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分析

当代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分析

时间:2022-09-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持续能力正在受到愈来愈多人的质疑,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系统性风险值得关注。但从总体来看,虽然受美国经济影响,世界经济出现放缓迹象,却不会出现衰退。当前世界经济还呈现出以下热点问题:第一,利率全面上升。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基础日益稳固,而通胀率却长期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通胀目标的上限。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预期上升,是当前对发达经济体未来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之一。

()世界经济的增长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世界总体上处于和平发展时期以及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GDP看,1980年全世界的GDP11.724万亿美元,2005年达到了44.98万亿美元,25年间,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近3倍。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1]计算,这一增长更为可观,全世界的GDP1980年的22.6万亿美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63.42万亿美元,25年间翻了两番还多。从产业结构上看,1970年全世界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比例为8%39%54%;2005年发展为4%32%64%,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另外,在减少贫困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从1990年的9.3%下降到了2002年的8.2%[2]

当前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高于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069月份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分别将2006年和2007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4.9%4.7%上调为5.2%4.9%,均上调了0.2个百分点。照此计算,从2003年开始,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连续五年达到4%以上,平均增速接近4.7%[3]

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近些年来,在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下,在国际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的促进下,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得到加强;二是美国、中国等一些主要经济体实现了快速增长,中国为世界市场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同时其进口的迅速扩大也拉动了对其他国家产品的需求,对世界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形成带动作用;三是世界经济在抵御外部冲击方面的能力明显增强,例如应对持续上涨的油价冲击的影响、应对地缘政治冲突和恐怖袭击的影响,以及应对SARS、海啸、飓风突发事件的影响等方面的能力增强。

但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持续能力正在受到愈来愈多人的质疑,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系统性风险值得关注。全球房地产市场的迅速降温、利率上升而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使通货膨胀呈现从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消费者价格传导的状态、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发达国家财政赤字依然庞大,使得世界经济增长出现迅速下降的可能性,比2002年恐怖袭击以来的任何时候都强。同时,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全球化收益和全球资源的分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等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此外,国际安全问题不利于人们对经济长期增长前景的预期。世界银行200829日公布的《2008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受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降温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放慢,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6%,今年则降至3.3%[4]因此,世界经济在经历了持续、强劲增长之后,2007年增长将明显放缓的风险加大。但从总体来看,虽然受美国经济影响,世界经济出现放缓迹象,却不会出现衰退。

当前世界经济还呈现出以下热点问题:

第一,利率全面上升。2006年全球利率呈现全面上升态势。英、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是最早进入此轮升息周期者。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基础日益稳固,而通胀率却长期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通胀目标的上限。因此,欧洲央行连续五次加息0.25个基点至基准利率3.25%。日本央行于200639日宣布结束实行了五年之久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并于724日将基准利率提高到0.25%,结束了零利率政策。

美国经济从20064月中旬到20076月初仍保持较快增长,但随后增速减缓,同时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更为重要的是,通胀始终保持在温和可控的状态下和失业率持续保持在低位是此轮美国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因素,然而,在利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通胀压力依然存在。目前美国利率调整已经达到前期确定的5%5.5%的中性目标,在私人投资率持续过低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低增长与通胀风险依旧,使美联储处于困难的决策阶段。过度紧缩有使美国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的可能,也会使全球利率水平进一步上升,不利于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第二,房地产市场降温。受连续加息的影响,美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等许多国家房地产市场价格几乎都开始出现下跌。房地产是支撑这些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产业之一,例如美国,其房地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占全国家庭整体净资产的2/3以上,已成为美国金融、零售和建筑等诸多行业最重要的“晴雨表”。

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更加明显。受连续加息的影响,美国长期利率特别是房贷利率逐渐上升,使消费者贷款发放速度下降。在货币政策调控下,房地产市场降温可以使房地产业许多已达到历史高水平的指标下降,挤出其泡沫成分。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社会财富巨大,房地产价格上升使得财富效应增加,是许多国家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实际住房价格下跌也将直接影响居民消费的增长,而后者正是美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第三,通胀水平依然较高。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预期上升,是当前对发达经济体未来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之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发达经济体通胀率将为2.6%2.3%,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0.30.2个百分点。其中美国、欧元区通胀预期上调较大。2006年和2007年美国通胀率预测分别从3.2%2.5%上调为3.6%2.9%;欧元区通胀率预测则分别从2.2%2.2%上调为2.3%2.4%

