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脾胃病的常用治疗法则

脾胃病的常用治疗法则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用胃肠病的治法介绍如下。理气药主要用于治疗“气滞”引起的胸腹疼痛等证候。破气药适用于实证气滞,如食积、大便秘结、痰湿等;胃肠道梗阻、胃潴留、急性炎症、贲门痉挛、手术后肠麻痹等。此法为中医治疗腹泻的方法之一,即利小便以实大便,此外还可用于治疗黄疸和水肿属里证者。

治疗法则是指治疗大法,它是根据临床证候,辨证求因,在确定成因的基础上,进行审因论治而制定出来的。中医学对于胃肠病的治法是丰富多彩的,当治法确定之后,它就成为指导临床运用方剂和创造新方的主要原则,方剂是治法的具体表现。故此,理、法、方、药就成为中医学完整体系的高度概括。常用胃肠病的治法介绍如下。

一、理 气

理气法具有调理气机、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理气药主要用于治疗“气滞”引起的胸腹疼痛等证候。中医学认为,如果气血壅滞不通,就会发生疼痛,即“不通则痛”。气血调和畅达,疼痛就不会发生,即“通则不痛”。以现代医学观点看,“气”泛指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气滞”即指生理功能障碍,尤指消化系统生理功能障碍,引起胃肠蠕动或分泌功能失常,发生腹胀、腹痛等症状。理气药所以能行气化滞而解除疼痛等症状,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健胃、祛风、解痉、止呕等作用,可以调节胃肠功能,使之恢复正常。胃肠气滞大致可归纳为两种形式,具体如下。

1.脾胃气滞 常有脘腹胀闷、疼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多见于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溃疡病等。

治疗宜行气导滞,选用有健胃、解痉、镇痛作用的理气药。通气药中白豆蔻、佛手,偏多用于胃;行气药中乌药、陈皮、木香、砂仁,用于全消化道。宽中理气药中枳壳、香橼皮,用于胸脘部。其他如甘松香、荜澄茄、九香虫等利气药,常多用于胃部。常用方剂如香砂养胃丸、木香顺气散、香砂枳术丸等。

常用降气药有沉香、降香、丁香、檀香、旋覆花、柿蒂等。方剂如丁香柿蒂汤、橘皮竹茹汤、旋覆代赭汤等。

破气药适用于实证气滞,如食积、大便秘结、痰湿等;胃肠道梗阻、胃潴留、急性炎症、贲门痉挛、手术后肠麻痹等。常用药物如厚朴、枳实、青皮、槟榔、大腹皮等。代表方剂如五磨饮等。

2.肝郁气滞 因肝气过盛,疏泄差,郁滞而发痛。由于肝主疏泄,能疏泄脾胃而助消化,主谋虑,与精神活动有关,当肝气郁滞而不能调达舒畅时,则胸闷胁痛、食欲缺乏,或呕吐反酸,情绪抑郁或烦闷不安。临床可见于慢性肝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胆囊炎、胰腺炎等。其他如疝气、痛经、乳房胀痛等为所谓的肝气入络。

肝郁气滞的治疗,宜用疏肝行气解郁法。代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逍遥散等。

常用药物如柴胡、白芍、香附、郁金、元胡、川楝子、乌药、玫瑰花、茴香、橘核、荔枝核等。

从证候属性来讲,气滞属于热证者,常选用川楝子、枳实、救必应等苦寒药;属于寒证者,则选沉香、乌药、两面针等辛温药。从部位讲,气滞所致的胸背彻痛,选薤白、枳实;胁痛,选元胡、川楝子、枳壳、青皮;胃脘痛,选香附、木香;脐部痛,选乌药、木香;脐以下痛,选沉香、乌药、川楝子。以上仅提示用药的主次,而实际上往往各药兼用。

从合并的症状来讲,胸腹疼痛兼有腹泻者,用木香;兼有肠鸣者,用乌药;兼精神抑郁或烦闷不安者,用合欢皮、香附;痰多者,用陈皮、橘红;兼胸闷、嗳气者,用陈皮、枳壳、香橼皮;兼月经过多者,用玫瑰花;月经过少者,用香附。

