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乡统筹发展模式选择及政府作用——从城乡博弈的视角分析

城乡统筹发展模式选择及政府作用——从城乡博弈的视角分析

时间:2022-09-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乡统筹发展模式选择及政府作用——从城乡博弈的视角分析李明强近年来,城乡统筹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政策因素,这里主要是指和城乡博弈相关的系列政策。后一阶段的博弈是分析的重点和意义所在。到底哪种模式最有利于城市、乡村和社会的综合发展,即我们要选择何种城乡关系模式,我们将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结论。

城乡统筹发展模式选择及政府作用——从城乡博弈的视角分析

李明

近年来,城乡统筹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城乡统筹发展是相对于城乡的各自发展和不协调发展而言的,而城乡以何种状态发展关注的是两者的联系方式,即到底是两者的独立发展,还是互相作用,到底是双方合作的互利发展,还是双方排斥的独自发展。其中城乡统筹发展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基于此,我们完全可以把城市和乡村看成两个有着独立利益的理性主体,把两者在发展中的联系方式看成由他们不同的策略组合形成的关系,在比较不同关系的收益的基础上得出我们的结论。因此,我们选择博弈论这一工具对城乡统筹发展问题作出分析,以期对社会发展有所裨益。

一、城乡博弈基本模型建立

(一)城乡博弈基本模型假设

城乡博弈,是指把城市和乡村看作理性的、有着独立经济利益的参与人,双方充分考虑自身知识和能力、外部政策条件及双方对行为的期望后,根据预期收益最大化原则就各自的发展模式作出策略选择,最后获得各自支付的博弈过程。由此可得出以下假设:(1)参与人为城市和乡村。博弈双方都为理性人,都能独立计算成本和收益关系,不存在更聪明的一方欺骗另一方的可能性,也不存在博弈一方强制另一方接受博弈条件的可能性。(2)信息为完全信息,双方都享有充分的信息,对于外部的社会历史条件、政策因素、双方的能力情况、双方的策略空间和支付函数都有准确的知识。(3)城市和乡村两个参与人都期望自己的支付最大化。

(二)城乡博弈的相关因素分析

城乡博弈的信息,主要是指城市和乡村展开博弈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政策因素和博弈双方的能力因素。社会发展状况,决定了两者对利益的追求方向有明显的差异。政策因素,这里主要是指和城乡博弈相关的系列政策。能力因素,指双方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原因而形成的行动能力、生产能力的水平。由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偏向的政策及做法,相对而言,城市具有更强的生产能力和行动能力。

城乡博弈的阶段:我们将城乡博弈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以社会工业化进程为背景的争夺社会资源以求得自身发展为目标的博弈过程,二是以社会工业化基本完成为背景的以如何利用对方的空间进行发展为目标的博弈过程。后一阶段的博弈是分析的重点和意义所在。

政府因素:在城乡博弈的过程中,我们视政府为独立于城市和乡村以外的第三方,它代表着社会的整体利益,并且能够根据社会利益的实现情况对政策作出调整,以此改变双方的收益计算从而改变其策略选择,最后使两方的博弈能够使城市、乡村和社会整体利益实现最大化。社会整体利益,是指城市和乡村两方的净利益之和加上社会收益。

二、现阶段城乡博弈分析

信息分析: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的出现,我国政府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三农问题解决的政策,乡村的发展开始面临较好的外部环境。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城市偏向的发展政策及城乡分割的二元化结构虽然没有根本改变,但有了具体调整,客观上降低了乡村进入城市的外部成本。

在这一阶段的博弈中,城市和乡村相互面临着是否进入对方空间以及在对方进入之后选择合作还是不合作的问题,这也就构成了他们的战略空间。这一情况的分析比较适合采用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分析。根据双方行动先后的不同,我们可以得出两种不同的模式:一是乡村先行动的“进城模式”,主要表现为乡村选择是否进入城市发展的空间来获取收益,而城市面对乡村的行动策略,可以采用合作或不合作两种策略;二是城市先行动的“入乡”模式,主要表现为城市选择是否进入乡村的发展空间来获取收益,而乡村面对城市的行动策略,同样可以采用合作或不合作两种策略;具体如何要视收益或预期收益的大小而定。到底哪种模式最有利于城市、乡村和社会的综合发展,即我们要选择何种城乡关系模式,我们将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结论。

模型假设:(1)本模型采用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分析;(2)双方策略选择:为{不进入,进入}、{合作,不合作};(3)双方净收益=收益-成本;(4)由于两者的非交互发展只能是各自原本应有的收益,所以在不进入的情况下设两者的收益为一个基准数(0,0)。在进入情况下,由于可利用资源与生产能力既定,进入后的可收益设为一个定值,乡村收益为W1,城市收益为W2。

(一)乡村先行动的“进城模式”

