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发展的不断飞跃和理论创新

社会主义发展的不断飞跃和理论创新

时间:2022-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从19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究竟经历了三次还是四次历史性飞跃,这是理论界一直有争议的问题。但是,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的四面旗帜,也是一脉相承、不断创新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二、社会主义发展的不断飞跃和理论创新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同早期资本主义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它的起点是1516年英国大法官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的出版,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理论的原始形态,在欧洲传播了三个多世纪。在19世纪40年代空想社会主义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之后,又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而从19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究竟经历了三次还是四次历史性飞跃,这是理论界一直有争议的问题。但是,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的四面旗帜,也是一脉相承、不断创新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这四面旗帜,也即四大理论成果,代表了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不同阶段的四座理论丰碑: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发展,产生了列宁主义;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向多国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而社会主义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发展中,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我们认为,用四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四大理论成果来概括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自从17世纪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来,西欧开始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一方面掀起了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并推动着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但另一方面又造成了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导致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从此,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但是,从17世纪初至19世纪40年代的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这两种社会现象并列平行发展,彼此没有或者很少联系。只有到了19世纪40年代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本质,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完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开始了结合,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才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在这其中,早在1842-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就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两个转变”,到1847年《哲学的贫困》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开始孕育和准备,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更是科学社会主义正式产生的标志。正是在这第一个历史性飞跃也即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第一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1847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到19世纪末,欧美各国已拥有23个工人政党;在1864-1876年间还拥有国际工人协会(后被称为第一国际),作为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进行活动。1889年又组成了第二国际,这是各国工人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组织;1871巴黎工人进行巴黎公社革命,建立了第一个工人政权——巴黎公社,尽管它只存在了72天就被扑灭,但毕竟开创了工人阶级的新世界。在这一过程中,科学社会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并通过不断同工人运动中各种机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到19世纪70年代,它已经从原来的一个流派发展成为欧美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也为20世纪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作好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俄国也已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此时的俄国,除了出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之外,还存在着沙皇专制主义统治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大俄罗斯主义统治与各民族被压迫人民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德、英、法、美帝国主义的矛盾等。俄国成为多种矛盾的集中点。1914年参加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后屡打败仗,俄国又成为世界资本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而俄国工人运动到19世纪末获得了较大发展后,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它积极站在领导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解放运动的前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共产党人早在20世纪初到1917年俄国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这一阶段,就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在世界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俄国,建立政党并广泛开展革命斗争,1917年2月取得第二次民主革命的胜利,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随后又赢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从而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1922年后苏联建立),紧接着又打败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入侵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转入和平建设社会主义的轨道。这是20世纪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它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而在这社会主义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党的领袖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个理论成果——列宁主义。列宁主义继承又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又解决了20世纪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是当欧美发达国家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起不来时,不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所没有预计到的。在这个时期,列宁在建党、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上,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划时代的不朽贡献。

列宁主义时期的最大突破,就是在列宁的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指引下,使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探索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同时,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取得重大进展。1919年建立了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由俄共带头在五大洲组成了70多个共产党,从1918年至1937年在世界范围内推进了广泛的苏维埃运动,出现了一批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国家。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事业,领导人民于1936年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1941年至1945年打败了德、意、日法西斯,战后又推进了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诞生,取得了重大的功绩。但是斯大林犯了严重错误,主要是受教条主义影响,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急于求成。

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到了50年代,社会主义又向拉美扩张。在短短的十多年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世界上三大洲先后有15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一个可与资本主义世界抗衡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从此,社会主义的发展完成了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在第三次历史性飞跃过程中,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最大成就,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里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积极进行艰辛的社会主义探索,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鉴于旧中国是比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在经济上更加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工业到1949年才约占国民经济的17%,毛泽东思想把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都分为两步走,即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再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依靠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法宝,取得了全国范围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随后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又创造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农民的互助合作等新经验,1956-1957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也有很多新设想。只可惜1957年以后党的指导思想转向“左”的方面,急于求成,试图借助“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阶级斗争来搞建设,尤其是“文革”十年内乱给国家、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国家为克服原有体制的弊端,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改革潮流,从而导致社会主义从上一时期的外延横广推进转向内涵式的纵深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性质、不同方向、不同结果的改革。一种是苏东一些国家在探索改革的道路上,逐步“改向”,最终导致解体或剧变;另一种是中国的改革,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改革,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找到了一条社会主义再造辉煌、重振雄风的新路。实践证明: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和兴衰成败;坚持改革,社会主义本身具有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发挥出来,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体现出来;不改革或在改革中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和选择正确的路子,社会主义事业就会招致挫折和失败;改革问题,社会主义可能成于斯,也可能败于斯。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完成了从传统模式(体制)向现代模式(体制)转变的第四次历史性飞跃。在这次新的历史性飞跃过程中,邓小平理论产生了,它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创新理论成果,特别是此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形成及其战略实施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整合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并最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四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信息化和资本主义更新阶段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中国历史与国情土壤中的、着重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条件下,摆脱了马克思以来的世界革命论和革命中心论,主张各国通往社会主义之路由各国党和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的真正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0世纪末以及跨入21世纪的过程中,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最大成就。它不仅将继续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全面成功,而且将对推进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