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农民报的通俗化编写工作

甘肃农民报的通俗化编写工作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农民报的通俗化编写工作——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新闻班写的讲稿引 言学习通俗化的编写方法,把我们的报纸办得生动活泼,使读者喜闻乐见,是目前整个报纸工作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今天只就甘肃农民报创刊五年多来所碰到的一些问题,和所采取的一些做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甘肃农民报的通俗化编写工作_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新闻班写的讲稿(年月)_萤光集

甘肃农民报的通俗化编写工作——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新闻班写的讲稿(1956年10月)

引 言

学习通俗化的编写方法,把我们的报纸办得生动活泼,使读者喜闻乐见,是目前整个报纸工作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特别是要办给工农大众直接阅读的报纸,更要重视通俗化的学习。目前,通俗化的死敌——党八股,还是非常跋扈的,毛主席早在1942年《反对党八股》演讲里指出党八股的八大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藉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不负责任,到处害人”等,可以说俯拾皆是。现实生活是那么丰富多彩,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群众语言是那么生动活泼,切实有力,风趣幽默,可是一拿起我们的报纸,又显得那么样呆板无味,使读者叫苦,不爱看。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里,毛主席曾为此写了一条按语,讲道:“我们的许多同志,在写文章的时候,十分爱好党八股,不生动,不形象,使人看了头痛。也不讲究文法和修辞,爱好一种半文言半白话的体裁,有时废话连篇,有时又尽量简古,好像他们是立志要让读者受苦似的。”怎么办呢?毛主席在同一条按语中教导我们:“这就要求我们的报纸和刊物的编辑同志注意这件事,向作者提出写生动和通顺的文章要求,并且自己动手帮作者修改文章。”为了肃清党八股,改进党的文风,我们这些做报纸编辑工作的人,应该十分自觉,在通俗化方面多多下些工夫。

究竟什么是通俗化,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怎样才能是一张通俗化的报纸,以及怎样办通俗报纸,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是很复杂和细致的。今天只就甘肃农民报创刊五年多来所碰到的一些问题,和所采取的一些做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有用的加以吸取,无用的加以抛弃,错误的加以指正。

这一讲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讲些一般道理,属于我们对于通俗化的认识;第二部分是讲些通俗报纸工作中的基本问题,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第三部分是讲某些文章体裁和专栏的编写问题。

第一部分 从农民报的特点谈起

为了教育农民,指导农村工作,党创办了许多农民报纸,有的省上办,有的专区办,有的县上办,在我们省就有六十多种,以后还要陆续增加。这些农民报纸,和其他类型的报纸比较起来,是有其明显的特点的。

农民报纸最根本的一个特点,是面对农民讲话。一般报纸,比如甘肃日报,它的读者成分是很广泛的,有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商业从业人员、战士、干部、学生、知识分子、民主人士等,可以说,七十二行,三教九流,都是它的宣传对象。这就使得它的内部活动和版面配备、宣传锋芒,也是很广泛的,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要求它去研究和指导。可是农民报纸,它的读者成分是比较单纯的,绝大多数是农民,而且一切宣传要直接面对农民来讲,和一般报纸比起来,在各方面是迥然不同的。比如:在机构组织上,农民报纸只能就农村生活来分工,如农业合作化、农业生产、农村财经工作、农村文教卫生工作等,而不像一般报纸按照整个社会生活来分工,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财经贸易、政法等。在人力使用上,要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力量集中到农村工作方面来,了解情况,培养通讯员,编写稿件。虽然有时候也要派人到工业、交通等部门去了解情况和采访,那也是为了向农民宣传工农联盟,不是企图去解决工业交通方面的问题。在研究农村工作问题时,必须从领导(从省级领导一直到乡村领导)、干部、农民三方面去作全面了解,看各个环节存在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使自己心中有数,了如指掌,但在编写稿件的时候,要面对着农民,集中力量来解决农民当中存在的问题,至于领导和干部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捎带提一下,或者根本一字不讲,那是由其他报纸来解决的。总之,我们办农民报纸,虽然在内部活动的时候,左顾右盼,看上看下,是允许和必要的,但在报面讲话的时候,必须嘴巴对着农民。

这里要特别强调,编辑人员成年累月住在领导机关,与领导和干部打交道多,和农民直接来往少,即使下了乡,也是和干部接触多,和农民接触少,往往习惯于从领导角度出发,讲起话来,领导上应该怎样,干部应该怎样,而不是说农民应该怎样,结果把“面对农民讲话”改成了“面对干部讲话”,这是很危险的。长此以往,报纸会脱离农民,使农民报成了干部报。事实证明,只要报纸面对农民来讲话,不仅农民感到亲切,容易接受,乡干部也可以从这里了解到应向农民讲些什么,要农民干什么,怎么干。这就是说,既满足了农民的要求,也满足了干部的要求。据了解,乡村小学教员和一部分高年级学生,读农民报的也不少。生活在农村,和农村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求知道党的农村工作政策和农村生活的变化,那是很自然的。我们应主动地向他们发行报纸,通过他们扩大报纸宣传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转移视线,研究起他们的教学工作来。当然,必要的宣传还是要的。

为了切实贯彻面对农民直接讲话的方针,甘肃农民报创刊的时候,曾提出“眼睛看着农民,耳朵听着农民,嘴巴对着农民”的口号,要求编辑人员熟悉农村,倾听农民呼声,关心农民生活,在下笔编稿的时候,力求讲到农民心上去。这个口号,在这几年的实践过程中证明,对改造编辑人员思想,坚持通俗化编写原则,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不过,以后也发现,这个口号的前两句是有毛病的。我们不仅要看着和听着农民,还要看着和听着国内外局势,国家社会主义工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和小手工业改造等,给农民加以必要的讲述。仅仅看着和听着农民是不够的,狭窄的。

农民报纸的第二个特点,是当地农村生活的宣传,占了报纸的主要篇幅。党创办农民报纸,是为了教育农民,指导农村工作,报纸对于当地农村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必须以主要篇幅去反映和指导,促进其发展。在份量上,一般要占到四分之三。从内容上看,大致包括:农村工作政策的传达及其执行情况;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面貌;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民文化活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政权的建设;先进生产经验和先进工作经验的推广;农村科学技术卫生的传授,农民的意见、批评、呼声等。当然,随着农村工作的发展,报纸的宣传内容要经常改变。比如:在土地改革完成以前,反霸、减租、土地改革,是报纸宣传的中心内容;在土地改革以后,合作化以前,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是报纸宣传的中心内容;现在,除高级合作化的宣传以外,要特别抓住社社巩固,社社增产,户户增收的宣传。从文章作者看,绝大部分应该是农村通讯员写的,而且要注意到地区的平衡,不要把省级农民报办成某县的农民报,把县级农民报办成某几个乡的农民报,否则,会使报纸的宣传面狭窄起来,脱离了其他地区的农民。

前面这样讲,是不是说,农民报纸对于其他方面的社会生活不宣传呢?不是的。对于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建设、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手工业改造、各项重大事件,以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资本主义国家的腐朽、保卫和平的斗争等,都要加强宣传。不过,在宣传时,一定要面对农民,从教育农民的角度去着眼,不能泛泛而谈。

农民报纸的第三个特点,是文章编写必须具体。农民接受新事物,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从事实出发,不从理论出发,一切要拿“样子看”,好了干,不好了不干。我们在编发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农民的这个思想特点,尽量用农民的实际生活去教育农民。也就是说,让农民去教育农民。当然,在“言事”的时候,要有“说理”的成分糅合在里边,把实际生活和理论灵活地结合起来,使农民看了“事”,也明了“理”。有的报纸把这叫做“活人活事活道理”,是很恰当的。农民认识新事物,还有一个特点,是一比一串,这是农民运用很广泛的一个思想方法,张三比李四,上庄比下庄,解放后比解放前,入社后比入社前,从对比中引伸出结论,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提高。农民的这种思想方法,在我们编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注意运用,以增强宣传效果。有的报纸,为使文章写得具体,在编写理论教育、时事教育、科学教育等性质的文章时,曾经提出了从事实到原则、从具体到抽象、从近到远、从不熟悉到熟悉、从简单到复杂等做法,是很好的。另外,在行文时,切忌那些含含糊糊、笼笼统统的字句出现在报面,使农民无从理解,造成困难。

农民报纸的第四个特点,是文字口语化,念来顺口,听来顺耳,像说话那样。

农民报纸的第五个特点,是报纸杂志化。农民报纸,限于农民的读报时间和读报能力,一般都是两三天才出一期,一期是四开四版或两版,充其量不过一万五千来字,可是它的宣传任务经常压得编辑喘不过气。在这种任务多、刊期长、容量小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应该像一般报纸那样,迅速地、多方面地反映情况;一方面应像杂志那样,抓住关键,系统地、突出地宣传好某一个问题。

除此之外,农民报纸还有字大、行稀、图文并茂、编排方块化等特点。

什么是通俗化

刚开始接触通俗报纸的人,总喜欢问:啥叫个通俗化?要想给通俗化下个定义,然后从这个定义出发,去钻研通俗化,去办通俗报纸,那是靠不住的,会束缚自己的脚手的。但是,为了开步走起来,思想上有个初步的认识,对于许多人的说法,知道一些还是必要的。

这些说法是什么呢?就我们搜集到的一些介绍给大家。有的说:“通俗化是众人的口”;有的说:“通俗化是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教育老百姓”;有的说:“通俗化是细致的思想工作,艺术的创造工作”;有的说:“通俗化是用群众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反映和指导当前群众最关心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有的说:“通俗化是深入浅出的问题”;有的说:“通俗化的实质是联系实际和指导实际,联系群众和教育群众”;有的说:“通俗化是个严重的政治任务,不是单纯的技巧问题”;有的说:“通俗化是决定报纸命运,即能不能深入群众的问题”;有的说:“通俗化是编辑人员的思想改造问题”。

这许多说法,虽然有的还不够那么全面和明确,强调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是从这些说法里,可以看出:我们提倡通俗化,把通俗化作为报纸的编辑方针,其目的是为了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使报纸以群众的经过提炼的语言,反映群众的思想、生活,反映群众迫切需要的问题,并以简单明了、具体生动的形式,来宣传党的政策,使党的政策和群众的要求与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指导当前农村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毛主席讲:“严重的任务是教育农民。”这个严重的任务,一部分是要农民报纸来担负。现在农村已经合作化了,单干农民已经成了集体农民,但是在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道路上,道儿还很长很长,任务还很多很多,要求报纸不断地去宣传,去鼓动。比如说,从经济地位讲,我国农民已经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成员,但是从思想形态讲,许多农民还保存着自私、保守等小农经济的思想,党是要帮助农民逐渐克服,而在这方面,报纸是有它的一定作用的。再比如说,农民迫切要求提高文化水平,要求多知道些理论、时事、科学、技术、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报纸必须采取深入浅出的办法,尽力地去满足他们。所以,我们应当首先认识,通俗化是个严重的政治任务,丝毫不能抱着一种轻率的态度,马马虎虎,得过且过。

img43

1953年,流萤榆中农村给农民读报。

要做好通俗化的工作,必须具有坚强的、经常的群众观点;必须采取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必须钻研党的政策,经常树立明确的政策思想。这是通俗化的关键,我们应从这方面多下工夫。我们要时时刻刻记着,我们宣传的对象是农民,他们由于长时期的受到封建阶级的统治,不识字,没文化,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几年大家学了些文化,识了些字,但是多的人还是不识字,摘了文盲帽子的还是少数。我们在写文章时,用一个词,写一句话,都要想到他们的接受能力,不能用那些抽象的冗长的话去为难他们;更不能以为农民是无知无识,只有自己是全智全能。其实,农民比我们高明得多,知道得多,所谓通俗化,就是拿农民自己的东西去教育农民,并不是我们坐在办公室里,在个别字句上改一改就是通俗化。只有老老实实地向农民学习,才能做好为农民办报的工作。可惜的是,我们许多同志的群众观点,有时有,有时没;有了,稿子编得很通俗,没了就编得很生硬。在日常工作中,“改稿”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改人”。在工作方法上,还应该经常注意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群众路线方法,多做群众工作,多做调查研究,多培养通讯员,多发表他们的文章,使报纸紧紧地联系着群众,吸引着群众。一离开群众生活,报纸就显得苍白无力,通俗化也就失去了基础。对于党的理论、各项政策更要经常地、联系实际地学习,头脑经常保持清醒,不为现象迷糊,不使自己失却工作方向和辨别能力。总起来讲,通俗化的过程,就是编辑人员的思想改造过程,群众工作开展的过程,和编辑部马克思主义水平提高的过程,只有这三方面的工作做好了,持久的彻底的通俗化才能得到保证。这三方面的工作进展程度,会具体地反映在报纸通俗化的水平上。

