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清时期医方选释

明清时期医方选释

时间:2022-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药相合,药简功专,为治心气不足之心痛的基本方。临床应用时,若胸闷重者,可加旋覆花、前胡、桔梗,心痛甚者,可加红花、延胡索、丹参。本方主治明确,诸药各有专主,使痰湿化、瘀血除,痰瘀去则心脉通,心痛止。诸药相合,药简力专而效宏,使阴寒散、阳气生,心脉通畅而心痛消除。

(一)《痘疹全书博爱心鉴》[187]

保 元 汤

【出处】 《痘疹全书博爱心鉴·卷上》。

【组成及用法】 黄芪三钱 人参一钱 肉桂五分至七分 甘草一钱

上四味,加生姜1片,水煎,分3次温服。

【功效】 补养心气,温振胸阳。

【主治】 心痛之心气不足证,症见心胸隐痛,胸闷气短,动则喘息,心悸自汗,倦怠乏力,面色白,舌淡苔薄,脉虚细缓。

【释方】 心气不足,心脉鼓动乏力,故心悸,痹阻不通则发心痛,胸阳不振,则胸闷,气虚不能下达于肾,故见气短、动则喘息。

方以甘温之黄芪、人参大补元气,以扶助心气,鼓动心脉;炙甘草补益心气,通经脉而利血气;肉桂辛热,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又可纳气归肾,而治气短、喘息之症。四药相合,药简功专,为治心气不足之心痛的基本方。临床应用时,若胸闷重者,可加旋覆花、前胡、桔梗,心痛甚者,可加红花、延胡索、丹参。

【注】 本方与《妇人大全良方》之桔梗饮子均治心痛之心气虚证,区别在于:本方主治心气不足之偏寒者,故用甘温益气之黄芪、人参、炙甘草合补火助阳之肉桂成温补之方;桔梗饮子所治之证无寒热之偏,补气、养阴、行气同施,补气而不温燥,行气而不破气,为中正之方。

(二)《内科摘要》[188]

加味逍遥散

【出处】 《内科摘要·卷下·各症方药》。

【组成及用法】 当归 芍药 茯苓 白术(炒) 柴胡各一钱 牡丹皮 山栀

(炒) 甘草(炙)各五分

水煎,分2次温服。

【功效】 疏肝健脾,解郁清热。

【主治】 心痛之脾虚肝郁、化火扰心证,症见心胸灼痛,痛无定处,腹胀纳呆,口干面赤,心烦易怒,脉弦数。

【释方】 平素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木郁乘土,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气机郁滞,久而化火,火热扰心,心脉不通,故见心痛。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复其条达之性,肝为将军之官,体阴用阳,当归、芍药养血柔肝,既补肝体,又助肝用;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栀子“泻三焦火,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本草衍义补遗》),炒用入血分,清热凉血、泻火除烦,合用之以除郁结之热,并可凉血消瘀;茯苓、白术健脾祛湿,使脾之运化复健,中焦气治,则气血通调,升降复常;甘草和中调药,合芍药酸甘化阴,补肝之体,缓肝之急。诸药合用,疏肝解郁、健脾益气、清热泻火,虚者得补,实者得泻,扶正祛邪并行,疏肝健脾同施,行气活血兼顾,组方甚为精妙。

(三)《古今医统大全》[51]

连 茱 丸

【出处】 《古今医统大全·卷五十六·心痛门·药方·热邪乘心作痛剂》。【组成及用法】 黄连(炒) 山栀(炒) 滑石 吴茱萸(泡)各五钱 荔枝核(烧存性)三钱

上为末,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白汤送下。

【功效】 清热泻火,行气解郁。

【主治】 心痛之火热扰心证,症见心胸灼痛,口干,便结,溲赤,烦躁,脉弦数。

【释方】 平素肝气郁结,气滞胸中,郁而化火,血受热灼而成瘀,瘀热阻络,心脉不通,故作心痛。

方中黄连苦寒,清热泻火,尤善清心经实火;栀子苦寒,清泻三焦火热;滑石甘、淡性寒,利水通淋,泻热从小便而出,使热邪有出路。吴茱萸辛、苦性热,辛散苦泄,解肝气之郁滞,降逆止痛;荔枝核辛、微苦性温,行气散结止痛,伍于苦寒泻热药中,其温热之性受制,且可反制诸药苦寒之性,使其泻热不伤正。诸药相合,寒热并投,苦寒泻其热,辛温散其郁,可谓深符病机。

(四)《万氏家传点点经》[189]

