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输血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输血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时间:2022-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输血治疗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输血反应高达2%~ 10%,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积极防止输血并发症,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多由于受者多次接受输血,体内产生同种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再次输血时发生同种免疫反应所致。首先应分析输血反应的原因。婴儿、肝功能不良者在大量输血时更易发生枸橼酸盐中毒。对于输血所致枸橼酸盐中毒,可静脉注射钙剂治疗。临床应用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预防TA-GVHD作用接近γ射线辐照血液输血。

尽管输血治疗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输血反应高达2%~ 10%,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积极防止输血并发症,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1.发热反应 常发生在输血开始后的30min之内,偶尔发生在输血后数小时,呈现迟发反应。发热前寒战,体温最高可达41℃,伴头痛、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心率、呼吸加快,持续1~2h,随后体温恢复正常。多由于受者多次接受输血,体内产生同种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再次输血时发生同种免疫反应所致。部分是由于接受被细菌污染血液制品。近年来由于一次性管道器具的应用,由所用器具或制剂不洁引入致热原导致的发热反应已日趋减少。首先应分析输血反应的原因。其次,寒战时给予保暖,并口服阿司匹林和(或)抗组胺药。预防方法有:①尽可能输注少白细胞血液制品;②输血前半小时应用抗组胺药;③输血过程开始后的15min尽量减慢输血速度;④阻绝致热原进入体内。

2.酸碱失衡 库存血中的血钾和血氨浓度随着血液保存时间延长而升高,同时由于乳酸生成及保存液中含枸橼酸盐,易致高氨血症、高钾血症和酸碱平衡失调,患者常有暂时性代谢性酸中毒。全血及成分血均采用ACD或CPD抗凝,故一次性大量输血或换血疗法时,包括血浆置换和红细胞置换易引起枸橼酸盐中毒。枸橼酸盐中毒患者可发生不由自主四肢肌肉震颤、手足抽搐、低血压。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心电图示ST段延长,T波或P波低平,严重者出现房早、室早及心室颤动。血SGPT升高,清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婴儿、肝功能不良者在大量输血时更易发生枸橼酸盐中毒。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危险性:①尽量应用浓缩红细胞,少用全血;②避免使用低温血和保存期过长的血;③对大量输血者可预防性使用钙剂。对于输血所致枸橼酸盐中毒,可静脉注射钙剂治疗。

3.过敏反应 常见皮肤瘙痒或潮红,单纯荨麻疹、广泛皮疹,重者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其原因主要是血浆蛋白过敏所致,包括被动获得性抗体,免疫球蛋白聚体或由于IgE抗体特异性所致的过敏性体质。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易发生类过敏反应。IgA缺乏患者若体内同时产生抗IgA抗体,当再次输血时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临床表现为寒战但一般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低血压。治疗:轻度过敏反应,一般主张可不停止输血,严密观察同时应用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对于危及生命的重度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休克,应立即进行抢救,保持气道通畅,维持血压稳定。预防:①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②不输用有过敏史供者的血液;③对IgA缺乏同时产生抗IgA抗体的患者,可输用洗涤红细胞,或输用特定缺乏IgA供者血液或血浆。

4.肺栓塞 血液经过一段时间体外保存后,白细胞、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可形成微聚物,能通过直径170μm的标准输血器。微聚物进入机体后,可散布到全身微血管,造成相应脏器栓塞。特别是大量输血和肺部感染时,微聚物易积聚于肺部导致肺栓塞。临床症状取决于肺栓塞的范围和发作的急缓程度,如小栓塞,临床症状轻微,可仅表现为心率增快,胸闷气促,有时低热;大范围栓塞则有呼吸困难、呛咳、剧烈胸痛、咯血、烦躁不安、颜面或全身发绀、颈静脉怒张、心率加快呈奔马律。X线胸片检查:小的多发性栓塞仅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样浸润影,稍大肺动脉栓塞则有肺内楔形阴影,尖端指向肺门,伴有胸腔积液。心电图检查大栓塞时有肺型P波,小栓塞则无明显改变。治疗:卧床休息、吸氧或辅助呼吸,镇静镇痛,有休克者抗休克治疗。同时抗凝血及溶血栓治疗,轻者口服阿司匹林,重者用肝素静脉注射,必要时链激酶或尿激酶溶栓治疗。预防:对有输血致肺栓塞史患者再次输血时应用微孔滤器(20~40μm),应用短期内保存的血液,最好1周内,或选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在输血的同时严禁输注林格液或葡萄糖酸钙。

5.出血 大出血时患者丢失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剩余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被消耗,输入的血库中血小板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已部分或全部被破坏,大量的枸橼酸钠输入,大量液体的输入使患者体内凝血因子在一定程度上被稀释,以上原因可致患者大量输血时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为防治大量输血可能引起的出血,尽量输短期内(5d)保存的血液;根据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纤维蛋白原或单采血小板。