理气药多属香燥之品,久服多服则易损肝阴。如平素肝阴虚者,宜加白芍等性较柔润的药物。理气药多含挥发性成分,一般不宜久煎,临床应用时尤应注意。

二、和 胃

和胃即调和胃肠功能,有助于消化、止酸、导滞、通便等。

1.和同降逆 对胃脘不适、胃气上逆、呃逆嗳气、恶心呕吐的治疗应用此法。

代表方剂如二陈汤、温胆汤、小半夏汤、旋覆代赭汤。

常用药物有陈皮、半夏、竹茹、苏梗、藿梗、白芍、旋覆花、代赭石、黄连、生姜甘草等,常与理气药配伍应用。

2.止酸 止酸用于胃酸过多,如溃疡病、胃炎等。

代表方剂如乌贝散、左金丸。

常用止酸药物如乌贼骨、煅牡蛎、煅瓦楞、吴茱萸、甘草等。

3.消导 消导法有开胃消食、导行积滞的作用,用于消化不良、食欲缺乏、饮食积滞。

代表方剂如保和丸。

常用药物以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谷芽、莱菔子为代表。

消导药大多有促进胃液分泌、胃肠蠕动和消化食物的作用。食滞常是气滞和气虚的表现之一,故治疗食滞时,消导药常与理气药和补气药同用。热滞表现为口臭嗳腐、脘腹满闷、喜凉恶热、舌苔黄腻、脉滑有力,多见于与外感或内热有关的消化不良,治疗宜配伍清热药;寒滞表现为泛酸恶心、口吐清涎、脘腹满闷、喜热恶寒、舌苔白腻、脉细而弱,多见于脾胃虚寒和伤于生冷食物有关的消化不良,治疗宜配伍温中和胃之品;肠内积滞较重者,则需要配合泻下药。

4.导滞 导滞法,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积滞,如痢疾、胃炎等。

代表方剂如木香槟榔丸、积实导滞丸。

药物以槟榔、枳实、大黄为代表。

5.通便 通便法,用于大便秘结。

方剂如大承气汤、麻子仁丸、大黄附子汤等。

药物以芒硝、生大黄、番泻叶、火麻仁、郁李仁为代表。

通便药能刺激肠道引起腹泻,或润滑肠道促进排便,有些药物还具有利尿作用。大黄、芒硝性味苦寒,泻下清热作用较强,常用于热积便秘,配热药也可治疗寒积便秘,如大黄附子汤。火麻仁、郁李仁含油脂,能润燥滑肠,其通便作用缓和,适用于年老体虚,热病后或妇女胎前、产后大便秘结。

三、清 胃

1.清胃火 用于胃炎、癌性发热等消化道本身的疾病以及消化道以外的实热证,如病毒感染所致高热、牙周炎等。

方剂如清胃散、竹叶石膏汤、白虎汤等。

常用药物有生石膏、知母、竹叶等。

本类药物多具有“寒凉折火”的性能,从现代医学观点看,相当于抗感染、解热、镇静等作用。

2.清湿热 用于细菌性痢疾、胃炎、胰腺炎、肠炎、黄疸性肝炎等。清湿热,主要用于治疗湿热证。其作用主要为抗感染、解热等。

方剂如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茵陈蒿汤等。

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葛根、白头翁、秦皮、黄柏、龙胆草、大黄、茵陈等。

3.养胃阴 用于胃炎、溃疡病、胃肠肿瘤等病的阴虚型,表现为口干、舌燥、尿赤、便秘、舌红绛而少津者,消化道中小量出血气阴两虚者。养胃阴法,宜用甘寒柔润之品清养胃阴,清养胃阴和养肺阴用药有相同之处,可以说养胃阴也就是养肺阴,故对肺胃阴虚所呈现的燥热症状用此法,均可收到缓解的功效。常用药如玉竹、石斛、天花粉、麦冬、天冬、沙参、生地黄等。

方剂如沙参麦门冬汤、养胃汤等。

四、健 脾

1.益脾气 益脾气法用于脾土虚弱之证候。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功能紊乱、慢性胰腺功能不良、慢性结肠炎、肠结核、肠癌等病中出现的慢性腹泻,可应用白术,其作用平和,可缓和胃肠运动。常用方剂如参苓白术散。营养不良性水肿及肾性水肿,以脾虚为主者,可用茯苓、白术等。常用方剂如五苓散、实脾饮、参苓白术散等方加减。

