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生论与内生论的内涵,主流的货币供给外生论

外生论与内生论的内涵,主流的货币供给外生论

时间:2022-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外生论与内生论的内涵1.货币供给外生论是指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很明显,这种机制说明,货币供给的变动事实上是内生的。没有中央银行的决策,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不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无疑是外生变量。

(一)外生论与内生论的内涵

1.货币供给外生论是指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2.货币供给内生论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3.外生论与内生论的理论争论及现实意义

(1)理论争论。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政策含义的一个问题。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那就等于说,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自然,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以货币供给变动为操作指标的调节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肯定地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无异于说,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

(2)中国的理论争论。

认为货币供给可由中央银行有效控制的观点,其论据有:①经济体系中的全部货币都是从银行流出的,从本源上说,都是由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决定的,只要控制住每年新增贷款的数量,货币供应的总闸门就可以把牢;②中国的中央银行不是没有控制货币供给增长的有效手段,而是没有利用好这个手段,如果不论来自各方的压力多么强大,中央银行始终不渝地按照稳定通货、稳定物价的政策严格掌握信贷计划,那么,货币供给就不会增长过快,等等。

认为货币供给不能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观点也很普遍。有一种意见是从“究竟谁是货币当局”这个角度提出问题的。这种观点认为,在中国目前条件下,中央银行没有独立的决策地位,货币紧缩或松动大都是由更高的决策层作出的。因而,只能认为货币政策的执行权在中央银行,但决策权并不在中央银行。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肯定货币供给的外生论。

“倒逼机制”的论点,可视为内生变量论。这种论点认为,在中国现行体制下,货币供给往往是被动地适应货币需求,中央银行很难实施各项既定的货币调节方案。企业、地方政府和个人对各自利益的追求形成了一种合力——偏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的合力,该合力直接影响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而对于这种合力,中央银行本身是难以左右的。很明显,这种机制说明,货币供给的变动事实上是内生的。

(二)主流的货币供给外生论

1.凯恩斯学派的理论

凯恩斯也明确地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因为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自主地变动货币供给量,调节利率。没有中央银行的决策,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不会增加。也就是说,经济运行的状况不会自发地影响流通中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在凯恩斯的货币供给的图形中,货币供给曲线是条垂线,它与利率和实际经济的运行之间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2.货币主义的货币供应外生论

弗里德曼是倡导货币供给外生变量论的典型代表。他认为:货币供给方程中的三个主要因素——高能货币H、存款与准备金比率D/R和存款与通货比率D/C,虽然分别决定于货币当局的行为、商业银行的行为和公众的行为,但其中,中央银行能够直接决定H,而H对于D/R和D/C有决定性影响。也就是说,货币当局只要控制或变动H,就必然能在影响D/R和D/C的同时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无疑是外生变量。

3.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

卢卡斯等虽然没有具体讨论经济运行和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但是,他们都强调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至关重要性,以及中央银行采取稳定的货币供给的政策对于经济稳定的重要意义。因为,他们假定中央银行可以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这就隐含着经济运行不能直接决定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外生的意思。

(三)托宾的“新观点”

托宾认为,弗里德曼对于货币供给方程式的解释是不能成立的。他认为,对于货币供给与高能货币、存款与通货比率和存款与准备比率的关系不应简单化;这三个变量及其决定因素之间存在着交叉影响关系,特别是后两个变量,即D/C和D/R,常常随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动,因而不应被当成货币供给方程式中的固定参数。他指出,存款与通货比率,从实际经济运行资料看,并不是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而常常出现的是周期波动现象。至于存款与准备金比率的变动,商业银行行为的独立作用是很明显的。

托宾的“新观点”的新颖之处表现在:极为重视利率及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强调非银行金融机构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四)温特劳布—卡尔多内生货币理论