乌药顺气散

【出处】 《万氏家传点点经·卷一》。

【组成及用法】 乌药 苍术 当归 陈皮 香附各一钱五分 姜黄五分 腹皮良姜 枳壳 吴萸 黄柏各一钱 甘草三分

上药为散。每服四钱,以生姜、红曲为引,温服,每日3次。

【功效】 行气散寒,化痰祛瘀。

【主治】 胸痹之中焦气滞、气逆上犯证,症见胸闷,胸膈胀痛,痛无定处。

【释方】 脾胃虚寒,健运失职,寒湿内生,湿聚成痰;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气虚,则中焦气行不畅,中焦气滞,则逆于上焦;痰随气升,痹阻胸阳,而发胸痹。

方中用乌药辛散温通以行气止痛,吴茱萸辛散苦泄性热,散寒降逆,温中止痛,高良姜温散脾胃寒邪以止痛;香附行气解郁止痛,陈皮行气燥湿化痰,枳壳行气宽中、化痰消积,大腹皮下气宽中,且利水湿;当归、姜黄活血行气止痛,苍术燥湿健脾,黄柏味苦燥湿,性寒与大队温热辛燥药相配,起反佐之用,使其温燥不伤阴。甘草、生姜和中调药。诸药合用,使中焦之寒凝散、痰湿化、逆气降、气滞除,诸症自消。

(五)《古今医鉴》[53]

平 气 散

【出处】 《古今医鉴·卷十·心痛》。

【组成及用法】 苍术一钱五分 栀子一钱五分 当归一钱 青皮一钱 枳壳一钱木香(临熟时入木香再煎)一钱 甘草三分

上药锉散,加生姜三片,水一大碗,煎至七分,分2次温服。

【功效】 行气祛湿,清热活血。

【主治】 心痛之气滞湿停、郁而化热之证,症见心痛,胸脘痞闷,倦怠纳呆,心烦易怒,苔薄黄腻,脉弦数。

【释方】 平素情志抑郁,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滞湿阻,久郁化热,湿热犯心,心脉痹阻而病发。

方中以苍术辛散苦泄,燥湿健脾,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利湿,同治标证之湿热;青皮疏肝理气、散结止痛,枳壳行气宽中,木香行气止痛,同解本证之肝郁;肝体阴用阳,以阴血为体,以阳气为用,当归养血活血,既可补肝体以助肝用之复常,又可通行血脉以助祛邪。加生姜、甘草调药和中。综观全方,以行气祛湿清热为主,健脾之力偏弱,适于以气滞湿阻热结为主而脾虚不显者。

(六)《鲁府禁方》[190]

化痰四物汤

【出处】 《鲁府禁方·卷三·妇人》。

【组成及用法】 当归(酒洗) 川芎 赤芍 陈皮 半夏(汤泡,姜汁炒) 白茯苓(去皮) 桔梗(去芦) 枳实 青皮(去瓤) 香附米各等份

上药锉,加生姜五片,水煎,温服。

【功效】 化痰祛瘀,宽胸利气。

【主治】 心痛之痰瘀互结证,症见胸膈满闷,心痛时作,日久不愈,舌暗红,苔腻,脉弦涩。

【释方】 脾失健运,气机不畅,水湿停滞,湿聚成痰,痰阻气滞,血因之瘀,痰瘀互结,心脉痹阻,故见心痛诸症。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陈皮行气健脾、燥湿化痰,青皮疏肝理气、消积化滞,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茯苓健脾利湿,桔梗宣肺化痰,诸药合而标本兼治,既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又行气燥湿而化已生之痰;当归养血活血止痛,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赤芍活血散瘀、行滞止痛,香附疏肝行气,四药相合,行气祛瘀、活血止痛。本方主治明确,诸药各有专主,使痰湿化、瘀血除,痰瘀去则心脉通,心痛止。

(七)《证治准绳》[47]

柴胡疏肝散

【出处】 《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医学统旨》。

【组成及用法】 陈皮(醋炒) 柴胡各二钱 川芎 香附 枳壳(麸炒) 芍药各一钱半 甘草(炙)五分

上药以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

【功效】 疏肝行气,和血止痛。

【主治】 心痛之气滞心胸证,症见心胸满闷,隐痛阵阵,痛无定处,遇情志不畅则诱发或加剧,或兼胁胀脘痞,脉弦。

【释方】 情志抑郁,肝气滞而不疏,肝主疏泄,肝气不疏则全身气机不利,心脉气滞,不通而痛。

“木郁达之”,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疏肝行气,川芎为“血中气药”,行气活血而止痛,二药相合,助柴胡以解肝郁,增强其行气止痛之力,为臣药;陈皮、枳壳理气行滞,陈皮兼可健脾,预防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为佐药;甘草兼调和诸药,亦为使药之用。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肝气条达,血脉通畅,心痛自止。