6.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免疫功能抑制或缺陷患者输血后,血液中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植活、致敏、增殖、分化,进而识别和攻击受者的组织和器官,破坏受血者免疫组织,发生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是TA-GVHD的高危人群。临床特点:发病急,多发生于输血后4~30d,高热不退,皮肤潮红、皮疹、肝脾大、肝功能异常、全血细胞减少、严重腹泻和感染。病程短,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达90%,因此重在预防。研究认为,全血或含白细胞成分的血经γ射线辐照后再输注,预防TA-GVHD的效果比较可靠。淋巴细胞对γ射线最敏感,5Gy照射后混合淋巴细胞毒试验阴性,15Gy照射后3H掺入率仅15%。红细胞对γ射线耐受性较高,10~20Gy照射后红细胞酶、2,3-DPG、ATP以及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均无影响。血小板经20~50Gy照射,数量与功能均不受影响。粒细胞对γ射线较红细胞和血小板敏感,但经40Gy照射后,仍保持其吞噬杀菌功能。因此,现仅推荐γ射线辐照血液,中心辐照剂量25Gy,周边剂量不低于15Gy,能有效地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对红细胞、血小板和粒细胞的数量与功能皆无显著影响。原则上,临床用于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的全血和含白细胞成分的血,都应经中心剂量25Gyγ射线辐照后再输注。但迄今为止,尚无证据表明输注冰冻或洗涤红细胞及血液无形成分引发TA-GVHD的报道,因此这些血液成分可不需γ射线辐照。对有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应输辐照血液成分,包括全血、红细胞悬液、浓缩血小板或白细胞,照射剂量为25~30Gy。临床应用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预防TA-GVHD作用接近γ射线辐照血液输血。然而仍有只用滤器滤除白细胞,输血后发生TA-GVHD的病例报道。因此滤器滤除白细胞输血,不能取代γ射线辐照血液。

7.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输血相关性性肺损伤是由于粒细胞特异性抗原5b与抗5b抗体在补体激活下,使中性粒细胞在肺微血管内聚集并激活,导致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间质水肿,血流通气比例失调,临床出现寒战、发热、咳嗽、气喘、呼吸急促、肺内可闻及啰音、心动过速及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但无心力衰竭表现,若同时合并免疫功能缺陷并发肺部感染可足以致命。一般在输注血液制品4h内发生,多见于粒细胞输注,也可见于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浓缩红细胞和全血输注。经产妇血清中常有抗5b抗体易引起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发生率约为1/5 000。血液检验抗白细胞抗体阳性。胸部X线片示双侧肺内浸润阴影,心脏不扩大。对无肺部感染者,症状可24h内消失,肺部X线表现可于4d内吸收消失。预防:①对多次输血或血清中存在抗白细胞抗体者,应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②对已有过类似反应者,再次输血前应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物;③大力开展自身输血。

8.溶血性输血反应 以ABO血型不合最多见,且反应严重,易致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急性肾衰竭,而Rh等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少并且较轻。溶血性输血反应起病急缓与红细胞血型类型、输血量及输血速度有关。ABO血型不合,输入50ml即可出现症状,输入200ml以上可发生严重溶血反应,甚至可导致死亡。Rh血型不合引起的反应多在输血后1~2h。输血过程中,临床出现下列情况应高度怀疑溶血性输血反应:腰背疼痛、颜面潮红、寒战发热、尿呈酱油色、血压降低及手术伤口过度渗血。出现急性溶血性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血,重新核对患者血型和献血者血型,分别用患者输血前后的血清、红细胞与献血者红细胞、血清做交叉配血试验,发现患者血清中有某种不相合抗体,应测定其效价。同时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碱化尿液,如出现休克,可选用多巴胺或间羟胺维持血压,合并DIC,应用肝素抗凝治疗;为防止肾衰竭,应适当予以利尿药。严重病例,应尽早进行血液透析或换血治疗。

9.输血相关性疾病 除在血液采取和保存过程中被污染而致菌血症外,目前已知与输血相关的传染性疾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登革热、回归热、疟疾、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虫感染、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感染。虽然对供血者检查方法已大为改进,但由于检测的多为抗体,因此在感染的空窗期采血仍可导致上述疾病的传播。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应用白细胞过滤器通过去除血中白细胞而减少了感染机会。

10.循环超负荷 易发生于伴有心脏功能障碍患儿,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表现为在输血过程中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皮肤湿冷、大汗淋漓、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加快、心音减弱、呼吸急促、端坐呼吸,肺部先后可闻及哮鸣音及湿啰音、肝大、颈静脉怒张。预防:对于重度贫血患儿血红蛋白<40g/L者,保持半卧位,输血速度<2ml/(kg·h),检测静脉压有助于减少循环超负荷发生。治疗包括常规应用利尿药和强心治疗。

11.细菌污染的输血反应 少见,但后果极为严重。临床表现取决于污染细菌的种类、毒力和输入的数量,最常见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变形杆菌、类白喉杆菌,少数为革兰阳性杆菌。轻者以发热反应为主,重者输入少量血液后,立即发生寒战、高热、烦躁不安、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甚至休克,革兰阴性杆菌内毒素所致休克往往难以纠正。治疗:立即停止输血,重新检查血制品,如内含血凝块,则被污染的可能性极高,应将剩余血液离心沉淀涂片染色检查细菌,并同时细菌培养。及时予以广谱抗生素抗感染,积极纠正休克。预防:在血制品采集、保存每一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血液保存期内及输血前进行常规检查,疑有细菌污染,不得使用。

12.铁超负荷 长期反复输血,体内铁明显增加,可引起体内铁质超负荷,铁贮存在线粒体中,可致心脏、肝脏内分泌腺体等脏器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糖尿病、肝大甚至肝硬化,心脏也可发生心律失常,故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尽量控制输血量,并根据血清铁(>35.8mmol/L)或铁蛋白(>1000μg/L)含量,选用铁螯合剂,防止发生铁超负荷。常用去铁胺,20~50mg/(kg·d),皮下用便携式输液泵输注,持续8~12h,每周6d,或于输血时连续5~6d;或口服去铁酮片,75~100mg/(kg·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