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区管理概述

病区管理概述

时间:2022-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终关怀病房管理是为了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系统地利用护士、医师和社会工作人员以及设备的过程,为了实施临终关怀病房管理,必须明确其功能,确立临终关怀病区组织,还要实施有效管理。临终关怀病房是老年护理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临终急性症状处置为特点的急性病房,不同于以养老为主的老年公寓和以护理照料为主的康复病房,以及以医疗为主的老年医院病房。临终病房管理实践性表现为可行性。

第一节 安宁舒缓疗护(临终关怀)病区管理概述

一、临终关怀病区(病房)管理的概念

(一)概念

临终关怀病区(病房)又称安宁舒缓疗护病区(病房),重点加强护理单位或集中缓和医疗病房,是将临终病人集中管理的病区(病房或病室),配备有经专业培训合格的安宁护士和临床执业医师,运用世界卫生组织临终关怀理念及适宜技术手段,能显著提高临终关怀病人及其家属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病人的“权益”和尊严。临终关怀病区是强化临终医学的临床基础。随着安宁护理和缓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临终关怀病区(病房)在现代医院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临终关怀病区(病房)管理的概念

1.临终关怀病区管理是对入院接受安宁护理和缓和医疗的临终病人提供以积极评估、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包括躯体、社会心理和宗教的(心灵的)困扰,来预防和缓解身心痛苦,以改善面临威胁生命的疾病患者和他们亲人的生命质量为中心的全过程管理活动和工作过程。

2.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护理管理的定义是: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有关其他人员或设备、环境和社会活动的过程。临终关怀病房管理是为了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系统地利用护士、医师和社会工作人员以及设备的过程,为了实施临终关怀病房管理,必须明确其功能,确立临终关怀病区组织,还要实施有效管理。

临终关怀病房管理还包括对住院安宁护理和缓和医疗组织结构的设计、服务质量的监控、安宁护士和临床执业医师以及社会志愿者实施临终关怀活动行为的规范、临终服务事宜技术的应用管理、规划提高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整体水平的目标管理等。

二、临终关怀病区管理的意义

1.临终关怀病房安宁缓和疗护管理是整体护理医疗水平的保障。

2.临终关怀病房安宁缓和疗护管理是发挥老年护理院功能的中心环境,是护理医疗质量的基本保证。

3.临终关怀病房安宁缓和疗护管理水平是老年护理院服务能级的一项重要标志。

三、临终关怀病房管理的目的、目标和任务

(一)目的

1.主要目的。临终关怀病房工作的服务对象和任务决定了其管理应是以提高临终护理质量为主要目的,运用最有效的管理过程,提高优质护理和医疗服务。

2.最终目的。安宁护理除服务于病家外,也在改变我们所处社会的文化与价值。

3.工作目的。

(1)通过安宁护理,使临终病人与家属接受临终事实。

(2)在安宁关怀下使临终病人尊严地、无痛苦和无遗憾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3)减轻或消除临终病人的疼痛、不适症状或心理压力

(4)尊重临终病人的权益,满足临终病人在物质或精神方面的渴望。

(5)消除临终病人与家属之间的怨态,享受人生的最后亲情。

(6)使家属敢于面对亲人死亡

(二)目标

1.关心临终病人生活质量。

2.减轻因临终末期病症所引起的痛苦和不适。

3.帮助临终病人与家属在临终阶段增加人世亲情,去除宿怨,相互道别,使生死两相安。

4.在为临终病人服务及其逝世后,继续为其家属提供慰藉。

5.满足临终病人在生命最后一段日子中的需要。

(三)任务

1.由于我国开展临终关怀工作时间不长,临终关怀病房刚刚起步,故应及时总结临终关怀病房经验,以便形成适合我国本土化的临终关怀病房管理理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研究世界各国和地区临终关怀病房管理的经验和技术,并消化提高。

3.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病房管理的特点。

4.创造良好的安宁舒缓疗护服务条件和环境。

5.建立安宁缓和疗护病房质量控制系统,包括建立质量保证组织,制定质量标准,明确岗位职责,质量分析及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综合目标评价等。

