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实践活动活动方案

语文实践活动活动方案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绍禹先生很重视语文实践,主张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鼓励学生从实践中学习语文。朱绍禹先生重视实践这一语文观深深影响了黄麟生。黄麟生坚信,实践出真知,即语文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和社会的人才。而在这个时期,实践是打好语文基础最重要的途径。

黄麟生重视语文素养,一方面得益于教育名家的一路指引,一方面也与其自身的教学实践分不开。这里,我们要提到叶圣陶和朱绍禹两位名师。

叶圣陶先生是一位有远见卓识、富于理想的语文教育改革先行者。他热爱生活,热爱语文,主张把语文与生活融合在一起,认为语文是生活中一种必要的工具。叶圣陶先生深刻把握语文教育的真谛,对语文教育有着独到见解。他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国文教授并非是限于教室以内的教科啊”“国文教授并非是限于书本以内的教科啊”。

叶圣陶先生特别注重知行统一。他说:“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中国有句话叫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带有自然学习性质的,与语文实践能力具有同一形态的听、说、读、写实践;第二,潜藏着特定语文教育内容、语文知识的,对所要培养的语文实践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的实践活动;第三,语识转化为语感的语文实践。

实践对一个人学好语文特别有帮助,不过实践得有实践的方法。教学生阅读和作文,必须改变传统教学重讲授、轻实践的弊病,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多读多写。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新课程强调 “以学生为本”,意思就是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得到全面、主动、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怎么做呢?

教育心理学是这样分析的:当以教师为主时,学生往往会觉得什么都得听教师的,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对错与否都取决于教师,学生什么都不用想。而一旦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尊重学生,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 “做”,在 “做”中学会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学生就会尽情投入。

具体来说,教师应明确两点:第一,抓住学生爱表现、期望被肯定的心理,学生就会积极配合、主动学习。第二,抓住学生集体荣誉感强的心理,学生就会为自己的集体荣誉而战。对于本该学生去做的事,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应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动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这就是 “以学生为本”。

很多教师都会产生疑问:把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能行吗? 自己不教、少教是很轻松,但是学生能学到多少东西? 把主动权归还学生,是不是说教师不用讲什么知识,让学生独自去实践就可以了? 是不是说要一切靠学生自己去 “沉潜自悟”“暗中摸索”? 事实上,“以学生为本”,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仍需要教师精心引导,需要教师适度适时的释疑解难、指点迷津,以让学生有所感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叶圣陶所说的 “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教师不仅在课内要指导学生实践,在课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从而使学生喜欢语文,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在语文中感悟生活。语文教育的源头在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感悟真知,对一个人的发展将有深远影响。“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品质,让学生健康成长。

中国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自幼喜欢读书,对课外读物尤其着迷。那时候的朱绍禹非常羡慕家里有藏书的同学,没有书读的时候就经常想方设法向同学借书来读。朱绍禹读书很刻苦,并且经常把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有一次,教学 《悯农》这首诗后,朱绍禹就召集了十来个同学到农田里去干农活,去种菜、割稻谷,让学生深刻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也让学生明白了珍惜粮食、尊重劳动人民的道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密不可分,语文能使我们学会生活,生活能使我们学好语文。把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体悟真知是什么。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忽视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甚至有些人会将其排除在语文学习之外。教师为了让学生考高分,往往减少或删除实践活动,代之各种书面练习,明知枯燥无味,也要让学生 “死杠”。这种做法,既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会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甚至会影响整个民族的发展。朱绍禹先生很重视语文实践,主张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鼓励学生从实践中学习语文。

关于实践教育,我们要处理好 “虚”与 “实”,“管”与 “放”,“内”与 “外”三个关系。“虚”与 “实”就是让学生变 “走马观花”为 “下马种花”,让他们从旁观者的角度转到主人的角度来了解真相。 “管”与“放”就是要做到 “管而不死,治而不乱”,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和学生的特长,多渠道、多层次地在客观上给予控制、指导,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内”与 “外”就是用 “课外”来补充 “课内”,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学好专业知识,用课外的活动来巩固课内的知识。只要处理好这三个关系,教师的语文教育和学生的语文学习就可以有质的提升了。语文教育不是死记硬背,不是强迫学生背知识、记考题,而是要指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去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1982年至2008年这26年间,黄麟生时时刻刻跟着朱绍禹先生学习搞科研,是最得先生真传的弟子之一。朱绍禹先生重视实践这一语文观深深影响了黄麟生。黄麟生坚信,实践出真知,即语文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和社会的人才。

学生越小,越容易打好语文基础。而在这个时期,实践是打好语文基础最重要的途径。因此,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否到位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