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评论员研究的进路

新闻评论员研究的进路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电视新闻评论员的研究进路分为两条:一是对主持人用语的研究,二是研究电视新闻评论的内容和形式。二是对策性研究,针对电视新闻评论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三是对新媒介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创新发展的研究。
新闻评论员研究的进路_为时代留声:电视新闻评论员研究

新闻评论员机制作为电视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已经得到学界、业界的肯定,但这却是一个未完成的“事业”,因为新闻评论员机制与队伍建设尚处在探索之中。电视新闻评论是“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和解说与论述性语言等多种传播手段,集文字、声音与图像符号于一身的声画合一、视听结合的新闻评论,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形象化的政论’”[4]。而在电视新闻评论的过程中,新闻评论员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媒体观点的提炼以及深化,对新闻事件进行预判。在这一过程中,新闻评论员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同时也赋予新闻评论节目更多的人性化特征,给观众一种亲切感。从各级电视台组建新闻评论员队伍的现状来看,电视新闻评论员已经成为电视媒体利用自身媒介特征、提高媒介竞争力以及打造电视媒体品牌的有力手段。一方面,新闻评论员对社会舆论、社会大众的文化精神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新闻评论节目呈现同质化的倾向,电视新闻评论员的素养也参差不齐,评论员与新闻评论节目之间尚需时间进行磨合。因此,趁电视新闻评论员与观众的“蜜月期”尚在,研究电视新闻评论员制度的现有模式以及发展空间,对于今后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传媒学界,对电视新闻评论员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更多的是聚焦于新闻评论,顺带提出电视新闻评论员。此外,多部著作将电视新闻评论员与报刊新闻评论员、广播新闻评论员以及网络新闻评论员合编为一章进行研究。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曾说,未来主持人的发展方向将沿着“记者—好记者—主持人—好主持人—新闻评论员”行进,这反映在传媒学界对电视新闻评论员的研究就是从主持人开始的。当前电视新闻评论员的研究进路分为两条:一是对主持人用语的研究,二是研究电视新闻评论的内容和形式。

(一)对主持人用语的研究

对评论语言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结合电视新闻语言研究展开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亮相荧屏,有关电视新闻语言研究的文章逐渐出现。到90年代,随着央视新闻改革,电视新闻评论语言的研究成果逐渐丰富。1994年,白岩松在《现代传播》上发表《我们能走多远——关于主持人话题的胡思乱想》,对电视新闻主持人的本质与发展道路进行了经验探索。孙玉胜的专著《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记录了在20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的背景下,《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名牌栏目的创办经历,透过栏目创办的过程思索电视新闻语态的改变。在十年的感悟与检讨过程中,孙玉胜论述了他对新闻评论语体语态的深刻看法。此外,白岩松的著作《痛并快乐着》记录了中国电视舆论监督的起步,以及在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重大事件中,电视新闻评论所起的作用。这些文字是一线工作者对电视新闻评论的实践体会,虽然具体生动,但感性成分偏多,且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

1999年吴郁出版了《主持人的语言艺术》。该书虽然对电视新闻评论员没有作专门论述,但在第七章与第八章论及了主持人的“能说”与“善问”,提到了电视新闻评论应该具备的基本思维方式。此外,鲁景超2000年所著的《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较详细地介绍了即兴口语表达的过程,对电视新闻直播中的主持人语言、记者的现场语言生成有一定的论述。

近十年来,涉及电视新闻评论的论述还有白岩松2007年出版的《幸福了吗》,2008年赵化勇主编的《中央电视台品牌战略》《与你同行——央视50位主持人献给建台50周年的心语》等。这些著述与央视蓬勃发展的新闻实践相关,编著者亲自参加了新闻直播或新闻评论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对电视新闻有着深刻的体会。不过,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写作的感悟缺少理论深度或史论功利,存在信息捕捉不够全面、理论框架缺乏系统性等缺憾。

