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作为一所独立学院,当年也是在这“扩招”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自然而然,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也是当今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转型的主体之一。对于像汉语言文学这样的传统专业而言,转型的问题更为复杂。本文以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对新形势下的转型发展问题做一番粗略探讨。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要真正实现转型发展,必须发挥传统优势。要知道,汉语言文学专业自产生之初就与“理论性”紧密相关。
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发展的思考_以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为例_转型与发展:独立学院文学与新闻类学科教学转型研讨会论文集

骆玲玲[1]

引 言

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第六次会议召开时,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随后,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普通本科高校将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型高校转型。并且,鲁部长还强调,这转型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毫无疑问,这6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是此次高等教育转型的主体。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作为一所独立学院,当年也是在这“扩招”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自然而然,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也是当今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转型的主体之一。转型是一项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配备等方面的根本性调整。对于像汉语言文学这样的传统专业而言,转型的问题更为复杂。如果不从基本思路上澄清某些模糊认识而盲动蛮干,非但不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反而会造成人才质量下滑,我们需要对此高度警惕。本文以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对新形势下的转型发展问题做一番粗略探讨。

一、强调“应用性”:转型发展的诉求

(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

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在世界居前列。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多元化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行业工作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社会对行业的工作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对行业工作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而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对行业的高效率、高品质要求,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高素质、高能力要求,表明我国社会需要高质量、高标准的服务性人才来满足其建设发展的需要,而这种高质量、高标准的服务性人才就是通常所说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社会和职场的适应能力强,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高强度、高负荷的行业工作要求。所以,应用型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急需人才。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在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把注重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凸显了出来,并引导各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方向。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应用性”诉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较早设立并勃兴的一个专业门类,其专业设置着重培养知识面比较广的专门人才,承担着为多个行业输送人才的任务,毕业人才工作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就业前景非常广阔。然而,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对汉语言文学培养的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现实要求其所培养的,已不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人才”[2]。可见,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素质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个更高的要求就体现在专业性和应用性上。然而,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课程设置来看,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却还是一如既往地偏重于基础性和理论性。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规律的学科,在其传统的课程设置上主要有“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美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论”“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民间文学概论”“写作”等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实践能力不强,汉语言文学专业所设课程人才培养的服务性特色不鲜明。简而言之,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不足。因此,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尤其是在国家十分重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新形势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实现“应用性”转型迫在眉睫。

二、发挥传统优势:转型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为什么要讲发挥传统优势呢?因为讲转型、讲创新,它不是舍本逐末,不是丢掉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固有的特点与优势。我们应该在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固有的特点与优势上,再去寻求转型与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专业,它历史悠久,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启蒙民众思想、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并且,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能说会写”,也就是说,在强调专业转型的过程中,应坚持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不动摇,况且,“能说会写”的能力本身就是一项基础性且应用性很强的能力。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要真正实现转型发展,必须发挥传统优势。发挥传统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第一,理论学习不能丢,继续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基本功。相对应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或教学过程中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人文性认识

上文已经提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上的确偏重理论性。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刻意弱化理论性而强化应用性呢?答案十分肯定,不是。从专业自身的特点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转型跟其他专业还不一样。作为我国高校的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中历史最为悠久,积淀最为深厚,综合性也较强。综合性强本是一件好事,但在当今社会需求追求“实用性”的背景下,综合性强在某种程度上却导向了另外一种弊端,那就是专业针对性不强,没有明确的就业指向,缺乏具体的实操性。于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应用性”转型中就显得颇为困难,甚至不知所措,一不小心还会陷入一种误区。这种误区就是:刻意追求应用性而忽略理论性。也就是说,在专业转型的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应用性”与“理论性”的关系,不能因为追求“应用性”而把“理论性”抛掉。要知道,汉语言文学专业自产生之初就与“理论性”紧密相关。自1910年3月21日京师大学堂分设的“中国文门”开始,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中文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1910年至今,在这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也基本稳定。“全国各个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上都沿袭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语言文学的理论课程为主,内容偏重于基础性、论述性和综合性以及专业知识的系统性。”[3]可见,对理论性、基础性、系统性的强调,本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与原动力。透过理论的背后,需要学生从专业理论知识中提炼所需的文字功夫和文学素养,转化为自身认识世界、理解人性的观察能力,并最终形成较强的工作能力。因此,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理论性”与“应用性”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任课老师,我们需要思量的不是如何加强应用性、弱化理论性等,而是应该注意引导、启发学生如何把所学的理论性知识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等,这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转型过程中所应该解决的“应用性”问题。简言之,就是在应用性转型过程中,依然需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人文性认识。