近期,随着经济增速的减缓,特别是能源价格回落,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者价格指数)依然保持在高位。另一方面,2006年以来,许多国家物价呈上升趋势,从上游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开始向下游消费者价格传导的状态,表明原油价格持续处在高位对经济影响已经逐步深化。同时,一些初级产品价格呈指数式上升,也成为推动价格开始向下游传导的重要因素。

第四,全球经济失衡加剧。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明显加剧。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更多是由于全球范围内的储蓄过剩引起,而不是美国国内因素所致。然而事实上,全球投资率多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近两年虽然有所回升,但仍然处于历史上的低水平。因此,许多国家的储蓄与投资差额,是由于投资率下降造成的。发达经济体投资的迅速增长是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投资出现衰退。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发达经济体首先需要进行政策协调与调整。

20078月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演变为金融海啸。在美国,先是贝尔斯登商业银行死亡,接着房贷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再是百年超级恐龙、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再接着是世界上最大规模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在陷入破产危机后被美国银行直接收购。美国其他著名金融机构如高盛、大摩、华盛顿互惠银行和国际集团等也都摇摇欲坠,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让美国金融体系的根基面临崩塌的危险。此次金融危机虽然起源于美国,但迅速发展到整个世界,欧美发达国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北欧岛国——冰岛甚至到了国家破产的境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业也同样面临着诸多危机;此次金融危机虽然起始于虚拟经济,却迅速波及实体经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业已经受到巨大影响。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国际贸易的发展

1.国际贸易发展概况

第一,迅速发展的国际贸易。一是世界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当代世界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可以通过世界货物出口和世界服务出口来反映。据统计,世界货物出口额,1980年为2.9万亿美元,到2004年则上升为9.12万亿美元,24年间增长了3.8倍。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更快。世界非要素服务出口额,1980年为3570亿美元,到2004年上升为2.1万亿美元,24年间增长4.9倍。到2004年,世界出口总额已经从1980年的2.4万亿美元增加到11.2万亿美元。二是世界贸易相对于世界生产的发展速度日趋提高。19801990年,世界货物实际出口年均增长率为4.5%,而世界实际GDP的年均增长率为3.1%;19902000年,上述两项指标分别为7.0%2.6%。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货物贸易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世界生产年均增长率45%,而到20世纪90年代,前者则超过后者169%。这种情况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空前的,反映了世界贸易对世界生产的重要性在不断增长。[5]三是世界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世界货物出口占世界GDP的比重,1980年为18.6%2000年上升为20.3%。这也说明了世界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增强。

第二,当代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当代国际货物贸易结构的变化。工业制成品比重持续上升,而初级产品比重则相应下降。据统计,工业制成品贸易值在全球货物贸易中的比重在1950年约为40%,到1980年上升为60%,到2000年进一步上升到80%;初级产品在货物贸易中的比重相应地从1950年的60%下降到1980年的40%2000年的20%。二是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经济服务化,国际服务贸易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各国的国际服务贸易出现了新的格局:首先,新型服务贸易(电信服务、金融服务等)发展迅速,居服务贸易的主导地位。其次,传统服务贸易内部发展不平衡。律师、会计、工程师等知识密集型专业人员的跨境服务则迅速增加。服务贸易从劳动密集型、自然资源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转移。

第三,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就总体而言,贸易自由化是二战后世界各国贸易政策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新技术革命浪潮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各国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贸易自由化进程。一是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在关贸总协定的推动下,1994年“乌拉圭回合”达成最终协议,协议各方都不同程度地调整了贸易政策,参与了该轮贸易自由化。其主要内容包括:关税税率降低;药品、农用机械、建筑设备、医疗器械、家具、纸张、信息技术产品、钢铁和玩具等实行零关税;纺织品服装取消进口限制;农产品重新纳入WTO;大幅度削减非关税壁垒;就服务业达成了一系列协定以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目前正在进行多哈回合的谈判,以期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6]二是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推动地区内各成员彼此间的贸易自由化。当然,由于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不同,贸易自由化的力度也存在差异。三是各国单方面的贸易自由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贸易自由化的利益和开放所带来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加快的影响,多数发展中国家单方面实施了贸易自由化改革,就连印度、巴基斯坦等实行较严格进口限制的国家也实施了较为自由的经济政策改革。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增多,各国市场的相互依赖不断加深,国际经济贸易规则日益趋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被纳入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分工日益细密,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张,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投资与贸易的互动性增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通过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紧紧联系在一起,两者的互动性显著增强。近年来,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扩张,公司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等新的贸易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公司内贸易是跨国公司各个分支机构间的贸易。随着跨国公司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公司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估计,目前公司内贸易已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3左右。公司内贸易使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生产要素,降低交易成本,稳定生产经营,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产业内贸易是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贸易。跨国直接投资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深化了产业的垂直分工,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目前产业内贸易已经占世界货物贸易的60%以上。各国不再追求产品的所有生产环节,而是选择本国最具优势的环节,以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收益。