2.温脾阳 脾阳虚除具脾阳虚的特征外,还出现畏寒肢冷、食少便溏、完谷不化、小便清长、脉细弱、舌质淡等阳虚症状,应采用温脾法治疗。

代表方剂如吴茱萸汤、温脾汤、附子理中丸等。

常用药物如吴茱萸、干姜、附子、肉桂等。

3.补中气 用于中气不足、中气下陷,如体虚气短、内脏下垂。

代表方剂如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加减等。

常用药物人参、黄芪、党参、灵芝、柴胡、升麻、甘草等。

4.温中 用于中阳不振之泄泻和阳虚型胃脘痛等。

代表方剂如小建中汤、大建中汤、良附丸。

常用药物如桂枝、附子、肉桂、吴茱萸、良姜、荜茇、川椒、姜黄等。

5.安中 安中法具有健脾与和胃之功效。可用于食管炎、食管癌、贲门癌。

代表方剂如五汁安中饮、治膈再造丹等。

常用韭菜汁、生姜汁、梨汁、藕汁、牛乳等。

五、化 湿

1.芳香化湿 芳香化湿法多用于由病原微生物或饮食不慎而引起的急性胃炎、流行性感冒胃肠型以及消化不良,在肠伤寒的一定阶段,表现为湿重证候时也可应用。

代表方剂如藿香正气散、香薷饮、香苏散。

常用药物如藿香、佩兰、紫苏、香薷、薄荷、菖蒲、砂仁、豆蔻等,应用时常与胃药配伍。芳香化湿药大多有健胃作用,有些药物还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2.利湿 利湿法用于中焦湿滞,常与芳香化湿药、利水药、燥湿药配伍使用。

代表方剂如三仁汤、茵陈蒿汤。

常用药物如茯苓、薏苡仁、茵陈蒿、通草等。

3.燥湿 燥湿法用于湿重、苔厚腻者。

代表方剂如平胃散。

常用药物如白术、苍术、厚朴、草果等,常与芳香化湿药配伍应用。香燥药大多性味辛温,故有伤阴动火之弊,苍术、厚朴、白芷、草果、石菖蒲作用燥烈,故阴虚和出血患者忌用;木香、砂仁、蔻仁、乌药、枳壳作用较平和,阴虚之人在需要时与养阴药配伍应用,而在有出血倾向时也不宜使用;佛手、紫苏、藿香、陈皮作用柔和,故对阴虚者和出血患者影响不大。

4.利水 利水法的作用主要是利尿,是使小肠通畅、尿量增加,从而使湿和热(毒素)从小便中解除。此法为中医治疗腹泻的方法之一,即利小便以实大便,此外还可用于治疗黄疸和水肿属里证者。

常用药物如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半边莲等。代表方剂如胃苓汤、五皮散、茵陈五苓散等。

5.攻逐 攻逐法用于实证严重者,如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代表方剂如大陷胸汤、清胰汤、甘遂通结汤。

药物以芒硝、甘遂为代表。

6.祛痰 用于呕吐痰涎、消化道肿瘤、不完全性肠梗阻等。

代表方剂如玉枢丹、硇砂散、皂蛤丸等。

常用药物如半夏、天南星、白芥子、皂角刺、硇砂等。

六、化 瘀

1.行气化瘀 此法用于治疗气血瘀滞性疼痛。具有理气化瘀双重作用的药物如延胡索、郁金、降香、姜黄、莪术、淫羊藿等与理气药或化瘀药配伍,用于治疗肝、胆、胰、胃疾病的疼痛。

行气药与活血药配伍使用,取其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的原理。如膈下逐瘀汤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五灵脂等与香附、乌药、枳壳合用;活血散瘀汤中当归、川芎、桃仁、苏木、生大黄等与槟榔、枳壳、瓜蒌配伍,用于治疗肠粘连、慢性胰腺炎、不完全性肠梗阻等。

