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

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

时间:2022-09-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社会安全事件千差万别,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采取以上几种措施之外的其他措施。

6.3.3 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50条规定: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其他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概括来讲有以下几种措施:

(1)强制隔离措施。当社会安全事件发生时,应急管理部门应协调公安机关根据时间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依法采取果断行动,进行强制干预,将冲突双方隔离,有效地控制现场事态,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2)保护控制措施。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等可能会成为破坏对象,需要进行重点保护。燃料、燃气、电力、水等供应关系着千家万户,涉及国计民生,应急管理部门应协调公安部门,对其采取必要的控制性措施,避免社会安全事件影响的扩散。

(3)封锁限制措施。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公安部门要实施现场控制,对出入封锁区域人员的证件、车辆、物品进行检查,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这有助于及时维持处置现场秩序,抓获犯罪嫌疑人,避免新的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

(4)重点保卫措施。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馆是易受社会安全事件冲击的关键部门。在现实中,这些部门经常是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公众表达利益诉求、发泄不满情绪的对象,如日本驻华使馆就是涉日游行的众矢之的。不仅如此,它们还因具有较高的象征性价值,是敏感地点,容易成为恐怖袭击等暴力活动的对象。为此,在处置社会安全时间的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加强对以上机关的保卫工作。

(5)其他合法措施。由于社会安全事件千差万别,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采取以上几种措施之外的其他措施。

此外,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制定了银行、证券、保险、税收、外汇等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了各种经济调控措施和监管制度,规定了各种宏观调控时采取的措施。在没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况下,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应急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