后凯恩斯货币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温特劳布和卡尔多提出内生货币理论,他们认为货币的需求通过政府的压力,转换成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这就是说,不是货币供给决定经济运行,而是经济运行决定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只能顺应经济运行的要求供给货币,而无法执行自主性货币政策。

(五)莫尔的水平主义货币供给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卡尔多和温特劳布提出货币需求自创货币供给的理论以来,80年代末的莫尔又将他们的理论进一步推向深化。如果说,温特劳布—卡尔多的货币内生性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承担稳定经济金融秩序责任的无奈,那么,莫尔的理论则超越了关于“政治压力”、“缺乏道德约束”、“不完全竞争”以及“官僚主义惰性”等的分析,而深入探讨金融运行机制变化的影响。

1.信用货币的内生本质

莫尔将货币分成商品货币、政府货币和信用货币。前两种货币由供给决定,只有信用货币由需求决定,有很强的内生性。

信用货币是指商业银行发行的各种流通和存款凭证,它们形成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而贷款发放则取决于公众对贷款的需求,商业银行不能拒绝符合条件的贷款需求,所以信用货币的供给不独立于信用货币的需求。尽管信用货币的供给也要受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但在既定的贷款利率水平上,中央银行也不能拒绝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所以,流通中的货币存量最终取决于公众的贷款需求。公众的贷款需求为经济的运行状况所决定,决定了信用货币的供给亦为经济运行状况所决定,这就是信用货币的内生性。因为,内生货币是在既定的利率水平上无限满足所有的货币需求,所以莫尔的货币供给曲线是条水平线。

2.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按照传统货币理论的解释,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决定银行系统中的基础货币量,基础货币因此是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货币。莫尔却认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中央银行对于自己的债务凭证——基础货币控制的能力是有限的,它并不能自主决定基础货币的供给。

因为,与中央银行进行政府证券交易的对象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它们通常已经将其资产用于有价证券或者商业贷款上,一般不会有闲置资金参与公开市场的买卖。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购买政府证券的资金只能是其现有有价证券或商业贷款转换的,而这种转换并不容易顺利地实现。因为,商业银行的贷款难以提前收回,它们在发放之时就有规定的偿还日期,企业的生产周期也限制它们的提前还贷。中央银行促使商业银行出售有价证券的能力也比较有限,因为中央银行必须明显地降低政府证券的价格,使其得益率超过或者至少相当于商业银行现有的有价证券,才能吸引商业银行的购买,但是,政府证券利率过高会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尽管中央银行可以提高贷款利率,阻遏商业银行的贷款需求,但它不能阻止商业银行向贴现窗口寻求基础货币的补充。当然,从理论上讲,中央银行拥有拒绝提供贴现的权力,但是,这种拒绝不仅会形成沉重的政治压力,甚至可能危及银行系统的流动性。这就是说,中央银行缺乏有效的手段促使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债券,也难以拒绝商业银行的贷款需求。

顺着这样的思路,不难证明中央银行并不像传统的理论所解释的那样,能够在经济扩张时期,不顾货币需求的增加,减少基础货币的供给;也不能在货币需求减少的大危机时期,如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因为,正如上述,繁荣时期商业银行资产和贷款的盈利水平高,刺激商业银行抛出政府债券,货币需求刺激货币供给的增加;萧条时期利率太低,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的机会成本几乎等于零,它们不会轻易卖出政府证券,转换成不盈利的超额准备,或者即便发生这种转换,增加的基础货币供给仍可能沉淀在超额准备上,而不会形成新的贷款投放。这就是说,危机时期对中央银行的货币需求减少,基础货币供给难以增加,即使增加了也难以扩大信贷规模。

3.负债管理自给基础货币

按照传统的货币外生性理论,只有中央银行向银行系统注入基础货币后,商业银行才能创造出社会所需的信用工具,可实际上,随着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而无需等待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注入。