关于电视新闻语言方面的论述还散见于一些电视主持人语言研究的著作中,如徐浩然的《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2009)、应天常的《节目主持语用学》(2008)。这些著作深入研究了主持人语言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探讨了优化主持人语言运用的途径和方法,其中涉及电视新闻的部分研究较为深入、细致。

(二)对电视新闻评论内容与形式的研究

就目前笔者检索到的资料来看,对电视新闻评论内容与形式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电视新闻评论的本体论研究,如评论特征、形态、选题及功能方面的研究。杨新敏的《当代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研究了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地位、策划创作以及不同评论类节目的发展趋势。王振业、李舒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重点研究了新闻评论的要素、个性特征、基本类型及形式、选题和写作技巧。涂光晋的《广播电视评论学》重点研究了电视新闻评论在解释、表态、深化、引导、协调等方面的功能及在音响、画面、屏幕文字、解说与论述性语言方面的创新手段。二是对策性研究,针对电视新闻评论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三是对新媒介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创新发展的研究。李敏的硕士学位论文《媒介融合趋势下的电视新闻评论创新研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探讨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发展。应吉庆的《国内电视新闻评论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了电视新闻评论中主持人、节目定位、选题策划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合理化建议。相关方面有代表性的论文如马小林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舆论引导功能》,分析了电视新闻评论在舆论引导上的优势与重要性,张荻、黎凡的《电视新闻评论语言传播特征及发展趋势初探》总结了电视新闻语言的共有特征及新闻评论应具备的特质。

(三)新闻评论员研究的起步

以“新闻评论员”为篇名关键词,从1990年至今,在中国知网上共搜索到论文45篇,从论文总数可见以评论主体作为研究对象的论文较少,其中32篇直接与电视新闻评论员相关。关注焦点包括电视新闻评论员的角色定位、语言技巧、公信力建立、基本素养与评论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就整体而言,业务层面的剖析居多。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骆新在《对电视新闻评论员如何选择话题与阐发观点》中认为,在多元化的表达时代,评论不是简单的对错判断,相较定论性的文本,给受众提出看问题的视角更为重要。毕德辉、郭晓冰的《“名评论员”战略浅析——从〈时事开讲〉谈起》,分析了电视评论类名人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构建的关系,指出名评论员是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核心价值。

近两年有部分硕士学位论文把新闻评论员作为主体进行研究。如迟煦的《从〈新闻1+1〉节目的崛起谈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势特征与主持人对应的素质要求》,探讨了新闻评论类主持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如何提出自己的见解等。郭美璇的《我国电视新闻评论主体角色研究》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了评论主体与评论节目的关系,并对电视新闻评论员队伍的组建提出相关建议。管旭的《论新闻评论节目及其主持人》提出在新闻评论类节目不断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同时,主持人风格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

(四)本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体现在对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员进行全景式的扫描,既有对史料的详细的历史分期,又有大陆、香港地区与台湾地区的横向对比。在具体研究中,跳出对电视新闻评论员现象的繁复描述,更多地希望通过现象归纳找寻电视新闻评论员的本质特征、当前状态与将来的发展空间。有学者认为,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出现意味着三大转向:一是由单纯的事实提供向深度报道的纵深处挺进的转向,二是电视新闻的“人性化”转向,三是电视新闻开始寻求舆论领袖转向。[5]前两个转向是相辅相成的,但电视新闻评论员的专门出现,只是电视新闻“人性化”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因为传播科技的发展,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渠道使得更多的大众得以参与电视新闻的“人性化”转向当中。如果电视新闻评论员的观点和看法与普通百姓无异,或者差别不大,那其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呢?事实上,这三大转向中的第三大转向才是电视新闻的真实目的所在,本研究则是首次阐述电视新闻评论员的意见领袖功能。

【注释】

[1]萧功秦:《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转型体制》,载《浙江学刊》,2005年第5期。

[2]详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李瑞昌:《分类塑造的四类舆论空间》,载《光明日报》,2013年9月7日。

[4]胡文龙、秦硅等:《新闻评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

[5]应吉庆、方振武:《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公信力:个体?抑或群体?》,载《采写编》,2014年第1期,第3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