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模式选择

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模式选择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模式选择于立新 王佳佳一、当代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态势与经验(一)大势所趋:当代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全球态势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1998年世界上有194个地区贸易协定,其中1/3是1990~1994年间签订的。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它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日趋明显。随着欧盟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深入,欧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贸易内向化趋势。
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模式选择_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卷

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模式选择

于立新 王佳佳

一、当代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态势与经验

(一)大势所趋:当代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全球态势

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1998年世界上有194个地区贸易协定,其中1/3是1990~1994年间签订的。[1]2000年以来,美国与约旦、新加坡与墨西哥、新加坡与新西兰、EFTA与墨西哥、日本与新加坡之间又相继签订了地区贸易协定,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也开始启动。从目前的情况看,GDP排名在世界前30位的国家中,除了韩国之外,都是26个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关税同盟的成员,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全球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

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它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日趋明显。据有关数据显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有助于区域整体贸易实力的提升,绝大多数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年均出口增长率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表1中的数据表明,1980~2000年间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整体贸易实力明显增强,其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

区域内贸易优先发展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另一个明显作用。1990~2000年,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区域内贸易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或有明显提高。APEC在20世纪90年代大致保持在70%左右的水平,欧盟总体水平一直保持在55%以上。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都呈现比重上升之势。其中,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增幅较为明显,从1990年的41.4%增加到2000年的56.0%,增加了14.6个百分点。

表1       区域经合组织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资料来源:WTO官方网站www.wto.org.

(二)模式比较:可借鉴的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经验

纵观40多年的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我们可以发现有四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它们各有特点。

1.欧盟模式。它是北北型水平分工模式,其成员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而且成员间的经济差距较小、政治制度接近、文化和其他社会价值观念相似。相似的外在条件为欧盟的宏观协调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区域经济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铺平了道路,因此欧盟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一直较快。

随着欧盟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深入,欧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贸易内向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欧盟区内贸易比重一直维持在60%以上的水平。欧盟成员之间经济实力相当,需求相似,产业结构互补,是欧盟区内贸易的比重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同时,在区内贸易比重持续上升,欧盟同区外的贸易量也呈现出绝对增长的态势。而且1990~2000年间,欧盟对区外的进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区内的进出口增长速度(见表2)。可见,欧盟在发展区内贸易的同时,并不排斥外部市场的扩大。从理论上讲,这是因为欧盟成员在国际分工中的位次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需要其他不同国家的经济结构进行有效的互补。

2.北美模式。1994年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是南北合作模式,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内垂直分工,同样实现了规模经济。其成员经济、贸易方面存在的互补性,不仅有利于解决发达国家资金相对过剩和市场狭窄的问题,而且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问题。NAFTA成立后,区内贸易规模有所扩大,美加墨三国2000年相对于1994年的进出口增幅都在55%以上,而墨西哥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出口增幅均达到了140%以上。可见,NAFTA的成立加速了成员国间的贸易集中度,使各国都有所受益,而墨西哥的受益程度最高。

表2       欧盟1990~2000年区内外贸易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WTO官方网站整理计算。

当然,由于成员经济发展水平悬殊,政治、法律等社会环境不同,NAFTA的发展进程也非一帆风顺。1994年年底的墨西哥比索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墨西哥为加盟NAFTA而付出的代价。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者不同规模的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一体化,要比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近的国家之间进行一体化更为艰难。但在合作的过程中,只要坚持分阶段推进,以互惠合作为宗旨,落后国家量力而行,发达国家有所让步,垂直分工的模式也会取得较好的成效,成为双赢而非零和的关系。

3.亚太模式。以APEC为代表的采取开放的、非体制合作模式,它既具有南北合作的特征,又抛弃了原有南北合作的援助特色,采取了平等互利的原则。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承认合作范围和进程的多层次性,以及合作形式的松散性和开放性。从1989年成立至今,APEC区内贸易的比重一直呈现上升趋势,APEC成立前,其现有成员间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1970年为56.9%,1985年升至67.7%,1989年APEC成立后,这一比重又有所增长,到2000年达到72.6%。与此同时,IMF和联合国的报告表明,APEC形成后,其成员间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引进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依赖也在增强。

