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学是中国哲学智慧在医学上的体现,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有象征。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和社会上其他个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共生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渗透了中医理论和治疗的各个方面。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是注重整体辨证观和动态平衡观。将数字红外热成像技术引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对中医的理论与临床能够进行科学地诠释与客观地描述,为中医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手段和工具。

4.1 中医学理论体系科学性与客观性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生存繁衍,在与自然灾害和生老病死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经验学科。它以中国古代社会为背景,以中国古代哲学、古代科技为理论和方法武器,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根据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阴阳平衡、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以中药方剂、针灸气功等方法为主要治疗手段,并包括2000多年临床实践为基础形成的各家学说和名家经验。

中医学是中国哲学智慧在医学上的体现,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有象征。中医不属于西方主流医学范畴,就像国画不属于西方的绘画艺术一样。如果以近百年发展起来现代西方医学单因单果、单点单位的机械唯物论、还原论思想、性质或特点作为标准,来评判中医的科学性及其优劣与否,是一种简单而又荒谬的做法,其忽略了医学本身的人文多样性内涵,以及之间的相互资生性与和谐共存性。

中医是结合了心理学、思维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生态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复杂性科学。中医讲人体不是脱离自然环境与社会单独存在的个体。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和社会上其他个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共生的。中医的这种思想源于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讲究顺应环境,顺应自然。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渗透了中医理论和治疗的各个方面。中医认为,“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运四时,化五节者也”。即五脏的生理功能与自然界相适应,与阴阳变化相符合,与四时五节相联系。六腑的生理功能亦然。把这种基本思想用之于养生,中医形成以“顺天之分”、“因时之序”8个字为总纲领的养生观。用之于病因学说,中医认为,“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用之于病理学说,中医主张“知病本始”,本于天地阴阳,四时经纪。用之于医疗实践,中医提出“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的总原则。

中医得益于古代哲学的大一统思想,始终在宏观层次上活动,这使它得以发展出一套把握人体系统的独特概念,如精、气、神、形、表、里、虚、实、寒、热、阴、阳等,本质上都不能以还原论来说明。中医用这些概念阐释的医理,提出的治则治法,都不能基于还原论来理解。寒、热、虚、实都不是细胞的属性,更不是细胞中的分子原子的属性,它们只能在人体的宏观系统、功能变化的层次上把握。比如,中医讲“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主宰了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人若耗散其真气,是致病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故养生和治病都强调“气为内宝”,讲究保护、强化体内的真气,防止耗散真气。然而“气”在解剖尸体时看不到;在实验动物身上做试验,也不能真正了解在人体中运行的“气”(当然,活动物躯体中也有“气”的运行)。对于中西医的这种差别,青年时的毛泽东曾有很精辟的见解:“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专求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

中医的现代方法学还未完全建立,这除了近百年来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渗透之外(也是制约中医优势发挥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还不适应,或没有达到中医多学科的介入融合,以致中医落后的技术体系没有改善,也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支撑中医实践的技术进展缓慢。中医要发展,就必须借助现代科技方法促进中医技术手段的跨越式发展,并建立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体系。以人为中心,以临床数据为导向,以假说和模型为驱动,将临床研究与计算机模拟研究相结合,二者交替并螺旋式上升。在此过程中,辨证论治可以充分实施,同时,其实施中产生的数据又将成为发现新信息和新知识的源泉,而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论又回到实践中指导新的辨证论治的实践。

“十一五”后,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现代化是完全必要的,实际上中医药也从没停止过其现代化的进程。但是现代中医的研究均从西医角度出发,多选择生理、生化、病理等微观指标,而很少运用现代仪器和思路从整体角度进行观察研究。这种方法在使中医研究向深层次发展的同时却失去了中医整体观的特色,致使中医现代化越来越脱离了它的本质和精髓,又被西医带入了“还原论”的模式中去。我们认为,只有坚持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中医特色,沿着自己特定的道路发展,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是注重整体辨证观和动态平衡观。数字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获得连续的、动态的、以红外热成像为载体的人体新陈代谢能量空间分布定位和定量信息,因此,可以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来研究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如藏象经络学说和辨证诊断研究,在方法论方面是吻合的,而且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特点是人体表面热辐射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也符合中医“有诸内必形诸外”、“司外揣内,以象察脏”的诊断思想。将数字红外热成像技术引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对中医的理论与临床能够进行科学地诠释与客观地描述,为中医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手段和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