(八)《景岳全书》[57]

六味回阳饮

【出处】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新方八阵·热阵》

【组成及用法】 人参一二两或数钱 制附子二三钱 炮干姜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熟地五钱或一两 当归身三钱

上药(除人参外)以水二盅,武火煎至七八分,人参另煎兑入,温服。

【功效】 回阳益气,救逆固脱。

【主治】 卒心痛之心肾阳虚欲脱证,症见猝然心痛难忍,头晕气短,四肢厥逆,冷汗不止,面色微赤,心神不安或神昏欲寐,唇紫甲青,舌质淡,脉微细。

【释方】 心肾阳虚,命门火衰,阳虚则阴盛,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心脉失于心气之鼓动和心阳之温煦,痹阻不通,故猝然心痛。

方中以人参为君药,大补元气,《本草经疏》云:“人参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其主治也,则补五脏。”附子大辛大热,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用之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通行十二经以散寒止痛,干姜辛热,温中阳而逐里寒。二药相须为用,附子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合则内外之寒俱散,配人参又可益气回阳,为臣药。用甘温之熟地黄、当归身以补血滋阴,寓“阴中求阳”之义,盖阴阳互根,“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且可防姜、附温热纯阳之品助火伤阴,当归且可活血止痛,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少用之以缓姜、附辛烈之性,为方中使药。诸药相合,药简力专而效宏,使阴寒散、阳气生,心脉通畅而心痛消除。

(九)《简明医彀》[191]

白术半夏丸

【出处】 《简明医彀·卷五·心痛》。

【组成及用法】 白术五钱 半夏 砂仁 白芍 当归各三钱 桃仁 黄连神曲(炒) 陈皮各二钱 吴茱萸一钱半 僵蚕 甘草各一钱

上药为末,蒸饼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50丸,生姜汤送下。

【功效】 化痰清热,行气活血。

【主治】 心痛之痰热互结证,症见心痛胸闷,咳嗽痰稠色黄,心烦口干,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

【释方】 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聚成痰,痰郁化热,痰热内阻心脉,气血瘀滞,心痛由生。

白术健脾燥湿,半夏燥湿化痰、散结消痞,一治本,一治标,为方中主药;黄连清热燥湿,神曲“消食下气,除痰逆霍乱泄痢胀满诸气”(《本草纲目》),陈皮行气健脾、燥湿化痰,僵蚕化痰散结,合而奏化痰清热之功;砂仁温中化湿行气,吴茱萸温中下气降逆,助行中焦水湿痰饮;当归、桃仁活血祛瘀止痛,白芍养血敛阴,合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诸药配伍,则痰热清、血瘀化、心脉通,心痛可愈。

【注】 本方与温胆汤均治心痛之痰热痹阻心脉证,区别在于:温胆汤证病机纯属痰热为患,故组方以化痰清热为主;本方证属痰热夹杂血瘀,故兼用活血祛瘀之药,且较之温胆汤化痰之力更大。

(十)《校注妇人良方》[192]

天王补心丹

【出处】 《校注妇人良方·卷六·妇人热劳方论第一》。

【组成及用法】 人参(去芦) 茯苓 玄参 丹参 桔梗 远志各五钱 当归(酒浸) 五味 麦冬(去心) 天冬 柏子仁 酸枣仁(炒)各一两 生地黄四两

上药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二三十丸,临卧竹叶煎汤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 滋阴养心,活血清热。

【主治】 心痛之心阴虚证,症见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兼胸闷,心悸,虚烦不寐,盗汗,口干,大便不爽,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

【释方】 心阴亏虚,心失所养,虚火内炽,阴虚血少,心脉失充,不荣而痛矣。

方中重用生地黄为君,滋肾水以补阴,入血分以养血。天冬、麦冬滋阴清热;柏子仁、酸枣仁养心安神,当归补血、活血、止痛,共为臣药。人参补气,盖气能生血,气旺阴血自生,并能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五味子补益心肾、宁心安神、益气敛阴,可助补气生阴之力;茯苓、远志宁心安神,又可交通心肾;玄参滋阴降火,以制虚火上炎;丹参清心安神、活血化瘀,使诸药补而不滞;朱砂镇心安神,兼可清心经之虚火,以上共为佐药。桔梗为使药,载药上行,合丹参则可行气活血,使诸药滋而不腻,补不留瘀。诸药相合,则心阴心血得补,心经虚热得清,心痛诸症得除。