6.完善安宁舒缓医疗为特点的临终病房管理组织,成为适应性强、人性化、多功能的诊疗单位。

四、临终关怀病房的功能定位和特点

(一)临终关怀病房的功能定位

1.基本功能。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6年颁布的《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和2011年印发的《护理院基本标准》,科室设置要求为临终病人包括晚期姑息治疗患者及高龄老衰自然临终者提供安宁护理和缓和医疗为主的服务的病区。

2.核心功能。临终关怀病房是老年护理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临终急性症状处置为特点的急性病房,不同于以养老为主的老年公寓和以护理照料为主的康复病房,以及以医疗为主的老年医院病房。

3.功能定位。根据卫生部文件精神,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病房以收治晚期癌症临终病人为主,包括自然衰老临终病房和其他慢性病终末期病人。因此,临终关怀病房定位于急性病房应有明确的收治服务对象范围、服务内容和项目、出入院指征和评价标准。

(二)临终关怀病房的管理特点

1.临终病房管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临终关怀病房管理的综合性是因为其理论基础是管理学原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临终病房管理实践性表现为可行性。

2.临终关怀病房管理的广泛性,表现在管理对象和范围广泛及管理人员众多两个方面。

3.在医学目的和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临终病房管理显示出其独特性和自身规律性的特点。因此,临终病房管理应加强其职位以保证其工作科学性、连续性和服务性的统一。

4.临终关怀病房特点还包括:

(1)医护人员首先考虑的是病人而不是疾病。

(2)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

(3)安宁护理形式是持续性、家庭化、社会整体性。

(4)安宁护理质量表现:①广泛性和协同性;②程序性和连续性;③综合性和整体性。

五、临终关怀病房定义

1.1967年,英国桑德斯博士开创了第一家有特殊照护服务方案的安宁疗护机构——圣克里斯多弗安宁院,从此“安宁疗护”一词开始流行。1987年,英国首先采纳“姑息医学”实用定义,并被批准为一门医学专业。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缓和医学的实用进行了定义,到2002年对缓和医学重新做了定义,即缓和医学是一门临床学科。200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梵蒂冈举行了第19届国际医疗大会,大会主题是“安宁缓和疗护”。在大会宣读宣言中,强调推崇安宁缓和疗护、反对安乐死。同时在病患已达到末期临终时,反对没有意义的剧烈医疗,延长临终时间却增加病人许多痛苦。

2.安宁护理的概念近似护理,而缓和疗护的概念则来自医疗。姑息疗法则是一种暂时减轻患者某种症状或痛苦但不能清除病因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安宁院给予人的印象太接近死亡,而姑息疗法这个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提示对临终和濒死患者宽容和迁就。因此缓解病人痛苦的做法较易得到人们的肯定,所以缓和医疗的概念后来居上,大有取代安宁疗护之势。护理界的做法是倾向优势互补,特别强调安宁与缓和疗护不可偏废。

3.我国台湾地区2000年颁布、2002年修正的《安宁缓和医疗条例》对安宁缓和疗护的定义是:为减轻和免除末期病人之痛苦,施与缓解性、支持性之医疗照护,或不施行心肺复苏术。这里的末期病人是指罹患严重伤病,经医师诊断认为不可治愈,且有医学上之证据,近期内病程进行至死亡或无生命征象之病人,施予气管内插管、体外心脏按压、急救药物、心脏电击、心脏人工调频、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为。

4.美国老年保健医疗制度指出,完整的临终关怀服务应包括机构型(病房)和社区型(家庭)相结合的临终关怀体系与网络。临终病房管理应是以一个医疗为指导,由护士组织的协调项目,在这项服务中要有社会性服务、牧师咨询、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共同完成服务的核心部分。因此,临终关怀病房管理在这些服务的基础上,还需包括以下的管理内容:饮食咨询、职业治疗、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精神慰藉、家庭健康帮助及居丧服务协调等。

5.关于临终关怀病区(病房)名称

(1)2006年,卫生部颁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指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诊疗科目应为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中医科(含民族医学)、康复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有条件的可登记口腔医学科、临终关怀科,原则上不登记其他诊疗科目。2011年,卫生部颁发《护理院基本标准》,规定临床科室设置至少设内科、康复医学科、临终关怀科。

(2)根据国家卫生部文件精神,在临终关怀科委注册登记只有唯一合法名称,但在病区(病房)名称上期望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安宁缓和疗护的名称为佳,或简化为“安宁病房”及“缓和病房”,更加强调安宁舒缓疗护优势互补,是一种团队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