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胆石症的“纠缠”

胆石症的“纠缠”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成年女性胆石症的发病率达12%,65岁以上的老年女性发病率高达20%。在有家族成员患病的人群中,胆石症的发病率显著增高,是普通人群患病率的10倍,尤其是肥胖、40岁以上、多产妇等女性更易患上胆囊结石。还有的孕妇是怀孕前已患慢性胆囊炎,经治疗得到控制,怀孕后又复发。调查表明:30岁的女性,多生育者,胆囊炎、胆石症发生率增高。因此,少生育对预防胆囊炎、胆石症是有好处的。

前面,我们了解了胆囊的结构、功能,慢性胆囊炎的发病等,这里我们来了解慢性胆囊炎好发于哪些人群,莫让慢性胆囊炎“恋上”您(图1-5)。

◆ 慢性胆囊炎为何喜欢中年人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透支消费”已成为年轻人时尚与流行的代表。对于中年人来说,此阶段堪称人生的黄金时期,家庭事业两头忙,与此同时,“透支健康”也一步一步向他们靠近。调查发现,精神压力过大、生活节奏过快、饮食和生活不规律,是导致中年人透支健康的主要原因。

慢性胆囊炎为何好发于中年人呢?统计资料显示,慢性胆囊炎就是中年人透支健康引发的疾病之一。

图1-5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会恋上谁

调查发现:有一些40岁以上的中年人,由于工作的压力,如职位的晋升,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频繁的应酬、长时间坐办公室缺少运动等,导致他们透支健康,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调节和代谢障碍,影响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舒张,使胆汁的排泄不通畅。特别是逐渐发胖的中年人,由于脂肪代谢紊乱,更容易刺激胆囊强烈收缩,如果同时伴有感染、消化不良、结石形成,就更容易诱发慢性胆囊炎了。

所以,在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我们要牢牢地把健康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合理安排膳食、进行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平衡心理等健康干预手段,来避免或减少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疾病。

◆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重女轻男”

据统计,成年女性胆石症的发病率达12%,65岁以上的老年女性发病率高达20%。在有家族成员患病的人群中,胆石症的发病率显著增高,是普通人群患病率的10倍,尤其是肥胖、40岁以上、多产妇等女性更易患上胆囊结石。据美国医学协会调查,女性患胆囊炎、胆石症的概率比男性高1倍,那么,胆囊炎、胆石症为何会“重女轻男”呢?

许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往往待在家里的时间多,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的收缩能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许多女性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这一嗜好的直接后果就是身体发胖,而肥胖是患胆结石的重要基础。

另外,研究表明,女性之所以患胆囊炎、胆石症的比例比男性高很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女性体内蕴涵丰富的雌激素,会使胆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胆汁中,胆汁和胆固醇高度浓缩,容易形成胆结石,从而引发胆囊炎。所以,女性向来是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主力军”。

最新调查发现,美国1 900万名胆囊炎患者中,有2/3是女性。所以,我们说胆囊炎、胆石症“重女轻男”。

◆ 慢性胆囊炎“爱上”更年期女性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更年期女性不仅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也很紧张,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调节和代谢障碍,影响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舒张,使胆汁的排泄不通畅。绝经期前的中年妇女,因为内分泌改变的关系,常常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调节,所以得胆囊炎的概率要比同年龄的男子更大一些。更年期各系统功能减退,饮食和运动等生活习惯改变以及免疫力下降等均能导致慢性胆囊炎的发生。

1.更年期身体新陈代谢速度相应减慢 通过基础代谢率测定发现,30岁以后基础代谢率平均每年以0.5%的速度下降,进入更年期降低10%~15%,从而使更年期的胃肠蠕动力、胆囊胆道收缩力均相应减弱,势必导致胆汁淤滞和胆汁的高度浓缩。

2.进入更年期后机体中形成胆石的主要“原料”增多 此期间运动量明显减少,有的人还有静坐的习惯,但饮食习惯和食量没有改变,且由于子女成人,经济负担减轻,吃得也较好。这样不但易使人发胖和引起脂类代谢紊乱,而且使许多脂类物质进入体内,直接影响胆汁化学成分,使胆固醇、胆色素增高。

3.更年期易患胆系感染 进入更年期,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浓缩的胆汁或反流的胰液对胆囊黏膜的化学刺激可产生炎症,在此基础上易“招致”继发性细菌感染。

另外,慢性胆囊炎“钟情”于更年期女性,不仅仅因为工作节奏快,还与精神、内分泌体液调节和内向个性有关。女性可以多吃橙子以预防胆囊炎的发生,橙子中的维生素C可以抑制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使得分解脂肪的胆汁减少与胆固醇的中和,两者聚集形成胆结石的机会也就相应减少。

◆ 怀孕也逃脱不了慢性胆囊炎的“骚扰”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孕期平平安安,孕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宝宝。因此,她们在怀孕之后都会倍加小心,生怕自己不小心生病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感冒,也会担心腹内的宝宝受到伤害。但为什么怀孕也逃脱不了慢性胆囊炎的“骚扰”呢?

