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时间:2022-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神经胶质瘤中仅次于星形细胞瘤,占25.8%,居第二位,在颅内肿瘤中占10.6%。肿瘤亦可侵犯大脑皮层,并可与硬膜粘连。坏死灶大小不一,坏死区周围瘤细胞可呈假栅栏状排列,可有多核白细胞浸润,或有小胶质细胞形成的吞噬细胞。由于肿瘤增长迅速并有广泛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周围脑水肿广泛,脑室移位显著。以手术治疗为主,切除肿瘤方法与星形细胞瘤相似,但无法做到全部切除,可尽量切除肿瘤,或同时作内或外减压术。

第十节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在神经胶质瘤中仅次于星形细胞瘤,占25.8%,居第二位,在颅内肿瘤中占10.6%。文献中分别占22.3%~50%和10.2%~22%。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约为3:1。大多发生于成人,特别是30~50岁间。

绝大多数发生于大脑半球,而以额叶为最多见,其次为颞叶,再次为顶叶。少数亦可见枕叶、基底节、丘脑、侧脑室、第三脑室及后颅窝。肿瘤范围广泛,常同时累及两个或三个脑叶,或通过胼胝体向对侧扩展,这种情况多见于额叶肿瘤,呈蝴蝶状。

一、病理

肿瘤大多位于大脑白质内,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间无明显界限,个别的界限较清楚。肿瘤亦可侵犯大脑皮层,并可与硬膜粘连。或侵及深部结构,或突入脑室。突出脑表面或突入脑室者,瘤细胞可随脑脊液播散,个别的可向颅外转移至肺、肝、骨或淋巴腺。肿瘤质软,呈灰红或黄红色,形状不规则。瘤内常有暗红色出血区,灰黄色的坏死区及囊性变,含有黄或褐色液体。血管丰富,周围脑水肿明显。

显微镜下肿瘤细胞比较致密,形状不同,大小不等,无一定排列。胞浆多少不等,细胞核形态亦不一致,呈圆形、卵圆形、肾形、梭形等。核染色质深,核分裂多见,散在有多数单核及多核巨细胞。有明显的小血管增生,血管不规则,有的管壁薄、管腔扩大。常见血管内皮及外膜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而致血栓形成和坏死出血。坏死灶大小不一,坏死区周围瘤细胞可呈假栅栏状排列,可有多核白细胞浸润,或有小胶质细胞形成的吞噬细胞

二、临床表现

肿瘤高度恶性,生长快,病理短,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50%~60%在3个月内,70%~80%在半年以内,短的不过半个月,平均3个月左右。个别的由于瘤内出血可表现如卒中样发病。

由于肿瘤增长迅速并有广泛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几乎均有头痛,大多有呕吐及视乳头水肿,并多有视力减退。25%~30%患者有癫痫发作,约10%有精神症状,表现为淡漠、迟钝、智力减退、甚至痴呆等。局部症状亦较突出,发展较快。依肿瘤所在部位产生相应的症状,约一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偏瘫,亦常有偏侧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等。

三、辅助检查

(一)脑脊液检查

压力增高外可有蛋白量及白细胞数增多。特殊染色有时可见瘤细胞。

(二)同位素

局部同位素浓集较明显,见于90%以上病灶。

(三)头颅平片

多显示颅内压增高征,少数由于病程短无颅内压增高表现。有的可见松果体钙化移位。

(四)脑室造影

可显示脑室有明显受压移位,有的可见充盈缺损。额叶肿瘤有的可压迫阻塞室间孔,致两侧脑室不通。

(五)脑血管造影

可见脑血管受压移位。约50%显示肿瘤病理血管,粗细不匀,形式扭曲不整,有的细小呈点状或丝状,有的扩张呈窦样。有的有动静脉瘘早期静脉充盈。

(六)CT扫描

显示为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影像,多数为混杂密度,少数为高密度。瘤内有囊腔者显示有低密度区。周围脑水肿广泛,脑室移位显著。注射对比剂后影像增强,呈结节状或环状增强。

四、治疗及预后

以手术治疗为主,切除肿瘤方法与星形细胞瘤相似,但无法做到全部切除,可尽量切除肿瘤,或同时作内或外减压术。术后给予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术后症状复发时间一般不超过8个月,生存时间大多不过一年,个别的可达两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