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死亡笔记》动画片分析:正义与邪恶的碰撞

《死亡笔记》动画片分析:正义与邪恶的碰撞

时间:2022-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事始于一位名叫琉克的死神故意把一本死亡笔记遗落人间。可就是这副模样的L在夜神月企图用死亡笔记操纵世界的征途中给他制造了巨大的麻烦,使身为基拉的月多次陷入了被揭穿身份的险境,不过由于海砂的帮忙最后都一一化解。正义的L由于没有超越“人”之上的能力最后必定会死,这时候拥有死亡笔记和海砂的夜神月会暂时高枕无忧,然后再由一直处于中立立场的死神在夜神月邪恶疯狂的时候杀了他。

死亡笔记》:正义与邪恶的碰撞

日 文 名:デスノート

英 文 名:DEATH NOTE

中 文 名:死亡笔记

原  作:大场鸫

漫  画:小畑健

监  督:荒木哲郎

动画制作:MAD HOUSE

企  画:大泽雅彦、大岛满

脚  本:井上敏树

人物设定:北尾胜

系列构成:井上敏树

总作画监督:北尾胜、加加美高浩

美术监督:一色美绪

美术设定:杉山晋史

色彩设计:桥本贤

摄影监督:山田和弘

音  乐:平野义久、谷内秀树

动画制片人:桥本健太郎

主  演:宫野真守、山口胜平、中村狮童、平野绫、工藤晴香

集  数:37集

上映日期:2006年10月3日

荣  誉:2007年东京动画赏电视动画优秀动画

img154

相关资料

漫画原著根据西尾维新的小说《ANOTHER NOTE洛杉矶B B连续杀人事件》改编而成。漫画作者小畑健于2003年12月起在《周刊少年J UMP》上连载这部心理悬疑推理漫画作品。漫画刚一问世便在整个亚洲掀起一波热潮,另有同名小说、真人电影、动画、游戏等发行,均创造了极佳的票房和口碑。在坎城影展的电影版权市场上,除了原作漫画大受欢迎外,包括欧美在内的世界各国50余家电影代理公司也争相获取电影发行权。该片的影响已突破了日本本土,日本最大的搜索引擎Yahoo JAPAN总结了近年来的搜索数据,在“漫画·动画”搜索量单元中排名第1位的正是漫画、动画、写实电影都流行的《死亡笔记》。

img155

本片制作公司MADHOUS E于1972年10月成立,30多年来制作了大量的动画作品,2000年以后持续制作多元动画,除了知名导演川尻善昭和今敏等人的电影外,也经手《黑客帝国》动画版等高艺术性的作品,或是富有娱乐性的《银河天使》等。

内容介绍

“名字被写在这个笔记本上的人会死。”故事始于一位名叫琉克的死神故意把一本死亡笔记遗落人间。“精明似妖”的夜神月拾得这个笔记本,本以为是恶作剧的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电视中播放的罪犯的名字,从而确认了笔记本能力的真实性。厌倦腐朽世界的夜神月通过这种力量制裁犯罪者,以此希望构筑理想中的纯洁世界,而自己则成为“新世界的神”。随着大量人的相继神秘死亡,人们意识到这个拥有超自然力量的人——“基拉”的存在。国际刑警组织为了调查这一事件,将另一个绝世奇才,能破任何悬疑案件的L派往日本缉拿“基拉”。本已对人间失去兴趣的琉克,观看了基拉和L两人惊心动魄的斗智过程后也感叹“人类,真有趣”。一场天才与天才之间的头脑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作品分析

1.主题分析:正邪·宿命·生命

《死亡笔记》是一部浓缩人情冷暖、人生百态的动画,或许它已经超出了常人对动画的理解,《死亡笔记》带来的不仅仅是精彩的故事,更多的是对人性理性的思考。故事始终建构于善恶的二元体系之中,围绕正义,邪恶,它们两者之间模棱两可的界限,以及可以制约“越轨”力量的某种“宿命”深入浅出

