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医院用胰岛素怎么血糖难降

在医院用胰岛素怎么血糖难降

时间:2022-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然的膳食纤维多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较多,故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多吃蔬菜和少量的水果,因为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糖尿病患者不宜吃香蕉、甘蔗等单糖多的水果,其他水果均能吃,因水果大多数是碱性的,有中和酮体、减轻酸中毒的作用,但应分5~6次食用。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间应

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检测和控制。

1.糖尿病知识教育 糖尿病一旦确诊,即开始对病人进行糖尿病教育,包括糖尿病的一般知识,自我血糖和尿糖的监测,降糖药物的用法以及并发症的表现和防治。

2.饮食控制 如有条件可按体重来计算热量和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量。

(1)糖类:主要在主食中,一般主食不能超过250~400g,早、中、晚比例为1∶2∶2。我们认为糖类应占饮食50%~45%,如食糖过低,必须动用脂肪和蛋白质,脂肪分解,酮体增多,如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充分利用酮体,则发生酮症酸中毒,体内蛋白质分解,使抗病能力下降,继发感染;如食糖过低,使体内糖原分解和异生,引起反应性高血糖,此即不吃饭血糖也升高之故。

糖尿病患者每餐必须进食一定量的淀粉食物,不是主食越少食越好。但主食可多食粗粮,如莜麦、荞麦、玉米面,其血糖指数低,为75%~89%(血糖指数指口服50g糖后2h血糖升高的情况)而白米和白面却为90%~100%,豆类最低,仅为15%左右。

(2)蛋白质:在糖尿病饮食中为15%~25%,1天不超过150~250g。蛋白质食物必须以含有必需氨基酸多的动物蛋白为主,如鱼、禽、牛肉、猪瘦肉、牛奶等。其中牛奶(包括酸牛奶)是糖尿病的良好食品,因其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基本营养素,易被人体吸收,其次牛奶中几乎不含核蛋白(其代谢产物为尿酸,肾排泄尿过多含损伤肾功能)。另外,牛奶含钠少,有利尿作用,牛奶(酸奶更好)还含有牛奶因子,能抑制胆固醇合成;鸡蛋蛋白质高,但胆固醇也高,所以每天只吃1个为宜;鱼、鸡肉等对肾的损害明显比猪、牛肉等小,故吃鱼肉、鸡肉为宜。

有些患者以为不吃粮食,以吃大鱼、大肉为补充,认为这样血糖就不会高了,但这是大错之举。因高蛋白饮食可以引起肾小球滤过率过高,增加尿蛋白的排出,引起肾小球肥大,加速肾功能减退,容易促发或加重糖尿病肾病,如有肾病者,蛋白质的摄入应适当控制。除动物蛋白质外,植物蛋白也可以适当少吃一些,如豆腐之类,但因所含的非必需氨基酸占50%,不如动物蛋白能满足体内的生理需要。豆制品的氨基酸含量相当于肉类的1/3~1/2,要吃比肉类多2~3倍的量才能补充等量的氨基酸,但加重了肾负担,所以可以用动植物蛋白混合食物,以达到互补作用。

(3)脂肪:含量在三大营养物质中占20%左右,如炒菜的油每次不超过3小勺。大家都知道,动物性脂肪含饱和脂肪酸多,吃多了可以造成血清胆固醇增多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植物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而且是必需脂肪酸的最好来源。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能帮助胆固醇运转,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另外植物油不含糖,所以有的患者误认为可以随意不加限制地食用植物油,这也是一种误解。因为糖尿病患者要控制总热量,而1g脂肪能产生热量9.4kcal(37.3kJ),而1g糖类和蛋白质产热量只有4kcal,故过量摄入植物油,热量产生过多,对控制疾病不利。有人认为花生、瓜子不含糖还可以抗糖,又可以抗饥饿解馋,可以多吃,这是完全不对的。花生米、南瓜子、西瓜子、葵花子等硬果的脂肪量高达40%,属于油脂类高热能食品。吃18粒花生米或一小把瓜子,就等于25g主食或1个鸡蛋的热量。

(4)膳食纤维:除以上三大营养素以外,目前还有称为人体“第四大营养素”的膳食纤维,这可以从蔬菜和水果中得以补充。这种膳食纤维有各种形态,其中包括含天然植物细胞壁的纤维素和果胶、多聚糖等合成多糖类。膳食纤维可分为水溶性纤维(可溶性纤维)与非水溶性纤维(粗纤维)两大类,两者的性质以及作用有很大的不同,只有水溶性纤维对餐后血糖和血脂浓度有明显作用。

膳食纤维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

①降糖作用:膳食纤维进入胃肠后吸收水分膨胀,呈胶质状,延缓食物中的葡萄糖吸收,减轻对胰岛细胞的负担,提高胰岛素的降糖效率,降低血糖,特别是餐后高血糖,而且能增加粪便中氮的排泄量,对糖尿病肾病有好处。