一篇真正通俗化的文章,一定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物。我们发表一篇文章,要是主题是群众最关心和最需要的,讲得合情合理,真正能解决群众的问题,在不得已的时候,即使用上一两个难懂的词,句子稍微长一些,群众还是喜欢看。要是内容和群众的生活、斗争没有关系,或者讲不到点子上,即使写得再通顺活泼也没人喜欢看。内容是首要问题,语言和形式只能帮助内容的表现,使群众更容易接受,文字本身不能决定文章的价值。但是我们也不能片面地去强调内容的重要,忽视了群众语言和群众形式的采用,如果认为内容群众需要就行了,文字可以不管,那实际上是取消了通俗化,会和单纯追求文字技巧而忽视内容一样地走到错路上去。只有文章的内容具有明确的政策思想和真实的群众情感,采用群众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说是一篇通俗化的文章。

至于前边那许多说法到底以哪一个说法好?我们认为“深入浅出”这四个字概括了通俗化的原则和作法,抓住了通俗化的要领。至于怎样去理解,各个人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是这样理解的:所谓深入,就是:深入地钻研党的理论、政策、指示,深入地了解群众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群众的思想状况,深入地改造编辑人员的思想;所谓浅出,就是:从群众现在的思想水平和文化水平出发,用群众的普通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理论、政策、指示,生动活泼地传达给群众,吸引群众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深入,是指编辑人员说的;浅出是指所编写的文章说的。二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共同构成通俗化。

对一些错误认识和错误作法的批判

前面讲了我们对于通俗化的认识,通俗化的目的,通俗化的关键所在,和怎样才算是一篇通俗文章等,这里顺便把一些对通俗化的错误认识和错误作法讲一讲。

有的人讲,“做通俗化工作,没出息,有失身份”,于是不安心,盼望早调走。他们不了解,做通俗化的工作,为农民办报,是关系着工农联盟的一桩大事情,不但很光荣,很重要,而且味道很长,做起来很不简单,不下工夫学,根本做不好。

有的人,在开始做通俗化工作的时候,往往容易把通俗化误解为简单的文字翻译,他们认为,只要把“本省”改为“咱省”,“我们”改为“咱们”,“去年”改成“年时”,“干什么”改成“干啥”,“农民们”改成“乡亲们”;把二三十字的长句子改成十来字的短句子,把“买进耕牛三头”改成“买进三头耕牛”;把那些空洞的字句和不必要的修饰语删掉,就是通俗化了。一句话,他们认为通俗化工作,仅仅是个别字句的改动。也有的人,认为通俗化仅仅是形式的问题,“前后是快板,中间加插画”,就是通俗化的文章。很明显,这些看法,是形式主义的,不正确的。只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同时去研究,才可能进入通俗化之门。

有的人,在开始工作时,叫喊:“难呀!老虎吃天爷——没处下爪呀!”一天愁眉苦脸,很不愉快。是的,要做一个通俗报纸的编辑很不简单,思想要健全,政策要读懂,报纸业务要熟悉,还要有一定的文艺知识、生产知识,确实很不容易把工作做好。“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只要我们下苦工学,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日积月累,是会由不懂到懂,由外行到比较内行的。

通俗化的文章,要求事物形象化,作者往往容易过分渲染,添枝加叶;编辑容易想当然添一些情节进去,结果违犯了新闻真实性,损害了党的威信,切忌。

给农民宣传,文章故事化是很好的一个办法,有矛盾,有曲折,有人有事有道理,但是我们硬编,假设上一个人,就道起故事来,这是错误的。至于拉洋片之类,应当别论。通俗化要求短,但是我们不能把复杂的事物,为了迁就短,简单化起来。那样做的结果,文章质量降低,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简练要得,简单化一点要不得。

在开始学习通俗化的时候,必要的临摹是允许的,但是我们不能死搬硬套,人家来个啥,咱就来个啥,人家怎写,咱就怎写,不研究,不创造,不从群众生活出发,那是很不好的。

至于有人问:通俗化是为了适应群众文化水平,将来群众文化水平提高了,就不需要了吗?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短时期就能做到的,也不是不分先后的,群众在任何时候都有水平高低之分的。我们还应该这样看,通俗化是最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生命力最强的。因而通俗化是永远需要的。

第二部分 政策和群众

前面已经说过,通俗化的目的,就是为的把党的政策意图深入浅出地贯彻到群众中去,使它变为群众行动的动力和指针。

我们党的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但在一定时间内和群众的思想还是有某种程度的距离的。这是因为:党的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但是,它是群众中先进思想的集中表现,当再回到群众中去的时候,在一定时期并不能马上为广大群众所普遍理解;而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不是一样的,对于党的政策,在当地执行时,必须加以具体化。

我们通俗化的任务,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把党的政策变为广大群众的认识,因地制宜地指导群众的实践。

那么,怎样解决政策和群众思想的矛盾呢?

1.首先要“两头熟”。既熟悉党的政策,又熟悉每个时期群众的主要思想情况,然后找出关键所在,把两者结合起来。在熟悉党的政策方面,办法不外这样几条:理论学习——这是提高编辑人员政治、政策水平的根本办法;经常钻研党的指示、决议和有关报告;学习上级报纸和兄弟报纸的有关言论。在熟悉群众方面:跑领导机关了解当前工作的全面情况和主要矛盾;从来稿中了解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编辑部派人下乡调查研究;编辑记者交农民朋友。这些办法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政策学习,我们就常发现有人连党委和政府发表在报上的指示和中央党报的言论也不看。对编辑人员来说,确实是很危险的。“两头熟”到什么程度呢?至少对党在农村的政策要融会贯通,会根据党的政策、方针处理具体问题;对群众的思想情况大体要做到:当前群众思想上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他们有些什么要求,除了主要矛盾,还有哪些要求和呼声?这样编写的稿件,才能做到既体现了政策精神,又能把话说到群众心上。

2.把政策贯穿到具体事实中去宣传,也就是活人活事活道理。这就要我们善于从群众平凡、复杂的事物中,观察研究政策在群众中的作用,通过这些具体事例的报道来宣传政策精神。这是把政策和群众思想结合起来最有效的办法。这在报纸上是不胜枚举的,差不多所有报道群众活动的消息和通讯都是这样。比如采访一些老社中思想顾虑较多而已经转变的事例,解决一般群众入社的顾虑;报道坚持勤俭办社方针好的事例,宣传勤俭办社的道理等。

3.加强对先进思想和先进经验的宣传。前面已经说过,党的政策是群众先进思想的集中表现,而党的政策再回到群众中去时,也是首先在先进人物身上贯彻下去。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先进人物的活动和他们的体会,带动一般和落后的赶上他们的水平。同时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新的东西总是在和旧的斗争的过程中生长起来的,只有充分反映这种新与旧即先进与落后的斗争,教育作用和指导作用更大。

4.适当增加理论、政策的通俗地系统地讲解。前面说的几种办法,是我们解决政策与群众距离的最主要的办法。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够系统,对理论方面的原理原则不能很好阐述。这就要求我们增加一些通俗的理论政策讲座,使读者能系统地得到这方面的知识,以便从根本上提高读者的政策水平。像以前办过关于党的知识的讲话、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讲话和农业社讲话等,据读者反映,对他们获得这方面的系统知识都很有帮助,证明这种马列主义的通俗化工作是完全必要的。

群众情感

一、热乎乎和冷冰冰

群众情感,是通俗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在通俗化工作中,有时碰到这样的情况,通讯员的稿件反映的是很生动的事件,到编辑手里,这些事件成了死板板的“稿子”,“我看你、改你是为了报纸上用你”。对稿件当事人喜怒哀乐的情感无动于衷。结果,编出来的稿子贫乏、枯燥、千篇一律、没有生气。在处理退稿退信时,有些关乎群众生死的重大问题,也成了例行公事,退出了事,很少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的后果着想。有这么一件事,1955年春民勤县一个农村妇女,给编辑部来了一封信,控告她的丈夫和嫂子姘居,对她百般虐待,编辑当时也还同情这个妇女的遭遇,但是并没采取负责到底的态度来处理这件事,只是和一般来信一样转给了当地“有关方面”。信一转出,这件公案就算了结了,再也没有催办。另一方面,也有这样的情况,当编辑费心费力地编好一篇稿子,满以为会受到群众的赞扬,但是下去一了解,反映却是冷冰冰的。问看了没?看了,有啥感想?说不出。像这样群众的爱憎引不起编辑的共鸣,编辑的热情得不到群众的赏识,是什么原因呢?一句话:思想情感有距离。所以一篇文章尽管内容是重要的,语言可能也是丰富的,形式也可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要是和群众的情感不一致,就不能算是完全的通俗化,只能算是半生不熟的通俗化。

二、症结在哪里

编辑情感和群众情感有距离,仅仅是个情感问题吗?决不是的,根本原因是立场、观点和态度问题。

我们应当站在什么立场,这在理性上大家是明确的: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即党的立场。可是在具体工作中,就不那么明确了。几年来,甘肃农民在生产和社会斗争中,表现了朴实、厚道、勤劳的优秀品质,他们爱憎分明,是非分明,热爱党,热爱毛主席。当社会主义的美好前途一经他们理解,坚持斗争,任劳任怨,许多贫苦的山区在他们自己的手中变样了,许多办不到的事办到了。这些,虽然在报纸上反映了一部分,但是很不够。表现在报面上的是平平淡淡,千篇一律,老气横秋。正像新华通讯社在批评他们某些农村稿件时说的:“听不见农村的鸡叫狗咬”,陕西农民报批评自己的报纸是“看不出八百里秦川”。而我们也是这样:看不出甘肃农民在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斗争中的丰富的思想感情。比如在合作化高潮以前,有的同志下乡采访,看到农业社的某些缺点,就大喊大叫,认为困难重重;对农业社的干部也是过分挑剔,认为不够“标准”。而对于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迫切要求,关心不够,支持不力。这时候,我们的思想感情,可以说和农民离得很远。这难道光是情感问题吗?所以立场问题不解决,要表现农民的真实的情感,是办不到的。

随着立场,也产生了我们对待各种事物的具体观点和态度,也就是敌、友、我的问题。对敌人,我们是坚决打击。像土地改革中,我们写了“砸破地主阶级的造谣罐,土改不是割韭菜”的《大家谈》,对地主阶级的造谣破坏活动采取了坚决粉碎的态度,义正词严,充分体现了农民对敌人的真实情感。对朋友——也就是统一战线中的同盟者,我们是既联合,又批评的态度。至于对人民群众,就是毛主席说的,我们当然应该赞扬。人民也有缺点,我们应该长期地耐心地教育他们,帮助他们同自己的缺点错误作斗争,使他们能够大踏步地前进。这就是我们在前面说的,农民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争取社会主义前途所表现的斗争性和高涨的劳动热情,是农民思想情感的本质所在,我们应该充分地表现他们。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民长期处于个体经济下所养成的一些自私、保守、落后的思想感情,即使在生产关系改变的今天,也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就要我们以工人阶级的思想为指导原则,深入体会农民的思想感情,不光进步的,也包括落后的,在全面了解农民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对进步的更加发扬,落后的加以教育和改造。这就是我们对农民应有的态度。

三、怎样体现群众的真实情感

几年来,我们从整个报面和字里行间表现群众的情感,是有一定收获的。像1955年春季,我们收到临夏县农民马尕斯要求入社未被吸收的控告,原因是社干部嫌他穷。我们收到来信后立即发表,并向当地区、乡组织去信要他们处理,不见答复,最后给县委和地委去信,前后十次,这个问题终于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此外,像“懒文书”、“水地上山”、“老王是像坐月子的婆娘”等,在表现群众情感方面也都是比较好的。“老王是像坐月子的婆娘”是1954年春天发表的,到1956年榆中来紫堡的农民还在谈论着这件事。榆中高崖农业社的社员们看了“水地上山”的稿子说:人家把山地都变成了水地,我们还能让平川地老是旱地,结果全社没上一个月,打了四百多眼井,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出了水。国家建设和国内外时事,对农民也有着很大的鼓舞作用,当报上发表了苏联帮助我国建设一百四十一项企业的消息后,不少农民打问这一百四十一项有没有制造拖拉机的工厂。

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对充分表达群众情感方面下的工夫不够,在业务活动中也发生一些缺点。这里最突出的就是这样一种倾向:编稿成了单纯的“文字匠”,平铺直叙,毫无波浪,为编稿而编稿;在采访中也是套框框,和农民谈话是为的挖材料,“来了就问,问了就记,记了就写,写了就走”,对于各阶层农民和不同身份的农民的思想和心理面貌,他们的疾苦和欢乐,则知道的很少,甚至不知道。这样一来,在报面上就出现一些人名、地名、时间不同而内容大致相同的稿件,男女老幼说着同一的话。也有以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情感代替农民情感的词句和文章。如351期表现合作化后生产高潮的一篇《人人生产忙》的通讯,就出现了这样的句子:“听!什么东西叮当响?那是开夜荒人的铁锨碰着镐子了。看!谁们在深更半夜里,还打着火把在野地里乱跑?那是少年们在掏麻雀。”360期一篇挖渠的小稿子,一开头就是:“3月14日夜深人静的时节,只听得远山里传来‘嘿哟!嘿哟!’的声音,出来一看,远处的水泉山上,忽闪忽闪地发亮。这是什么呢?原来是……”这可以说都不是农民的真实情感的描绘。

由这,我们就可以看出,农民情感是表现在各个方面——生产的、生活的、社会的、家庭的等等。它的特点是爱憎分明,是非分明,斗争性强。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在具体稿件中表现农民这种鲜明的真挚的思想情感,使我们的一篇稿子、一句话都能说到农民的心上,使农民经常能在报纸上感觉到他们所熟悉的泥土味。另一方面要在编辑、采访和处理读者来信的工作中,对农民中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当作自己的事情对待,所谓“感同身受”,“设身处地”。这就是加里宁说的:“要使通讯感动人,首先要自己能感动,在你的作品中要有你的公民、共产党员的感觉、思想在跳动”。对于农民的要求、对坏人坏事的斗争以及个人生活、家庭、婚姻等方面的申诉和控告,都必须做到及时地负责处理。在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上,更需要在报面上公开地加以支持。这样,“同命运,共呼吸”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四、情感哪里来

认识了群众真实情感,我们怎样培养这种情感呢?