正义与邪恶。高智商的夜神月在学校里一直是十全十美的优等生,生活中也极受女孩子欢迎,警察局局长儿子的身份也令他身上多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可就是处在如此优裕环境中的月竟然对这个世界极其厌恶,世间包括亲情在内的一切似乎都无法提起他的兴趣,所以他对死亡笔记的使用最初也是为了排解这种无聊。

img156

“月是恶魔还是骑士”是看完这部动画片之后,大多数人可能会产生的疑问。第一集最后,月对着窗,说要建立善良的认真的人的世界,死神说,你会变坏的。本来,他厌恶世界的腐败,制裁犯罪,使犯罪率下降是正义之举,这是善的。可是他在制裁的快感中丧失了理智,将一切变成以自我为标准的世界则是邪恶的,是错的。在影片后半段,月已经完全被妖魔化了,他无情地利用海砂和高田的爱情,杀人不长眼,连对社会贡献太少也成为杀人的借口。这里印证了一句话,当正义变成了一种所谓的神权时,它就不再是正义了。或许世上根本没有对与错,善与恶,正义与邪恶只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世界本就不是用简单的二分法可以解释的,只是所处的角度不同罢了。妄念无不出自美好的动机,但问题是,当人们把妄念当作标准去追求时,就必然会导致走火入魔。凡事物极必反,人应该在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追求美好,越过本该遵循的界限必然会受到严厉的惩戒,就像死神琉克所说的,使用过死亡笔记的人上不了天堂也下不了地狱。

本片以月的死作为结束,月始终还是没能创造他所谓的新世界。正义与邪恶作为带有极强主观色彩的道德判断在这样一个结局中被弱化了,观众留下的印象也只剩下双方在片中精彩绝伦的斗智斗勇。也有很多观众认为在这场残酷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L才是唯一的赢家,因为他预料到了一切该发生的东西,推理出了一切不可能存在的因素,最后甚至预计到了自己的丧钟何时敲响。即便在死的那一刻, L也展现出超乎常人的高雅和平静,他只是缓缓地睁大了他标志性的熊猫眼然后再渐渐闭合。

img157

对抗的宿命。夜神月得到了死亡笔记,那么他注定要遇到能制约这种力量的对手——L。夜神月是一个集帅气的外表和体面的家庭于一身的高中生,在同学眼里是典型的温室中培养出来的花朵,他和不修边幅、行为怪异、永远都有着熊猫眼的L形成了鲜明对比。任何人都认为两人不可能产生交集。可就是这副模样的L在夜神月企图用死亡笔记操纵世界的征途中给他制造了巨大的麻烦,使身为基拉的月多次陷入了被揭穿身份的险境,不过由于海砂的帮忙最后都一一化解。虽然夜神月得到了死神的眷顾,但这并不妨碍L注定要和他一决胜负。所以说,没有什么力量是无敌的,因为宿命必将派遣可以制约的对等力量。

为了渲染这种气氛,导演甚至把有些场景中两人头发的颜色也处理成了象征水与火的红色和蓝色。正义的L由于没有超越“人”之上的能力最后必定会死,这时候拥有死亡笔记和海砂的夜神月会暂时高枕无忧,然后再由一直处于中立立场的死神在夜神月邪恶疯狂的时候杀了他。直到最后,真正的“神”才做出了应有的决定。

讽刺的是,一直想要置对方于死地的两人竟然在斗智斗勇的生死对决中产生出惺惺相惜之感,发展出一种超乎寻常的情谊。当顶着一头乱发的L认真地对夜神月说出:“你是我的第一个朋友”时,可能冷酷的夜神月心里也是为之一振的,尽管他当时只是很虚伪地应付了一下。如果两人不是以基拉或者L的身份相遇的话,夜神月和L一定会成为真正的朋友,因为他们两人是如此的相似,理性而睿智,都追逐着彼此的脚步,祈求超越对手,针锋相对又彼此欣赏。可惜,命运往往与现实相差太远,这也是一种宿命。