②降脂作用:减低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汁分泌、排泄,降低胆固醇水平,可预防冠心病和胆结石的发生。另外,人体结肠中的厌氧菌能使水溶性纤维大量发酵,产生纤维醋酸盐、纤维内酸盐和纤维丁酸盐,也有助于降血糖和血脂。

③抗饥饿作用:膳食纤维在胃肠内吸水后膨胀,可产生饱腹感。而且膳食纤维不易嚼烂,进食时使咀嚼次数增加,下丘脑的“饥饿中枢”得到足够的刺激,使胃内容物排出时间延长,抑制了餐后血糖的上升,从而血糖刺激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也减少,使脂肪合成降低。

④减肥作用:膳食纤维在胃肠内限制了部分糖和脂质的吸收,使体内脂肪消耗增多,有助于减肥,对患者无任何不适。

⑤通便作用:促进肠道蠕动,缩短肠内容物通过的时间由原来的102h,减少至68h,并软化大便,起到润便、解除便秘的作用。

⑥解毒作用:由于饮食纤维在肠道内起渗透压作用,从而对有害物质起到稀释作用,而且可以与致癌物质相结合,降低结肠癌发病率。另外由于肠蠕动加快,也可减少与有毒物质(包括致癌物质)的接触时间。

⑦增强抗病能力作用:提高吞噬细胞的活动,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防止感染和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每人每天应摄入膳食纤维为27~40g。天然的膳食纤维多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较多,故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多吃蔬菜和少量的水果,因为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含膳食纤维多的蔬菜有芹菜、白菜、藻类和绿叶菜,蔬菜内含钾,不含钠,对高血压患者有好处。糖尿病患者不宜吃香蕉、甘蔗等单糖多的水果,其他水果均能吃,因水果大多数是碱性的,有中和酮体、减轻酸中毒的作用,但应分5~6次食用。西红柿、黄瓜、猕猴桃适合糖尿病患者吃,还可多吃含碘多的海带、紫菜、海蜇等。南瓜和山药含糖类均在20%左右,故可以作为主食的一部分食用,但不能过量食用,否则易引起血糖升高。

另外,糖尿病患者还要多喝水,少盐饮食和补充多种维生素等,更重要的是保证饮食的平衡,谷类、蔬菜、肉类、豆类、油类要多样化。

3.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适量而定期的运动能增强体质,改善健康状态,其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故可以降低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3)运动增加机体对血脂的利用,使三酰甘油、胆固醇有所下降。

(4)减轻体重,增加肌肉强度和耐力:适度的运动如散步、体操、健身操、慢跑、骑自行车等对糖尿病治疗较适合,但2型糖尿病血糖在16.6mmol/L以上则不宜运动。运动可导致血液中有过多的乳酸堆积,而且因肝糖原动员过多,利用不良,使血糖进一步上升,脂肪分解亢进,酮体堆积,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间应选择在餐后1h进行,因为这时是血糖最高时间。运动后以微出汗,稍感疲乏,食欲和睡眠良好为宜,如头晕,眼花,过度疲乏,5min后脉搏仍不恢复,则为运动过量。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缓步走,每分钟60~70步为宜,60岁以下则以每分钟120步为宜。

4.心理治疗 生活或工作中的重大变化,可能造成心理障碍和挫折,可使糖尿病病情加重,血糖大幅度波动、升高,甚至促使体内酮体出现和增高。所以一定要控制情绪,否则引起机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交感神经高度紧张和兴奋。机体为应对各种刺激,做出反应,在大脑的调控下,肾上腺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激素释放入血液,以满足大脑的调节兴奋和肌肉的能量需要。这些激素还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以提高血中葡萄糖的含量来满足机体应激状态的需要。在正常人,事情过后,胰岛素会迅速分泌,血糖也就降下来。如糖尿病患者,胰岛分泌相对低下,血糖就会明显升高。

糖尿病患者要养成心情开朗、性情豁达、遇事泰然处之的良好心理状态,如遇到不顺心的事则可以采取躲避法、转移法、释放法、控制法、让步法以解决之。

5.药物治疗 如饮食和运动均不能使血糖降到正常时,则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降糖药有两类,即双胍类和磺脲类。

(1)双胍类降糖药:主要是减低食欲,减少糖的吸收,比较适合较胖者服用,降糖作用属中等。常用的两种药是二甲双胍(降糖片)和苯乙双胍(降糖灵),其中降糖片的不良反应更小,主要不良反应是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偶有消化道反应(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口干、腹胀、腹泻等)症状,故一般饭后服。