1.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政策。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党的政策是我们每个时期的行动方针。只有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政策知识愈丰富,才能敏锐地洞察一切社会现象,思想情感才能更加丰富起来。合作化高潮以前所发生的支持不力现象,根源还在于我们的理论和政策知识不足,所以,解决情感问题,首要办法还是学习。

2.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体验、锻炼。我们大多数是青年知识分子,以往对农民都是很不熟悉的,不仅不熟悉,甚至有的非常无知。几年来许多同志下乡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观察、锻炼,已经收到了很大效果,今后更要采用这种办法,让大家普遍有和实际接触的机会。以往我们提出的“要得到农民的知心话,先作农民的知心人”的口号,应作为我们采访活动的指导原则,从各方面熟悉农民,了解农民,并尽自己的力量在实际工作中对农民和农村工作有所帮助。

3.加强日常的思想改造。上面说的学习理论政策和到生活中体验,都是属于思想改造范畴的问题,这里还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必须严格划清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思想界限,克服个人主义和自满情绪,防止小资产阶级的扭捏作态来代替真实的群众情感,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时时在一起,这才能保证我们思想情感的健康。

语 言

一、对语言的基本认识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在用着它,用它来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就是哑巴,也是用手势语言来代替有声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对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说,就是用一种特殊的书面语言作为教育人民指导工作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所谓通俗化也就无从谈起。

毛主席向来就很重视语言这个问题,他在反对党八股的讲话中,举出党八股罪状之一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他说:“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么?”还说:“现在我们有许多做宣传工作的同志,也不学语言。他们的语言乏味得很,他们的文章就没有多少人喜欢看,他们的演说,也没有多少人欢喜听。”毛主席指出学习语言的重要性:“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的力气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怎样学习并运用语言呢?这里,就我们农民报几年来的认识和体验提出些意见。首先必须搞清这两个问题:

头一个,语言是怎么来的?语言是人类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在远古的时候,人类为了寻找食物,抵抗猛兽,大家一起劳动,为了配合得上,就要互相招呼,就像我们现在听到的打夯的声音那样,最初不过是简单的音,后来由于劳动生活一天天复杂起来,就产生了许多比较复杂的音,一定的声音表示一定的意思,用惯以后,你说我懂,我说你懂,大家都听得懂,这就形成了语言。由于人类生活的不断改变,词量也就逐渐丰富起来。像我们现在常说的一些词汇:“党”、“革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斗争”、“批评”、“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很多人在以前都是未曾听过的,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这些新的词汇进入了我们的语言领域。所以,语言是人民创造的,语言的历史是和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紧紧联系着的。

其次,语言是没阶级性的。在阶级社会中,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都是带有阶级的性质,表现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当基础——即经济制度改变,旧的上层建筑亦将随之改变或消灭,而语言却继续存在下来。它只是被掌握在一定阶级的手里,为一定的阶级服务,它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像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所用的许多词汇,如父母、朋友、太阳、土地、百姓等,很多我们现在还使用。只是由于社会制度的改变,有些词的含义改变了。如劳动这个词,在封建社会里剥削阶级把劳动说成是下等的可耻的事情;在我们新社会,已经丧失了从前的含义,成了光荣的、豪迈的、英勇的事情。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语言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是一天一天地在发展着的。语言跟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但因词汇的增加而丰富起来,还因词汇本身含义的变化而丰富起来,而有的词汇逐渐消灭。

二、通俗化报纸要什么语言

我们通俗化报纸要什么语言呢?一句话,要群众语言。为什么要群众语言,最根本的原因是:如前面所说的,我们的语言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和阶级斗争中创造的,我们的报纸就在于反映和指导劳动人民的这种实际斗争,离开了劳动人民所创造的语言,报纸就没法表现这种实际斗争。所以,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同时,从群众语言来看,它有许多特点和优点,就我们的体会,大致是这几方面:

1.群众语言是反映群众实际生活的,是具体的。群众比事说理,都给人一种具体真实的感觉。如农民形容山很陡是“上山碰鼻子,下山擦尻子”;形容山地陡是“挂不住佛爷放不住饭”;说有些人故意装穷是“房檐下的鹁鸽,有病也哼哼没病也哼哼”。我们平常说的“加紧干活,不要消停”,在农民来说就是“站一站,二里半”,在农村妇女说就是“抬头误三针”。就在叙事时,并没因句子多而减少给人的实感。像农民报373期有篇《李毛娃跑驴》,是农民李作枢写的,他形容一个社员驮粪时糟蹋牲口是“你看他,为了多挣工分,打得牲口撑开四蹄飞跑……来回都是‘满载’,去时驮的粪,来时骑的人。”短短几句话,活生生地写出了当时的情景。

2.群众语言是简练的,有力的。像文艺战士崔八娃在他的“狗又咬起来了”里面,说他听不得狗叫,狗一咬,常是国民党保丁在村里来逼粮要款、抓人打人来了。他爹就是被打得晕死过去,以后由邻居他们抬了回来的。故事末尾说:“这一夜,我不知怎么睡着了。突然,妈妈爬起身,紧紧抓住我说:东娃子,你听,房檐外,天蒙蒙亮,村边的狗又咬起来了。”

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听的人好像亲耳听到了可怕的狗叫。国民党保丁将要来干什么杀人放火的勾当,作者并不说下来,可比说出来更有力量。

3.群众语言是形象的,富于情趣的。有位农民说一对夫妻不和睦的情景是:“一个锅上摔、案上拌,一个东邻躲、西舍串。白天是猫狗夫妻,动不动吵嘴打捶,晚上是冤家对头,睡在一搭背对背。”这和我们写的“由于经常吵嘴打架,于是,感情非常恶劣……”要生动得多,具体得多,形象得多。简直活画出了当时说话人的声色。有篇“民族团结的故事”,写一个回民老大爷,冬天的夜里赶驴回家,把驴上驮的粮食掉在河里,经一个汉民老乡帮他抬出来,送他回家。老大爷的老伴儿赶忙做了鸡蛋要请这个老乡吃,不想这个人立即走了,老阿婆埋怨男人说:“呼达!你这人真是,就这么打发走了?”只一句话,就写出了当时老阿婆对这个人的感激心情。真是听其话,如见其人。

4.群众的语言短促、响亮、干脆,很少转折词,但非常自然。华山同志在关于通讯写作的一篇文章中举的一个例子,很可以说明这个特点。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一个游击区老太婆叙述进军的片断:正睡不着,村外“啪”的一枪——我拉拉老伴:“国民党来啦?”“别嘈嘈。”他披上棉袄出去,又悄悄跑回来。“快烧开水,解放军到了。”我点上灯,街门雪地呼喇喇的,当院顿时站满了人,可不进屋暖暖。我给把火,烧开一锅水,老伴提着空桶直跺脚:“看你,都走啦。”“快挑上一担,能追上啊。”我送走老伴回来,院里满满的又来了一伙。我拉响风匣,又走空了……院里一宿没断过队伍,水没喝口就往南开,够国民党受的。这样朴实的表现手法,把大军源源过境的气势和热爱自己军队的心情表现得多么亲切动人,流露出来的阶级感情又是多么强烈而又含蓄。要是用欧化语法串联起来,不但引文冗长,这样短促、干脆、响亮的语言特点是根本无法表现出来的。

根据上面说的特点,我们通俗化报纸的语言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初步的讨论就是:明确、生动、朴实、简练、口语化,念得上口,听得顺耳。

三、报纸语言中的问题

我们的要求是这样,我们农民报实际运用的情况怎么样呢?显然,达到这个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农民报从创刊到现在,关于语言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反霸土改时期。这时候我们开始搞通俗化,大家在这方面的努力较大,学习群众语言的风气很盛,因此,表现在报面上的语言是比较生动、明确、有力的。像说站稳立场是:“真金子不怕火炼,贼地主枉费心肝。”形容农民自己的团结是:“麻子玉米一锅炒熟的,不记往事,为的是人和气顺。”这些语言都是很好的。但同时,也有滥用方言土语歇后语的偏向,如“瞎腺”、“驴日的”这些落后的低级的东西。

第二阶段是从搞互助合作到总路线宣传前后。这一时期,我们报纸的语言基本上停留在平稳状态,朴实、简练的语言是主流,但搜集和运用群众好的语言的风气低,因此,语言没有前一个时期生动。

第三个阶段是农业合作社高潮前后,报纸语言相反有退化现象。表现在言论、通讯以及文娱材料中的是八股味和知识分子腔调很重。像什么“开展水土保持为根治黄河而斗争”、“积极行动起来,肃清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把力量献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等。这些语言都是正确的,但都缺乏感染力。这样概念语言的增多,也带来了语言的公式化,在报纸上,语言环境不同,人物身份不同,而说的话一样的现象,也就多了。

报纸语言贫乏、空洞的原因在哪里呢?我们觉得主要是随着农村社会主义事业的飞速发展,对群众思想感情的变化了解不深,语言变化掌握不够,这正是列宁说的:“思想的清楚永远是和语言的清楚有关系的,相反的,在语言上如果表现得不清楚,也就是证明了思想的不清楚。”(引自斯大林语言学著作中的哲学问题,三联版,二六五页)所以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们对现实生活和群众情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群众语言的进一步学习。

四、哪里学习语言

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中曾向我们指出了三条道路,这就是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学习外国语言;学习古人的语言。这三方面应该怎样学,我们的体会是这样的:

1.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办法有两个,一个直接向群众学习,搜集群众语汇和他们说话的方法。“语汇越丰富,越纷繁,语言也就越丰富越发展。”(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马克思、列宁和我们当代许多作家,都很注意这一点。马克思的语汇像一个丰富的海港,列宁有两万个语汇,因此很会表现。在和群众的日常接触中,我们就要随时注意搜集群众的语汇和他们的说话方法。另一个是,从民间故事、童话和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学习。高尔基在给初学写作的女诗人雅尔采娃的信里说:“钻到民间语言的幽美里去,钻到歌曲和童话故事的句子结构里去,你在这里可以看见惊人的丰富的形象,比拟的确切,有迷人力量的朴素和形容动人的美。”对于谚语、成语、歇后语也要注意学习。

谚语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靠着口头流传下来的,如“深耕浅种苗儿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反动统治时代人民批评那些统治者)。

成语是对于一件事情或一件东西的总结性的说明,如“起早摸黑”、“水涨船高”、“雪里送炭”、“铁树开花”、“风吹雨打”等。还有些是从古代寓言里概括出来的,如“自相矛盾”、“缘木求鱼”、“愚公移山”、“画蛇添足”都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

歇后语是一种很巧妙的修辞方法,以比喻来说明事情。如“骑驴看账本——走着瞧”、“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等。前面说过,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但在它构成句子来表现的时候,是反映着一定的立场。因此,谚语、成语、歇后语里面,有不少是落后的,庸俗的,低级的,甚至有侮辱劳动人民的,如“老汉叫门——没事”、“乡下佬吃挂面——头一遭”。这就要我们批判地学习,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