2.破瘀散结 此法用于治疗癥瘕、痞块,如胃、肠、肝、脾、腹腔肿瘤、肉芽肿、淋巴结肿大。常用药物有三棱、莪术、乳香、没药、桃仁、五灵脂、穿山甲(代)、水蛭等。

代表方剂如大黄虫丸、血症丸。

3.破瘀化痰 用于治疗瘀痰胶结之腹腔炎症、包块、肿瘤。

常用药物如穿山甲、贝母、乳香、没药、皂角刺等。

代表方剂如仙方活命饮。

4.清热化瘀 用于治疗消化道急性炎症、慢性胃炎、肿瘤等属内热与瘀滞导致的腹痛。常用具有清热解毒与活血化瘀双重作用的药物,如生大黄、红藤、羊蹄根等。

方剂如景岳红藤煎。有时也多采用活血化瘀药与清热解毒药配伍,如由金银花、黄芩、地榆、当归、元参、麦冬、薏苡仁、甘草组方的清肠饮。

5.湿中化瘀 此法用于治疗寒凝瘀滞性腹痛,如慢性肠粘连、寒型癌性腹痛等。活血化瘀药中,性温者居多,与温中散寒药配伍正合得温则阳气通。

代表方剂如少腹逐瘀汤。

常用药物有当归、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川芎、赤芍、肉桂、干姜、小茴香。

七、止 血

止血药用于出血证。消化道出血应用止血药,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寒热虚实用药 慢性出血多为寒证出血,常需用艾叶、伏龙肝等温药;急性出血多属热证,常用侧柏叶、槐花、大蓟、小蓟、茜草根等寒凉药,并根据虚实情况适当配伍。血热妄行属于实证的应与清热凉血药同用,如犀角(代)、牡丹皮、赤芍等;属于阴虚阳亢的,应配养阴药,如阿胶、熟地黄、墨旱莲等;属于气虚不能摄血的,须与补气药同用。实证出血如伴有瘀血,治疗宜清宜降,用化瘀止血法,选用花蕊石、降香、三七、生蒲黄等兼有祛瘀作用的止血药。

消化道出血常用的止血药有槐花米、地榆、侧柏叶、大黄、仙鹤草、白及、荠菜花、紫珠草、墨旱莲、参三七、阿胶、藕节、血余炭、赤石脂、伏龙肝等。

2.根据出血部位用药 习惯上在上消化道出血时,多选用白及、茜草根、藕节等;下消化道出血,多用槐花、地榆、荠菜花等;有些止血药各部位出血都可用,如三七、仙鹤草等。上述分法只是大体如此,不能拘执,最重要的还是根据寒热虚实用药。

3.病因治疗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止血不能单靠止血药,尤其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肝气上逆而致的呕血,要用平肝止血法治疗,选用栀子、降香、生石决、郁金等药。前人所言“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就是强调了“治病求其本”。

据实验资料,中药止血药的作用原理可能与下列作用有关:作用于凝血过程,缩短凝血时间,如白及、小蓟、参三七、藕节、血余炭、紫珠草;促进血小板生成,如仙鹤草、大黄、羊蹄根;降低血管脆性,如槐花米;保护黏膜、减少分泌、收敛止血,如伏龙肝、赤石脂、地榆等。

八、固 涩

固涩法主要用于治疗滑脱证候。所谓滑脱是指大小便、汗液、精液的滑利脱失,以及内脏器官脱垂等。多由久病体虚、元气不固,或过多应用攻下和破削药伤及元气而引起。临床中常用于治疗慢性菌痢、结肠炎所致的水泻、肠癌直肠刺激症状;亦用来治疗体弱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而发生自汗、盗汗,肠管蠕动与分泌亢进出现的泄泻以及肌张力减低、括约肌功能减退所出现的脱肛及遗尿等。但是固涩法不宜用于急性菌痢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同时也不宜用于泄泻而大便不畅、气滞腹胀的患者。

固涩药中多含鞣酸,有收敛作用或抗菌作用,有些药还有止血、镇咳和强壮作用,许多固涩药不同程度地兼有上述数项作用。传统上敛肠止泻,多选用诃子、肉豆蔻;固精止泄用金樱子、芡实、莲须;敛汗选用糯稻根、麻黄根、浮小麦;固缩小便选用桑螵蛸、覆盆子;固经止血选用五倍子;山茱萸、五味子为强力固涩药,较广泛应用于各种滑脱证。

诃子、五倍子、金樱子、石榴皮、椿根皮、儿茶均含鞣酸,可使胃肠黏膜表面的蛋白质渗出凝固,也能使血液凝固而发挥局部止血作用。此外,这些药还能抑制痢疾杆菌和肠道常见致病菌,诃子还具有罂粟碱样解痉止痛作用,罂粟壳含阿片和罂粟碱,不宜作常规药使用。用固涩法,使用固涩药时要注意辨证。临床中常根据不同情况时常与清热药、健脾药或理气药配伍应用。

