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中央如此强调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什么中央如此强调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

时间:2022-09-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一)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战略决策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胡锦涛总书记作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报告。面对这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毅然作出了选择: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同时说明了在贯彻中央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中统一认识的重要意义。

四 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战略决策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2006年1月9-11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科技大会。胡锦涛总书记作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报告。接着温家宝总理作了《认真实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开创我国科技发展的新局面》的报告。

会议以后,200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布了《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2月26日国务院公布了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十个方面的配套政策文件,紧接着又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06-2010-2020)》。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所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专门列出一章,题目是《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中央发表了一系列的文件,国家领导人作了这么多次重要报告,文件、报告如此密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多见的。

为什么中央如此强调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让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一双由中国生产的耐克鞋,中国生产厂家只能挣一个多美元,可是耐克公司却能以每双上百美元的价格出售。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在美国国内每辆只赚145美元,可是在中国每辆却能赚到2400美元。

日本本田公司在广州生产的雅阁牌小轿车,售价竟高出日本国内价格的60%。

再看看中国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

1983年中国成品钢材消耗量仅为3000多万吨,2003年的消耗量已达2.5亿吨,20年增长了8倍,这个数字接近美国、日本和欧盟消耗量的总和。

水泥消耗量2003年为8亿吨,为1983年的8倍,约占世界总消耗量的50%。

中国与发达国家每吨标准煤所实现的GDP的比较(美元):日本为6623,德国为4219,美国为2217,而中国为845。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使用中国的劳动力,利用我们的稀缺资源,污染着我们的空气和水,却肥了国外企业的腰包,这些问题就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打着中国人的心。

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中国已成为资源消耗大国,单位资源的产出不足发达国家的1/10;中国是世界贸易第三大国,但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品牌或知识产权的比例很低;中国是制造大国,但重要的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增加,但关键零部件的依赖程度很高,其中集成电路设备90%以上依赖进口,光纤设备几乎100%依赖进口,化学药品97%为仿制品,电视、手机、DVD的心脏基本上被人控制,即使是纺织设备,70%也依赖进口。有人作过测算,目前计算机生产的利润只有5%,如果有自己的芯片和自己的关键系统软件,利润可提高到40%。

中国经济发展走过的道路究竟有什么经验,有什么教训,过去走过的道路能否继续走下去,还能走多久,这个关系到国家命运前途的重大战略问题,摆在中国中长期规划研究组的面前。面对这个重大问题,研究组内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道路,依靠技术引进和模仿,走出了成本低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这条依靠技术引进走过的道路可以继续走下去,至少可以再走30年;走创新型国家的道路,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对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可行,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另一种意见认为,大好形势背后有隐忧,靠大量消耗资源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路子是不可持续的,搞得不好会沦为发达国家的经济殖民地。这在国际上是有教训的。所以必须走创新型国家道路,依靠创新的知识和技术带来的财富,把国家引领到现代化,只有这条路才应该是中国今后发展的道路。面对这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毅然作出了选择: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

实际上党中央早就关注着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问题。早在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在中国科协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我理解提出这个转移的一个重要根据是,1957—1988年期间,我国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6倍,但同期能源消耗增长16倍,钢材消耗增长了29.3倍。这样的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所以必须实行具有战略意义的转移。可是从1991年到现在,15年过去了,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转移进行得并不顺利。据有关部门提出的报告称,目前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39%左右,这显然是比较低的。为什么我们的愿望没有变为现实?在客观上固然和我们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我们的认识不统一、步调不统一,没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这个重大的战略决策上来。最近,媒体披露了杭州齿轮箱的事件,就是一个令人痛心的典型。

杭齿是我国机械传动装置行业的龙头,掌握着多项国家行业共性技术标准,其船用齿轮箱生产规模居亚洲第一。但是杭齿的汽车变速箱生产能力较弱,试图与世界该行业巨头ZF集团合作,谈判进行了两年多。2005年初,德国ZF集团来萧山进行了历时半个月的调查,调查细致得“毫无商业机密可言”,有人痛心地说“简直是脱光衣服让人看”,至此ZF集团完全掌握了杭齿的底细,所以他们放言:不按照整体合资、外方控股70%的要求办,就不来杭投资。据说,他们掌握了杭齿大股东、能够决定杭齿命运的杭州萧山区政府的底细:一定要达成合资。尽管杭齿高层干部几乎全部反对,但迫于区政府的指令,全面合资的意向书还是签署了。按照协议规定,组成合资公司后,杭齿再不能使用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品牌,不能再拥有自己开发相关产品的权利。这次不计成本、自残式的合资被披露后,引起舆论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合资事宜已全面停止。这种事例在全国各地都有。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外资有一个新动向,即国外强势企业意图将省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扼杀”在变强之初,从而影响浙江产业安全。由此可见,产业升级战略、外资战略、外贸战略的关系应作出进一步的调整。同时说明了在贯彻中央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中统一认识的重要意义。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决策上来。

(二)何谓创新型国家或地区

鉴于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一个国家的强大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所以世界经济论坛在其《全球竞争力报告》(2001—2002)中,首先提出“核心经济体”和“非核心经济体”,或称“核心技术创新经济体”和“非核心技术创新经济体”的概念。怎样划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体呢?报告主要根据这些经济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源的状况来进行分类。那么怎样判断这些经济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源的状况呢?报告采用了一个非常简单但却很关键的指标,那就是发明专利的多少,用它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源的状况。由于各国对发明专利掌握的标准不尽相同,所以规定,必须是在美国申请并得到批准的发明专利。那么有多少发明专利才能称得上核心技术创新经济体呢?报告经过比较研究,最后定为每百万人口在美国年获得15项发明专利。按照这个标准统计,1980年全世界共有18个国家或地区进入核心技术创新经济体的行列,2000年则上升为24个,它们是:芬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挪威、中国台湾、荷兰、瑞典、新西兰、爱尔兰、英国、中国香港、丹麦、瑞士、冰岛、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日本、韩国、以色列、意大利;其中中国台湾、冰岛、爱尔兰、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原先技术创新能力并不突出,经过20年的努力,一跃而成为核心技术创新经济体。对于这类核心经济体,人们称其为创新型国家或地区。