APEC成员间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乃至经济水平、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它们各取所长,相互促进的基础,但同时也使成员间的相互认同十分艰难。经济合作所要求的规范性、约束性与APEC的松散性、灵活性;发达国家谋求经济优势的独占性、长久性与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发展机遇的公平性、经济发展进程的集约性之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这使APEC的前景不容乐观。在区域经济合作面临重重障碍的情况下,亚太地区又以次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开辟了另一条探索之路。

4.南南模式。经济结构相似、经济发展状况欠佳,以及成员国国家主权意识的过分膨胀等障碍使南南合作的道路显得曲折坎坷。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南南”型区域经济合作迅速产生但普遍停滞不前的局面说明,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程度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在缺乏进行有效合作基础的条件下,简单模仿发达国家的封闭性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并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虽然困难重重,但近年来部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和南美部分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为南南合作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经济合作基础。而且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依然存在较强的互补性,这为它们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启示

(一)中国现状:亟待改变的区域经济合作现实

随着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有了明显的进展。总体看来,以两岸四地为核心,以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和功能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为手段,以积极倡导与建立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为导向的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的雏形正在逐步形成。

1.两岸四地:没有正式合作机制的区域经济合作。两岸四地(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组成的大中国经济区,是一个没有正式贸易协议,但颇具实质性意义的区域经济合作地域,其显著特点是大规模的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祖国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中国台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中国香港地区作为贸易、融资中心的媒介作用,都为这个区域的区内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岸四地的特殊例证很好地说明了,在没有制度性合作机制的条件下,如果存在较低的贸易壁垒、较大的比较成本差距和不断深入的市场导向,区域经济合作可以通过单边机制安排来不断加速和深入完善。尽管现在这个地区内部的贸易和投资流动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但由于四地的人均收入、生产力以及工业化水平依然存在很大差异,继续向更高层次合作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祖国大陆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渐进式改革,中国香港地区完全自由的贸易环境和中国台湾地区逐步将政治因素从经济事务中退出的尝试,使得大中国经济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中国与东亚:在互动中推进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国被纳入世界经济和国际分工体系是从同东亚的经济互动开始的,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中,东亚所占的比重均在50%以上。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东亚是中国的立足之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中韩、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更是加速了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就目前看,中国和东盟之间进出口额占各自贸易总额的比重都不大,尤其与双方的经济增长速度、制造业规模和庞大的人口与市场相比,显得很不相称,因此双方经贸往来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3.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功能性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1991年加入APEC后,中国一直以积极、负责和合作的态度参与APEC的各项活动,在APEC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通过参与APEC的活动,中国不仅和其他成员国建立起联系和信任机制,而且通过APEC提供的舞台,提出和倡导了自己的主张,为自身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因此,积极参与APEC的经济协作,对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以及加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都至关重要。

4.中国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目前,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次区域经济合作规模较大、发展较成熟的主要有三个:一是西南地区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次区域经济合作;二是西北地区的中亚五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现发展成为上海合作组织);三是东北地区的图们江地区开发合作。澜沧江流域是我国对东南亚各国发展经贸科技合作的通道和前沿。随着这一地区国际经济合作从“交通走廊到经济走廊”的逐步深入,它将为我国西南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参与国际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中亚五国次区域经济合作是由亚洲开发银行于1996年倡导形成的,2001正式更名为上海合作组织,由最初的会晤机制发展成为目前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机制。图们江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前景广阔,它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示范项目。它的推进与发展有利于整个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建立和运行。简而言之,中国目前次区域经济合作既没有达到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式中的最低层次,也不像经济特区。从合作方式来看,既有水平型,又有垂直型。图们江地区基本上属于混合型,新疆中亚地区偏重垂直型,而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偏重水平型,但这些地区都未达到“优惠贸易安排”的经济合作水平,是低层次的合作发展安排,成员间的利害关系可以由市场来调节,在合作中,大家有共同的目标,但不规定法定的责任义务,不具有强制性。

尽管中国的对外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全球视角看,与世界各地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相比,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迅猛发展和多边贸易体制日益加强的背景下,中国面临被区域组织边缘化压力。游离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外的状况使中国不仅不能得到区域合作的利益,而且还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斥。所以,无论是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还是从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角度考虑,我国都有必要参与或倡导成立多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并将其作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