在“进城模式”下,乡村的行动成本为定值,设为C1;城市不合作时乡村的外部成本高,设为C2高,城市合作时其外部成本低,设为C2低;因为外部成本的高低与乡村的进入成本成反比,而乡村的进入会给城市的空间、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造成很大的压力并且其压力与乡村的进入程度成正比,因此城市的外部成本在乡村进入且城市不合作时低,设为C3低,在乡村进入且城市合作时高甚至超出收益,设为C3高。根据以上分析和假设,我们可得到城乡博弈的扩展式(如图1):

img9

图1  “进城模式”下的城乡博弈扩展式图

博弈结果:由于模型中数值的大小不能确定,我们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当W1-C1-C2高>0且W2-C3低>0时,即乡村在外部成本高的情况下仍能获得收益,城市也会在外部成本存在较低的情况下获益时:(1)博弈的均衡为{进入,如果进入,则不合作}。乡村可在进入的策略下获得一定收益,但却要为此支付越来越高的外部成本;城市也会获得一部分收益,但同样面临着较高的外部成本,因此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以此抵制乡村的全面进入,维护自己的收益和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行。(2)乡村的大量资源闲置,城市拥挤不堪,社会整体发展的结构问题十分严重。(3)由于城市和乡村所采取的策略具有尖锐的矛盾性,会把原本就存在的由社会公平问题造成的社会矛盾问题彻底激化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社会发展的外部性成本为高。因此,总的看来,社会总收益中会有很大一部分消耗在机会成本、城乡关系的外部成本以及社会发展的外部成本中。

2.当W1-C1-C2高<0时,即乡村由于外部过高获得的收益为负值时:(1)博弈的均衡为{不进入,如果不进入,则合作}、{不进入,如果不进入,则不合作},最后双方都选择独自发展,因此获得的收益均为0。(2)同样,乡村的不进入策略的选择是由于进入城市存在着过高的外部成本,可以说,原来的社会公平和城乡矛盾问题非但没有削减,反而会更加激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城乡的发展同样会由于外部成本的存在而使得城市、乡村和社会都得不到收益。

综合这两种情况的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乡村先行动的“进城模式”下,城市、乡村和社会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因而不符合三者的利益,不是我们的理想选择。

(二)城市先行动的“入乡模式”

博弈模型:在“入乡模式”下,城市由于行动能力强,其行动成本可忽略不计;乡村不合作时城市的外部成本较高,设为C高,乡村合作时其外部成本可忽略不计;而乡村由于空间和资源的广阔,在城市不进行掠夺式发展的情况下,其外部成本可忽略不计。根据以上分析和假设,我们可得到城乡博弈的扩展式(如图2):

img10

图2  “入乡模式”下的城乡博弈扩展式图

博弈结果:

(1)博弈的均衡为{进入,如果进入,则合作}。乡村通过城市的带动能够获得较多的收益,获得良好的发展。城市获得的现实利益可能不会很多,但从长远来看,乡村的发展会使其拥有完整的消费结构,从而能在长远上获利。

(2)城市压力减小[20],乡村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社会发展结构优化

(3)两者的合作态度会从最大限度上缓和此前存在的由社会公平问题形成的矛盾,社会总收益由于城市、乡村收益的增加和社会外部成本的降低而大大提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乡村进城的模式固然可以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但却面临着诸如外部正本、社会成本的一系列问题,不符合城市、乡村和社会这三者的发展要求;而由城市进入乡村从而带动乡村发展才是我们的理想选择。不过这一模式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如何解决城市先行动的问题?正如我们前面分析中指出的,城市获得的现实利益可能不会很多。在进行博弈的策略选择时是以整体为参与人作出的,但在行动(请注意博弈论中策略与行动的区别)中,是以城市中的部门或行业为单位作出的,每个单位的行动主体都可能会希望其他行动主体先展开行动,从而避免自己面临许多进入后磨合期的成本以及在城市中发展的机会成本问题。如何消除这一问题,让城市中的行动主体能够先行动起来?二是如何进行这一模型中的“帕累托优化”?城市进入乡村后以乡村为对象进行发展,必然面对乡村文化水平低、思想落后、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进行改进,是关乎城市、乡村两者收益进而关乎社会总收益的重要问题。三是生产后的分配公平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保证城市进入乡村后的发展不是不顾均衡和公平的掠夺性进入,由此避免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而使城乡在合作性的正和博弈中共同、持久地发展?

我们认为,仅靠理性的参与人来解决上述问题是不可能的,双方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导向决定了两者只关注于自身利益的实现,而不关心对方的和整体的利益,除非这种不关注会损害他的利益。因此,我们需要引入政府作为第三方来解决上述问题。

三、城乡博弈中的政府作用

第一,实行鼓励城市入乡发展的政策,肯定和鼓励城市的入乡发展的行为,使其行动的收益高出观望的收益,得到政府鼓励的城市行动单位会由于预期的明朗化和收益的确定性、总额的增加而采取积极行动摆脱“囚徒困境”,从而符合我们需要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第二,提升乡村生产能力,实现“帕累托优化”。乡村生产能力的提高,可以在相同的社会生产资源下获得更高产出,有利于实现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利益。

第三,政府制定政策时要照顾到公平分配、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就是要给予乡村和城市同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在城市偏离了双方均衡的时候可以采取报复、追偿等形式,城市由于其理性的预见,就不会采取违背公平和均衡发展的掠夺性发展,从而达到避免掠夺性发展的目的。从政府本身而言,就是要站在社会整体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制定政策,协调双方行为,从而实现社会的整体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