九、杀虫与驱虫

临床常用的杀虫与驱虫药主要用于杀灭和驱除肠道寄生虫,一些药物已为药理实验所证实。

白头翁、鸦胆子、苦参、黄连有抑制或杀灭阿米巴原虫的作用,委陵菜对阿米巴滋养体有杀灭作用,椿根皮所含之臭椿酮有较强的抗阿米巴原虫作用。

中药驱虫药中,用途较广,能对抗多种寄生虫的有槟榔、榧子肉、雷丸等。在选择药物时,驱蛔虫首选使君子和苦楝根皮;驱蛲虫首选榧子肉,其次鹤虱;驱钩虫首选贯众,其次雷丸;驱绦虫首选南瓜子,其次槟榔;驱姜片虫选槟榔、鸦胆子;对血吸虫可选用南瓜子、藜芦、桃叶、栀子。

药理实验证实苦楝根皮、川楝子所含之生物碱川楝素能麻痹蛔虫,并能刺激肠壁而缓泻。使君子酸钾可以麻痹蛔虫,其所含脂肪能引起缓泻。雷丸含蛋白酶,能破坏虫体,在碱性中作用最强,加热则破坏,临床常以研末泛丸吞服。槟榔碱能使绦虫麻痹瘫痪,并能兴奋肠管而致泻。南瓜子能麻痹绦虫,所含之南瓜子氨基酸对血吸虫童虫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

由于肠寄生虫病患者常有消化不良、腹部胀痛,故在用驱虫药的同时配伍消导药,如建曲、山楂之类,以减少肠中积滞;或配理气活血药,如枳实、当归之类,以减轻气胀和腹痛;为加强驱虫作用,使虫体和虫卵易于排出,可在应用驱虫药时配伍泻下药如麻仁、大黄之类。患寄生虫病日久且气血虚弱者,需随证酌加补气补血之品。

中药驱虫的特点为:药力不如西药大,但毒性反应小;奏效不如西药快,但药效持久;一些驱虫药作用较全面,且兼能健胃;中药驱虫尚能兼顾患者体质和原有的其他疾病,且可随证适当配伍,体质虚弱者仍可应用。

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恶性淋巴瘤以及肠型胃癌密切相关,根除Hp有利于以上疾病的治疗。王绪霖等,经体外实验在200种中药中,筛选出38种中药显示对Hp有抑菌作用,其中以黄芩、黄连、大黄、黄柏、桂枝、紫花地丁、玫瑰花、土茯苓、高良姜、乌梅、山楂等抑菌作用最明显。张琳等曾用牛津杯法,其实验结果同样见黄连抑菌作用明显。

脾胃为后天之本,胃气又称脾胃之气。人的健康在于胃气的充盛,疾病的发生在于胃气的衰弱,脾胃病的治疗原则在于注重保护胃气。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补脾法不仅适用于脾胃虚弱的胃肠病证,而且适用于其他脏器的病证。它既能益气、补血、摄精,又能利湿、化痰、消水,是治疗内伤病的要法。

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补脾法对于各系统慢性病中属于虚证者,也有较好疗效。胃气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它包括机体的消化功能、代偿功能、免疫功能以及全身健康和营养状况。五脏之气中,胃气与肾气关系甚为密切,前者为后天之本,后者为先天之本。胃气滋养肾气,肾气为胃气之根本。先天之气不足,可赖后天之气调养。脾胃与五脏同治如培土生金、培土制水、补益心脾、疏肝和胃等法。胃气能养五脏之气,胃气旺则五脏受荫,胃气伤则百病丛生,胃气败则百药难施。故有“凡病久不愈,诸药不效者,唯有益胃补肾之两途……”之说。无论施以寒热补泻,应首先顾及脾胃而先培中土,方可使药气四达,则周身之机运流通,水谷之精微敷布,疾病可愈。否则胃气将绝,预后不良。

中医治病强调勿伤胃气。药物的性味有偏胜,补药用于补虚扶正,泻药用于泻实去邪。无论攻补,有损胃气的方法,除非必要,不宜多用。为避免影响食欲,可用木香、砂仁、陈皮、谷芽、佛手等和胃之品,减少药物所致的胃肠反应,保护胃肠功能使胃气免遭损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