【注】 ①本方忌胡荽、大蒜、萝卜、鱼腥、烧酒;②方中朱砂含硫化汞,不宜多服或久服,以免引起汞中毒;③本方与《内经拾遗方论》之补心汤均治心阴心血不足之心痛,区别在于:补心汤中除补血滋阴主药外,尚伍用贝母、橘红以行气化痰,此为本方所无;本方除滋阴养血之外,并用人参、丹参、五味子、远志、柏子仁,其益气养心、宁心安神之功较补心汤为优,临床可据证选用。

(十一)《辨证录》[113]

去 来 汤

【出处】 《辨证录·卷二·心痛门》。

【组成及用法】 人参三钱 茯苓三钱 苍术三钱 白术五钱 甘草二钱 川乌二钱 半夏一钱

上药水煎,分2次温服。

【功效】 健脾除湿,散寒止痛。

【主治】 心痛之寒湿上犯证,症见心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畏寒喜温,口黏倦怠。

【释方】 中焦阳虚,寒湿内生,上犯心胸,胸阳失展,心脉不畅,故而作痛。

方中苍术、白术同为君药,前者偏于苦温燥湿,后者偏于甘温补脾,二药合用,白术用量偏重,意在健脾以燥湿;人参益气健脾,茯苓健脾渗湿,助君药以健脾祛湿,为臣药;以川乌直入心包,散寒除湿止痛,半夏燥湿化痰,为佐药;甘草调中和药,为使。诸药合用,使脾气旺、寒湿除,则邪去正自安,不通心脉而心痛自止,斯治本之法也。

补水救火汤

【出处】 《辨证录·卷二·心痛门》。

【组成及用法】 熟地黄一两 山茱萸三钱 巴戟天五钱 山药三钱 白术五钱肉桂一钱 北五味五分

水煎,分2次温服。一剂而痛可止,二剂而痛可愈,十剂而痛不再发。

【功效】 温补脾肾,阴中求阳。

【主治】 心痛之脾肾阳虚证,症见心痛不安,胸闷气短,四肢不温,腹胀便溏,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释方】 脾肾阳虚,不能温煦心阳,阴寒内生,寒凝心脉,不通而痛。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方中以大剂熟地黄为主药,味甘性微温,滋补肾阴,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补益肝肾,助熟地滋阴,山药、白术健脾,北五味子滋肾敛阴,五药同补脾肾之阴。巴戟天味甘、辛,性微温,温肾壮阳益精,肉桂味辛、甘,性热,补火助阳、温经通脉、散寒止痛,二药合而补脾肾之阳。

本方组方之旨,正如陈士铎所言:“凡人心君宁静,由于肾气之通心也。肾气不交于心,而寒邪中之,心遂不安而痛矣。倘徒祛其寒而不补其肾,则肾虚而火不能下热于肾中,即肾虚,而水不能上交于心内。此治心必须治肾,而补肾中之火以救心,犹必须补肾中之水以救肾也。”

交 济 汤

【出处】 《辨证录·卷二·心痛门》。

【组成及用法】 白术 苍术各五钱 肉桂 补骨脂 菟丝子各三钱 广木香甘草各一钱 熟地黄一两

水煎服。

【功效】 温肾壮阳,交通心肾。

【主治】 心痛之心肾阳虚证,症见心痛,喜温喜按,日轻夜重,胸脘满闷,神倦气短,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无力。

【释方】 心阳不振,心火不能下温肾水,心肾不交,命门火衰,以致心肾阳虚,阴寒内生,弥漫胸中,湿浊痹阻心脉,故而心痛。

方中补骨脂(破故纸)、菟丝子温补肾阳,肉桂补火助阳、散寒通脉,三药相合,补水中之火,使肾水不寒,心肾相交;重用熟地黄,滋补肾阴,从阴引阳;白术、苍术健脾燥湿,木香行气调中止痛,合而既散寒湿,又使诸药补而不滞;甘草调和诸药。众药配伍,则心肾阳虚得补,寒湿得化,心脉通畅而心痛消除。