2.学习古人的语言。这并不是要我们复古,而是吸取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我们祖国语言是丰富的,不仅表现在我们的现代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在我们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如屈原、杜甫、李白、白居易的诗篇;《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小说。这些伟大的作品中,都有很多优美的有意义的词句。拿诗来说,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齐欢颜”,形容当时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刻同情和抱负;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容人民的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以及不知名的诗人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种高度概括而又具体的对自然的歌颂,都是非常形象而有意义的。至于小说中许多优美的有意义的词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得更多。

3.学习外国语言。前面说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语言也是

不断发展的。我们已经接受了许多外来的语言成为我们自己的语言,今后,随着我们和全世界人民交往的日益增多,和对于世界革命导师——马克思、列宁等著作和优秀的外国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作品的大量翻译,我们的语言还会更加富于青春的朝气,更加丰富起来。当然,这里还要注意语法的区别,特别在通俗化文章中,避免受欧化字句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除过这三条以后,我们还得加紧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学习他的语言的大众风格。他经常用很多浅显的语言说明大道理,如在农业合作化问题这篇享有中外声誉的理论文章中,他以“小脚女人”形容那些对社会主义事业不积极的干部,就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说服力,用字千锤百炼,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五、学习语言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在学习语言中,对于长句和短句、口头语言和新闻语言、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等问题,我们的意见是:

1.长句和短句的问题。前面已经讲了句子短、虚字少、很少或者根本不用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是我们祖国群众语言的一个很大特点,我们通俗化报纸一定要掌握运用这个特点。农民报在创刊时对语言所提出的“每句话一般不超过十个字”、“顺着来,不要倒装句和欧化句”的原则规定,应该坚持下去,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像这样的句子:“一日下午二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部把鹰厦铁路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多铺轨到离江西省鹰潭四百二十二公里的福建省永安县城,从永安城到达厦门只有二百一十二公里了”的长句子应该坚决避免。应当改成“从江西省鹰潭到福建省厦门的铁路,8月1日修到了福建永安县城,比原计划要提前一年多。永安县离江西省鹰潭四百二十二公里,到厦门只剩下二百二十多公里”。另外,语句中过多的连接词因为、所以、而且、但是……以及过多的副词、形容词,也要少用或不用,这就可以避免像上面说的许多句子联成长句的现象。还有像“进行”、“大力”、“加强”等概念的词,也尽量少用。

2.口头语言和新闻语言。学习群众的口头语言,即有声语言,是丰富我们报纸语言的主要方面。但是,口头语言和新闻语言(所有书面语言都是如此),任何时候都是有一定距离的,汉语如此,外国语言也是这样。我们可以缩短这个距离,但是不能完全天衣无缝地填平这个距离。这是因为新闻语言除要求具有群众语言那些特点,同时要合乎科学和语法,这在群众口语中就不能完全这样。我们在平常说话时,不仅发出声音,还用面部表情和手势作为加强语言作用的补助手段;同时语句结构可以随着语言环境而变动,用文字如实记下来就会不合语法,会看不懂。所以,我们学习群众口头语言,但决不能把口头语言原封不动的搬到报纸上来,一定要做一番精选和提炼的工作,使所有用文字记载下来的语言,都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既为广大群众普遍了解和承认,同时合乎语法结构。对于方言土语,也要以普通话的标准,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的文学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加以选择,除个别已经通用的,不合这个标准的坚决不用。周扬同志对赵树理的创作,说:“在他的作品中,几乎很少用方言、土语、歇后语这些,他决不为了夸耀自己语言的知识,为了装饰自己的作品来滥用他们,他尽量用普通的平常的话语,但求每句话都很合每个人物的特殊身份、状态和心理。”这可以作为我们使用方言土语的一个很好的指南。

3.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这两者之间,有它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都是书面语言,也都是用群众语言来丰富自己,力求生动、形象、吸引人;不同的是前者的一字一句必须全部是真实的,不许夸大和渲染,文字必须力求简练;而后者是在读者中塑造典型人物的形象,可以创作。这就是说,在严格划清真实和创作的这个界限的前提下,新闻写作可以而且应该吸收文学语言中对自己有用的部分。新闻工作人员阅读文学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应成为每个新闻工作人员的业务必修课程。

结 构

结构曲折和严密,是使文章生动和简练的一个重要环节。

许多好的文章都是这样:有悬崖,有平川,有微波,有高潮,有争吵,有辩论,在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紧紧扣合,几乎找不出一句空话来。我们写通俗化的文章更应该这样。

在结构上,大致要经过这样几步:

一、整理材料

“材料”,就是我们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或搜集到的问题和事件。要把这些东西整理成文章,必须加以剪裁取舍。

我们常遇到这种情况,到农村去采访,特别是刚下去,觉得一切都是新的,收集到很多故事和生动的事情,但无从着手写;有时写出来也内容芜杂,眉目不清,甚至自相矛盾。这都是由于没有加工整理的缘故。

整理材料,就是从生活现象中抽出最本质的最有意义的事情,作为稿件的内容。我们写稿的目的,不外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虽然每篇稿子不可能对问题都要分析和解决,但提出问题,却是任何稿子都少不了的。那么,提出哪个问题来写稿呢,这有没有个标准呢?在报纸来说,这个标准还是有的,这就是党的政策和最大多数人的最迫切的要求。

凡是合乎这个标准的事情,就是我们要写的事情,否则就是没有意义的。

在材料基本选定之后,就要加以精选,该细的细,该略的略,剔除一些枝枝节节和冗繁不必要的过程。也就是把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留下来,无用的材料丢得光,使自己从材料堆里解脱出来。许多稿件所以内容芜杂,就是舍不得丢,这是应当记取的。

经过这样选择和剪裁,差不多腹稿就打成了,接着就要布局写。

二、布局

布局,也就是搭架子。把要写的内容大体分一下,看先写哪一部分,后写哪一部分,最后怎样结束。

几年来,在农民报常见的结构,一种是平铺直叙,就是按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写,大体上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然后经过,最后结果。这是用得最多的,像以下这些通讯都是这样开头:

“武威县有个李智山,是孔孟道的坛主。他的儿子娶了个媳妇年轻、漂亮……”

“提起张杰谋来,皋兰县庄子坪乡的人,没有不认识的。他是党支部书记,也是农业社社长,为这个社他不知费了多少劲。”

“中农李朝林,是永登保家湾农业社的一个老社员。一天吃罢饭,一个人蹲在廊檐台上想着社里最近扩社的事:这一晌,入社的人倒不少,可是多的是贫农,中农只有几户。社这么好,为啥中农偏不爱入?”

另一种是倒叙法,就是把最引人注意的写在最前面,然后交代经过和结果。像这几篇通讯:

“今年春耕的时候,陇西县七一农业社的社员,提出要平地增加耕地。社长王俊英说:‘谁去平唐庭俊的地埂?’别人还没答话,唐庭俊把粪担一搁,说:你们都不要去,我去!”接着回头从过去讲起,唐庭俊为啥要自己去。

这两种只是常见的,另外还有其他写法。为把一篇文章组织得好,学习好的文章是一个办法,更重要的是根据具体内容创造新的结构形式。农民讲问题,总是开门见山,把要说的事一开头就说出来,直来直去;在叙述过程时,也总是忽高忽低,抑扬顿挫;结尾干净利落,表白自己的意见。我们写文章也应该这样。

前面已经说过,我们写文章是为的提出问题,有的还要加以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要说明矛盾,就是展开矛盾,就是根据矛盾的不同内容加以不同的安排,决不能千篇一律,毫无变化。文章结构平板,套框框,这不仅文章写不生动,也是不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一般说来,起头要引起别人阅读的兴趣,同时,对要交代的事情有个概括的了解,然后引述正文。正文是文章的中心,要把事情交代清楚,还要具体生动,切忌平列。结尾要简练,要有力量,在人读了之后要有余味不尽之感,给人有思考的余地,也就是平常说的“含蓄”。

三、分段

文章布局,是它的内部组成,也就是内容的安排;段落,是文章的外部构造。这两者之间是互相关联、互为作用的。

以往,我们对分段是不大在意的,有时一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不分段,一气贯到底,是不好的。分段的好处是一段一个意思,阅读起来省力,特别对一些识字不多的农民,分段,就可以帮助他在读完一段之后有个间隙,来考虑内容。苏联作家伊林的作品,往往一两句一段,正是适应儿童读者的需要。对农民来说,文章一定要分段,而且段落越短越好。

要使段落划分得清晰,必须注意标点,特别是句点。句子,是段落的组成部分,每句话要说明一个意思,几句或许多句子连起来组成一个中心意思——段落。

文章长短

文章短小精悍,是通俗化报纸的一个主要条件。如何做到短,在农民报,这几年来是经过一番斗争的。

农民报在刚一创刊时,就规定:短而精,不要长篇大论,消息最长不得超过五百字,通讯不得超过八百字,每版要登八十篇稿子。

从创刊到1953年这一时期,一般说来是坚持执行了这个规定,特别在开始一两年,报上出现了很多短小精悍的通讯和故事,其中如“长工马尕哥,朝北三鞠躬”、“门神欺灶神”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都是二三百字。除了长篇连载和党的重要指示,在这期间一般稿件都没超过这个规定。从1953年年底开始总路线宣传以来,编辑部过分强调了内容要解决问题,报上长文章增多了,特别是这年年底到1954年,超过规定的长文章估计要占四分之一左右,有时一篇文章一个版甚至两个版。这里头,如农业合作化讲话、苏联游记,虽然文章长,按当时情况和稿件内容来看,却还是需要的,但这只是少数,大部分是不该长而长了的。在这种影响下,记者的长稿子大量增加了,往往一两千字,甚至四五千字,向编辑要一个版发表。在1955年秋合作化开始以后,记者写来的大部分稿子是两三千到四五千字的。虽说这些稿子在发表时都被大大压缩了,但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贯彻短小精悍方面是不够坚决的。

为什么文章写不短呢?主要是对文章短小认识不足,和对通俗化的写稿方法掌握不够所致。有人认为要解决问题还是长文章,写起来尽情淋漓,可以痛快发挥;有人认为文章一短就写不形象,写不细致,短和细是不能并存的。那么,所谓长文章能解决问题,是面对读者说的呢,还是自己的爱好呢?显然,不是前者而是后者。短而不能细,是不是这样,这在我们最近总结中也进行了研究。

首先肯定,我们的报纸是农民报,主要是办给广大农民看的。他们看报听报的时间是不多的,而能读报的多的是刚摘了文盲帽子的粗识字的人,让他们一气读或听几千字的大文章,简直是一种罪过。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人都爱看短而精的文章,讨厌那种王大娘裹脚式的文章。尤其是农民,文章一长,看了后边忘前边,简直没法看。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这篇文章中说:“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乔木同志在《短些,再短些》这篇文章中说到报纸长文章太多,应该承认群众观点太弱,或者承认我们还不会给报纸写作。那么,我们是党的报纸,党的报纸不要劳动人民看,又给谁来看呢?所以群众观点问题实质上正是立场问题,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当然,我们这样讲并不是说,所有的长文章都不能用,必要的长文章,还是要用的。根据我们几年来的体会,文章短具体表现在报面上的好处是:反映的问题多;版面活泼;图文并茂;通讯员的稿件采用量大;群众喜欢看,大家欢喜。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短小精悍应是我们通俗报纸(一切党的人民的报纸也应该这样)的一个坚定不移的原则。

其次,要使文章短而精,还必须解决写作上的问题。说句老实话,短文章确实难写。写电报比写信难得多,既短又形象,或者既短而又细致,这是一个实际困难。所以困难,大概处于这三种情况,一种是自己思想不明确,看不出主要和次要,草苗不分,金沙难别,选择不出最能反映本质的事物来写;一种是在采访中掌握的材料多,舍不得割爱,又没有考虑分作几篇文章写,结果把文章写长了;再一种是思想上对于短根本有抵触,认为短就不能细,短就是简单,短是编辑部的规定,于是抽筋刮肉,成了干巴巴的空架子。这是和我们所要求的短小精悍毫无共同之处的。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中也说:“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所以,我们要求的短,不是形式的,而是内容的精炼。

那么,怎样写得短而精呢?根据我们的经验,就是一人一事,或者一稿一事,一篇稿子写一件事。这就要从采访时所掌握的许多具体材料中,选取最有意义的,最能反映本质的一件来写,一篇稿子写清楚一件事情,或者说明一个问题。对于需要交代的背景和情节,该概括的概括,该细致的细致,像农民报登过的《牛亲人》,全文八百字,百分之八十的篇幅写了这个饲养员一晚上的活动,这个饲养员的其他情况都很概括,这样主要事实很细致,感染力就大。至于思想上的抵触情绪,要逐渐教育改正。

