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灸的材料

天灸的材料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地。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血瘀经闭,痛经,积聚,心腹暴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恶疮,喉痹,口疮,牙疳,虫蛇咬伤,难产,死胎,胞衣不下。主产于辽宁、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秋冬叶枯萎时挖采,称“生首乌”;以黑豆汁为敷料,照炖法或蒸法炮制,为“制首乌”。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

天灸所用的药物俱为生活中比较常见、常用的,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行之有效,真正体现了中医“简、便、灵、验”的特点。现就相关药物作进一步介绍:

芥子

为十字花科一至二年生草本白芥Sinapis alba L.或芥Brassica juncea (L.)Czarn.et Coss.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主产于安徽、河南等地。夏末秋初时采收。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经。

【功效主治】 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主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胃寒吐食,肢体麻木,寒湿痹痛,瘰疬,湿痰流注,阴疽肿毒。

【本草文献】

本草纲目》:“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

延胡索

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地。夏初挖采。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主治】 活血,行气,止痛。主治胸痹心痛,胁肋、脘腹诸痛,痛经、经闭,产后瘀腹痛,跌打损伤。

【本草文献】

《本草纲目》:“破血,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诸血病,血运,暴血冲上,因损下血……治心气小腹痛。”

甘 遂

大戟科多年生草本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Liou ex T.P.Wang的干燥块根。主产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

【性味归经】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效主治】 泻下逐饮,消肿散结。主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喘咳,大小便不通。

【本草文献】

《神农本草经》:“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瘕坚积聚,利水谷道。”

细 辛

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北细辛Asat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 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撒入庙sieboldii Miq.的干燥全草。前二种习称“辽细辛”,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后一种主产于陕西等地。夏季采收。

【性味归经】 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

【功效主治】 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牙痛、风寒湿痹、痰饮咳喘、鼻塞鼻渊。

【本草文献】

《神农本草经》:“治咳逆,头痛,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

麝 香

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多在冬季至次春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

【性味归经】 辛,温。归心、脾经。

【功效主治】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血瘀经闭,痛经,积聚,心腹暴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恶疮,喉痹,口疮,牙疳,虫蛇咬伤,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本草文献】

《神农本草经》:“主辟恶风,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疰,去三虫。”

墨旱莲

为菊科一年生草本鳢肠Eclipta prostrate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江西、浙江、广东等地。花开时采割。

【性味归经】 甘、酸,寒。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 补肝肾阴,凉血止血。主治乌须固齿,偏正头痛,疟疾,尿血,痔漏疮发,疔疮恶肿,风牙疼痛。

【本草文献】

《本草纲目》:“乌须发,益肾阴。”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大蒜Allium sativum L.的干燥鳞茎。全国各地均有栽培。5月叶枯时采挖。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主治】 解毒杀虫,消肿,止痢。主治止霍乱吐泻、解腹中不安、消积食、温中调胃。

【本草文献】

《新修本草》:“主霍乱,腹中不安,清谷,理胃温中,除邪瘴毒气。”

斑 蝥

为芫青科昆虫南方斑蝥Mylabris phaleraa Pallas或黄黑色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aeus的干燥虫体。主产于辽宁、河南、山东、江苏等地。于夏秋在晨露未干时捕捉。

【性味归经】 辛,寒;有大毒。归肝、肾、胃经。

【功效主治】 破血逐瘀消症,攻毒蚀疮散结。主治癥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本草文献】

《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邪疰,蛊毒,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

威灵仙

毛茛科草质藤本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 Pall.或东北铁线莲Clematis manshurica 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一种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应用较广。后两种部分地区应用。秋季采挖。

【性味归经】 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效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疟疾、癥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

【本草文献】

《新修本草》:“腰肾脚膝,积聚,肠内诸冷病,积年不瘥,服之效。”

吴茱萸

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乔木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vodia rutaecarpa(Juss.)Benh. var.officinalis(Dode)Huan或疏毛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 var.bodiniert(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浙江、四川等地。8~11月果尚未开裂时采收。

【性味归经】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效主治】 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主治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痛经、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本草文献】

《神农本草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五倍子

漆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红麸杨Rhus punjabensis Stew.var.sinica(Diels) Rehd.et Wils.或青麸杨Rhus potaninii Maxim.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Melaphis chinensis(Bell)Baker寄生而形成。主产于四川。秋季采摘,置于沸水中略煮,杀死蚜虫,备用。

【性味归经】 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

【功效主治】 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主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

【本草文献】

《本草纲目》:“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

何首乌

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草本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主产于河南、湖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江苏等地。秋冬叶枯萎时挖采,称“生首乌”;以黑豆汁为敷料,照炖法或蒸法炮制,为“制首乌”。

【性味归经】 制何首乌甘、涩,微温;归肝、肾经。生何首乌甘、苦,平;归心、肝、大肠经。

【功效主治】 制何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何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主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

【本草文献】

《本草纲目》:“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涩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

丁 香

为桃金娘科常绿乔木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习称公丁香。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我国海南也有栽培。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花蕾由绿转红时采收。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主治】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主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

【本草文献】

《本草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

肉 桂

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多于秋季采收。

【性味归经】 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效主治】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主治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

【本草文献】

《本草纲目》:“治寒痹风喑,阴盛失血,泻痢惊痫。”

葱 白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葱Allium fistulosum L.的近根部的鳞茎。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随时采收。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主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疮痈肿痛、虫积腹痛。

【本草文献】

《神农本草经》:“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爵床[金钟茵陈(滇南)]

爵床科植物孩儿草Rungia pectinata(L.)Nees的全草。主产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全年可采。

【性味归经】 甘、淡,微寒。归脾、胃、肝经。

【功效主治】 清肝消疳,利湿消食。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肝炎、肠炎、感冒、喉痛、眼结膜炎、颈淋巴结结核、痢疾,外用治疖肿。

【本草文献】

参考《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王山中草药图谱》。

小茴香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全国各地均有种植。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主治】 温肾暖肝,行气止痛。主治中焦有寒、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

【本草文献】

《新修本草》:“主诸瘘,霍乱及蛇伤。”

干 姜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姜Zingiber off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湖北、贵州、福建等地。冬季采收。

【性味归经】 辛,热。归脾、胃、心、肺经。

【功效主治】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本草文献】

《神农本草经》:“主胸闷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

从以上药物可以看出,天灸所选取的药物多为辛温之品,具有辛散走窜、温经通脉的作用,以温阳补气、促进气血循环、新陈代谢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以上药物研末或捣泥后,部分需要用姜汁、醋或醋糟调和。姜汁和醋均有行散功效,可以促进药物在皮肤上吸收、扩散,是很好的天灸膏药的调和之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