救 真 汤

【出处】 《辨证录·卷二·心痛门》。

【组成及用法】 炒栀子三钱 甘草(炙)一钱 白芍一两 广木香(末)二钱 石菖蒲一钱

水煎服。

【功效】 养阴泻火,行气解郁。

【主治】 真心痛之肝血虚、气郁化火证,症见心痛,手足不温,心烦不寐,面赤口干,烦躁易怒,舌红,脉弦数。

【释方】 肝血虚,肝体失荣,则肝用失常,肝气郁结,久而生热,热郁于内,阳气不达四肢,火热扰心,心脉拘急,故而心痛作。

方中重用白芍,味苦、酸、甘,性微寒,养血敛阴,平肝止痛,养肝阴、调肝气、缓急止痛,以补其本之肝血虚、泻其标之肝气郁,标本兼治;炒栀子清热泻火、导热下行;广木香行气解郁止痛;炙甘草甘温益气健脾,补脾以防肝木之乘,合白芍酸甘化阴以补肝体,又可缓急止痛;石菖蒲入心开窍宁神。诸药相合,泻火而不伤阴,养血滋阴而不敛邪,使热祛郁解,心痛可除。

(十二)《医宗金鉴[8]

颠倒木金散

【出处】 《医宗金鉴·卷四十三·胸胁总括》。

【组成及用法】 木香 郁金

上为末。每服二钱,老酒调下。

【功效】 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 心痛之气滞血瘀证,症见心胸刺痛,痛处固定不移。

【释方】 素体情志抑郁,气滞不疏,肝气郁结,气滞则血行亦涩而为瘀,久则易于化热,气滞血瘀,心脉不通而痛作。

方中木香一药,《本草纲目》谓:“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其味辛、苦,性温,辛行苦泄温通,为行气止痛之要药;郁金一药,《本草备要》云:“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其味辛、苦,性寒,可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二药相伍,一行气,一活血,各有专主,老酒调药,取其辛温以行药势,俾气郁解、血瘀除则心痛痊。

若气滞重,则重用木香,血瘀重,则重用郁金,故名“颠倒木金散”。

【注】 本方与《幼幼新书》之金铃散均治气滞血瘀之心痛证,均因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而致,区别在于:金铃散病性属实,气滞血瘀并重,故径用行气破血药金铃子、茴香、木香、三棱、莪术,其人必体实乃可用本方;本方治证较金铃散为轻,故用药味少,药性较为平和,行气活血之力均不及金铃散,适于气滞血瘀较轻者。

(十三)《产论》[193]

洞 当 饮

【出处】 《产论·卷一·治法》。

【组成及用法】 柴胡 黄芩 黄连 茯苓 半夏 生姜 青皮各五分甘草一分 芍药一钱

上药以水二合半,煮取一合半,分2次温服。

【功效】 行气化痰,清热解郁。

【主治】 心痛之气滞痰阻、郁而化热证,症见猝然胸痛,胸闷胁胀,心烦口干,气粗痰稠,或兼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释方】 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痰湿停聚,郁而化热,痰热阻络,故见心痛。

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条达肝气,青皮疏肝行气、散结消滞,二药均入肝经,一升一降,调畅气机,用为君药;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茯苓健脾渗湿,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消痞,合而使痰祛热清,共为臣药;肝脏体阴而用阳,重用芍药以养血敛阴,俾肝体充而肝用易于复常,与众苦寒、温燥药伍用,又可防诸药苦燥伤阴,生姜调理中焦并可解半夏之毒,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辛开苦降,合而奏理气化痰清热之功。

【注】 本方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温胆汤、《简明医彀》之白术半夏丸均治心痛之痰热痹阻心脉证,区别在于:温胆汤证病机纯属痰热为患,故组方以化痰清热为主;白术半夏丸证属痰热夹杂血瘀,故兼用活血祛瘀之药,且较之温胆汤化痰之力更大;本方证因肝郁气滞而生痰化热,故组方注重疏肝行气、化痰清热,其疏肝行气、清热之力均比前二方为重。

(十四)《罗氏会约医镜》[194]

温补荣气汤

【出处】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四·经脉门·论崩血心痛》。

【组成及用法】 当归三五钱(若血虚有热者宜少用) 熟地黄五七钱 甘草(炙)一钱五分 白芍(酒炒)一钱五分 枸杞子二钱 山药二钱 酸枣仁(炒)一钱

水煎,分2次温服。

【功效】 补血养心健脾。

【主治】 心痛之心脾两虚证,症见心痛,伴心悸怔忡,健忘不眠,面色萎黄,食少体倦,乏力潮热,舌质淡,脉细数。

【释方】 思虑劳神,损伤心脾,脾虚气血生化乏源,心血益为不足,心脉失充,心失所养,故虚而作痛。

方由四物汤去辛散之川芎加枸杞子、山药、酸枣仁、炙甘草而成。方中熟地黄养血滋肾而益阴,当归补血活血而止痛,白芍养血敛阴以和营,同补营血之亏;炙甘草、山药健脾补中益气,炒枣仁养心安神,枸杞子功擅补益肝肾以滋阴血之源,王好古并谓其可主治心痛。诸药相合,共奏健脾益气、养心生血之功,心血足,心脉充,心痛除。