要短而精,还必须有一定的制度保证。农民报创刊时所规定的文章字数和版面篇数的限额,一直是作为制度执行的,今年并明确规定,一般言论、通讯、经验介绍等不准超过八百字,消息不超过五百字,超过这个规定即作为违反制度论,如果重要的文章必须超过这个限额,必须经总编辑批准。那么,哪些东西可以超过这个限额呢?大概有这几类:党和政府对农村的重要决议和指示;国内外重大的事件;农业合作化和农业生产中突出的重要经验;质量好的文艺作品。这些,都可按事实重要性,对读者的影响来决定它的长度。这里顺便讲一句,该长不长,也是不对的。

最后一个办法就是编采人员的合作。前面说过,有些长稿子是记者写的,见报时都经编辑作了很大的压缩,这就造成部分记者和编辑的矛盾,有的记者对编辑改稿表示不满,希望编辑笔下留情。编辑也有自己的苦衷,必须执行编委会的决定,一般稿件不能超过限额。根据我们检查,除了个别稿件有删改不当的事,绝大多数稿件是压缩对的。那么,如何消除编采人员的这种矛盾呢?办法是:轮流担任编辑或记者工作,亲自能领略其中的味道;同时,编辑改稿时在保证文章短小精悍的原则下,应尽量保持文章原有的风格,改好后还可征求作者的意见;有些稿件还可退给记者本人重新组织或删改。

标 题

一、标题在报纸上的重要地位

标题是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每一期报纸,有多少篇文章,就一定有多少个标题,无论是言论、消息、通讯,还是工作经验介绍、科学技术常识,或者是快板、秦腔、打油诗,有文必有题。这就是说,标题在报纸上的运用是很广泛的,必不可少的。

第二,标题所采用的铅字字号,绝大部分大于文章所采用的铅字字号,如五号、四号、头号、二号、三号。即使题文所采用的字号一样,如同用五号字标题字的字体总是有别于文章所用的字体,如文是五楷,题是五黑或五宋。这就使标题成为报纸上最突出的部分,它好像部队里的侦察兵,最先进入对方阵地。

第三,一个好的标题,给人的鼓舞、教育和指导作用,不亚于一篇文章,而且因为它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是整个报纸思想最集中、语句最精练的部分,给人的印象是很深远的,水土保持的专页上,曾用过这么一个对称式的标题:“看今天:农业社,互助组,带动农民,消灭干旱;望将来:花果山,米粮川,牛羊成群,幸福无边。”这个标题,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农民的愿望,曾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临夏县姬家寨的农民,在两年以后,还把它作为春节对联。

第四,一篇文章的好坏,不能从标题来分析,可是读者一收到报纸,对于所刊登的文章,看还是不看,欢喜看还是不欢喜看,首先决定于标题是否吸引人。一篇文章,要是标题吸引很大,读者会兴致勃勃地看下去;要是标题干瘪无味,即使文章好,他也可能会抛到一边不看。办报时间久的人,都有这个经验。

标题在报纸上的地位是重要的,可是许多报纸编辑,特别是编报时间较长的编辑,对于标题的制作是很轻率的,不推敲,不琢磨,把稿子略略一看,甚至仅仅把新闻导语一看,大笔一挥,就是一个标题。这样产生的标题,大部分是些不痛不痒的陈词滥调,不是“大力开展起来”、“普遍动员起来”,就是那里开了个啥会,这里获得了啥成绩,人一看,昏昏欲睡。当然,一个好标题不是那么容易产生的,甚至比一篇稿子还要困难。有的编辑同志,一个钟头能编一篇三五百字的新闻,可是叫他制一个好标题,有时候坐上两三个钟头,纸烟头扔了满地,脑子想得炸痛,心里急得像猫抓,还是制不出来,还是“大力”呀,“斗争”呀,走不出老一套的圈子。困难是困难,可是我们只要能平时多留神,标时多推敲,还是会标出好题目来。大家知道,“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是诗人经过许多次的推敲,由“春风又吹江南岸”、“春风又到江南岸”等句修改而来的。我们制标题,应该有此精神。只要我们有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钻研精神,一定会有“猛回头,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到来,像诗人所说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通俗报纸对于标题的要求

通俗报纸对于标题的要求,大致讲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既明确,又生动。一个好的标题,必须具备这两个要素。所谓明确,是使读者一看标题,毋需多加思索,就知道这篇文章讲什么,是号召人们怎样行动,还是告诉人们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所谓生动,是标题所用语言,生动活泼,切实有力,具体、形象,感情色彩浓厚。我们曾把这一条件作为标题好坏的标准,在工作中贯彻执行。但是,执行的结果并不好。有的标题,明确是明确着哩,但是很不生动。我们有一期报纸,在一个版上,除登了两篇言论,共登了四条消息,其中三条是会议消息,题目标法完全一样,“省上召开牧区代表人士座谈会”、“省上召开提水工具研究改进座谈会”、“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闭幕”。这期报纸出版以后,大家很不满意。有的同志,为了打开这种新闻八股的局面,在制作标题的时候,力求生动活泼起来,不受老一套的限制,但是因为忘记了“明确”这个前提,农民看了,摸不着头脑。我们有个编辑,在写一篇号召农民办好互助组准备建社的社论时,标了个《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题,这个题是比较生动的,但是不如《办好长年互助组,准备建立农业社》明确和切实有力。还有一篇在建社前夕教育农民不要乱砍树木的社论,原题《从砍树谈起》,后改为《为生产打算,为长远打算》。我们为了防止以词害意,规定:必须在明确的基础上力求生动,明确但不生动不好,生动而不明确更不好。

第二,既要积极地干预生活,又要严格地掌握分寸。我们共产党人,对于客观世界,不仅仅在于去说明它,更重要的是在于依照客观发展规律去改造它。我们的报纸是党的报纸,在制作标题时,必须遵照这个原则去构思,立场分明,爱憎分明,是非分明。对于腐朽的阻碍社会前进的事物,狠狠地去鞭挞它,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入敌人心脏;对于新生的推动社会前进的事物,大叫大喊地去扶持它,表扬它,竭尽全力为它开辟道路。这就是说,标题一定要体现着党的意志,体现着群众的愿望,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不能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在那里说东道西。针锋相对,锋芒相对,锋芒毕露,是我们极力提倡的;平平淡淡,冷冷漠漠,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当我们在土地改革的时候,听到地主阶级造谣说:“土改是割韭菜,一刀子一刀子来哩”、“土地改革是打乱平分”时,应该及时发表题为:《砸破地主阶级的造谣罐,土改不是割韭菜》《土改不是打乱平分》等反驳文章;当我们表达群众对于反革命分子的愤怒,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威力和镇反政策时,应该有《要得甘州人心平,先杀王家三弟兄》《枪毙反革命分子,人人叫好,个个称快》《杀的杀,关的关,放的放,皋兰惩办叛乱头子》等标题出现;当我们看到农民对于婚姻法、互助组发生误解时,应该有以《婚姻法不是离婚法》《互助组不是吃大锅饭》为标题的文章来教育农民;当我们看到农民积极要求入社、干部思想保守、社会主义革命进入高潮时,应该有《头挤扁也要入社》《他们为什么入不了社》《同志,放手吸收农民入社吧!》《社会主义一日千里》《向社会主义飞奔》这些标题出现。总而言之,一个标题虽然寥寥数字,依然可以体现出党的路线和群众的心情来。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做编辑工作的人,自己首先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革命者,勇于干预生活,和群众站在一起。一个心如死灰的编辑,是不会标出热情激昂的标题来的。当然,我们不能离开党的政策和客观事实来标,必须严格掌握分寸。这里只举一个例子,1951年甘肃土地改革的时候,在斗争大会前夕,农民讨论在斗争会上打不打地主,有的主张打,有的主张不打,记者曾就此写了篇通讯,编辑标题为《不打为好》,既体现了党的政策,又保护了农民的革命斗争性。

这样讲,是不是完全否定那说明性的标题呢?不是的。有些标题,仅仅只是说明这篇文章要说啥,或者说了些啥,如:《我怎样当生产队长?》《种棉能手谈种棉经验》等。这类标题,在报纸上还是不少的。

至于在标题时编辑如何构思,简单讲来,是从稿件内容想到宣传目的,从政策精神想到读者思想,反复推敲,最后确定,这里要注意的,题是随文走的,题是从属于文的,但是编辑在标题时,应该想得更深、更远一些,不能仅在文章本身转圈子。

第三,既要注意其连续性,又要注意避免重复。报纸上讲的事情,许多是党的中心工作,广大群众注意的焦点。这些事情,今天做,明天还要做,这里做,那里也要做。对于这些重大事情,报纸要大量地连续地宣传,编辑应随着事情的发展,有系统地反映到标题上来,尤其要注意各个地区的特点,把当地特点标出来,尽力避免标题重复。比如宣传农业社要保证百分之九十以上社员增加收入,我们在发表这类稿件时,不能净是这个社经过试算试分百分之九十以上社员增加了收入,那个社经过试算试分百分九十以上社员增加了收入的标题。同样标题反复出现,读者会觉得讨厌不看。

第四,尽量做到口语化。口语化是通俗报纸的主要特点,在标题时,亦应尽力去做。首先应做到简练。在通俗报纸上,标题的行数,尽可能采用一行题,用一句话讲清楚就行了,万一有困难,可用二行题。三行题最好少用,特别是现在报纸都横排了,用三行题显得题目太厚,不简练,也不美观;但是为了标题念起来顺口,有些虚字如“了”、“吗”等可用。至于县、区、乡、社、学校、机关等地区和单位的名称,用或不用,看具体稿子,不能硬性规定。其次有些题要注意押韵,念起来琅琅上口。如:“产量节节高,生活节节好”、“麦子上了场,热心送公粮”。当然,这不要勉强去凑,不能押韵就不要押韵。第三,对于群众的口头语可选择采用。如:“棉花锄八遍,棉桃像鸡蛋”等可作为标题,号召农民锄棉。第四,对称式的话,在农民中很流行,可利用这个形式来制标题。

通俗报纸对于标题的这几方面的要求,是互相关联的,只是为了研究方便,才这样分开来讲,在实际标题时,应同时考虑,不要割裂开来。

三、标题举例

标题的制作方法,现在很难说有几种,只能举些例子:

1.说明性的标题。这类标题,有的是从稿子所讲的时、地、人、事来标,有的是从稿子的主要精神来标,大多用于消息、通讯和文艺稿。如:首都人民热烈庆祝国庆;我国自造飞机成功;咱省第一次用飞机灭虫;武威县界河坝乡的五个农业社试算试分、社社都增产、家家有余粮;皋兰县农民马名刚种花椒的经验;受灾不减产,这是入了社的好处;全家乐;黄河桥;平路;赶车;绿化白虎山;麦穗儿浪翻的六月天;歌唱山上松柏绿,歌唱山下红花开等。

2.号召性的标题。大多用于言论和一部分消息、通讯。如:大家都来宣传合作化;人人讨论、社社试行;听毛主席的话、走大家富裕的路;中共甘肃省第二次代表大会闭幕、为把甘肃很快建设成一个工业地区而斗争等。

3.讽刺性的标题。完全用于小品文、批评稿件。如:老王像是坐月子的婆娘;懒文书;校长睡觉、学生胡闹;一个开烂包了的会等。

4.发问式的标题。大多用于政策解释、工作经验介绍、科学技术介绍和部分评论。如:你对农业社还有哪些地方不亮清?社员没活干怎么办?我怎样当会计?怎样给社干部计算劳动日?巩固业的棉花为啥产量高?怎样防霜?经血不调怎么治?光开会能增产吗?怪老鼠、还是怪人?等。

5.对比式的标题。大多用于消息。如:比比看,哪个好;拌种好不好,看表就知道;大家看这两个爱国公约,哪个好?哪个坏?记在心里,做在手上,干部包办,群众糊涂;杨作楫老汉再不迷信了,烧香念经花钱死人,新法接生母子平安;按时清工还工越来越加巩固,长期欠工不还一天不如一天。

6.对称式的标题。这类标题大多押韵。如:看谁交得早,看谁交得好;只要大家想办法,天旱少雨也不怕;人人讨论,社社试行;人人有活干,社社没闲人;社社有民校,家家传书声;千村万社展开增产运动,一呼百应掀起竞赛热潮等。

7.用群众口头语标。如:窍门虽小,找到就好;不上高山,不显平川;前悔容易后悔难;人老心不老等。

8.用稿件中一句富有政治意义的话标。如:多下一分工夫,多有一分收成;我可看明白了;头挤扁也要入社等。

9.根据全版稿件的内容,标一个总标题,用大字号突出来,吸引读者。这类标题,有的是一行,排在报纸上边;有的是对称的,上下各一行。如:合作化是摆脱贫困的唯一道路;走,看看农业社丰收展览会去;吃米不忘种谷人,翻身不忘共产党。