第二,多边贸易体制在曲折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张,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和争端也呈增加趋势,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世贸组织在推动成员国相互开放市场,促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推动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世贸组织为解决各国之间的贸易争端提供了相对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框架,总体上有利于全球贸易的稳定发展。目前,世贸组织成员间的贸易量已占全球贸易量的95%以上。

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曲折。目前正在进行的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就是最好的例证。由于各成员之间的利益矛盾,多哈回合谈判一波三折,最后能否成功达成协议还是未知数。虽然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受到国家间利益冲突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它能协调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必将促进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贸易自由化成为主流,贸易保护出现新形式。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相互交织和斗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成本和代价越来越大。而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已成为当今各国贸易政策的主流。

但是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消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些国家和产业由于各种原因在国际竞争中丧失了优势,希望依靠贸易保护来维护其原有利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贸易保护主义还会有市场。由于传统的关税等保护手段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被削弱,目前的保护手段更加隐蔽,滥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制定歧视性的技术贸易壁垒,是最为典型的表现。这几年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频频遭遇贸易摩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国家采取歧视性的保护措施。

()国际金融的发展

1.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因经常发生多边资金交易关系而形成的资金供需场所,称为金融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融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全球化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不再局限于少数传统的国际金融中心,而是分散到了亚洲和欧洲的许多地方,形成了一个涵盖全球的国际性网络。离岸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降低了单一国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干预能力,使金融市场进一步国际化了。今天,国际金融市场实际上已经不只局限于某个地方或者某几个城市,而是一组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领域发生了许多基于金融技术的革命性变革所引起的深刻变化。这种金融技术的革命性变革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结果,也是知识经济最激动人心的部分。相应地,世界金融进入了新金融时代,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货币价值尺度职能彻底虚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交换和流通方式。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纯观念的电子货币应运而生。电子货币是在电脑网络组成的虚拟空间中流通的一种无形货币,它用数字脉冲进行传输,通过芯片进行处理和存储,极大地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可以在瞬间将巨额资金从地球的一端传到另一端。从货币的发展趋势看,其价值尺度从最初的名副其实逐渐虚化,变得名不副实,甚至成为纯粹的“观念化”的货币。电子货币没有实际价值,也没有货币实体,它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但是,一方面,电子货币减少了巨额的印钞、发行、现金流通、搬运和点钞等大量的社会劳动,降低了交换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电子货币带来的清算手段的便捷,极大地扩展了市场交易的时间和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交换和流通方式。

第二,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边界模糊化。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不是简单的资金期限问题,实际上是银行资金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问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金融放松管制和金融自由化带来的金融混业经营趋势造成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边界日益模糊化。传统的金融业务界限逐渐模糊,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叉越来越普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发达国家的金融分业格局不断受到冲击,金融结构经历了从中介化到市场化、证券化的深刻变化。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造成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在金融体系资产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保险基金、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地位不断上升。商业银行的大量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账户,出现了所谓的“脱媒”现象。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各种可交易金融资产总量急剧增加,因而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和北欧国家的资产泡沫的崩溃对经济造成了长期不利影响,90年代后期美国股票市场在经过一个长期大牛市之后大幅度下跌,由于资本市场在美国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下跌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通过企业净值变化影响企业的借贷成本和借贷能力,进而影响了企业投资活动和经济增长。

第三,金融市场日益突破民族国家的限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进步、金融工具创新以及金融放松管制,金融市场出现了国际化趋势。尤其是货币制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金融市场突破了民族国家的限制,从根本上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为金融市场的爆炸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由于金融产品的交易只是信息的传递和确认,从这个角度看,网络技术是最合适的。网络金融使交易程序更加准确迅速,增加了市场透明度,降低了交易成本,使投资者在更平等的信息条件下进行交易,从而活跃了市场。电子货币和网络金融等使得金融市场原有的民族国家的疆界变得不再重要,加速了资本的国际流动与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