(二)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应汲取的启示

以发展的眼光看,今后国际经济关系将由国家之间的较量转向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角逐,由国家之间的谈判、协商逐步转变为区域组织之间的经济协调。在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的状态下,各国要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靠一国本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而需要组织排他性国际组织,以此为依托,扩大国际贸易,争夺国际市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融入世界经济过程中,更需要依靠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力量,维护自身利益,增强经济实力。

通过对全球已有模式和我国现实情况的比较与剖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工程,涉及面广,参与成员的数量较多,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有步骤、有层次、由低到高逐步推进。在这方面,欧盟的经验值得借鉴。由于欧盟成员国都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加入的,相互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此加以保证,所以其成员在发生利益冲突时,倾向于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达成妥协。这使欧盟的一体化极为审慎,它的每一项协议、每一步推进都是各成员反复协商达成共识的结果。

其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区域经济融合度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效有直接联系。西欧国家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先行者,之所以起点较高、进展相对顺利,最根本原因是其成员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和区域经济融合度高。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很难有如此好的合作条件,这是其他地区长期处于初始合作阶段的原因所在。区域经济合作由低至高的发展与区域经济融合程度水平相适应,这反映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程度的调整。要达到区域经济合作的较高阶段,政府和超国家机构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和超国家机构的存在使民族国家的利益冲突在长期市场利益的基础上得到协调,同时也增加了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的经济融合程度,从而确保合作进程的不断深化。

第三,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合作途径。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当一些地区难以组建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时,相邻的国家和地区间,建立“增长三角”或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合作途径。20世纪90年代的亚太地区先后出现了若干增长三角,都取得了良好成效。就我国现实条件看,我国既要重视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及其发展,又要珍惜小的、局部的合作机会,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发展壮大自己。因此,中国应实行多样性原则,开展各种形式、各个领域、各种渠道的经济合作,并充分利用自己身处“黄金四角”和湄公河经济开发区的优势,积极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

最后,由单一重心的模式向多元重心的模式过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就目前来看,只有美国凭借了多元的地缘优势,实施了多元重心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美国以1994年开始运转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为核心,力图在2005年向南扩张,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向西建立大西洋自由贸易区,向东主导亚太经合组织。多元重心模式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相一致,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我国应加以借鉴,以改变目前地缘经济重心单一的局面。

三、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模式选择

(一)战略构想:构筑根植本土、立足亚洲、面向全球的经济合作网络

在综合分析各种情况基础上,我们认为,我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应该是:根植本土,加速两岸四地的合作进程;立足亚洲,谋求与周边国家形成区域或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突破疆界、跨越洲际,构筑全球合作网络。

“入世”为中国取得非歧视性的正常贸易待遇扫清了障碍,依此为契机,中国应根植本土,加速两岸四地的合作进程,逐步创造条件首先在大陆、港、澳、台之间做出类似自由贸易区的安排,实现优势互补,影响东盟和日本,增加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实施贸易互惠安排谈判中讨价还价的筹码。这是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所在。而且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外在压力,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的内在动力,以及地缘、血缘的聚合力和大陆的改革开放的进程等因素,两岸四地及时构建机制性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是两岸四地经贸关系日趋紧密,依赖程度不断递增,互补合作区域进一步扩大的客观反映,而且是在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及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形势之下,两岸四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

由于亚洲既是21世纪最具经济活力的大陆板块和经济实体,又是中国进行对外经济交往最重要和最有地缘优势的地区,亚洲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国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心。但亚洲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性决定了亚洲难以在近期内形成一个统一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从目前的客观情况看,有着地缘、文化和经济便利条件的部分亚洲国家率先组成区域或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因此,我们有必要立足亚洲,谋求与周边国家形成区域或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在参与和倡导组建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过程中,中国要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将东亚合作视为近期合作的重中之重,通过“10+ 1”和“10+ 3”机制,积极参与和推进东亚地区的合作进程;二是凭借西部地区地缘、族缘优势,同中亚、南亚等周边国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目前,西北与中亚、西南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已经起步,这将成为我国有效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不容低估的经济增长极;三是东北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近期内具有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趋向的一个热点地区,因此,我国应把东北亚当做最具潜力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地区,通过加快图们江三角洲的区域开发来带动和促进东北亚经济圈的繁荣,以此抵御和缓和东北亚日益紧张的与经济发展不和谐的动向。