10.根据当前中心工作,提出响亮口号,制成专栏标题,连续报道。如:毛主席的指示到了农村;办好长年互助组,准备建立农业社;努力争取秋田丰收。

四、图文并茂

一张通俗报纸,要是编辑和印刷的条件许可,最好能做到图文并茂。农民是很喜欢图片的,图片不仅可以美化版面,而且以具体可视的形象给读者以深刻的教育,尤其对识字少或初识字的农民更会显示出它的优点。图片不但可以作为文章的附从,增强文章的宣传效果,而且具有它独立的宣传作用。总之,报纸的图片对于配合版面宣传会起良好的作用。

甘肃农民报为了达到图文并茂,我们曾采用了十多种形式,经过试行,减去了几种纯装饰性、政治意义不大或效果不好的形式,同时保留了能突出主题思想,能增强宣传效果的八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报头画。每一期报纸,根据报纸的宣传中心,都配有一幅独立主题的报头画。报头画像一期画报或一册杂志的封面画一样,无论是画或照片,应该有较重的份量。

第二种形式是插画。插画是在我们报纸上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数量也较多,每期总有十幅以上。插图主要是以文章中的人物、事件、环境为依从,通过艺术的刻画,鲜明具体地塑造出视觉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增强宣传效果。

第三种形式是单幅画。一张单幅画和一篇文章一样,要求有独立的主题,丰富的内容,和高度的思想性和战斗性。

第四种形式是连环画。这是一种农民喜爱的艺术形式,除了具备应有的战斗性,必须要有较强的故事性,通过短小的故事,画面上生动、活泼的形象吸引读者。

第五种形式是讽刺画。讽刺画和小品文一样,是进行思想斗争最尖锐和最灵活的战斗武器,我们曾配合报纸宣传中心发表过一些单幅的和连环画式的讽刺画,还有作为文章插图的一些讽刺画。

第六种形式是图表。在我们报纸上刊登过的图表,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以图来说明问题的图解,一种是以数目字为主,适当地加上图画的统计表。这对配合文字宣传是很好的。

第七种形式是照片。一张照片或一组照片,像一则新闻,一篇速写,一篇论文,同时照片具有形象、具体、通俗、易懂的特点,接触的群众面很广,尤其更适合不识字或初识字的农民看。

第八种形式是刊题画。报纸根据有些文章的中心或标题的意思配合了很多刊题画,这不但美化了版面,而且衬出了标题和文章的主题思想。

以上这八种形式,在配合报道中心,增强宣传效果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

还有些小刊头、压文画、花边画等经过试行,除还能说明问题的一些小刊头画以外,纯粹是装饰性的,效果不好的,浪费锌版,我们不多采用了。

为了不断改进图文并茂的效果,在工作过程中,除注意了不断提高图片的质量外,同时注意了图片形式上的多样化,给读者以新颖的感觉。报头画、插画、单幅画等,采用了铅笔画、钢笔画、水墨画、木刻、剪纸、单线平图等多种绘图形式,照片经过适当的剪裁,加之在版面上适当的安置,不但突出了内容中心,而且也活泼了版面,给人以鲜明而新颖的感觉。

在图文并茂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缺点:除报头画的质量较好外,有些插图、讽刺画质量不高,甚至有的人物被丑化了,有些插图不能突出文章主题思想说明问题,成了可有可无的“万用画”。

组版工作

组版工作,是报纸编辑工作的一部分。要做好这个工作,首先要考虑到组织一个怎样的版面,怎样才是通俗报纸的一个好版面。好的版面的标准,很难具体规定出来,不过一般说来,一个较好的版面,既要中心突出,又要有多方面的配合;全版稿件既要主次分明,又要有机结合;版面形式既要活泼美观,又要方块化;既要图文并茂,又要版面均衡。要作到这几点,根据甘肃农民报的经验,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分栏适当

分栏工作,是组版工作中的基本工作。分栏适当不适当是版面好坏的基本条件。栏的宽度和版面的宽度要相称,也要注意到变栏方便。甘肃农民报根据这两点,把全版分为五栏,每栏十二字。在五栏的基础上,又定出下面几个变栏:

1.五栏变四栏,每栏十五字;

2.五栏变三栏,每栏二十一字;

3.三栏变两栏,每栏十八字;

4.两栏通排,每栏二十五字。

分栏以后,还要根据全版稿件的轻重主次,稿件的性质和长短,选择适当的栏。这些栏要和稿件的内容适应,使大大小小的消息和文章都能各得其所。一般说来,重要消息和社论,用较长的栏,通讯、一般文章和次要消息,用较短的栏,在确定栏的大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版面的变化多样,活泼美观。一个版上,长栏太多不好,短栏太多也不好。在考虑变化多样的时候,还要做到变而不乱。上面这个分栏办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编辑对组版业务熟练了,可以打破固定分栏办法,根据上面的原则,由编辑随时灵活规定。

二、标题配备得好

标题的配备,对主次分明、版面均衡和活泼美观关系很大。要使标题配备得很好,首先要了解标题同分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分栏要服从标题的大小,而标题的大小,决定于内容的重要和次要,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可是在遇到全版重要性的稿件太多,就应该让标题服从分栏,把全版稿件作一次比较,突出最重要的标题,相应缩小一般重要稿件的标题。不掌握这一点,很难做到主次分明、版面均衡和活泼美观。其次,标题要注意简练,避免行数过多,除了万不得已,不用两行以上的标题。第三,标题字体要配备恰当。各种标题字体,各有各的表情,各有各的性格。比方:老宋,表情庄严,适合用在正面和严肃性的稿件上;黑体,表情森严,适合用在揭露黑暗,或遇有不幸事件的报道上;正楷,表情柔和、活泼,适合用在通讯、喜庆欢乐事件的报道上。标题字体运用恰当,也会对版面的活泼美观、主次分明起一定的作用。另外,标题字号的大小,也要注意配合恰当,使其有轻有重,眉目清楚。

三、版面匀称协调

要作到版面匀称和协调,第一,稿件长短要搭配合适。稿件长了固然不好,可是满版全成短节节、小段段,就会使版面麻麻杂杂,零零碎碎,也不好。如果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长文章太多,就在可能范围加小标题,加插图。要是短节、小段太多,可适当归并,加总标题,这样可以保持版面的协调。

第二,在可能范围内,在版下面排个辟栏,减低版面高度,免得一条一条往下排,不好支配。如果没有辟栏,在版面的左右下角,最好有个整块的,不要太零碎。

第三,除直接有关的消息以外,短栏新闻一般不包括在长栏新闻里面,免得造成支离破碎现象。

第四,全版稿件要整块化,每一块的形式,直条和横条,方形和长方形,要适当配合,不要千篇一律。

第五,有关稿件应尽可能并在一起。所谓“有关”,有时是按问题决定,有时按性质决定,有时按地区决定。

第六,一个版尽可能有一个到三个花框。围花框的花边要多样。花框的作用,不但可以突出需要突出的问题,也可以增加版面活泼美观。

第七,避免“火车道”,避免文高于题。

第八,题文中间应空出一定的地位。头号、二号,上下各空一行半;三号以下,上下各空一行。

四、图文并茂

图文并茂是活泼和美化版面的一个主要办法。在运用这个办法的时候,要注意下面几点:

1.图和照片配合使用。

2.图片应当尽可能和文字配合。没有文字配合的图片,应适当地固定地位。

3.图片大小,应该按内容决定。重要的图片,即使原来较小,也可以放大;次要图片,可以适当缩小。

4.图片形式要多样。

5.图片排列的地位,不管上下左右要平衡。

五、专栏的位置,最好固定起来,读者容易找

一个好的版面,要具备许多条件。上面讲的几点,分开来讲很容易,要是合在一起,往往会发生矛盾。因此,在组版的时候,一面要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一面要随时解决各个方面的矛盾,使其密切结合。解决好这些问题的程度,决定版面好坏的程度。

编辑方法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通俗化报纸坚定不移的编辑原则。

从群众中来什么?一是农村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规律,一是在贯彻每一项党的政策、指示中农民的思想状况、具体行动和迫切要求。到群众中去什么?一是用各种形式把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和指示,通俗地解释给群众;一是把先进群众的思想和行动,普及到一般群众中去,推动广大群众达到先进水平。这样,不断地集中起来,贯彻下去,报纸的内容就会不断更新,报纸的生命力也就更加旺盛。所以说,这不仅是我们的编辑原则,也是我们通俗化报纸的“源头活水”。

怎样有效地贯彻这个群众路线的编辑原则呢?在编辑人员说,首先最重要的是学习,学习理论、学习政策、学习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其次,从来稿中、从和农民的实际接触中,了解农民的思想和要求,不仅是生产的,同时是生活各方面的,为使这种了解系统深刻,定期举行调查研究工作更是必要的。这样,才能准确地掌握政策要求和群众觉悟程度相矛盾和相结合的焦点,以便从群众现有水平出发,发扬积极因素,克服落后因素,做到真正有的放矢,解决问题。农民报几年来所以出现一些“左”的或右的偏差,最根本的原因就在对党的伟大的思想和政策,学得不深不透;对农民的思想和要求了解得不深不广。因而,土地改革以后,一度抓了生产,放松了互助合作的宣传;在合作化高潮以前,对农民合作化的积极性支持不够,正如毛主席说的:“过多的评头品足,不适当的埋怨,无穷的忧虑。”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公布以后,又支持了某些地区的急躁情绪,这都是值得我们严肃记取的教训。

在贯彻群众路线的编辑方法上,就我们的体会,还必须注意解决这样的几个问题:

1.通俗化和地方化的问题。我们的报纸是面对全省农民的,必须以最大力量反映本省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报纸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但是决不能使地方化绝对起来。就我们的了解,农民不仅要求报纸反映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愿意多知道些全国的、全世界的大事情,特别是我们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决不能为了强调地方化忽视对这些方面的宣传。在宣传时,要分别处理,像党中央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经典著作,由于它严密的逻辑性和强大的说服力,稍有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看懂,就不需要再加以改编,否则就是多此一举;至于党和政府的一般指示,都可以根据自己报纸的特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加以改编;国际重大时事更需要加工改编,使读者容易接受。

2.集中和多样化的问题。在某一时期和某一期报纸上,集中报道某一项工作或问题,这是加强报纸宣传力量的一个主要办法。特别是像甘肃农民报这一类期刊性的报纸,差不多每一期都要有一个大的中心,每一个版也有一个互相照应的小的中心。就拿1956年7月份这八期报纸来说,这一月的中心是报道夏收和夏收预分,体现合作化的优越性,解决夏收和预分中的问题。除了两期是高级社示范章程和党的省代表大会决议,其中六期每期都有有关这方面的稿件,这是整个这一月集中报道的中心。而每一期在这个大的中心之下,根据实际工作进展的不同,又有一个小的中心,如7月7日这一期,一版是丰收、抢收抢打,二版是预分方案公布后向社员进行思想教育的情况,三版配了丰收的花儿。7月14日这一期,一版是党中央夏收分配的指示,和农业社的分配方案,收割中的问题;二版是预分问答,预分方案公布后的情况;三版是党支部领导夏收的经验。其他各期都相似。这样可使读者连续集中地得到所需要的政策知识和办法。但是,这样做,是否就放松对其他工作的报道呢?决不是的,相反地,在保持每期有一中心的前提下,各方面工作的报道更需要加强,更需要多样。道理很明白,农民不仅忙于生产、收获等事情,还有着社会的、文化的、家庭的生活,我们应该最多样地表明党在农村进行的巨大的创造工作。全省范围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事情,是我们报道的中心,其他较小范围的、甚至个别的事件(如摘新茶、养鱼等等),也应当给它足够的注意,这样,才能联系最广泛的群众。所以,集中突出是需要继续坚持的,同时,还要努力扩大报道面,使报纸内容多样化。