第四,金融衍生产品把人类的金融智慧发挥到了极限。现代市场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证券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也越来越庞大。以杠杆交易为特征的金融衍生产品不断涌现,加速了金融资产的积累过程。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价值由其基础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动决定的一种金融契约,根据交易特征可以分为远期、互换、期货、期权等四类。金融衍生产品最初的设计是用来通过套期保值规避金融风险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利用其高杠杆比率进行以小博大,从事高风险的投机活动。金融衍生产品把人类的金融智慧发挥到了极限,也把金融风险放大到了极限。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研究,金融衍生产品主要有市场价格变动造成亏损的市场风险、交易对手无法履行合约的信用风险、无法平仓的流动性风险、人为错误或欺诈造成的操作风险以及交易纠纷无法可依造成的法律风险等。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金融机构持有的衍生产品合同总值在1995年底大约是64万亿美元,是同期全球经济生产总值的两倍多。1997年初,仅美国的商业银行持有的衍生产品合同总值就达到26万亿美元,是当年美国GDP3倍以上。欧洲和日本银行所持有的衍生产品合同总值超过其总资产的510倍。

2.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

所谓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货币关系的总和,它所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货币兑换、资金流动及债权债务关系清算所涉及的规则和秩序。通常学术界将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界定为两个方面:一是国际本位货币的确定和国际储蓄货币形成的机制;二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机制。

在历史上,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从1870年到1924年,在各国家之间实行的是金本位制,英国在这一时期发挥了主导作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已经无力支撑这一制度,金本位制宣告解体,在有限的基础上实行了金汇兑本位制,一直到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危机,这一体制才逐渐结束。接着,出现了一个时期的汇率波动,各个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经济,竞相采取货币贬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从1941年开始,美国和英国就在寻求战争结束后建立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方法。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成。1971815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结束美元和黄金的兑换关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在《牙买加协定》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国际储备多元化和汇率浮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牙买加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虽然适应了世界经济多元化、多极化发展的新形势,克服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如“特里芬困境”),但是,由该货币体系多元化特征所决定的内在的不稳定性,也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麻烦。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国际化和全球化也迅速发展,世界各地不同类型国家货币金融危机和风波频繁发生,不能不说与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有着间接的或直接的关系。面对这种形势,国际社会及各国都在积极努力,希望进一步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综观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历史,建立一个更加健全、完善、公平、合理的新国际货币体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充当世界货币职能的世界货币,在质上必须是稳定的一般社会财富,在量上必须能够满足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对货币媒介的需要。

第二,一个稳定健全的国际货币体系不能被任何国家或经济集团政治经济实力所制约。国际货币体系只有免受某国或某个经济集团政治经济实力控制的局面,其货币才能真正成为稳定的、健全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使世界货币真正发挥世界经济稳定器的作用。

第三,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国际交换媒介必须为国际社会所信赖。这是1973年至今三十多年来,国际社会之所以没有找到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方案根本原因。一种为国际社会所信赖的世界货币,既能够充分发挥其货币职能,又能够发挥其调控世界经济,稳定国际金融局势,防止金融危机的作用。

第四,国际货币体系必须拥有国际公认的、具有一定权威协调管理机构,以保障国际经济交往的稳步发展。

第五,国际社会完全可以通过一种崭新的合作方式,创设一种国际公认的货币体系。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发展过程,欧元的诞生,为国际社会解决国际货币体系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模式。欧洲货币体系是国际上产生的第一个超国家权力、由某些国家联合创建的区域性货币体系,它既吸收了创设特别提款权(SDRS)的经验和方法,又是各成员国精诚合作的结果。欧洲货币体系的成功有可能向国际社会揭示了这样一个大趋势: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可能是在各大洲货币联盟(体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

第六,国际社会为特别提款权(SDRS)定值而创设的一揽子货币定值方法,为国际社会解决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问题——世界货币的价值基础和世界货币的定值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由于不同的国际货币体系,既关系到各国的主权,更关系到各国的经济利益,因此必然存在着利益和权力的冲突。一种旧的货币体系的瓦解和崩溃可能不需要太长时间,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和新货币体系的建立,则必定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的过程,因此建立一个更加健全、完善、公平、合理的新国际货币体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国际金融发展的特点

第一,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各国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并向一个整体的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欧洲货币市场和欧洲证券市场这两种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标志着金融全球化的开始。20世纪70年代以后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发展、对资本管制的放宽、金融交易技术的进步,都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

金融全球化的根本动因是金融资本由它的本质所决定的对利润的追逐。金融资本形成以来,一直处在扩张之中,它必然要求跨越国境面向全世界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金融资本对外扩张主要采取银行贷款形式。从50年代到80年代,金融资本对外扩张主要采取直接投资的形式。在80年代以后,直接投资的形式和证券投资的形式交替发展。

