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住房的特征

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住房的特征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住房来源较为集中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方式主要是租房和员工集体宿舍。3)住房支出收入比较高从图1-19和前面的数据分析中可看出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住房支出收入比较高。由于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多半是工作年限在5年之内的,可见他们的换工作频率较高。
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住房的特征_PPP模式的蚁族保障房建设研究

1)住房来源较为集中

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方式主要是租房和员工集体宿舍。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留在大城市是希望自己能够有一番作为,在大城市有自己的一份事业。但是由于在自己工作的初期,收入较低,为了维持生活,生活消费都较为节俭,“能省就省”是他们的主流消费理念。他们大多数分布在城中村,比如玄武大道地区、城东马群的百水芊城、城北的月苑小区周边、四方新村等。还有一些租住在离市区相对远些的老小区,甚至棚户区,如江宁、马群、栖霞等地。租住在城中村的多半是在市区工作或是准备找工作的,他们为了离上班或找工作方便,会选择些求职公寓,但为了节省开支也一般采用与他人合租的方式。在我们的走访调查过程中,就发现一10 m2左右的房间被房东布置成上下高低铺床位4个,其条件远差于一般的学生宿舍,而其中就居住了4个女生,这样每人每月就只需要交400元左右的房租,比一个人租住一间要节省近300元,这对于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她们是一笔很大的节约,甚至相当于她们一个月的伙食费。

单位提供的员工集体宿舍也是大多数工作了的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的一个主要的居住方式。一般而言,餐饮服务业、加工制造业的用工单位提供住宿的相对较多,有些单位还会根据员工的需要提供单身宿舍,但大多数都是至少4人一间的集体宿舍。相比出租屋而言,员工集体宿舍通常不支付房租或象征性地支付少量房租,这就是部分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居住在集体宿舍的原因,也可能是他们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毕竟可以省去自己找房子的麻烦,更主要的是可以节省开支。

2)居住条件较差,私密性、安全性较低

居住条件主要反映在人均住房面积和住房配套设施方面。一方面,近八成的被访大学毕业生人均住房面积在15 m2以下,与南京市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在我们调查的一个例子中,在那不到10 m2的狭小空间内,居住着来自天南地北的4个女生,由于房间狭窄,每个人只有一个铁柜子来存放自己的贵重物品,这个柜子也是除床铺外自己唯一的一个私人空间。房间内也再没有什么空间放置行李,并且没有衣橱。女孩不方便折叠的职业正装、洗了没干的内衣只能挂在床头。为了尽量不碰到衣服,女生们进出要侧着身子。

另一方面,住房中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基本配套设施,如独立的洗澡间、男女分开的厕所、厨房等,在条件较差的租住房和员工宿舍中还相当欠缺,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他们租住的房间通常都是洗漱、洗澡、厕所都在一起,而且整个出租房就一个这样的地方,是男女混用的。一个总面积大约为300 m2的公寓内,居住着近50名大学毕业生,这些人都合租在一起,但是只有两个洗澡的地方。在房间里,右侧是一排洗脸池,每隔一段距离有一面镜子,房间的左侧有几个带门的隔间,上厕所和洗澡就都在这一个个只有三四平方米的空间里进行。“在这儿洗澡都是男生女生混在一起的,洗澡的人永远不知道墙的那一侧是不是异性。外面的人很难想象这种生活的无奈。”据了解,刚来的人尤其是女生,往往会有很长时间的不适应。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就经常可以看到有女生每天洗完澡出来,就穿了一件刚刚遮住臀部的汗衫,一路晃荡着从浴室走到集体宿舍。此时,生存的问题已经占据了他们的生活重心,大家都在为了生活而拼搏,对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已没有心情和兴趣去关注了。

为此,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仅居住空间狭小,也缺乏相应的基本生活配套设施,比如独立的卫生间,更别说空间设施等。在炎热的夏天他们还可以忍痛买个电风扇,但是到了寒冷的冬天,他们都将它形容为冰窖,这种艰辛都是我们所无法想象和体会的。

3)住房支出收入比较高

从图1-19和前面的数据分析中可看出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住房支出收入比较高。

4)受工作变动的影响,换房频率较高

在我们的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他们毕业后的平均换工作次数为2.2次。其中有12.18%的被调查者换过4次及以上的工作,仅有18.35%的被调查者表示从毕业到现在还没有换过工作。由于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多半是工作年限在5年之内的,可见他们的换工作频率较高。相应地,其换房的频率也较高。频繁地变换住房,会无形中增加他们的住房支出,增加他们的住房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