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统计评估的理论体系

统计评估的理论体系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统计评估理论是对统计评估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各种理论的总和,通常由实质性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组成。如果将统计评估对象确定为经济现象,统计评估过程中所涉及的实质性科学理论主要有“经济人”理论、经济运行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政策科学理论等,方法论主要有统计测度论、综合评价理论、运筹优化理论等。其中,资源配置效率理论的主体是帕累托最优理论,该理论为统计评价与调节等统计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统计评估理论是对统计评估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各种理论的总和,通常由实质性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组成。考虑到统计评估对象千差万别,涉及各个领域,统计评估理论体系异常庞大,难于在此一一涉猎。所以,在此我们仅从经济统计评估的视角来观测统计评估理论体系。如果将统计评估对象确定为经济现象,统计评估过程中所涉及的实质性科学理论主要有“经济人”理论、经济运行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政策科学理论等,方法论主要有统计测度论、综合评价理论、运筹优化理论等。这些理论也构成了经济统计评估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经济人”理论

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是指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其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可以是实体人,比如消费者;也可以是虚拟人,比如企业、政府、国外等。

“经济人”理论最早由亚当·斯密(Adam Smith)给出。该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人的行为基本动机所在。

“经济人”理论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对经济运行驱动力的来源给出了一个更为贴近现实的解释,对于统计测度、评价、调控等统计评估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经济运行理论

经济运行理论是指用于揭示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包括微观经济运行理论和宏观经济运行理论。在经济学中,微观经济运行理论是在理性经济人、完全信息假设和市场出清的假设条件下建立的,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行为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宏观经济运行理论则是用于揭示经济总体运行规律的理论,比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波动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就业理论等。

经济运行理论对统计评估工作指导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经济运行过程、把握经济运行规律,并可据此来开展统计测度、评价与调控等统计评估工作。

(三)资源配置理论

资源配置理论是以资源稀缺性为基础,研究资源配置合理性的理论。其主要理论包括资源配置效率理论和资源配置公平理论。其中,资源配置效率理论的主体是帕累托最优理论,该理论为统计评价与调节等统计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四)政策科学理论

政策科学理论是在运筹学和系统科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用于研究政策的调研、制订、分析、筛选、实施和评价过程的理论,其对统计评估过程中调控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统计测度论

统计测度论是指用于从数量方面来描述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理论。统计测度论作为一门方法论,其主要研究的是如何使用相关工具来从数量方面描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涉及的理论主要包括统计描述理论、统计推断理论和统计预测理论。其中,统计描述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对事物过程进行描述;统计推断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样本资料来推断总体的特征;统计预测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来认识事物的未来发展变化。

在统计评估过程中,统计测度论主要运用于测度环节相关工具使用的指导。

(六)综合评价理论

综合评价是评价主体为了一定的目的,在数据资料的支持下,从社会、经济、科技等多方面、多角度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的系统评价,从而得出对被评价对象整体性认识的一种评价活动。综合评价理论则是对综合评价活动的总结与提升,是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合理性评价的重要方法论基础,在统计评估方法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目前综合评价理论已日趋成熟,常用方法已达数十种,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七)运筹优化理论

运筹优化理论是一种决策理论,在统计评估过程中主要用于事物发展变化速度与方向的调控。

运筹优化理论的主体是运筹学,其方法论主要包括数学规划(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和动态规划和目标规划)、图论与网络分析、排队论、存储论和博弈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