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髓内星形母细胞瘤

髓内星形母细胞瘤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9 髓内星形母细胞瘤 a~d.MRI:平扫,颈1~3椎体水平髓内可见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肿块影,边界不清,病变内部及两端均可见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变区();增强后上述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其内部及邻近脊髓内囊变区无强化()本例为少见病,且患者的年龄、发生部位均不典型,术前诊断较难。但通过本例可使我们开拓思路,对髓内肿瘤的构成有更全面的认识。

【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手指、足趾麻木,逐渐出现手掌、足底痛温觉减退,半年前双侧上肢及肩背部出现烧灼感,近来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四肢乏力、体重减轻。

查体: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Ⅴ级,颈3~胸1水平浅感觉减退,双上肢Hoffmann征阳性,双下肢Babinski征阳性,踝阵挛阳性。

【影像学检查】

MRI:颈1~3椎体水平髓内可见大片T1等、T2稍高信号影,边界不清,病变内部及两端可见斑片状T1低、T2高信号区(图39a、b)。增强检查,上述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边界清楚,其内部及上下方脊髓内可见低信号囊变区(图39c、d),所示节段脊髓明显增粗、信号不均。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例为颈髓内囊实性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应包括以下病变:

1.室管膜瘤 好发于成人,为最常见的髓内肿瘤,多发生于脊髓圆锥和上颈髓,肿瘤内部及邻近脊髓内常见囊变,增强检查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2.星形细胞瘤 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下颈髓和胸髓,肿瘤多呈弥漫性生长,常累及多个脊髓节段,增强检查呈轻度或中度不均匀强化。

3.血管母细胞瘤 典型表现为大囊小结节,结节位于脊髓背侧,增强检查结节明显强化,而囊壁不强化。

4.髓内转移瘤 少见,髓内病灶常为多发,类圆形,强化明显,诊断须依靠原发肿瘤病史。

综合上述分析,并结合患者的年龄、发病率等因素,本例术前印象:颈1~3椎体水平髓内占位性病变,考虑室管膜瘤可能性大。

【手术记录与病理】

术中见脊髓饱满,颈髓背侧2mm下方可见肿瘤组织,呈暗红色,血运中等,质地较软,长约5.5cm,与周围脊髓分界清楚,肿瘤两端与脊髓组织有粘连。

病理诊断:星形母细胞瘤(WHOⅢ级)。

【讨论】

星形母细胞瘤罕见,在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2000)中属来源未定的神经上皮肿瘤(WHOⅢ级),占原发神经上皮肿瘤的0.45%~2.8%。肿瘤多起源于大脑半球的表浅部位,发生于脊髓者极罕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和青年人多见。典型表现为幕上表浅部位的较大分叶状肿块,呈囊实性,囊变围绕实体部分呈“发泡样”,其内可见点状钙化。

病理上,肿瘤质软,切面灰白或粉红,有囊变、出血和坏死小灶。镜下瘤细胞密集,胞体较大,呈多角形或锥形,围绕血管生成形成菊形,并有短粗突起伸入血管内,血管丰富,管壁厚薄不一,常有玻璃样变性。免疫组织化学GFAP、S-100、Vimentin、NSE及EMA阳性。

图39 髓内星形母细胞瘤
a~d.MRI:平扫,颈1~3椎体水平髓内可见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肿块影,边界不清,病变内部及两端均可见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变区();增强后上述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其内部及邻近脊髓内囊变区无强化()

本例为少见病,且患者的年龄、发生部位均不典型,术前诊断较难。但通过本例可使我们开拓思路,对髓内肿瘤的构成有更全面的认识。

(张 泉 李 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