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冠脉痉挛的经典认识过程

对冠脉痉挛的经典认识过程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冠脉痉挛的研究与发展,实际上是冠脉疾病整体研究中的一部分。可以说,Osler是第一个解释冠脉痉挛可引起心绞痛的学者。1910年,Osler还提出体内可能有一种引起冠脉痉挛的异常内分泌物质。对冠脉痉挛的认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并指出其中大部分心绞痛是因冠脉粥样硬化所致,且部分也可能因冠脉痉挛引起。钙拮抗药在选择性冠脉造影中的应用,使冠脉痉挛的发生率有所下降。

冠脉痉挛的研究与发展,实际上是冠脉疾病整体研究中的一部分。1768年,Heberden首次应用了心绞痛一词。在以后的许多年间,心绞痛的研究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但对冠脉痉挛的研究甚少。直到19世纪,Latham(1789-1875)于1845年首次提出血管痉挛的概念,指出冠脉痉挛可引起心绞痛。他正确地描述了临床上不同类型的冠脉疾病,但他并未认识到冠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性。

1867年,Nothnagel提出一种新的概念,称为伴有小动脉痉挛的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vasomstoria)。

1881年,Cohnhein提出冠脉是终末动脉,相互间无吻合支及交通。他的这一错误观点得出了一个错误结论,认为冠脉一旦阻塞,几分钟就会引起死亡。由于受Cohnhein这种错误观点的影响,使其后20多年间冠脉疾病的研究几乎是停滞不前。

20世纪初叶,Von Neusser(1909年)和Osler(1910年)提出心肌缺血可以由固定的冠脉狭窄引起,也可由一过性冠脉功能性狭窄引起。同时,Osler还对心绞痛的定义、病理生理以及冠脉痉挛作了详细的描述。他认识到心绞痛的大多数患者有冠脉疾病。他曾这样描述过:“心脏的冠脉硬化或钙化时,任何额外的用力都可引起明显的缺血和痉挛”。可以说,Osler是第一个解释冠脉痉挛可引起心绞痛的学者。1910年,Osler还提出体内可能有一种引起冠脉痉挛的异常内分泌物质。

对冠脉痉挛的认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虽然早在1910年,Osler曾提出冠脉痉挛能导致心绞痛的急性发作,但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Blumgart证明冠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机械性梗阻,这种假说便被否定。

1927年,Gallavadin等认为,即使冠脉有严重的钙化,有时仍可因冠脉痉挛而导致管腔阻塞。

20世纪30年代,对固定性冠脉狭窄和动态性冠脉阻塞之间的关系就有所认识。1913年,Lewis认为高血压患者有心绞痛是由于全身血管痉挛所致,其中包括冠脉痉挛。1934年,Leary报道了5例猝死患者尸解发现冠脉正常,他认为这是对冠脉痉挛的最好解释。由于冠脉痉挛不能在患者身上见到,而且很多人认为增厚的、纤维化的、钙化的冠脉不可能发生痉挛。因此,这一理论在很长时间内未被重视。

1937年,White论述了氧的供求之间的关系,提出二者之间的不平衡也可导致心绞痛。并指出其中大部分心绞痛是因冠脉粥样硬化所致,且部分也可能因冠脉痉挛引起。

1940年,Blungart及其同事对450例冠脉疾病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研究,开创了冠脉疾病研究的新纪元。Blungart推测氧的供需的不平衡,不仅可以引起心绞痛,而且严重时还可引起心肌梗死。他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尸检中,可能找不到冠脉血栓形成的证据,但也发现有些患者整根冠脉完全阻塞,却找不到心肌梗死的证据。他认为冠脉血栓形成,并不是心肌梗死的唯一原因。

1941年,Wilson报道了1例患者,休息状态下发生心绞痛,心电图示ST段抬高,酷似心肌梗死。

1947年,Lang总结了大量的临床高血压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病例大部分是在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死亡的,病理解剖发现冠脉是正常的。因此,他认为战争的特殊环境,造成大脑皮质功能失调,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而产生高血压,冠脉短暂性痉挛而导致心绞痛,冠脉持续性痉挛而导致心肌梗死。故血管痉挛学说普遍为前苏联临床工作者所接受。

1947年,Blunger几乎认识到冠脉痉挛在心绞痛发作中的作用。他指出,有些患者是在体力劳动情况下和增加心脏作功情况下发生心绞痛。发生在上述情况下的心绞痛,最有理由解释为因血管收缩或血管扩张无力,进而导致冠脉血流减少而发生心绞痛。

对冠脉痉挛研究贡献最突出者是美国Prinzmental。20世纪50年代,他对心绞痛作了详细分类,将不同类型的心绞痛综合征,按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予以阐明。1959年,他第一次描述了一种休息状态下的心绞痛,心电图示ST段抬高,常伴有心律失常和心电图的周期性变化。他将这种类型的心绞痛称为变异性心绞痛。Prinzmental认为这种心绞痛,可能是在冠脉固定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痉挛所致的一组有临床特征性的心绞痛,是已经狭窄的血管时常发生周期性张力增强的结果。这种心绞痛有别于Heberden劳力性心绞痛。

20世纪60年代,Sones将选择性冠脉造影技术应用于临床,使冠脉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发生了革命性变化。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Prinzmental心绞痛逐渐增多,其中有些并无梗阻性冠脉粥样硬化。

20世纪70年代初,Cheng等以选择性冠脉造影证明了甚至在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下,可以有可逆性冠脉痉挛存在。但是直到1978年Maseri等文章发表后,大家对冠状动脉痉挛的重要性才有了充分的认识。自从钙拮抗药作为对冠脉痉挛一种新的肯定有效药物问世以来,对冠脉痉挛的治疗处理在20世纪80年代又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1972年,Lange等发现长期与硝酸甘油工业直接接触的工人,离开工厂以后,可出现冠脉痉挛性心肌缺血和心绞痛。

1977年,Chahine认为在某一段冠脉痉挛是冠脉粥样硬化症的一个危险信号。

1983年,Shimokawa复制出一种饶有兴趣的冠脉痉挛动物模型,提示当冠脉有粥样硬化时容易产生和触发动脉痉挛。

1989年,Chahine认为冠脉痉挛的研究,就像闹钟的钟摆一样悬而未决。他曾统计了AHA 1973-1984年12年间有关冠脉痉挛研究的论文所占医学论文比例,表现为山峰样曲线。

近年来,研究者集中精力研究新技术在临床应用,如PTCA、溶栓治疗等;而在20世纪70年代尚未普及这类技术。钙拮抗药在选择性冠脉造影中的应用,使冠脉痉挛的发生率有所下降。过去30余年,已证明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在冠脉造影过程中可发生自发性冠脉痉挛,同时伴有胸痛和心电图ST段抬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冠脉痉挛的兴趣正在增加,但是许多问题尚未找到答案,仍需深入研究,方能揭开其中的奥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