(2)磺脲类降糖药: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素分泌,降糖作用为中等偏强。此类药物种类很多,有长效、短效者,其中长效的优降糖作用最强,作用时间长,易引起低血糖,对年老体弱者,肝肾功能不良者不宜用。这类人则可以用糖适平,其作用时间短,只有5%从肾排出,大部分在胆汁排泄,很少出现低血糖反应,这类药的不良反应有恶心、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宜餐前10~30min服用。

以上药物可以联合使用,以降低血糖,提高疗效。胰岛素注射是最好的治疗,它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最好控制,使糖、蛋白质、脂肪、水、盐和酸碱代谢平衡维持正常,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3)胰岛素:1型糖尿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否则易引起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2型糖尿病主要是控制血糖,如血糖控制好了,可以逐渐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有的患者甚至可以完全停用胰岛素。

现常用的诺和灵50R、30R笔芯是预先混合型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含30%可溶性胰岛素和70%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混悬液,与人体产生的胰岛素结构完整一致并具单组分纯度。皮下注射后,30min开始起作用,药效持续时间为2~8h,由于血糖波动,剂量应按医师指示调整治疗。笔芯内胰岛素在常温下可使用1个月,不用时可放置2~8℃的冰箱内,避免阳光直射或剧冷剧热。

6.高电位治疗 人在高压交变电场中对身体的影响很复杂,主要是在高压交变电场作用下体内离子或带电质点发生位移和再分配,活跃人体血液中蛋白质和细胞,改善血液循环。另一作用是使空气电离产生负离子,对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治疗糖尿病的机制为在高压交变电场作用下血糖的衍化加速,其次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而产生治疗作用。

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患者的病理改变,也就是糖尿病患者产生严重合并症的原因。

其微循环障碍表现为微血管基膜增厚,经测定证实为糖蛋白的堆积,另有微血管内皮增生等病变,常使微血管发生异常扭曲、打结或有微血管瘤形成,致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脆性增加。加上血液黏滞度增加、血液纤维蛋白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差、高脂血症等加重了糖尿病微循环灌注和缺氧,这些将加重组织的损害。

人体置于高压交变电场内引起离子和带电复合物的改变,血液pH的碱性倾向中和了由于组织、细胞缺氧性代谢障碍所呈现的血液pH的酸性倾向。离子的位移和血清蛋白质组合的改变,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聚集,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善机体组织、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

张俊杰报道用高电位疗法治疗31例糖尿病患者,证明它可以降低血糖,由(9.528±0.789)mmol/L(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下降至(5.824±0.586)mmol/L(P<0.01),同时,有指(趾)、唇、舌局部麻木感的6例病人症状明显减轻和消失。

笔者还对3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甲皱微循环观察,用“甲皱微循环加权积分法”进行治疗前后观测。本组糖尿病患者微循环障碍最明显的是微循环血流速度减慢和红细胞聚集,积分值最高,其次为乳头变浅,乳头下静脉丛增加,襻顶出血及管襻形态异常等项;2例病人管襻内出现白色微小血栓,本组患者甲皱微循环的综合积分为4.694±0.301,属中度异常。

经1个疗程的高电位治疗以后,糖尿病患者的甲皱微循环获得改善,其中红细胞解聚最明显。本组病人甲皱微循环的红细胞聚集现象积分值最高,为0.948±0.114;经治疗后降至0.571±0.095(P<0.01)。其次为管襻内血流速度明显增加,积分值由治疗前的1.094±0.049降至0.810±0.076(P<0.05)。2例患者管襻内发现的白色微小血栓,治疗后完全消失。本组患者甲皱微循环管襻有一定数目的交叉和畸形,但治疗后管襻的这种形态特点改变不大,仅管径大小有所调整,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甲皱管襻出血吸收,乳头下静脉丛减少,乳头波纹化亦无统计学意义。

1个疗程的高电位治疗后,甲皱微循环的综合积分由4.697±0.301下降至3.142±0.342(P<0.001),已属于轻度异常。表明甲皱微循环明显改善,微循环的血液流态改善最为明显,其次是微循环的形态和襻周状态(表12-6)。

高电位治疗糖尿病,微循环的改善和血糖的下降相一致。

表12-6 高电位对糖尿病患者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续 表)

从以上测试结果表明电位疗法确实抑制了微循环内的红细胞聚集,加快了血流速度,消除了微血管内的白色微小血栓,调整了微循环的形态,改善了微血管周围的缺血状态。利用加权积分法测定治疗前后的甲皱微循环表明微循环障碍的程度明显轻于治疗前。这些结果为高电位治疗改善微循环的程度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由于胰腺微循环改善,缺血、缺氧状态缓解,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和释放速度增强,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和质量增强,胰岛素的外周阻力降低,促进了胰岛素降低血糖的生物效应,这些因素也强化了血糖的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