金融全球化的政策原因是各国相继放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随着国际分工程度的提高和国与国之间经济依赖性增强,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日益显露出来。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放松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并在1980年以后加快放松对国际资本流动限制的步伐。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基本上取消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汇兑管制。除了部分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对与国际贸易无关的外国银行的信贷、对外国在某些行业的投资、对外国买卖房地产和证券某些方面的限制外,发达国家已放宽或取消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发展中国家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放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并在90年代加快放宽对国际资本流动限制的进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允许外国厂商和居民比较自由地投资本国的证券。正是由于各国对国际资本流动限制的放宽,使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可能。

金融全球化的客观基础是各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经过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成熟的体系。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资金融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推动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发展中国家不仅在金融市场的规模上不断扩大,而且在金融市场深度上不断加强。

金融全球化的技术原因是金融创新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带来了金融衍生品种如互换、期货、期权,这些金融衍生品种加强了各国金融市场的联系,使各国金融市场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另外,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金融市场广泛采用计算机系统甚至互联网传递和处理信息以及达成交易,从而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覆盖范围,加强了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推动了金融全球化。

必须指出,金融全球化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支配和主导下的金融全球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和风险分配是不均等的。但也应该肯定金融全球化同时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否则发达国家的资本不会外流,发展中国家不会放宽对资本流入的限制。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共同利益表现在:国际资本流动使资本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既提高了资本流出国资本的收益,也促进了资本流入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金融虚拟化。金融是指资金的融通,它包括资金的流通、借贷、筹措等。这里所分析的虚拟金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资金融通的无形化、电子化和数字化,这种意义的虚拟金融主要体现为资金融通方式的虚拟化,也称电子金融或数字金融;二是指资金融通的虚构化,即人们出于风险转移和信用创造等动机从传统的金融衍生出虚构的金融品种并进行交易,这种意义的虚拟金融主要体现为资金融通工具的虚拟化,也称为虚构金融。金融的虚拟化是从金融工具的虚拟化开始的。

金融虚拟化对商品生产和流通产生强有力的双向影响。虚拟金融工具的产生使金融资产的替代性增加,资金融通的效率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增强,从而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另外,虚拟金融工具的产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融通工具和方法,同时使企业有更多的规避风险的方法,从而降低了企业资金融通的成本和风险。这一切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虚拟金融工具的产生增加了金融管理当局监管的难度,加剧金融市场内在的不稳定性。因而虚拟金融工具的不断出现意味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意味着金融市场不稳定性的增加。人类在创造推动经济发展的金融工具的同时,还需要有效地控制这些工具,以防止这些工具对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

第三,货币区域化。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出现了货币区域化的倾向。目前,货币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若干个国家为了实现更加密切的经济联盟,在这些国家内使用统一的货币,如欧元区;另一种是某些国家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抑制通货膨胀,放弃本国货币而采用某个发达国家的货币,如美元区。

199911日欧洲货币联盟的建立和欧元的诞生标志着一种崭新的货币合作形式的产生。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对欧洲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欧洲货币联盟是建立欧洲经济联盟的基础和保证。欧洲国家要在经济上与美国和日本抗衡,唯有走联合的道路。而要实现真正的经济联盟,促进社会资源在欧洲范围内更合理的配置,就必须实现货币联盟。其次,建立欧洲货币联盟可以消除成员国之间货币交换的成本和货币兑换的风险,有助于推动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再次,建立欧洲货币联盟可以减少国际资本流动对成员国造成的外部冲击,有助于成员国经济的稳定。最后,建立欧洲货币联盟导致统一货币的产生,而统一的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远远超过马克和法郎的地位,从而使欧洲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欧元区产生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程度上用美元替代本国货币,形成了事实上的美元区。用美元代替本国货币有两种制度:一种是盯住美元的货币局制度,即确定本币与美元的汇率,然后以100%的美元作保证发行本币,并保持本币与美元的汇率不变。阿根廷于1991年、爱沙尼亚于1992年、立陶宛于1994年、波斯尼亚和保加利亚于1997年都相继实行了货币局制度。另一种是放弃本币而以美元完全代替本币执行本币的各项职能。厄瓜多尔和萨尔瓦多于2001年实行了美元化,危地马拉也于2001年把美元作为法币,但仍保留本币。部分南美洲国家正在考虑推行美元化。实行美元化有助于严格财政纪律,抑制通货膨胀,消除汇率风险,避免短期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冲击,但为此不得不失去铸币税和货币主权。对于小型的开放经济来说,实行美元化可能得到较多的利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向人民币区方向发展的迹象。按程度划分,周边国家或地区对人民币的使用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在这些国家里,人民币的使用主要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发生的。第二种类型是中蒙、中俄、中越、中缅、中老等边境地区。在这些地区里,人民币的使用是伴随着边境旅游和边境贸易的发展而发生的。由于人民币币值稳定,使用范围比较广,在这些地区中不仅出现在边境旅游和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而且该地区居民之间的商品交换中也出现使用人民币的趋势。第三种类型是我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由于内地和港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经济联系,人民币兑换和使用相当普遍。

