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养老金偿付水平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养老金偿付水平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应对这一冲击,使中国的养老金收入水平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强的趋势下能够趋于稳定、适度,对养老金偿付进行恰当的调整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因此,人口老龄化将迫使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仅能满足退休职工基本的生活需求,不可能有较高的偿付水平。

二、中国养老金偿付水平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中国养老金偿付调整的现状可知,主要有以下因素影响中国养老金偿付调整的制度。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冲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中国老龄化呈加快的趋势,且速度快、来势猛,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老龄人扶养比例明显提高。因此,中国基本养老保险金需求大大增加,养老金偿付规模相应扩大,极大地加重了养老金的偿付负担。为了应对这一冲击,使中国的养老金收入水平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强的趋势下能够趋于稳定、适度,对养老金偿付进行恰当的调整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养老金的偿付调整制度必须与缴费制度挂钩,为了维持养老金偿付水平不降低,一般采取逐步提高缴费水平的方法,如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率从1997年的23.8%提高到2002年的28.1%,进一步提高缴费率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因此,人口老龄化将迫使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仅能满足退休职工基本的生活需求,不可能有较高的偿付水平。

(二)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的影响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替代率,从1997~2003年的数据看,呈下降的趋势,但2002年的养老金替代率仍然高达71%。基本养老保险金替代率较高意味着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相对偏高,无疑会加大养老金支付的压力,降低养老金抵御风险的能力。替代率过高有可能诱发职工提前退休,从而减少缴费人数,缩小缴费规模,导致养老金需求过快上升,使养老金支出剧增。因而对养老金偿付进行调整非常重要。

2003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4040元,比2002年增长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远远高于离退休人数的增长(6.7%)和人均退休金支出的增长(2.9%)[3]。从我国养老金偿付调整的目标看,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将继续下降,即在保障退休人员的绝对收入不降低的条件下,相对在职职工的收入呈降低趋势。退休人员相对收入的下降不能只依赖基本养老保险金偿付调整制度来改善,而应通过发展补充养老保险来弥补相对收入的下降。

(三)物价和收入变动因素的影响

物价上涨会导致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绝对下降,当职工养老金固定不变时,随着物价的上涨,必然导致其可购买商品的数量和种类减少,即购买力下降。退休时间越长,物价上涨幅度越大,养老金的损失就越大,其实际的购买力就越小,对退休人员的生活影响也就越大,其生活水平终将越来越低。

全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导致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相对下降。假定一个国家每年经济增长率为10%,物价上涨率为5%,则人们的货币收入必须比上年增长15%,才能够保持生活水平基本不变,若不同时期人们的货币收入也按该比例增长,那么享受固定年金偿付方式的退休人员的相对生活水平将会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