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享人类实践活动成果是文化交往的实质

共享人类实践活动成果是文化交往的实质

时间:2022-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把共享看作不仅仅是“直接通过同别人的实际交往表现出来和得到确证的那种活动和享受”,而且“在社会性的上述直接表现以这种活动的内容的本质为根据并且符合其本性的地方都会出现”。马克思认为,共享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使“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二)共享人类实践活动成果是文化交往的实质

既然文化交往是一种体现人自我实现与发展的实践活动,那么人的这种自我实现与发展是如何兑现的呢?马克思认为,任何特殊性的力量都只有在他们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这即是说,维持与发展自身特殊性的“真正的力量”决不是特殊性自身的“自言自语”,也不可能是多个特殊性力量的简单相加,而只能是许多特殊性力量之间的相互交换、相互占有与相互利用。从这一理解来看,文化交往是蕴含在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一种相互交换、相互占有与相互利用的活动,是不同的主体能动地交换其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本质力量及其成果的活动过程。就人的本质力量(社会力量和潜能)是实践活动的成果而言,文化交往的实质在于共享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

马克思把共享看作不仅仅是“直接通过同别人的实际交往表现出来和得到确证的那种活动和享受”,而且“在社会性的上述直接表现以这种活动的内容的本质为根据并且符合其本性的地方都会出现”。[13]这意味着,离开了社会关系,离开了人与人的交往,文化交往就不能存在,实践成果的共享就不能实现。从人的现实性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说,人类在交往实践中必然要通过某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持续地实现实践成果的共享以创造与发展自身,这种实践活动就是文化交往,即通过相互交换、相互占有与相互利用的共享活动,交往主体把彼此之间的本质力量及成果纳入自己的对象世界中,转换为主体自身活动的条件,促使主体反身自省,审时度势,形成对自身本质力量及其现实活动的自觉批判,从而逐渐改变自身,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互补、重构与超越,使主体获得更多的自由与更大的发展空间。正因为如此,任何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总是要求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的联系,以全面获取和充分利用的人的本质力量来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推进自身的发展。

在这里,文化交往所实现共享的实践成果主要指向的是“文明中间一切精致的东西”以及“文明的活的灵魂”。恩格斯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14]所谓“文明的精致品”与“文明的活的灵魂”是人的本质力量(社会力量和潜能)的实现过程及其成果的进步状态,即文化的进步状态。对于这样的进步状态,其定位绝不仅在于有用性的丰富与增长,而是更多地侧重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超越性层面,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方面。在这个意义上,任何文化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实现过程及成果的表征、确证及超越,都各有其长短项,不存在优劣之分。因此,文化交往的实质和意义不在于优胜劣汰,而在于博采众长,以涤除自身文化中的诟病,超越自身文化的局限,彰显能够为人类所共享的文明成果。文化交往的每一个发展都是迈向文明的一步。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地图,文明程度的高低与文化交往活动的频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凡是文明程度较高且发展迅速的地方无不进行着频繁的文化交往活动,而文明程度较低且发展迟缓的地方无不是由于种种原因阻碍着交往而与外界较少地发生联系。可以这样说,正是文化交往使那些局限于地域内的特殊性文化成为人类共同的实践财富,从而文化交往成为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力量。如果没有文化交往,任何特殊性文化都不可能成为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亮点,而只能具有地方性和局部的意义,有些甚至被遗忘,从而一切发明创造都必须在不同的地方从头开始,这无疑将大大延缓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即使“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域都必须单另进行;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例如蛮族的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战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有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15]因此,文化只有在交往中实现共享才能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把任何传统文化仅仅理解为本土的传统是不够的,它其实包括了在文化交往中的共享与创造。传统文化就是在历史上的文化交往中所实现的各种共享相互作用的产物。

罗素在谈到西方文化时曾这样说:“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到十七、十八世纪,西方又曾吸收过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16]即便是当今的资本主义,其优势也是与其对共产主义和福利国家两种意识形态和制度的可兼容部分的积极吸收分不开的。[17]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方文明发展到今天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不断地在文化交往中享用并吸收了不同文化的进步因素,使自己的文化精神得到了持续的丰富和更新,以至在近代以来一直独占世界文明的鳌头。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任何特殊性文化所表征与确证的人的本质力量(社会力量和潜能)都不可能代表整个人类的本质力量(社会力量和潜能)的实现过程及其成果,因而那种固守地域性的文化传统,不能在文化交往中实现共享的文化都必然变成惰性的——没有生机,进而失传,不再成其为传统。就此而言,任何活动着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及其传统,都必将在文化交往中以不断实现的对他主体实践成果的共享来更新发展自己,以日渐丰富而全面的人的本质性力量来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认为,共享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使“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8]文化交往是在促使特殊性文化生成世界意义的过程中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即通过充分交换、占有和利用——共享不同主体的实践创造成果,打破自我积累与自我演化的时空界限,摧毁一切封闭的樊篱,走向愈益开放的状态,最终促成特殊性文化的世界意义的形成。因此,文化交往使文化具有世界意义,使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