怀孕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胆囊及胆道平滑肌松弛,致使胆囊排空缓慢及胆汁淤积。雌激素降低胆囊黏膜对钠的调节,使胆囊黏膜吸收水分能力下降,影响胆囊浓缩功能。加之胆汁中胆固醇成分增多,胆汁酸盐及磷脂分泌减少,有利于形成胆结石。这些原因都容易引发慢性胆囊炎。还有的孕妇是怀孕前已患慢性胆囊炎,经治疗得到控制,怀孕后又复发。

因此,妊娠是形成慢性胆囊炎的诱因。妊娠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发生胆囊炎和胆石症,但多见于晚期和产褥期。

小知识

少生育可以预防胆囊炎、胆石症吗?

少生育可以预防胆囊炎、胆石症。调查表明:30岁的女性,多生育者,胆囊炎、胆石症发生率增高。妊娠妇女超声波检查发现,其胆囊容积增加,液体试餐后胆囊排空减少。因此,少生育对预防胆囊炎、胆石症是有好处的。

◆ 老年人要警惕慢性胆囊炎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保护意识增强,寿命延长,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慢性胆囊炎发病率不断增高,65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多见。慢性胆囊炎对于老年人而言是一个易被误诊的潜在性、致命性疾病,平时症状不明显,甚至胆囊内携带细菌后都无临床表现,一旦急性发病则病情较重。为什么老年人易患慢性胆囊炎呢?

1.胆囊血液供应不足 常见各种原因的休克、心力衰竭、动脉硬化、血管血栓形成、血管炎及长时间使用扩张血管的药物等,使流向胆囊动脉的血流减少,胆囊壁缺血,抵抗力下降而发炎。

2.胆囊管梗阻 常因胆囊管周围粘连、胆囊扭转,胆囊周围肿大的淋巴结及转移的新生物压迫,老年人弯弯曲曲的胆囊动脉及动脉瘤对胆囊管构成的压迫,引起胆囊管梗阻,胆囊内胆汁引流不畅,引起胆囊炎。

3.老年性退行性改变 老年人胆囊肌肉松弛,弹力差,收缩无力,胆汁排空欠佳,致使胆汁淤滞,造成胆汁浓缩,长期食欲缺乏,饮水少,消化功能减退,营养不良。许多老年人睡眠不佳,长期吃镇静药,使胆汁流动缓慢、淤滞、黏稠,形成结石后易发炎。

4.老年人全身慢性疾病多 如糖尿病、贫血、慢性肾病、慢性肺部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老年人不仅全身情况差,而且局部器官功能减退,均会影响胆囊的功能,使胆汁滞留而致发炎。

5.细菌感染是主要的致病原 尤其在毒血症、大面积创伤时,细菌通过血液、淋巴或直接进入胆囊内而发炎。

6.各种手术后的并发症 革兰阴性厌氧菌感染较为常见。

老年人因反应差,患有慢性胆囊炎,发生胆囊坏疽、穿孔等严重合并症远比中、青年人多,而且发现较晚,病死率较高,可达35%,应引起高度重视。

◆ 儿童也患慢性胆囊炎

10岁的孩子患上脂肪肝,9岁的孩子得了颈椎病……这些原本是成年人或老年人高发的疾病,如今却“盯上”了孩子。胆囊炎、胆石症为何会出现“年轻化”“儿童化”的趋势?有人对5 000名收治的胆囊炎、胆石症病人进行了统计,发现14岁以下的患儿有196人,年龄最小的只有3岁。

儿童患胆结石不像成年人患胆石症那样容易受到重视。首先,由于儿童不会或者很少能够正确地向家长诉说症状,因此,家长、医师都难以做出正确判断;其次,儿童胆结石多数属于隐匿型胆石症,因此,只有在做腹部检查时,偶然才能发现。

专家分析,如今儿童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之所以日渐增多,主要原因是城市儿童进食荤食、精制食品过多,而学习紧张、活动时间相对又比较少,以致血液中胆固醇浓度也相应增高,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也随之升高,容易促发胆结石形成,诱发胆囊炎。相对而言,农村儿童主要由于卫生条件比较差,容易引发蛔虫感染,而蛔虫进入胆道,虫卵和死亡的残体可促进结石形成,并成为结石的核心。

还有些儿童和父母在一起,也养成了节日期间暴饮暴食的坏习惯,平时吃大鱼大肉频率增高、饮食肥腻,也成为胆囊炎、胆石症的主要诱因。

因此,胆石症重在预防,预防工作要从小做起,使孩子养成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一是,家长要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冷和不洁的食物,以防寄生虫感染。发现有肠道蛔虫症者,要及时彻底地进行驱虫治疗;二是倡导孩子多活动,少静坐,不过量进食动物性脂肪和糖类,少吃精制食品,鼓励孩子多吃水果、新鲜蔬菜和粗粮。此外,除了规律饮食外,还要让孩子多喝水、多运动。因为多喝水可以增加排尿量,而多运动又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这两种方法都有助于孩子把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