琢磨这句话。另一次,他出差到外地,下榻在一家旅馆,他在刮胡子时因剃刀不利而疼痛不已,于是产生了想把剃刀丢掉的想法。这两次“丢掉”的念头,诱发出他要发明用一次就丢的刀片的灵感。经过反复研制,他终于试制成功了一种安全刀片,并于1903年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后来他成为拥有10亿美元资产的富翁。

这个故事说明,发明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但是,为什么有人作出了发明而另外的人又没有呢?这是因为,机遇偏爱有心人,发明创造这玩意儿,本是一位要求绝对忠贞不渝的淑女。

【注释】

[1][德]弗·梅林,著.马克思传[M].樊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91.

[2]人民日报,1987-09-25.

[3]外国教育资料,1985(1):2.

[4]外国教育资料,1986(1):25-27.

[5]陈树勋,著.创造力发展方法论[M].台北:中华企业管理发展中心,1985:12-13.

[6]教育学,1987(11):96.

[7]外国教育研究,1986(3):31.

[8]文汇报,1986-01-09.

[9]光明日报,1986-09-23.

[10]转引自方法,1988(1):30.

[11]陶行知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1:72.

[12][美]交流,1987(1).

[13]人民日报,1987-04-29.

[14]张建邦,等.知识的爆炸[M].台北:惊声文物供应公司,1971: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