4.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

第一,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现状。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而美国次贷危机则源于美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破灭。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在很长时期内实施了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国房地产价格指数在20001月至20065月上涨了1.24倍。在低利率与房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由于美国政府金融监管缺位,导致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以及基于次级抵押贷款的各种金融衍生产品过度发展。不过,上述繁荣建立在假定美国房地产价格将会持续上涨的脆弱基础上。

当美联储在通货膨胀压力下从20046月起重新步入加息周期后,房地产价格从20066月起开始下跌。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以及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繁荣的基础不复存在。20078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对冲基金停止赎回,引发投资者撤资行为,从而触发了流动性危机。这被视为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的标志。20082月,英国北岩银行被英国政府国有化,这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第一家被国有化的金融机构,也标志着次贷危机已经传递至欧洲。20083月,贝尔斯登申请破产倒闭,在美联储的斡旋下被摩根大通收购。美国政府对贝尔斯登的救援标志着次贷危机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强化了投资者对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预期。

20089月是美国次贷危机转变为全球金融危机的转折点。9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房地美与房利美,这意味着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爆发系统性危机。9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政府没有实施救援。美国政府听任雷曼兄弟破产倒闭的做法打破了金融市场关于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预期,直接造成美国短期货币市场崩盘。由于短期货币市场是美国影子银行体系最重要的融资来源,雷曼兄弟的破产使得美国投资银行的覆灭变得不可逆转。在雷曼兄弟破产的同一周内,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宣布被美洲银行收购,美国前两大投资银行高盛与摩根士丹利宣布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华尔街上煊赫一时的五大投资银行集体消失。此外,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出现严重亏损,最终被美联储注资850亿美元并实施国有化,这标志着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市场开始崩溃。在20089月,危机也由美国金融市场全面蔓延至欧洲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危机正式由国别危机转变为全球金融市场危机。

金融市场的危机也通过财富效应、信贷紧缩、切断企业融资来源等渠道影响到全球实体经济。从2008年第2季度起,欧元区与日本经济进入负增长;2008年第3季度起,美国经济进入负增长。三大发达经济体在2008年下半年集体陷入衰退,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明显减速。根据IMF的最新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将实现1.3%的负增长,这是全球经济自二战以来的首度萎缩,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将萎缩3.8%,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也仅为1.6%

200923月,有四种危机重叠发生:一是以花旗银行、美洲银行为代表的美国大型商业银行爆出巨额资产减记(不过2009年第2季度财政报告显示相关银行盈利状况有所好转);二是美国对冲基金行业从200820月起遭遇大规模的投资者撤资行为;三是发达国家实体经济仍在不断下滑;四是中东欧国家很可能爆发因为外资抽逃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因此,2009年春季也被称为“金融海啸第二波”,以对应雷曼兄弟破产所引发的金融市场系统性危机。不过,由于投资者预期已经显著调低,目前已经很难有打破投资者预期的意外事件发生,金融市场重现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相对较低。然而,全球金融危机仍处于深化与扩展的过程中。

第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一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仍在于金本位制度崩溃之后国际货币体系的缺失。事实上,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将近30年里,尽管没有发生世界性的货币与金融危机,但是局部性的金融危机几乎没有停止过,如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爆发的拉美债务危机,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银行危机,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英国与东亚的货币危机等。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金本位解体后,世界货币的超量供给还能在世界的实体经济中找到投资机会,全球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尚不严重。然而到了2000年,情况就开始发生逆转,当年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暴跌,这意味着世界范围内实业投资的机会趋于消失,这时,假如世界货币的供给仍然是不受约束的话,那么世界经济的泡沫化,以及因为泡沫破灭而造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二是在泡沫形成过程中,美国有关管理当局采取纵容市场过度创新、而不是进行有效监管的做法,只是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美国试图利用其世界货币供给者的特殊地位谋私,即借助于美元的超量发行来保持经济繁荣,而让全世界来承担美元超量发行的成本。为了让超量发行的美元找到所谓的“投资机会”,放纵金融市场的“创新”是必然的。三是当全球性金融泡沫形成之后,美国有关当局不是从控制风险着手来阻止房地产、金融泡沫的进一步膨胀,比如设法限制没有偿债能力的行为当事人进入房地产市场,或者降低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金融杠杆比率等,而是非常错误地采用了提升利率的做法,其结果必定是导致那些没有偿债能力的当事人陷入破产的境地,从而导致泡沫的破灭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7]