生命的重量。生命是可以轻忽的么?这是从第一集就被追问的问题,片中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直观的答案。当夜神月设下重重陷阱杀了第一个无辜的人——FBI探员,并引诱他牵连出更多无辜FBI探员的时候,探员未婚妻的伤心欲绝和一张张FBI探员的照片正揭示了生命的重量。这时,夜神月的美好承诺也被打破,最初的美好愿望已经变为一路披荆斩棘、排除异己的征途,从这个时候起他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杀手。随后,一连串所谓阻碍者的性命更是昭示了杀手对于生命的藐视。

死神之眼将生命物化,更确切地说是数字化,是死亡对生命的嘲弄。在这部动画片中,大多数人的生命已经无法由自己掌握,最开始是罪犯,最后无辜的人也变成基拉的牺牲品,人们对基拉的感情也从最初的崇拜变成了惧怕。平凡之人一样能干出不平凡之事,即便是普通的高中生一样能决定他人的生死。基拉只需要看到人的面部再知道他的姓名,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一个人的性命。海砂拥有比夜神月更强大的力量,只需要看一眼,就能决定全世界人的命运。为了让整个世界按照夜神月的标准来运转,在影片中父母、长辈全属于被操控的对象,亲情和爱情都分文不值。

2.文化分析:崇敬神灵与死亡之美

崇敬神灵。日本人的精神领域更多地与自然联系在一起,日本的民族文化就是广义的神道。日本人对神明有无限的向往和崇敬,这是随着历史发展和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建构起来的,这种敬神的意识一直流传到现代。日本古神道世界观的中心是,地上万物必须遵循的意志,由神主宰,相信自然万物是神灵所创并依附着神灵的。对自然的无限崇拜使得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无原则地从自然出发,不相信人为的一切。这种心态是日本文化的基因,已深入到日本人的潜意识中。在《死亡笔记》这部动画片中,也深刻表现出日本人思想中对神灵根深蒂固的尊崇。通过探求这一点,我们就能清楚地看清日本人精神文化的本质和源泉。

img158

普通中学生夜神月,虽拥有一流的大脑,才貌双全,可他却只能漠视尘世中的阴暗面,无法改变肮脏的钱权交易,更不能动摇黑暗背后无名的权力。但自从有了死亡笔记之后,他发现自己获得了超越“人”之上的能力,甚至可以操纵死亡。于是,他自以为是地以为只要成为新世界的“神”,再凭借死亡的力量就能够动摇尘世的权威,能够还人类一个清爽洁净、充满爱的世界,从而实现了对尘世中原有的国家制度、平等原则、观念世界、道德义务的否定,重新为世界立法。但问题是,他终究是一个平凡的人,人总会有人的局限性和狭隘性,是不可妄称自己为神的,更不可以以神的名义来进行各种杀戮。所以说夜神月对神明的崇拜只是出于少年唯我独尊的错觉,最终只能是毁灭自己。

死亡之美。在社会学家的眼中,日本民族性格复杂而又矛盾,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桀骜自大又彬彬有礼,既穷兵黩武又崇尚美感,既顽固不化又能屈能伸,总体看来是集合了所有矛盾的综合体。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日本人对死亡有一种病态的迷恋,认为死亡本身必须要完美,无论是形象上还是意义上都需如此。他们认为生是淡泊的,充满了欲说还休的伤感;而死是不必畏惧甚至是美丽的,就像落英缤纷复归自然的花瓣。从他们对樱花短暂而灿烂的尊崇,武士道精神中的以死相殉,“诸行无常,盛者必衰”的《平家物语》和强调“人世无常”的《徒然草》,再到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和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似乎能进一步看出他们的死亡观: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既然不能避免死亡,那就只能在死之前把人生尽可能完美地演绎完。该走的留不住,能留住的是今天。后来这种思想就演化成了“死亡之美”。在本片中,L死前的丧钟、眼神和夜神月面朝天空的平静都充分演绎了日本民族对死亡的一切幻想。

从故事情节设置和美术风格来说,《死亡笔记》的确是一部优秀的动漫作品,从头到尾一气呵成,情节设置环环相扣。作品中虽然提到了一些过激的言辞语句,但都是服务于人物性格塑造的,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待这部经典之作。

(李雯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