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疾病的定义

疾病的定义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医学史上一直认为疾病与地球上的生命几乎同时出现。19世纪后半期,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和德国医学家科赫证实了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以此为基础,他们提出了疾病是特定病菌入侵人体而成的观念。法国思想家福柯甚至极端地认为,疾病是被规定出来的。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作用下,机体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医学的发展是与对疾病的认识密不可分的。事实上,医学史上一直认为疾病与地球上的生命几乎同时出现。初具思维能力的原始人开始对疾病进行思索时,经验地认为疾病是外部病原、神秘物(自然的或超自然的)侵入机体,夺走了营养、灵魂等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产生,这一理解与宗教、魔巫因素是紧密相连。人类进入古文明时期,对于疾病的解释同哲学就不可分离了,基本上有希波格拉底的体液失调说、盖仑的血液败坏说、中医的阴阳失调说及德谟克里特的微孔堵塞说,这些解说直观、朴素,具有较强的思辨性。中世纪,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特别是解剖、生理、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的巨大进步,在观察和实践中,对于疾病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加深。16~17世纪以生物学家博雷利为代表的医学物理学派,把疾病归结为机体各个组成部分机械性连接的改变;18世纪意大利的莫干尼认为,疾病是由器官中的病理变化引起的形态学上的异常改变;法国的毕夏则把疾病归结为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学改变;19世纪德国魏尔啸创立了细胞病理学,宣称疾病的本质在于特定细胞的损伤。19世纪后半期,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和德国医学家科赫证实了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以此为基础,他们提出了疾病是特定病菌入侵人体而成的观念。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关于疾病的解释普遍带有机械性,同当时的科学体系和理论紧密相连,只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一个方面。

进入20世纪后,科学研究的主战场转向生化领域,特别是基因的发现,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产生了跃进,基因表达的异常和病变成为理解疾病本质的关键词。这一时期又出现了美国生理学家坎农的稳态失衡说,加拿大科学家塞里的应激反应说,随着系统论、控制论的出现,疾病被认为是“机体自我调控的紊乱”“由局部损伤导致的整体功能耦合错失”。美国R.M.尼斯和C.C.威廉斯在其著作《我们为什么生病》中提出:疾病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获取某种利益的一种代价。1997年,恩格尔论证了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于是在心理学、社会学方向上,人们对疾病进行了深入的解说。这之后,社会因素致病的观点远远超越了单纯生物因素致病的认识,而大行其道。法国思想家福柯甚至极端地认为,疾病是被规定出来的。

人的存在即生存与死亡的问题,是人能不能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人的存态即健康与疾病,是人以一种怎样的状态存在于这个世界、即人能否幸福地生活于这个世界的问题。人如何学会以生态的自然观、和谐的社会观和内稳的身心观生存于这个世界,是一门一生也学无止境的大学问。

关于什么是健康与疾病,有医学的、自然科学的、哲学的和社会学的各种不同的看法。例如古代医学认为,“强壮”“结实”“完整(无残缺)”就是健康;近代医学认为“器官功能正常”即健康;现代医学认为“机体与环境相适应”就是健康。自然科学的观点认为:“健康是一定层次和范围内的有序、协调和适度稳态”,而“疾病就是一定层次和范围内的失序、失调与失稳”。哲学的观点认为,机体与环境相互适应与内外平衡就是健康,反之就是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个社会学的健康概念,即:“健康,不但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提出健康的标志是体格健全、器官功能正常、生理心理平衡,吃苦耐劳。健康的十大指标是精力充沛、处事乐观、应变力强、有较强的机体抵抗力、体重标准、眼睛明亮、头发有光泽、牙齿清洁无疼痛、皮肤肌肉有弹性,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疾病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有害生物机体的异常的生命活动。它的发生发展有其整体性的特征,原因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果作用往往具有双向链的特征,而且局部与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病理与生理的作用也是相互统一的。疾病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疾病现象具有客观性和可供检测的观察指标;而病患则是就医者主观感觉的异常和自我判断。患病则是一种社会承认,是外界对病患客体性质的承认或认可。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8年在其组织法中提出的健康定义,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进一步阐述: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此定义体现了人体生命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元性的特点,适应了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也强调了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健康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健康的个体组成的,因而健康是关系到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社会性目标。

WHO根据其提出的健康定义,曾提出过十条健康标准:即①精力充沛,对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不感到过分的疲劳与紧张;②乐观积极,乐于承担责任;③善于休息,睡眠好;④应变能力与适应环境能力强;⑤有一定抵抗力,能抵抗一般性疾病;⑥体重适当,身体匀称;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⑧头发光泽,无头皮屑;⑨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⑩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最近WHO又提出了“五快三良”新的八条健康标准:即①食得快;②便得快;③睡得快;④说得快;⑤走得快;⑥良好的个性;⑦良好的处世能力;⑧良好的人际关系。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作用下,机体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在多数疾病,机体对病因所引起的损害产生一系列防御反应,表现为疾病过程中各种复杂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使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特别是对环境适应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减弱甚至丧失。

生命的连续过程中,疾病是处于完全健康和绝对死亡之间的一种生命状态(图1-1)。身体内部系统的平衡是动态的,在完全失去平衡之前,有一个不断的调整过程。这时,人体处于健康无病状态,但还存在失去平衡的危险,只是危险程度高低不一而已。当身体某系统出现部分失调时,局部可以发现早期病理改变,如宫颈癌的癌前病变,身体组织的形态结构已出现异常,但失衡与平衡的调整还在进行之中,因此可以没有疾病表现,若恢复平衡,则早期病理改变可以消除。若失衡状态无法调整,系统的部分失衡就扩展到全身系统失衡,这时疾病就发生了。

图1-1 生命连续过程

可以说,整个疾病过程是身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此时如果抓住自我健康管理的时机,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定义疾病要注意三个要素:疾病是病人所处的一种具有不利结果、具有危险性增加的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就是阻止和缓解这种不利的结果;这一定义的最关键之处是危险性。在宗教领域,疾病也是被重点关注的。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颁布的《疾病分类与手术名称》(ICD-9)载疾病名称有上万个,新的疾病还在发现中。

就概念来讲,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病理生理学》专设“疾病概论”一章。但是,此章始称,健康与疾病是一组对应的概念,至今尚无完整的定义。教材中最为直接的论述是:“疾病概念是对疾病本质认识的概括。它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疾病本身的发展而变化。目前一般认为,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争损伤的有规律过程”“简言之,疾病就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homeostasis)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总之,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不断与疾病斗争的历史,疾病对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