(二)注重学生汉语言文学基本功力的锻炼——“能说会写”

强调理论性转化,其最典型的体现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能说会写”。然而,在当今社会过于追求“应用性”的新形势下,各种“高大上”的、急功近利的所谓应用型人才类型需求纷纷涌现,以至于许多学生纷纷去追求“高大上”,而忽略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本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即“能说会写”的锻炼。这些的问题凸显,有些应用型高校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例如,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通过长期的摸索与实习,运城学院中文系2009年推出了“13511工程”——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读100部书,背诵300篇诗歌散文,写50篇文章,练出一手好字,说一口标准普通话。此工程涵盖了语言和文学两大领域,选录了诸多名家名著,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切实锻炼学生的“嘴皮子”和“笔杆子”,以更好地实现就业需求。[4]根据实际情况,笔者建议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行“62311工程”,即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读60本书,背诵200篇诗歌散文,写30篇文章,练一手好字,说一口标准普通话。

三、突破综合性格局:转型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基础性很强的传统专业,在某种程度上,它处处体现出一种综合性,即专业性不明显(“万金油”)的特征。从现有的职业分类方向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出来的学生可以从事公务员、教师、助理、文秘、媒体记者及编辑、文案策划等文职类的工作,相较于其他专业而言,就业面还很广阔。总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称得上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是文职工作的“万金油”专业。但是,世事的逻辑与现实却是另外一种呈现:综合性很强往往意味着专业性不强,“什么都会”往往意味着“什么都不会”。这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现实境遇中的尴尬。

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各高校的专业分类也逐渐细化。那些原来由汉语言文学专业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的专业逐渐从中剥离出来,如秘书学、广告学、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对外汉语、戏剧与影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文化产业管理等。这些专业方向很明确、很细化的专业的产生,给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得该专业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学生知识的转化能力较低,社会适应性越来越弱,面临着被边缘化的严峻形势。但是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传统专业,同时又是培养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最基础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又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是以培养中国学生最基本的人文素养、提升精神文化品格为终极目标的专业。简而言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重要,但现实境遇很尴尬。因此,如何打破汉语言文学专业这种尴尬的局面,则是当代高校应该思量的问题。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独立院校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可以借助当今“专业应用性转型”的新形势,逐步打破其所处的尴尬局面。具体思路如下:

(一)突破综合性格局,增强专业之间的合作

1.分院内部之间的专业合作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人文学院目前共设有5个本科专业,分别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从专业发展的内部规律来看,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等专业本就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分化而独立出来的,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千丝万缕的关系,正好就是各专业之间加强合作的基础。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加强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之间的合作。

2.分院之外的专业之间的合作

同理,分院之外的相关专业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加强合作。

(二)突破综合性格局,凸显地方性特征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地处云南省境内,坐落在美丽的春城昆明,拥有着十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借助这丰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平台。

(三)突破综合性格局,调整课程设置

在强化理论课程的学习上,注重实践课程的科学设置,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在培养学生“能说会写”的基本技能上,更应注重培养学生把自己的专业基本技能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突破综合性格局,改革学分制度

根据在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工作七年的经历与实际,笔者认为,“改革学分制度”是目前最能够落到实处的一项具体措施。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学分主要由公共必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素质学分四个模块构成。结合当今社会各高校纷纷强调“应用性转型”的大背景,我们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学分制改革可以从素质学分模块入手。现以人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针对推行学分制改革细加说明。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学分的来源单一,除了靠修满有限的素质选修课获取学分外,也就只有通过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主要就是秘书资格证书)获取相应的素质学分了。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让学生获取素质学分的途径多样化,以学分制改革推动专业的“应用性”转型。

总之,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转型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大事。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转型不仅要考虑社会实际,同时也要考虑专业自身发展的实际和学院发展的具体实际。转型不是追求所谓“高大上”,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从学院的整体发展、长远发展出发,踏踏实实做点事,把具体的措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传霞.关于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4).

[2]范建刚.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内涵辨析及易产生的误区[J].甘肃高师学报,2014,19(3).

[3]宋洁.高校中文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以运城学院中文系“13511”工程为例[J].运城学院学报,2012(1).

【注释】

[1]作者简介:骆玲玲,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中文系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

[2]刘传霞.关于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4).

[3]范建刚.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内涵辨析及易产生的误区[J].甘肃高师学报,2014,19(3).

[4]宋洁.高校中文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以运城学院中文系“13511”工程为例[J].运城学院学报,201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