(十五)《笔花医镜》[88]

洋参麦冬汤

【出处】 《笔花医镜·卷二·心部·心部列方》。

【组成及用法】 洋参 麦冬 当归各二钱 生地三钱 白芍 丹参 钗石斛各一钱五分 犀角 甘草各五分

水煎,温服。

【功效】 益气养阴,清退虚热。

【主治】 心痛之心经虚热证,症见心痛伴心悸且慌,气短乏力,心烦口干,舌红少苔,脉虚细带数或结代。

【释方】 气阴两伤,气虚则心脉鼓动乏力,阴虚则心脉失濡,虚火内生,营血受灼而涸,心脉不充而发心痛。

方中西洋参甘、微苦,性寒,益气养阴、清火生津,麦冬甘、微苦,性微寒,养阴润燥、清心除烦,同为君药;生地黄甘、苦,性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石斛甘、微寒,养阴清热生津,助主药养阴之力,为臣药;加当归、丹参补血活血,当归性温,与众滋阴药相伍,使其滋阴不凝滞,白芍敛阴和营,配甘草酸甘化阴,犀角少用,苦寒入心,清心凉血,用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之用。综观全方,益心气、养心阴、补心血,补而不腻,清虚热,泻不伤阴,心气、心血、心阴得复,虚热得清,则诸症自消。

(十六)《医林改错》[122]

血府逐瘀汤

【出处】 《医林改错·上卷》。

【组成及用法】 桃仁四钱 红花三钱 当归三钱 生地黄三钱 川芎一钱半 赤芍二钱 牛膝三钱 桔梗一钱半 柴胡一钱 枳壳二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

【功效】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 心痛之瘀阻心脉证,症见心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日久不愈,舌暗红、紫暗或有瘀斑,或舌下脉络青紫,脉弦涩或结代。

【释方】 肝气郁滞,疏泄不利,气行不畅,血亦行涩,气滞血瘀,痹阻胸中,心脉不通而痛。

本方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而通血脉,当归并可养血止痛,川芎行气止痛;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枳壳下气宽中,柴胡、桔梗合枳壳、牛膝,则一升一降,调畅气机,开胸行气,宽胸通阳,气行以助血行。生地黄凉血清热,《神农本草经》谓其能“逐血痹”,《本草求真》言其可“凉血消瘀”,合当归又可养阴润燥,使祛瘀而不伤阴血,甘草调和诸药。本方配伍特点是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活血不伤血,行气不耗气,合而用之,使瘀去气行,则诸症可愈。

(十七)《集验良方》[195]

桃 灵 丸

【出处】 《集验良方·卷三·心腹胁痛门》。

【组成及用法】 五灵脂(水淘)一两 川乌(煮熟,去皮,炙干)三钱 玄胡索三钱 桃仁(去皮尖)五钱 防风五钱 乳香(去油)三钱 没药(去油)三钱

上药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5丸,姜汤送下。

【功效】 祛瘀行气,散寒止痛。

【主治】 心痛之瘀阻心脉证,症见心痛,其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舌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释方】 气滞心胸,复外感寒邪,血停为瘀,气滞寒凝血瘀交阻,心脉不畅,故心痛病发。

方以五灵脂为君药,本品苦咸温通疏泄,专入肝经血分,功擅活血化瘀止痛,《本草纲目》言其治“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为治血瘀诸痛之要药;桃仁、乳香、没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同为臣药;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调气以助活血,川乌、防风辛温,散寒止痛,同为佐药。诸药相合,使气滞通、寒凝散、血瘀除,客邪除之,其正自安,心痛病愈。

【注】 本方与血府逐瘀汤均治心痛之瘀阻心脉证,区别在于:本方治证偏寒,故佐以温散之川乌、防风,纯为祛邪之方,用之当中病即止;血府逐瘀汤所治之证无寒热之偏,方中理气、化瘀之药较多,且斡旋胸中气机之法甚妙,故其调气、祛瘀之力均强于本方,扶正祛邪同施,不独体实邪盛之人可用也。

参考文献

[1] 周一谋,萧佐桃.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 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3] 河北医学院.灵枢经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4] 张介宾.类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5] 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6] 张机.金匮要略方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7] 张璐.千金方衍义.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288.

