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发展转型的理论思考

中国发展转型的理论思考

时间:2022-06-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 中国发展转型的理论思考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将经济增长理论分为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为此,我们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情况,对中国发展转型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我国通过非均衡战略取得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和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日显突出,讨论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转型需要将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均衡发展作为考量的重点内容。

1.1 中国发展转型的理论思考

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将经济增长理论分为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均衡增长理论强调通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实现部门和地区发展的均衡;而非均衡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往往在资本、资源和制度基础等方面不具备均衡发展的条件,政府可以通过动员储蓄和资源,集中投入到某些工业部门(或区域),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的发展战略基本上是非均衡的,首先在东部沿海地区推进改革开放的试点,通过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了具有税收优惠的多种类型的开发区,吸引国际产业资本的大规模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崛起,以及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的经济高速增长,可谓发展中国家推进赶超战略的成功案例。

随着中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21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产业资本的大规模流入,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三十余年的高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在取得经济改革成功、获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发展中的问题日渐显现,主要表现为: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越来越成为持续这种发展模式的制约;经济不断发展也使禀赋条件逐渐在发生变化,如劳力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优势在逐渐丧失;长期非均衡发展产生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这种过于显著的地区发展差距会产生社会矛盾和不和谐的问题。借鉴一些拉美国家出现“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国际教训,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上述问题,实际上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转折期:要么逐步转向“均衡发展”的道路,要么掉入“中等收入”的陷阱。由非均衡发展转向均衡发展,实际上是转向“更大程度上利用知识资源、兼顾效率与公平、通过市场配置、以效率持续提高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

伴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外商直接投资大规模的进入,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在过去的十余年该区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可以认为,该区域也集中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特点和问题。为此,我们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情况,对中国发展转型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经济发展源泉的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外向度非常高,经济增长表现出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外部需求)的高度依赖。当然,外部需求有利于创造就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有利于推动经济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但是,对这种增长可持续性的质疑,以及外部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形成的冲击,已经引起学术界和决策层的普遍关注。实际上,长江三角洲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比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扩大内部需求已经成为应对金融危机、转变发展模式的关注点。我国长期以来投资倾向过高,经济增长主要是一种投资拉动型的发展模式,因此,重视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国内消费需求增长,逐步改变经济增长动力的构成,将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点,事实上,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消费的政策。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发展转型的问题,应该考虑国内与国外需求、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平衡问题,即该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一定需要改变过度依赖外部投资和出口贸易的模式。

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在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重还不高的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尚无清晰的发展模式,将中国比喻成一只围绕亚洲产业分工“雁群”的大雁,可以在不同产业梯次参与分工与合作。然而,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大规模输入,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逐渐清晰:从广东的“三来一补”到长江三角洲的以电子产业为主的“代工”模式,呈现出“依托成本优势(主要为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在加工制造产业层次(低附加值)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随着经济的成长,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以及宏观上对环境管理的加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前,已经显露出这种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包括增长质量不高、对环境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劳动力资源的问题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在更高的产业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发展选择。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出了通过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和结构调整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和科教最为发达的地区,日益显露出发展模式与资源禀赋条件的失衡,在讨论该区域城市发展转型问题时,应该将如何通过创新和市场配置提升微观经济竞争力作为关注重点。

可持续发展的考量:用经济增长指标作为发展指标的质疑,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社会学家在社会指标研究中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强化了这种质疑。我国通过非均衡战略取得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和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日显突出,讨论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转型需要将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均衡发展作为考量的重点内容。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不少文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讨论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发展转型,需要结合上述国内外有关文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至少应该在环境指标的基础上,增添社会福利(教育、医疗)和民生质量等视角,即在提升经济效率的同时需要兼顾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这样才能使发展转入均衡发展的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