(三)为何选择创新型国家作为发展目标

1.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寻找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有些国家主要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去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国家;有些国家主要依附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和市场,如拉美一些国家;有些国家则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日本、韩国、芬兰等。从而在世界上形成三类国家:资源型国家、依附型国家和创新型国家。

依附型国家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对我们很有借鉴作用。20世纪60年代,多数拉美国家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人均GDP在短短的十几年内达到3000—4000美元,但在高速增长以后,由于这些国家过分依赖外资,本土企业没有建立自主创新能力,不拥有核心技术,结果在整个80年代,拉美地区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2%,人均GDP则呈现负增长,拉美奇迹瞬间转变成“拉美陷阱”。拉美国家的教训告诉我们,工业化中期是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原有的低成本优势正逐渐消失,如果不注意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就可能要犯极大的错误。

创新型国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经验。如日本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走“技术立国”之路。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便改变战略,明确提出将“科技创新立国”作为基本国策。可见一般地提科技立国和科技创新立国是有重大区别的。

韩国的迅速崛起,后来居上,很值得我们重视。上个世纪40年代,韩国还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工业化从50年代起步,70年代进入经济起飞阶段。但1997年的金融危机给了韩国极大的教训,于是大力调整发展战略。1998年政府制定“2025科学技术长期发展计划”,力争2005年科技竞争力达到世界第12位,2015年达到世界第10位,2025年达到世界第7位,成为亚太地区的科学研究中心,并要在部分领域位居世界主导地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科技发展从过去的跟踪模仿向创造性的一流科学技术转变,国家研发管理体制由过去部门分散型向综合协调型转变。这个战略决策正在成为全民的行动纲领。这里举一个例子。当中国媒体宣传“中国制造”和“世界工厂”时,韩国一位驻京记者写了一本书,书名是《以新中国的速度前进》。书中写道:“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那么我们应该做什么?”“如果中国是世界工厂,就应该把我们国家培养成庞大的研究中心”,“只要我们保持了高一档的技术优势,只要保持价格虽贵但质量好的形象,中国就永远是我们的黄金市场”。

芬兰是北欧的一个小国,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一跃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国家之一,各项指标均已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前列。它的研发投入强度,1981年仅为1.17%,到2000年却猛增到3.5%左右。它的风险投资迅猛发展,已真正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动机。政府在发展风险投资中起主导作用,设有一个全国性的研究发展基金会,它对世界不同地区的几个基金会都进行投资,已形成全球网络,从而使它能紧跟世界风险资本投资潮流。由政府创建的这个基金会,吸引了大量私人资本。在这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中,风险投资资本已达10亿欧元,其中私人资本约占总额的70%。

意大利的情况相反,它的研发投入强度一直得不到提升。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意大利在欧盟委员会2003年的评估中,它的竞争力已是当时欧盟成员国的最后一名。过去我们把意大利作为榜样,但对其R&D投入强度不足所引起的后果却认识不足,现在应重新认识意大利的经验和教训。

2.新科技革命提供的机遇

上个世纪中叶开始的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主导,掀起了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一次科技革命。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都是历史上几次科技革命所不能比拟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许多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现在我们又遇到一次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它将以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认知科学的会聚为其特征。现在的形势已越来越明朗,所以我们必须以极大的努力抓住这次新科技革命的机遇。

3.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

首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十六大确定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业。其中人均GDP要翻两番,这取决于资本、劳动等要素的投入和科技进步的贡献。据测算,在此期间,要素投入只能维持40%的水平。也就是说,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必须保证达到60%以上,否则就无法实现GDP翻两番的任务。我国目前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大约是39%左右。在15年时间中,要使科技进步贡献率从39%提高到60%,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但根据世界上有些国家的经验,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从提高国际竞争力看,同样要求我们走创新型国家的道路。目前,世界上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所以多数领域的核心技术被这些国家所控制。例如,我们要生产DVD播放机,不仅要付出高昂的专利费,而且在生产过程中,还要付出销售额的2.5%-5%,致使专利费用与制造成本相当,导致我国大批这类企业倒闭。实际上,在许多领域都存在这个问题。目前,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60%靠的是进口。所以,改变对外技术依存度,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当然,除了这个依存度的总量指标外,还要进一步分析每个领域中的情况,尤其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那些领域的问题。毫无疑问,只有走创新型国家道路,才能尽快解决技术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克服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也要求我们走创新型国家的道路。如果资源环境难以为继,那么经济社会进步都将是不可能的。我国人均石油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17,天然气资源只有1/4,淡水资源只有1/4,耕地资源只有1/3,20多年粗放型的高速发展,使我们在资源环境上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由于各类开发区大量用地圈地,造成耕地急剧减少,已达危险边缘。全球十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占了8个。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许多预期性的指标,但在资源能源环境方面提出了多个约束性指标,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要实现上述目标,除了调整经济结构外,就是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依靠科技来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压力

从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看,更要求我们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国家的道路。经济上的独立自主,必须要有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目前有30多个国家对中国实行技术转移限制。如日本在中国建了许多合资或独资的汽车制造厂,但内部明确规定不允许将关键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技术没有本土化,外资企业没有扎根在中国,国际形势一有变化,随时可以撤走,使中国经济的不安全性加大。

(在2006年建设创新型国家报告会上的讲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