第三,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要准确预测全球金融危机的未来走向,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美国财政部新近出台的公私合营坏账银行方案能否吸引到大量私人投资者的参与,从而为坏账银行的运营提供足够资金2美国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何时结束2美国金融市场何时开始反弹2美国国债市场的火爆行情何时结束,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央银行是否会持续追捧美国国债2美元汇率是否以及何时会反转2一旦市场反弹,美联储能否及时抽回流动性,从而避免恶性通胀的爆发2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市场何时止跌反弹2

从种种迹象看,美国金融市场的危机尚未见底。尽管2009年第1季度美洲银行、花旗银行、富国银行、高盛等金融机构的盈利状况超出市场预期,但这些金融机构在2009年的业绩可能有所反复。金融机构将会继续披露坏账,这意味着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仍会继续,金融机构也会继续寻求政府或私人部门的股权投资。如果大型商业银行情况恶化,不排除美国政府进一步实施国有化的可能性。对冲基金的投资者撤资行为并未显著减弱,如果短期货币市场仍不能恢复正常运转,那么2009年春季可能出现对冲基金大面积解散清算的现象。随着实体经济增长前景的恶化,美国公司债市场可能爆发新的危机。欧洲金融机构对问题资产的披露远没有美国同行充分,这意味着欧洲金融市场还有很大的下行空间。一旦中东欧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在中东欧国家拥有大量信贷头寸的西欧商业银行将出现更多坏账。然而,尽管如此,全球金融市场很难重演20089月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系统性危机,这是因为投资者的预期已经显著下调,很难发生打破投资者预期从而引发恐慌性抛售的恶性事件。我们预计,美国金融市场有望在2009年下半年触底,逐步恢复正常的投融资功能。

实体经济的恢复则要缓慢得多。从目前世界各国出台的救市方案来看,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很可能不但得不到缓解,反而进一步恶化。美国居民并没有显著压缩消费,而中国居民也没有显著扩大消费,这意味着美国当前经常账户赤字的改善很可能只是暂时现象。一旦实体经济反弹、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涨,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可能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也是如此。从短期来看,美国经济有望在2009年下半年止跌,在2010年上半年恢复正增长。但要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可能至少需要5年左右时间。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反弹将会晚于美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进口需求是否重新强劲。受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方案(重点在于基础设施投资与房地产投资)与银行信贷飙升刺激,中国经济有望在2009年下半年强劲反弹。但由于居民消费持续疲弱、刺激投资可能进一步形成过剩产能、信贷飙升可能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出口可能持续疲软,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中期内缺乏持续增长的动力。如果全球范围内刺激政策运用不当,各国政府缺乏进行结构性调整的魄力以及协调各国宏观政策的远见,整个世界经济都可能呈现出W形走势,即短期内显著复苏,中期内不容乐观。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通货紧缩很可能只是暂时现象。当然,如果世界经济重返通胀,其根源可能不在于全球需求的强劲复苏,而在于美元大幅贬值引发的全球能源与初级产品价格再度上涨。如前所述,我们很难说服自己,“直升飞机上的伯南克”能够在市场反弹之际迅速抽回流动性,因此当前美国的定量宽松政策很可能埋下未来通货膨胀的种子。一旦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结束、机构投资者重新开始配置风险资产、银行重新开始放贷,这意味着货币乘数短期内可能迅速上升。在基础货币没有相应削减的情况下,这将加剧经济体中的通胀压力。随着大量资金流出美国国债市场并重新流向新兴市场国家,美元可能大幅贬值,从而推动全球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再度走高。如果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上涨伴随着总需求的持续不振,我们就不能排除世界经济陷入滞胀的可能性。