3.计划性和灵活性。报纸必须有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或每期的计划,避免盲目和被动,争取打主动仗。特别在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工作上,必须实行一个战役一个战役的作战计划,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步步深入,直到解决问题为止。那么,计划怎么订呢?计划的根据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党委的工作步骤和意图,群众的真实思想和要求,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报道计划。当然,我们的计划决不同于工厂和农业社的生产计划,必须保证百分之百地完全实现,但是并不是不能预先订好计划,报纸的计划就是敏锐的预知以及为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准备。宣传思想必须跑在形势发展的前面,这样才能打胜仗。至于计划内容,我们的做法是:月计划比较概括,主要是中心工作和季节性工作的报道内容;周计划或每期计划,就要细致具体,不仅要决定这一期要登哪些稿件,甚至这些稿件怎样编、字数长短、稿件形式都应该计划周到,坚决按计划办事。这里就发生一个矛盾,既然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对于一些计划不到的事情怎么办呢?这就要灵活地来处理,碰到临时发生的重大的事情,就要改变或推迟原计划;占篇幅不大的临时抽稿解决,特别是一些消息,它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今天是新的,时间一过就将失去意义,或者要减弱它的意义。所以,我们虽然不能像国家通讯社和中央报纸那样“及时的新闻是生命”强调新闻的时间性,但是,对于一些需要发的消息还是应当及时发出去,不能借口执行计划延迟见报。试问,当读者从别的报纸上看到这些消息,再给读者热剩饭,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计划肯定是要订的,但是不能排斥临时性的稿件,应当灵活地运用。

4.先进和落后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是面对着全省将近一百来个县市一千多万农民,在这样宽广的范围内,怎样报道农民在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的斗争呢?这就是抓两头——先进和落后,表扬先进的,带动中间的,批评落后的。为了贯彻这种宣传方法,必须要掌握地区特点。甘肃从地区上说,有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山多雨区、干旱区、大型灌溉区、牧区、半农半牧区、城市郊区等;在季节上说,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气候相差七十天;就在同一地区,有的产量高,有的低。要使报纸上的宣传真正解决问题,就要按照这些差别,分开地区,抓住两头——先进和落后部分,以先进帮助落后,使落后的赶上先进的。

以上这几个问题,是在贯彻群众路线工作方法上的主要问题。另外,像培养一定数量的作者积极分子,支持新生力量,注意对边远地区的报道,都需要有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其中对边远地区的报道,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往往认为边远地区“落后”,通讯力量薄弱,没啥新东西,事实绝不是这样。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先进和落后,我们就要发现支持那些萌芽状态的新事物,使它茁壮起来。像农民报这样全省性的报纸,边远地区的稿件应当有一定的地位。

第三部分 评 论

一、评论是报纸的灵魂

党一直把报纸作为领导群众的重要的工具。在这个工具的各个部分——评论、消息、通讯等当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评论。有的同志说:“党所以要办报纸,最主要的是为着评论。如果没有评论就不办报纸。”“报纸当然不光登评论,但无论如何评论是报纸的灵魂,评论是代表报纸发出的声音。通讯也是声音,但主要的声音是评论。”

通俗化的报纸也是这样。农民报从创刊以来,一直把评论作为整个报纸的最重要的部分,差不多每一期至少有一篇评论。这些评论对农民和农村工作都有着一定的教育指导作用。像土改时写的评论“土改不是割韭菜”、“有话说给工作团”,抗美援朝运动中写的“抗美援朝松不得劲”,总路线宣传以来写的“走大家富裕的路”,以及合作化运动和今年生产高潮中所写的一些评论,都获得农民和农村干部的好评。就在今年4月,有个农业社的干部读了报上关于二次整社的社论,给报社写信说:社论上所提的问题,很多是社里现在存在的,大家正苦于无法解决的时候,看到社论给指明了整社政策和办法。对这篇社论给他们的帮助表示感谢。这可以看出评论的作用来。

二、评论的形式

评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报上用过的形式,有社论、小言论、工作意见、大家谈、讲话、问答、评论性新闻、三言两语、批评、建议、小品文等。

这些形式有它们共同的特点,分析是非,表明爱憎,提出办法,使农民和干部有所遵从。但是,每一种形式,就它的内容和涉及的范围以及表现形式,也是有它自己独立的特点。如:

社论,它是就当前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指出行动的基本路线。它必须明确、尖锐,用正确的论点,具体的事实,向读者表明拥护什么,反对什么。

小言论,有时也标为短评,和社论差不多,只是在份量上比社论轻些。

工作意见,是对某一具体工作提出作者的意见,有些商量的意味,但也必须是正确的。

大家谈,这是在所有评论中形式最活泼的一种。顾名思义,既是大家谈,那就是大家(读者、作者积极分子、编者)来发表意见。内容包括生产、生活、思想各方面。一般多是就一件具体事情来谈,夹叙夹议。

讲话,编辑向读者解释有关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方面的问题。或者作为宣传员向群众宣传时的讲话材料。

问答,和讲话差不多,只是在阐述问题时是一问一答。有的是标甲、乙,也有农民问宣传员答。

评论性新闻,主要以叙事为主,同时在叙述过程中加一些评论,表明是非、爱憎。

三言两语,有时标为“知心话”或“要紧话”、“编报人说”。都是以最精练的文字,开门见山地对某一件事发表一点意见。

批评建议,是来自群众的评论,对某一件事或问题提出批评或建设性意见。一般都是就具体事情大小,先叙后议,或者夹叙夹议。

小品文,它是评论和文艺结合的一种文体。一般是就实际生活中的某一具体事实,加以讽刺、打击或嘲笑。文学气味比较重。

以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评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凡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政治的、社会的、家庭的,都可以评论。但是总的说来,不外这几类:解释党的方针政策的;号召群众行动的;对典型事件的表扬和批评;对某一项具有普遍意义的先进经验的推广;或者对工作中错误的纠正等。

三、材料哪里来?

写评论,大家常感到材料困难,这和我们平常不搜集、研究、分析材料,有很大关系。碰到手的材料往往因为一时用不上,或者没仔细研究而放过去,到用时又叫喊困难。解决的办法就是:除了加强理论政策的学习,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分析能力,大力开展通讯工作,丰富稿源外,对编辑来说,就是积累材料,如建立材料索引或摘记,是非常必要的。

评论材料的来源,主要是这三方面:

1.来自领导方面的:包括学习党的政策、决议、指示;跑领导机关,了解对当前工作的意见;再就是学习中央和兄弟报纸的言论,特别是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社论,应和学习党和政府的决议、指示同样看待。我们以往有些言论,就是根据人民日报社论提出的问题,对照甘肃情况编写的。

2.充分利用来稿来信:这是积累材料的一个最主要的办法。所有来稿来信通过编辑之手,决定稿件命运是一方面,但同时必须注意所讲的问题,即使稿件不能用,只要提出问题,都应当用笔划出或者摘要,以便日后采用。

3.到实地工作中调查研究:特别是一些材料不够而意识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到现场去了解。

这里,也还要注意材料的取舍。我们认为在选取材料的时候,首先要看它是否能成为言论根据,但还要看是否有人、有地、有时间和简单经过。概念含糊不清的材料是不好用的。有些通讯员写的材料往往帽子大、内容空,到用时缺这少那,这就要收到材料后及时去信查对和补充,做到准确、具体。然后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这样的东西才能显得具体、生动有力,就对被批评者方面来说,也才心悦诚服。

四、怎样写?

我们认为写评论应当从这几方面着手:

1.主题单一。通俗报纸的评论一般都很短,按照我们的规定,社论一般不能超过八百字。在这短短的一篇东西中,不可能论及的问题太多,一篇社论最好写一个问题。中心突出,充分发挥。有些言论所以呆板、无味、奄奄无生气,原因之一就是题目大,涉及的面广,结果成了万金油、八挂丹之类百病百医而一无所医的东西。

1943年延安解放日报在《肃清新闻工作中的党八股残余》的社论中,要求论文“没有空洞字句的啰唆废话,写作开门见山,斩钉截铁,明确扼要,尖锐的提出问题,也尖锐的解答问题,有话即长,无话即短,有什么讲什么。”这应当成为我们写言论的指导原则。

2.具体。这是对于在报上出现的所有文章的共同要求,对评论也不例外。我们写评论是为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是不具体,只拿一些空洞的话说教,给人的印象就是肤浅的、抽象的,就不可能解决问题;同时,也是违反事物的规律的。任何事物都有现象与本质的二重性(就是规律性),有抽象,有具体。只有反映它的本质和现象,才能给人以完整的印象,才能是生动的。因此,评论就要以具体事实作根据,从具体事实的叙述中引申出问题,把本质的东西(即抽象的原理原则)告诉读者,展开辩论,对反面的加以批驳,正面的加以肯定,读者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些道理,按照道理来解决问题。

评论中是否可以叙述呢?要具体就要叙述,任何评论要没有适当的叙述就不能是好的评论。特别是“大家谈”,应当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才能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就是社论、讲话也应该这样。我们读过许多苏联和我们党的领袖的经典著作,不少都是夹叙夹议,像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这样严肃的政治报告,常有许多动人心魄的具体事实的引述,我们的评论为什么不能够这样呢?

3.多样化。包括内容的多样化和文章结构的多样化。

前面说过,报纸评论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所有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可撰写评论。以往有一种不好的倾向,评论只限于中心工作,也就是只限于办社、生产这些问题,当然,这在今后还是我们评论的主要内容。但是,决不能限于这些,应当扩大评论的范围。我们的生活是复杂的、丰富的,大家希望报纸对于生活中那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报纸上都能加以评论。报纸就要看重这种要求,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满足社会的要求,不光社论、短评、大家谈等等,像评论性新闻这种正在发展的评论形式更要重视采用。

关于评论的结构,特别是社论,也是写的人常感困难的问题,最大的苦恼是跳不出呆板、老一套的圈子。所谓“三段论法”、“四平八稳”,在我们的社论中是颇为不少的,一开头是“咱省……”——引出问题;为什么这样呢?首先,其次……最后提出解决办法一、二、三、四……有的干脆成了两段论法,引出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这样,内容姑且不说,先给人以呆板的感觉。这是要研究改进的。应当肯定,一切评论都要打破一切固定的格式,决不能事先想好格式装材料,应当随着文章内容和气势的发展,创造适应它的格式;别人的评论必须读,必须研究它的结构,但不能硬拿来自己用;另外,我们要学习农民对事物的叙事方法,以使评论结构更适应他们的接受能力。

4.对象单一。对象不明,也是我们报纸言论常犯的毛病。大家也认识到,我们报纸的对象是农民,讲话的对象也应是农民。但在实际写的过程中,往往就“滑”到干部身上。这都是由于我们每日接触的是干部,材料也多是从干部那方面来的;加上中央和省的报纸言论的影响;编辑群众观点不够,这种“滑”的情况就很多。这应是通俗报纸评论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在《报纸和新的文风》的社论中说:“说话的对象是什么?这也是提笔以前首先要弄清楚的;对一种人有一种话,上什么山唱什么歌,我们要知道听话的是什么人?他们的生活如何?需要的是什么?想着什么事情?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然后才能用他们的语言去打动他的心弦。”应贯串在我们所有的言论中。同时还要继续贯彻我们创刊时所提出的“嘴巴对着农民”的口号,以解决文章对象不明的问题。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不是像我们农民报也可以面对农村干部讲话,一般来说,不应分开,对象还是农民。不过有些问题也可以直接给干部讲,应当愈少愈好。

5.区别舆论和指示。农民报是党领导的群众报纸,报纸的社论是代表党向群众讲话的,但是,它不同于党的指示。指示,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必须照办。报纸的评论主要是从思想上教育读者,向人们指明是非,表明爱憎,也就是指明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这样,就在社会上造成一种舆论力量,这种力量在群众中就有古人所说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言可畏”的作用。像1955年春我们在一篇大家谈中批评了永宁一个农业社的青年社员。这个社员干活偷懒、加高工分,在报上登出后,他的父母说:“这了不得,全国都知道了,这比挨批评、挨斗争都厉害。以后再不敢了。”这也可说明评论的一部分作用。但是,我们有些评论却采取和党委、政府指示一样的口气,向下面发号施令——“各地党组织和行政部门,必须……一、二、三、四……”;或者是采取过分责难的态度,对下面的错误和缺点,左一个“糊涂”,右一个“看不见”,这一点做得坏,那一点也不好,碰到说理的地方,就是“他们不了解这个问题的重大意义,某一任务的伟大作用……”;甚至“为了尖锐性”,竟插入一些谩骂和侮辱人的话。这样的“评论”对人的智慧和心情不会给予任何好处,只能使人生气,使人难受,却不会有助于消灭缺点。这都是对评论认识不够的做法,是应当注意纠正的。

时事宣传

时事宣传的目的和要求

农民报的宣传任务很多,其中有一项任务,就是向农民进行时事教育,通俗地宣传当前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其目的是为了宣传这些事件的意义以及和农民生活的联系,引导农民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大事,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让他们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和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向农民进行时事宣传,编写通俗的时事稿件,主要是改编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其他大型报纸上的时事材料。这些材料,不论是形式、内容或是文句的结构,大多不合乎通俗化的要求。同时,时事范围很广,从国际到国内,从政治、经济到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材料很多,问题也非常复杂,可是农民报的篇幅有限,出版日期有限,农民接受的能力也有限,许多国际问题和重大政治事件,又和农民的日常生活距离很远。通俗报纸时事编辑的任务,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从许多事件、许多复杂的问题当中,抓住关键性的、最主要的方面,用有限的篇幅和通俗化的编写方法,及时地把问题讲清楚,达到宣传的目的。

