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多极政治格局的优点与多极化的曲折历程

世界多极政治格局的优点与多极化的曲折历程

时间:2022-09-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世界多极政治格局的优点当今世界各国赞同并积极推进多极化,是认识到了“多极比单极好”[32]。现今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是世界和平与发展力量增强的结果。中俄在促进世界多极化、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战略协作。

()世界多极政治格局的优点

当今世界各国赞同并积极推进多极化,是认识到了“多极比单极好”[32]

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33]

第一,建立世界多极政治格局,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自从27世纪40年代出现威斯特伐利亚格局到今天,三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世界基本政治格局发生了五次大的变化,多数是多极格局,威斯特伐利亚格局是多极格局,维也纳格局是多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格局也是多极格局,只有二战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制”为基础的格局才是两极格局,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多极经济格局,出现了美苏之外的政治一极——第三世界,美国不承认第三世界的作用,但第三世界的崛起是客观事实;苏东剧变后旧格局被打破,经济政治多极化发展,说明多极化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推动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这种多极化格局,不同于历史上大国争霸、瓜分势力范围的局面。[34]世界进入近代以来,世界的各极(列强)无一不是为了争霸世界、瓜分势力范围祸国害民,搅得世界不得安宁。二战以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长期争霸,多次酿起新的世界大战的危机。现今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是世界和平与发展力量增强的结果。“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联合体。中国一贯支持欧洲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3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政治中积极的因素是第三世界的兴起。在联合国中,第三世界的成员增加了。对这个变化的价值要给予充分的估量”[36]。第三世界在二战后国际舞台上的崛起是当今时代的头等大事,它在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与俄罗斯同是当今世界两强,两国在2002727日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条约中写上了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基础上,发展两国的长期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将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和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的坚定意愿,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37]以此为指导,确立、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和不断完善上海合作组织。中俄在促进世界多极化、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战略协作。[38]正是这些力量,不断推动世界和平、人民合作、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这个时代的潮流。有人认为文明必然引起冲突,中国则认为,“现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不同的思想文化可以相互交流,而决不应该只引起冲突”[39]

第三,推动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战结束至今,新的世界大战始终没有爆发,是各种“合力”作用的结果。[40]其中有美、苏这两个最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国家始终没有准备好、苏联解体后美国“一个巴掌拍不响”、垄断资本家找到了新的发财“门路”、新科技革命制约等原因,但不可否认也有新生的和平与发展的力量联合起来反对霸权,各国形成了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关系等原因。欧洲联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有自己图强的目的,又有从苏联手中夺权、从美国手中争权、反对美苏两霸、维护世界和平的意愿与作用。第三世界的崛起,不仅是世界历史进步的突出表现,而且是制约世界大战爆发、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第三世界国家发起、组织了各种区域、地区、世界性的组织和运动,团结起来,用集体的力量对两个超级大国的倒行逆施进行了灵活多样的长期斗争,打乱了两个超级大国称霸全球的战略部署,有效地维护了世界和平。第三世界国家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有力地限制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世界上的为所欲为;第三世界实行和平、中立、不结盟的政策,不参加任何大国的军事集团,不准在本国领土上建立外国军事基地,提倡建立和平区和无核区等,使得霸权主义者无所适从。第三世界从万隆会议到历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无不把争取世界和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反对战争、反对军备竞赛、主张和平共处、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写进会议公报或宣言;支持美、苏加快核裁军谈判,支持欧洲和全世界人民反对在欧洲部署各种导弹的和平斗争,等等,都成为战后制约新的世界大战没有爆发的重要因素。[41]现在这些多极政治力量,不仅实力增强了,而且在总结经验教训后团结、合作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了。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的推进,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成为可能。

第四,推动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如果对二战以后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整体考察,就会发现,其中的准则、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几十年来,新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盛行,旧经济体系与新殖民主义并存。美国遵循“强权即公理”的“以强凌弱”理论与原则,公开倡导建立“一球一制一式”(一个地球、一个资本主义制度、一种美国模式)的国际秩序,遭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反对。各国纷纷提出建立不同于美国的国际新秩序模式,如中国主张“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2]。为建立国际新秩序提出了新准则、新目标,树立了新形象,做出了新努力。