莫尔指出,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美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活期存款占银行资产的比重由70%下降至28%,包括存款凭证(CDs)在内的定期存款则由5%上升至36%,其他负债,包括从欧洲美元市场的借款、联邦基金市场的借款、回购协议中的债券、银行持有的公司商业票据、向联储的借款则从2%上升至15%。这就是说,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已经由原来吸收存款,转变成直接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融资工具,如可上市的短期债务凭证(IOUs)和可上市存款凭证(CDs)等。这种可上市的债务凭证不仅具有许多商业贷款所没有的优点,如期限短、变现快、方便可靠,而且,还由借款人即需要资金的商业银行启动,而不像存款由贷款人启动。这就使得商业银行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动地等候存款人上门,而是主动根据经济目标和资金的需要,随时在国内或欧洲美元市场上发行可上市信用凭证,这就大大减少为预防而持有的流动性资产。而且,随着可转让存单发行和有关的负债管理的普及,各种经济单位也发行大量的融资工具,这又促使大商业银行日益变得像是连接资金需求双方的经纪人,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中介。

正是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债务管理政策的发展,促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表现得更加明显。因为,一家企业往往与若干家商业银行建立业务关系,这就置商业银行于相互竞争的境地,为保持其与客户的稳定关系,商业银行往往只能随时发行可上市的存款凭证,以满足企业的贷款需求。不仅如此,负债管理还可帮助商业银行摆脱债市行市低迷对其资金的锁定效应,因为,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发行可上市的存款凭证,以满足企业的贷款需求,而不必低价出售政府证券。此外,因为所有可上市的金融工具几乎都不为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这就使得商业银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不依赖中央银行。并且,随着各类可上市金融工具期限的延长,商业银行持有资产的流动性进一步趋于下降,它又反过来进一步促使商业银行在市场上寻求基础货币的补充,而不必顾忌中央银行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4.银行角色转换传导的内生性

莫尔将金融市场分成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商业银行筹资的市场是批发市场,而商业银行贷款的市场则是零售市场。在批发市场上,商业银行是贷款条件的接受者和贷款数量决定者;而在零售市场上,商业银行则是贷款条件的决定者和贷款数量的接受者。因为商业银行在这两个市场上的角色转换,它将公众的货币需求直接传导给中央银行,并使之变为后者的货币供给。

在资金的批发市场上,如欧洲美元市场和联邦基金市场,资金的供给非常充裕,贷款者之间的竞争使之按照当时利率,尽可能地满足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中央银行则为保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也以既定的贴现率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是批发市场贷款规模的决定者和贷款条件的接受者。在资金的零售市场上,商业银行力量比较强大,小额借款人只能按照商业银行确定的利率,办理存贷款业务,因此他们只是既定利率的接受者。由于存款与信用在货币形式上的无差别,所以商业银行成为零售市场上贷款条件的垄断者。

商业银行对贷款条件的垄断表现为对利率和非利率条件的决定。因为,贷款风险与贷款规模正相关,而与利率负相关,即利率越高,每美元坏账的损失比率就越低,若利率达到20%,1美元的坏账损失需要5美元的好贷款的收益来弥补,而在2%的利率条件下,则要有50美元的好贷款的收益来补偿。所以,利率下降,对贷款人要求的抵押就会增加,反之,利率上升,贷款条件则可放宽。一般来说,利率和信用条件的相反变化不仅影响消费信用,而且影响大多数企业贷款。因为,除新建企业外,大多数企业都抵押适当的生产资本,以满足短期信用的需要。这就是说,利率下降,贷款需求随抵押要求而相应增加,商业银行不可能在自己确定的利率和贷款条件下,拒绝公众增加的贷款需求,贷款的供给势必相应增加;反之,贷款的供给也将随贷款需求的减少而下降。

如前所述,商业银行是批发市场上的贷款条件接受者和贷款数量的决定者。这就是说,零售市场上的资金需求将通过商业银行直接传导至批发市场。批发市场对其的满足,也是对零售市场资金需求的满足,货币供给因此而为货币需求所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