编写时事稿件应具备的条件

可是,怎样从许多复杂的事件和问题当中抓最主要的,怎样掌握和运用通俗化编写方法来讲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具备下面几个基本条件:

一、政策思想明确

一个时事编辑,对于我国和整个和平民主社会主义阵营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我们国家对每个政治事件的具体政策,必须经常明确。政策思想明确,宣传才能深入到本质,才能增强稿件的思想性。

二、具备一定的国际知识

有了一定程度的国际知识,才能正确的分析国际、国内基本形势及其发展前途,才能消化时事材料,抓住最主要的方面,简明扼要的告诉给读者。不然,研究不够,分析不清,就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轻重倒置,达不到宣传目的,而且也容易发生错误。

三、经常研究读者对象

我们要经常研究农民群众对时事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时事知识水平,然后根据读者的程度,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宣传,才会收到宣传效果。不然,就会使时事宣传不是深,就是浅,不适合读者的要求。甘肃农民报为了做到这一点,除派人下去了解,还在第四版辟了《学时事》专栏,吸引读者参加“时事测验”,提问题,发表意见。利用这个办法,了解读者的程度,以便随时改进时事宣传。

四、学习农民语言,熟悉群众生活

学习农民语言,熟悉群众生活,是整个通俗报纸的重要任务,在时事宣传中更有必要。明确了时事材料的精神,要是缺乏丰富的群众语言,不熟悉群众思想,不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就无法把时事材料通俗地编写出来。特别是国际问题和农民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需要用各种办法把问题讲清楚。要是不熟悉群众,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五、作好资料索引、材料简明登记工作

上面提到,时事材料很多,时事问题范围很广,为了选择适合读者的各种材料,随时运用这些材料,必须要做到资料索引和材料的简明登记工作。所谓资料索引,就是把有关的一些基本材料,分类登记,经常积蓄。在编稿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不然,一个数字,一句话,往往要翻遍报纸、书刊,花费很多时间。所谓材料简明登记,就是把需要编写的材料,随时登记起来,注出材料出处。有这些准备,需要什么材料,什么事件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改写,就会有周密的计划,有主动性,不致埋在材料堆里。

时事稿件的编写方法

有了上面这些基本条件之后,在编写时事材料时,可用下面这些方法:

1.在动笔前,先熟读原材料。返来复去,一字一句地读,了解基本精神。比方:这个材料是新华社发的电报,就要了解新华社为啥要发这个电报,这个电报起啥作用。然后再考虑当地的工作情况和农民的思想情况,看有没有改写的必要。要是有必要,还要考虑省略哪些,突出哪些。写好以后,再对照原电报修改。

2.为了适应农民群众的需要,和农民报篇幅及出刊日期有限的情况,时事材料必须采取综合编写的办法。一般消息不单独发表,要等到这个消息发表到一定阶段,或者把许多同类材料配合在一起,集中报道。但是,并不是所有消息都不能单独发表,比较重要的、时间性强的,还要单独发表。不过,单独发表的,尽可能配有关材料。

3.编写时事稿件,要有头有尾。一篇稿件,只解决一个问题,不要牵涉太广。如果是新发生的事件,要把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楚。

4.多用举例的办法说明问题,特别注意引用群众可以捉摸的具体事物说明问题;多用“打比方”的办法说明问题,近的比远的,具体的比抽象的。

5.采用“从点到面,从面到点”的宣传方法。所谓“从点到面”,就是从当前发生的一件事情,联系到整个问题,使读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比方:在讲庆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宣布两周年的时候,就联系到五项原则各个方面的问题,以便加强读者的认识;所谓“从面到点”,比方:我们宣传苏联对我国的无私援助,从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讲起,说明历年对我国的援助,这是全面的,可是今年4月以来介绍的时候,突出最近一次新的援助决定,就显得意义更大。

6.数字较多的材料,尽量运用图来表现。这样可以避免枯燥,读者容易接受。

编写时事稿件应防止的偏向

根据甘肃农民报以往的经验,在对编写通俗的时事稿件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经验以前,往往会发生许多错误的作法,必须注意及早防止。

第一,反对肤浅:不能把简单认成省事,把明了认成肤浅,必须根据通俗化编写原则,努力研究,多下工夫。

第二,反对翻译:在最初改写新华社稿件时,往往不敢大胆改写,怕出问题,就干脆翻译。这样翻译,不但不能使稿件通俗化,反而会弄得语句不够通顺。所以,必须反对逐字逐句的翻译。

第三,反对歪曲:有时考虑到原材料中有些语句生硬,农民看不懂,就把它删了。有些是应该删的,可是还有些不应该删的,也给删了,这是错误的做法。更不能为了通俗,而添枝加叶。

第四,反对庸俗:通俗化不是庸俗化。有的通俗报纸,曾把“毛主席设宴庆祝……”改成“毛主席摆酒席请客吃饭……”这就失掉政治意义,也是错误的,必须注意防止。

先进经验介绍

研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使落后赶上先进,是报纸的主要任务之一。有人认为报纸的任务主要是宣传鼓动,对各项先进经验可以不去重视。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农民和干部都日益不满足于原有的生产技术水平,生产当中有许多问题解决不了,对如何管理农业社,经验也是不足的。这是工作中提出的实际问题,报纸要是避开不谈,就会在一个重要方面脱离群众。

农民报纸要介绍的经验,总的说来,不外乎生产经验和工作经验(包括建社、办社及干部领导经验等)两种。工作经验随着各项工作的进展进行报道,生产经验随着各个不同的生产季节进行报道。不论报道什么经验,都应当使人看了以后有所启发,能够因地制宜地照着去做。这就需要注意下面一些问题:

一、抓关键性的经验。对于工作经验,要从问题的主要或次要来考虑,对于生产经验,应从经验本身的政治意义和经济价值来考虑。对于解决关键性问题的经验,要连续地、系统地进行报道。比方咱省的增产关键是兴修水利。今年,各地在找水源、修水利当中,创造了很多找水源、测量、打井、修渠的经验;兴修水利工作告一段落以后,又出现了许多解决提水设备、修整土地、灌溉的经验。对于这些先进的经验,农民报曾连续介绍。同时又发表浇水常识、山坡地怎样浇水以及人字形灌溉法等文章,来解决灌溉问题。这样就使报道显得集中、系统。

在抓关键的同时,还必须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实际问题,凡是群众所关心的问题,都应当予以注意,把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在报上介绍。比方农民报在报道水利问题的同时,还介绍了防止小麦倒伏、小麦催芽法、怎样烧骨灰等小经验,及做豆腐、繁殖驴骡子的经验等。

二、注意经验的适应性和正确性。一条经验的产生和运用,总是受一定条件的限制的。我们在介绍时,应当研究这些条件是大多数地区都能具备的,还是只有少数地方才具备?推广地区很小,那就可以不在报纸上介绍。要是大多数地方都能办到的,就可以介绍。介绍时,应当把这些条件具体地说出来,使人在学习这些先进经验时,能够考虑自己的具体条件,不至死搬硬套,把好事办成坏事。举例来说:今年定西专区大力推广玉米种植,这在定西大部地区来说是适宜的,但是,有个别地方如皋兰银山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却行不通。而我们有些干部,不顾条件硬要推广,结果劳民伤财。在报纸上宣传这类问题时,要是不反复强调条件,就会更加助长干部这种作风,会给工作带来损失。

三、要及时。不论介绍什么经验都应当是及时的,是群众迫切需要的,使他们看到这些经验,就像“瞌睡碰着了枕头”,刚好解决他们的问题。“迟缓”是新闻报道的大敌,也是经验介绍的大敌,对于“马后炮”式的经验介绍,农民根本就不会看它。

四、介绍生产经验时,最好能说明科学道理。农民在长时期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他们的经验,往往是零碎的、不系统的,对于已有的经验,大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民迫切要求科学知识,我们向农民介绍先进生产经验时,最好能说出一个“为什么”来(一些太艰深的道理,农民不容易接受的,可以暂时不讲),把零碎的经验系统化起来,并进行科学的解释。农民报曾登过一篇《老农预测天气的经验》,这是农民在长期同自然斗争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很多人都知道,但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在农民报发表这些经验时,就特地请气象台作了解释。

关于经验介绍的形式问题,目前还不算多样,根据农民报运用的情况,大致有下面几种:1.大家问,大家答。由农民提出问题,组织别的地方的农民,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解答。在去年秋后办社时,农民报曾组织过好些这类问题。2.问题解答。即由编辑部自问自答。3.把经验的主要部分总结成几条来介绍。4.按照经验产生的内在规律介绍。这种形式的好处是有人有事,能使文章写得生动活泼,让人爱看,以便读者更好地学习。5.写成调查报告,有事实,有情况,并加分析说明。通俗报纸主要是用前四种,后一种形式轻易不采用。

思想讨论

抓住典型事例,在报纸上展开讨论,是报纸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形式之一,也是报纸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一个很重要的办法。虽然,报纸上的消息、通讯、评论等,基本上都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但是像这样针对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选择典型事例、集中进行讨论,使农民“用自己的话,说自己的事,谈自己的心”,这却是其他形式所不及的。我们必须选择适当时机,充分利用这种形式。

就我们二次思想讨论的经验——一次是1952年互助组互利问题的讨论,一次是1954年怎样加强贫下中农团结的讨论,我们认为要搞好讨论,必须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讨论的问题必须是群众关心的事。这就要在实际当中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分清哪些是多数人的问题,哪些是少数人的问题,哪些是个别人的问题,分清主次,确定讨论的问题。如从土改到合作化这一时期,农民中安于现状“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问题、自愿互利问题,都可在报上讨论。在开始讨论时,必须搜集典型事例,以吸引读者参加讨论。

2.讨论的问题必须有鲜明的正反意见。一般是先把错误思想赤裸裸地暴露出来,然后组织力量加以讨论,逐步分清是非,建立正确的思想观点,边讨论、边认识、边实践,以达到通过讨论提高思想、改进工作的目的。

3.报纸讨论必须和群众讨论结合起来。这主要靠报纸对问题的选择、对群众的吸引力和组织工作的好坏;但也要取得领导机关的支持,运用组织力量在群众中开展讨论活动。否则,下面干部不具体领导和帮助,讨论也是搞不起来的。

4.编辑部要有专人负责讨论工作,制订计划,研究问题,组织稿件,派人采访。每告一小段,应做一小结或提出意见在报上发表,引导讨论进一步深入。讨论结束应作出总结。对被讨论的对象,应事先做好思想工作,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和负担。

专 栏

专栏是为了对当前中心工作或某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集中地连续地进行宣传,和为了区别报纸文章体裁而采取的一种形式。

农民报从创刊以来,对运用这一形式一直是比较重视的。几年来,在报上出现的专栏共四十多个。其中在群众中影响比较深的有:“革命故事”、“卫生常识”、“兽医常识”、“这个道理你懂吗”(内容是谈三反运动的道理和土改后农民的思想问题)、“怎样做个共产党员”、“怎样当个好干部”、“大家问、大家答”、“看图片、学时事”、“青年生活”(由青年团甘肃省委编)、“在大家富裕的道路上”、“在农业生产合作社里”、“办社经验交流站”、“党的生活”、“读者来信”等。其中有些随着实际工作的结束只出过三五期,有些从辟栏以来一直没停过,今后也还要继续办下去。

在报上另辟专栏,对中心工作或经常性的某一问题进行连续性的报道,我们认为有这样几个好处:

1.加强报道的计划性。按照实际工作的进展情况,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宣传,如“在农业生产合作社里”这个专栏,按农业社十大优越性,每一期宣传一条,配合的文章都是从各方面反映这一条优越性的,内容就比较集中、丰富、深刻。

2.对加强和群众的联系有好处。如医药、兽医常识,治好了很多人、畜病,他们来信对报社表示很大的感激,这就增强了他们对报纸的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专栏是在总的主题下,在某一方面略为突出就可以写稿,因此,这种稿子写起来就比较容易。当报上一出现某一中心工作的专栏时,通讯员的来稿就比较多。

3.版面醒目、活泼,对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有些专栏地位也是固定的,读者容易找到他所需要的材料。

我们认为办好专栏,特别是一些临时性的专栏,事先应有详细的报道计划,按照计划组织稿件,配备版面。比较重大问题的专栏,最好是专人负责,处理研究这一方面的问题。稿件形式应该多种多样,不仅消息、通讯,配一些真人真事的说明材料也是需要的。这样,就可以做到系统、深刻、多样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