()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

1.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关系

国际投资,亦即国际资本流动,是资本跨出国界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的活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首先表现在数量上,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每年国际资本流动的总额为500亿美元左右;2000年增加到3万亿美元,增长了60倍。其次表现在结构上,来源结构、主体结构、流向结构和币种结构的多元化有了很大的发展。再次表现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而且不同形式的重要性也发生了变动。最后还表现在资本流动的机制发生较大的变化,更加便利。

国际资本的流动主要采取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两种方式。国际直接投资,是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相当资产所有权和一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把资本用于他国的生产和经营的投资行为。国际间接投资是投资者把借贷资本投入另一个国家以获取股息或利息的投资行为。

跨国公司是指所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非股权安排,在两个或多个国家建立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生产和经营的现代企业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发展很快。到1997年,世界前100大经济体中,跨国公司的数量首次超过了民族国家。今天,跨国公司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仍处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并已经成为世界市场大发展的主体。它在发展崭新的全球生产经营体系、主导全球生产力新布局的形成、推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也给世界带来了诸如加剧两极分化之类的问题。

2.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新趋势

第一,知识型投资成为主要的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跨国公司国际投资将逐渐改变传统的以寻求自然资源或廉价劳动力为导向的初级形式和以寻求资本密集、规模扩张为导向的中级形式,而代之以寻求知识创新为导向的高级形式,即知识型投资将成为未来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主导。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产业分布上,知识密集型产业如制造业中的信息技术产品(计算机、芯片制造),生化、医药等和服务业中的电信、软件开发、金融、保险、会计、咨询等将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有数据表明,近年来这些领域的投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传统产业,并仍有不断上升之势。

二是在区位选择上,跨国公司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能提供优秀人才和具备知识创新潜能的区位进行投资。美国的硅谷日益成为精英荟萃之地和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公司投资的热土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

三是知识型投资的另一个重要取向是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机制在西方被称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推进器”。美国苹果公司、数据处理公司等高科技跨国公司,在初创阶段都得益于风险资本的支持。

四是跨国公司将逐步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资比重。据统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年均研究与开发费用占其GDP2.3%。早在1994年,美国的研究与开发投资就已达1730.2亿美元,占美国GDP2.61%;1996年,日本研究与开发投资达到15万亿日元,占日本GDP3%;欧盟制定的新的科研框架项目计划,预算总额为163亿欧元(180亿美元)。这些大规模的研究与开发投资绝大部分是在跨国公司内或在跨国公司的资金支持下进行的,这将为跨国公司奠定技术领先的优势。

五是跨国公司日益重视公司体系内全球范围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并逐步加大了这方面的投资。如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每年用于职工培训的开支超过10亿美元;通用电气公司将投入3亿~4亿美元用于职工通过“希格玛”培训计划。跨国公司日益重视对员工的终生教育与终生培训,以使整个企业组织成为始终保持创新活力的学习型组织。

第二,协作型竞争——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与跨国购并的趋势。信息时代的来临,促成经济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的大规模高速度更新,面对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面对新的经济和金融环境,跨国公司必须尽快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转变旧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方式,不断增强竞争实力。跨国公司缔结战略联盟是一种新的国际竞争形式。它改变了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这种联盟是指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出于对整个世界的预期目标和企业自身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采取一种长期性联合与合作的经营行为方式。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动因可归结为:一是双方技术与经营优势互补;二是通过计算机预定联网体系,达到进入市场的目的;三是有利于获得增值的资源。但有一点例外的是,跨国公司很少在具有核心优势的部门进行联合。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特征有二:一是联盟涉及基本技术,信任关系一般较为牢固;二是联盟主要集中于国际竞争极为激烈的半导体、电子信息、药品、汽车以及航运和银行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三,跨国公司企业再造的趋势。为适应全球市场竞争的新特点,跨国公司不仅重视外部的协作竞争,还注重企业的内部改革,即企业再造。跨国公司再造的重要内容是:对传统的作业流程进行重新安排,着眼于从过程的角度来组建职能部门,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组织结构,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益。其核心是把原来按设计、工艺、供应、生产、统计、财务、销售等职能划分的管理方式,按“以作业流程为中心”的原则对企业进行重新设计,即在同一小组内进行平行作业。它的特点主要是:第一,在组织结构上,把原来金字塔的管理层次改变为扁平式的管理,以便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第二,在组织形式上,用工作小组替代原有的职能部门。第三,在管理手段上,强调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在管理上的普及和应用。通过企业再造,改变了原来企业内部纵向上下之间、横向部门之间的隔阂,围绕市场和客户进行结构调整,使企业组织机构“变扁”、“变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