[8] 吴谦,等.医宗金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9] 华佗.华氏中藏经//中医综合类名著集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0] 王叔和.脉经//医经病源诊法名著集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1] 山东中医学院.针灸甲乙经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12] 葛洪.肘后备急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13] 丁光迪.诸病源候论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14]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5] 张璐.张氏医通.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6] 王焘.外台秘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7] 窦材.扁鹊心书//中国医学大成三编(第10册).长沙:岳麓书社,1994:321.

[18]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19]王璆.是斋百一选方.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1:110.

[20]朱震亨.丹溪心法.北京:中国书店,1986:287.

[21] 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22] 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23]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24] 戴元礼.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25] 张从正.儒门事亲//中医综合类名著集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6]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27] 许国祯.御药院方.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3.

[28] 孙允贤.医方大成.医方类聚(校点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29] 朱震亨.金匮钩玄.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30] 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1] 陈直.养老奉亲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2] 赵佶.圣济总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33] 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89.

[34] 皇甫中.明医指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35]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

[36] 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37] 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38] 张元素.医学启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39] 李杲.医学发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40] 李杲.东垣试效方.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41]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脾胃论注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

[42] 朱震亨.丹溪治法心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43]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44] 虞抟.医学正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45] 万全.万氏家传保命歌括//万密斋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411-412.

[46] 秦昌遇.症因脉治.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

[47] 王肯堂.证治准绳.(一)杂病.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48] 李中梓.医宗必读//李中梓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49] 周文采.医方选要//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97.

[50]马兆圣.医林正印.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63-166.

[51]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52] 李梴.医学入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

[53] 龚信.古今医鉴.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54] 刘纯.玉机微义//刘纯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55] 刘纯.杂病治例//刘纯医学全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901.

[56] 孙一奎.赤水玄珠全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57] 张介宾.景岳全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58]方隅.医林绳墨.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64-67.

[59] 孙文胤.丹台玉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60] 周之幹.慎斋遗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61] 袁班.证治心传//三三医书(第二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611-612.

[62] 王肯堂.医镜//王肯堂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63] 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4] 彭用光.体仁汇编.明嘉靖二十八年己酉(1549)南昌体仁堂刻本.

[65]张浩.仁术便览.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46.

[66] 龚廷贤.寿世保元//中医综合类名著集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67] 高濂.遵生八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68] 汪机.医学原理//汪石山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69] 张景岳.质疑录//张景岳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70]罗美.古今名医汇粹.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217.

[71] 王燕昌.王氏医存.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72] 徐大椿.兰台轨范//徐大椿医书全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472.

[73]潘楫.医灯续焰.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27-129.

[74] 李延昰.脉诀汇辨.北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

[75] 吴燡.医学辑要//三三医书(第三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76] 屠道和.医学六种.清同治二年癸亥(1863)湖北育德堂刻本.

[77] 程樑.引经证医.卷二.清光绪八年壬午(1882)刻本.

[78]李学川.针灸逢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56.

[79] 曹存心.继志堂医案//柳选四家医案.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80] 唐容川.血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81] 徐时进.医学蒙引//吴中医集(临证类).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82] 喻昌.医门法律.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83] 林珮琴.类证治裁//中医综合类名著集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84] 管玉衡.新刊诊脉三十二辨//三三医书(第一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85]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86]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19.

[87] 何书田.杂症总诀.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5.

[88] 刘恒瑞.经历杂论//三三医书(第二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40.

[89] 沈宗国,唐肖洪//傅青主男科注释.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90] 周学霆.三指禅.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

[91]何平子.壶春丹房医案.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281.

[92] 吴箎.临证医案笔记.清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树慈堂刻本.

[93] 尤怡.金匮翼//中医内科名著集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94]江涵暾.奉时旨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158-160.

[95] 罗越峰.疑难急症简方//珍本医书集成第十一册.上海:世界书局,1936:163.

[96]沈颋.病机汇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40.

[97] 马培之.医略存真//孟河四家医集.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03.

[98] 汪必昌.医阶辨证//三三医书(第一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19.

[99] 陶承熹.惠直堂经验方//珍本医书集成第九册.上海:世界书局,1936.

[100]程鹏程.急救广生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37.

[101]邹存淦.外治寿世方.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85.

[102]陈杰.回生集.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17.

[103]袁长津.重订医方——盘珠全集校注.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7:40.

[104]郑寿全.医法圆通.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

[105]郑寿全.医理真传.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117.