短期内,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两种趋势将并行不悖。但长期看,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现有国际区域组织的逐步扩大和跨区域、跨洲际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将为实现经济全球化铺平道路。当前,北美与西欧以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为纽带,东亚与北美以APEC为桥梁,西欧与东亚以亚欧会议为渠道,形成了东亚、北美和西欧三大地区之间的相互交织的国际经济关系网络。因此,突破疆界、跨越洲际的区域经济合作将成为今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方向。从经济发展全局考虑,我国制定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规划时要具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在重点发展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组织的同时,也要注重借助各种国际性组织、非正式会议和现有的区域组织,构筑我国全球性的经济合作网络。从长期看世界经济南弱北强的局面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因此,在选择我国全球性区域经济合作重点对象时,要把拥有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优势,在世界经济中居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美国、欧盟和日本不仅符合上述条件,而且也是中国现在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最重要的经贸伙伴,所以处理好与它们的合作对中国至关重要。可以考虑利用APEC加强中美之间的联系;通过东北亚、“10+ 3”以及APEC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来加强中日韩合作;借助于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亚欧会议,使中欧关系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二)模式选择:多元重心与多层次对外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综合考虑当前的各方面因素,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选择的具体内容如下:

1.采取不同层次的经济合作同时并举、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由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三个不同的层次,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也要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取次区域、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经济合作的同时并举、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见表3)。在发展对外区域经济合作时,我们要力争做到:首先,要强调经济合作的全面性。这要求我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各类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关系,以顺应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要突出区域合作重点。从地缘经济和实际情况的角度来看,我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心在亚太地区。最后,要照顾经济合作的现实性。在积极参与和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同时,还应在一些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暂不成熟,但可以在较小范围内强化经济合作的地区进行次区域经济合作。

表3      我国不同层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构想

2.顺应时代潮流,实现由单一重心模式向多元重心模式发展的转变。我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心十分单一,主要是以亚太地区为重心。为顺应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在立足亚太的同时,构筑自己的多元重心模式框架,实现由单一重心模式向多元重心模式发展的转变。总体来说,如图1所示,我国应以两岸四地为核心,向东通过推动APEC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进程,加强与APEC成员间的经济合作,同时,通过“10+ 1”或“10+ 3”的深化,构建东亚区域合作的框架;向北进一步推动中亚五国和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进程,由优惠贸易安排和项目开发向更高层次过渡;向西借助亚欧会议加强中欧合作;向南凭借《曼谷协定》和西南地区的地缘优势,谋求与南亚地区合作协定的成员建立较为密切的经贸关系,为今后的合作奠定基础。

图1 中国多元重心模式的构想

3.推动开放模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探寻共同利益的结合点。按照APEC和WTO的经验,组建任何层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总体思路都是相互开放市场,相互融合经济,共同发展,共同受益。这是因为开放的资源配置空间范围越广,可以利用的资源的种类越多,各国资源配置的效率的就越高,共同利益的结合点就越大。而且,除了共同经济利益以外,开放性、非排他性的合作也与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相适应,因此,中国应积极推动并扩大开放模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不过,我们在推动开放模式的区域经济合作时,也要把握开放的度,因为即便是那些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也并非完全开放。所以,我国应该根据自己国情制定开放进程,掌握市场开放的主动权,处理好“以我为主”和“合作共赢”的关系,既适当保护自己又适度引进竞争,使我国产业充分利用过渡期孕育成长,进而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宫占奎.区域经济组织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李琮等主编.经济全球化地区化与中国.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3.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曹沛争,徐栩.中国“入世”与“中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6)

5.陈建国.经济合作中的次区域贸易协定:亚太地区的分析.亚太经济,1998(6)

6.McDonald,B.,The World Trading System,MACMILIAN PRESS LTD,1998

7. Robertson,D.,East Asian Trade After the Uruguay Rou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原载《财贸经济》2003年第2期)

【注释】

[1][日]山襄:《自由贸易协定和日本》,《贸易和关税》1999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