第五,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是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条件。两极或单极世界格局下的国际关系,表现为强权统治,超级大国左右着世界,其实质是支配与被支配、压制与被压制的不平等关系。在这种旧的世界格局下,在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中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多极化的发展则有利于更多的国家参与国际事务,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由此在国际事务中贯彻民主原则,体现各国的共同利益。而以平等参与、互利合作为特征的国际关系民主化,又是世界多极化顺利发展的基本保障。越来越多的国家以平等身份参与处理国际事务,能够更好地遵循公正、合理的国际法准则办事,抑制大国以强凌弱的强权政治,有助于多极化世界的建构。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中共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态度,同时也更加明确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目的是“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如果没有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多极化、全球化都将步入歧途,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将无从建立,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总目标就将落空”[43]

()世界多极政治格局形成的曲折历程

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44],但它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曲折的、长期的过程,这是因为:

第一,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国都把国家利益放在对外关系的首位,谋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最佳位置,矛盾和斗争是必然的,国际形势为此会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并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

第二,美国构建单极世界、谋取世界霸权的图谋,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从目前来看,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绝对实力和对世界的影响力是其他国家和力量所无法相比的。美国凭借其强大实力采取单边主义外交,逆时代潮流而动,谋求构建单极世界,为多极化进程增添极大障碍。

第三,国际旧秩序是阻碍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在国际旧秩序的运行机制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南北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全球化条件下第三世界国家的整体利益呈分化态势,在国际舞台上合力作用的发挥受到制约。为此,世界主要力量共同推进世界多极化的进程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

对世界多极化发展要有足够的认识。由于多极化进程中充满单极与多极的较量,而建立多极格局的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真正能对霸权主义形成制约的力量还是有限的,所以多极化发展进程有时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复,甚至使单极占据上风,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思考题]

1.世界政治格局的内涵与五次历史转换。

2.世界政治多极化的现状与未来。

3.世界多极政治格局的优点与多极化的曲折历程。

【注释】

[1]新加坡]谭中:《“无极世界”是“和谐世界”台阶》,《参考消息》2007329日,第16版。

[2]王世霞、王树春:《单极还是多极——对当前国际格局的冷思考》,《俄罗斯研究》2000年创刊号。

[3]袁胜育:《从“无极”到“多极”——百家论格局》,《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1年第9期。

[4]《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422页。

[5]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6]梁守德、洪银娴著:《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144页。

[7]郑永年:《理性回应亚洲版“北约”(大势)》,《环球时报》2007321日。

[8]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93页。

[9]《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2994年版,第600601页。

[10]《阿登纳回忆录》(194519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77页。

[11]潘光:《当代国际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12]Department of State.United State Bulletion Vol.65No.1674(July 261971) p.9511.KissingerWhite House Yearsp.191

[13]王世霞、王树春:《单极还是多极——对当前国际格局的冷思考》,《俄罗斯研究》2000年创刊号。

[14]《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第1期,第3页。

[15]《参考消息》1997817日。

[16]转引自《人民日报199799日。

[17][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4页。

[18][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0页。

[19]《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2页。

[20][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3页。

[21]10+1”,即东盟10国与中国合作;10+3”,即东盟10国与中国、韩国、日本合作;1+1+1”,即中国、韩国、日本合作。

[22]高祖贵著:《美国与伊斯兰世界》,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23]参见Stephen M.Walt.Building up New Bogeymenin Foreign PolicyNo.106Spring 1997p.177.Washington PostAugust 31999

[24]Washington PostAugust 31999

[25]参见《参考资料》199998日,第52页。

[26]《人民日报》1996122日。

[27]《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页。

[28]《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3页。

[29]《人民日报》1999717日。

[30]张中云:《政治多极化发展的若干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第9期,第30页。

[31]张中云:《政治多极化发展的若干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第9期,第30页。

[32]江泽民:《在以色列总统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7)2000412日。

[33]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第9293页。

[34]《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35]《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7页。

[36]《邓小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8485页。

[37]《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305页。

[38]《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5页。

[39]钱其琛语,转引自[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编后记》,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431页。

[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41]吕有志、戴德铮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42]《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6567页。

[43]教育部社政司组编:《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2343页。

[4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人民日报》200710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