[106]费伯雄.医醇賸义//中医内科名著集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791.

[107]王梦兰.秘方集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0.

[108]陈梦雷,蒋廷锡,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四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314-315.

[109]江笔花.笔花医镜.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110]屠道和.增订本草汇纂//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五).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06-307.

[111]屠道和.增订本草汇纂//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五).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27-329.

[112]周垣综.颐生秘旨.清雍正七年己酉(1729)姑苏沈元瑞裕麟堂刻本.

[113]陈士铎.辨证录//陈士铎医学全集.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

[114]陈士铎.石室秘录//陈士铎医学全集.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229.

[115]陈士铎.辨症玉函.见:陈士铎医学全集.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

[116]叶桂.未刻本叶氏医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

[117]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118]陈修园.时方妙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40.

[119]陈修园.医学从众录//陈修园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120]陈修园.医学实在易//陈修园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121]陈修园.南雅堂医案.1920年上海群学书社石印本.

[122]王清任.医林改错.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

[123]刘默.证治百问//中医内科名著集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24]李用粹.证治汇补.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

[125]程国彭.医学心悟.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23.

[126]何梦瑶.医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127]徐大椿.杂病证治//徐大椿医书全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128]薛雪.碎玉篇.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95-103.

[129]凌耀星.难经语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130]郭志邃.痧胀玉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131]高世栻.医学真传.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32]顾松园.顾松园医镜.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61.

[133](日)丹波元坚.杂病广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134]陆以湉.冷庐医话.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135]陈匊生.诊余举隅录//珍本医书集成第十三册.上海:世界书局,1936.

[136]柳宝诒.柳选四家医案.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137]江瓘.名医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138]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139]孙一奎.孙氏医案//孙一奎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140]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

[141]胡慎柔.慎柔五书.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

[142]李中梓.里中医案//李中梓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143]潘华信,朱伟常主编.叶天士医案大全.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

[144]叶天士.叶氏医案存真//叶天士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145]叶天士.种福堂公选良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46]尤在泾.静香楼医案//尤在泾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147]薛雪.扫叶庄医案//珍本医书集成第十三册.上海:世界书局,1936.

[148]方肇权.方氏脉症正宗.清乾隆十四年己巳(1749)方氏有仁堂刻本.

[149]黄堂.黄氏纪效新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

[150]何世仁.清代名医何元长医案.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151]吴瑭.吴鞠通医案.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152]齐秉慧.齐氏医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153]曹存心.曹仁伯医案//吴中珍本医籍四种.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154]张千里.千里医案//近代中医珍本集(医案分册).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55]王旭高.王旭高临证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156]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柳选四家医案.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157]费伯雄.费伯雄医案//孟河四家医集.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58]秦伯未.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北京:中国书店,1988.

[159]吴中泰.孟河马培之医案论精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160]何长治.何鸿舫医案.上海:学林出版社,1982.

[161]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

[162]李铎.医案偶存//二续名医类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63]陈秉钧.莲舫秘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64]柳宝诒.柳宝诒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165]柳宝诒.柳宝诒医论医案//吴中珍本医籍四种.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166]曹六恒 .曹沧洲医案//近代中医珍本集(医案分册).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67]费绳甫.费绳甫医话医案.见:孟河四家医集.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68]邵兰荪.邵兰荪医案//中国医学大成(三十七).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69]傅松元.医案摘奇//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三十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170]也是山人.也是山人医案//珍本医书集成第十三册.上海:世界书局,1936.

[171]姚龙光.崇实堂医案//三三医书(第二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172]萧伯章.遁园医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

[173]丁泽周.丁甘仁医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

[174]丁泽周.丁甘仁医案续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75]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176]赵绍琴.赵文魁医案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177]龚丽娟,等.吴门曹氏三代医验集.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78](日)中神琴溪.生生堂治验.见:皇汉医学丛书第十三册.上海:世界书局,1936.

[179]刘渡舟.伤寒论语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180]太平惠民和剂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181]刘昉.幼幼新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

[182]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河间医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183]杨倓.杨氏家藏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184]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185]骆龙吉 .内经拾遗方论 .见: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十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86]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

[187]魏直.博爱心鉴//中国本草全书第二三九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88]薛己.内科摘要.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89]万全.万氏家传点点经.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90]龚廷贤.鲁府禁方.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

[191]孙志宏.简明医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192]陈自明.校注妇人良方二十四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93](日)贺川子玄.产论//皇汉医学丛书第九册.上海:世界书局,1936.

[194]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195]梁文科.集验良方.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