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是创造性发展的基础

教育是创造性发展的基础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好的教育就是培养德才兼备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即创造性发展的基础。教育的文化功能表明,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经验和文化,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发展智力,而且可以创造文化遗产。因此,教育的文化功能是繁衍社会文化和提高创造性思维,这表明了教育在促进创造性发展和进步中的贡献。由此可见,教育的政治功能与创造性的关系。所有这一切,组成了受教育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格。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实质又是什么?我是研究发展心理学的,从专业出发,认为教育就是发展。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把人教育好了,就促进了人的发展,推进了社会发展。所以我把教育定义为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和文化为手段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人的发展”,最高层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创造性人才。良好的教育就是培养德才兼备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即创造性发展的基础。这是由教育功能和教育目标所决定的,而教育功能和教育目标应该也是长期系统或大系统环境;至于教育中的教师,应该是所谓的从“外系统环境”到“中系统环境”直到“微系统环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在中国,“教育”一词最早出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今天我们所论述的“英才”,主要是创造性人才。为了使受教育者成为英才,成为创造性人才,这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精雕细刻的过程,也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尤其是在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这一点,在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上体现得更为清楚。

早在2003年,我在《教育与发展》一书中就论述了教育的文化、经济政治、社会、个性(人格)五方面的功能,哪方面的功能都离不开促进创造性发展的教育作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表明,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经验和文化,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发展智力,而且可以创造文化遗产。文化的积累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类利用睿智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中产生的。创造的价值,在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旧存新、发扬光大。这种推陈出新、超越现状,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服务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因此,教育的文化功能是繁衍社会文化和提高创造性思维,这表明了教育在促进创造性发展和进步中的贡献。

教育的经济功能表明,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而实现的。不管是工业、农业、商业,也无论是非技术的、技术的和文书从业人员,在今天信息化和全国化的社会里,没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是很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因此,教育的经济功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这表明了教育在促进创造性发展和进步中的贡献。

教育的政治功能表明,“政教合一”是教育的一个规律,换句话说,治国必须先从教育做起,所谓“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指的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我们在第三章中强调,创造性问题的研究是关系国力竞争的大问题,联系当前各国都在重视教育与创造性关系的研究,这更体现了创造性问题是政治大事。通过教育培养政治领导或国家决策人才,为的是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由此可见,教育的政治功能与创造性的关系。因此,教育的政治功能在振兴国家和民族中具有不可缺失的作用,与此同时表明教育在促进创造性的发展与进步中的贡献。

教育的社会功能表明,教育可以帮助个体社会化,帮助选择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今天中国社会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社会发展理念,是一刻也离不开教育的。因为教育的实施,直接授予人们以知识技能,凭此增加就业面和相应地增进社会福利;同时也间接促进经济以创新为龙头的三种理念来增长发展,带动社会流动,引导社会变迁,改变社会风气,推动社会发展。因此,教育的社会功能是选择社会人才和社会创新直接或间接元素,表现教育在促进创造性的发展和进步中的贡献。

教育的个体(个性或人格)功能表明,教育的对象是人,增强人民的体质、塑造人的人格、培养人的良好品性是教育根本的、直接的任务。所有这一切,组成了受教育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格。尤其是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这是一种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手段。因此,教育的个体功能表明,教育在促进创造性的发展和进步中的贡献。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也就是说,它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培养人借以实现其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功能。

进行教育活动,需要一定的目的作为导向,教育是以培养人为总目标的。因为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有价值的规范的活动,教育预期的目的或理解,才能决定教育发展的方向,规定教育方针,指导整个教育活动的进行。

教育目的具有时代性,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教育目的。今天,我们时代的教育目的,应该坚持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观点。我们的全面发展观,从根本上来说是立德树人,坚持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坚持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应包含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基础三大领域。从社会参与来分析,除了突出道德品质,即责任担当之外,还有强调实践创新的要求,它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和技术应用,其中要求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选择制定合理解决方式,把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从自主发展来分析,有健康生活与学会学习的要求,它包括乐学善学、勤学反思、信息意识,其中要求自主学习,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所倡导的是创造性学习。从文化基础来分析,有文化底蕴与科学精神的要求,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用于探索,其中要求崇尚真知,尊重事实和证据,具有问题意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具有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从作为育人目标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全面发展的表达,可以看出教育目的是培养责任担当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也表明教育环境在促进创造性发展和进步中的贡献。

知识与创造性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教育与创造性的关系。我们要认真分析知识、教育、创造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知识对创造性的作用,来构成我们的观点。

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标准。知识的形成要以人类的语言为工具,知识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物化为生产劳动和社会变革或创造产品的经验形式,用以交流或代代相传,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文明。教育正是运用这种知识来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所以,教育离不开知识,否则,教育就无内容可言;知识也离不开教育,否则,知识也无从相传,不仅难以传递给下一代,也不能获得发展。知识与创造性的关系呢?知识是搭建创新大厦的基石,创造性是离不开知识,人类要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必须拥有相关领域的知识,尽管创造性需要超越已有的知识,然而,知识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而创造过程需要知识,恰恰是来自教育,这构成了教育环境与创造性的一层新的关系,与此同时,从学校的教育过程来分析,传授知识与创造性培养的关系,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过程,处理好、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是一个营造教育环境推动创造性发展的一种要求。

作为教育环境组成因素的知识对创造性的作用表现是多样的,我们团队在讨论这个问题时认为知识属于认知范畴,知识对创造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上,并提出如下的看法。

知识的分类很复杂,世界各国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根据多渠道对知识做一个大概的分类。

依知识反映对象的深刻性,可以分为生活常识和科学知识;依知识所反映层次的系统性,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依知识具体来源,可以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依知识的内容,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理科)知识、社会科学(文科)和思维科学知识;依知识的性质,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依知识功能性特点,可以分为情境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这些分类中间有交叉性质的。生活常识往往与经验知识、直接知识、情境性知识相联系,而科学知识往往与理论知识、间接知识相联系,且表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形式。

生活常识、直接知识、情境性知识、经验知识是灵感的原型启发的基础,“鲁班发明锯”的故事,就是鲁班从被茅草割破了手的直接实践中获得灵感,从经验中的原型启发中发明了锯。而任何科学的、理性的、间接的知识,都为进一步获得新的科学原理、理论、方法论奠定知识基础,这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前提。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这是创造性思维认知事物的第一步;程序知识是关于“怎么样”的知识,这是创造性思维认知事物的方法论基础;策略知识是问题解决的一系列活动计划,这是创造性思维准备、酝酿阶段运用哪些策略以解决问题的豁朗期的前提。

人的知识有多有少,知识的多少,与创造性思维有何关系呢?在国际上有两种观点,一种叫“张力说”(the tension view),另一种叫“地基说”(the foundation view)。张力说认为知识对创造性起着两个方面作用,一方面是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是阻碍作用。前者指知识是创造性的基础,而后者指丰富的知识经验使思维产生了“定势”,反而使某种创造性受阻,所以张力说提出个体在一定领域里拥有中等程度知识水平时创造性水平最高,即知识与创造性的关系上要求倒U形的知识量。地基说则认为知识与创造性的关系好比盖大楼时地基与大楼的关系,因此创造性来自必要的熟悉的某一领域,以及该领域的知识,且这方面知识越丰富则创造性就越高。

我们团队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对的,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的。相关学者指出,虽然“地基说”与“张力说”有分歧,但两者都不否定知识在创造性中的作用。只不过前者强调创造性的相对性、可接受性以及知识的基础性、建设性,而后者则强调创造性的变革性、突变性以及知识的保守性、束缚性。因此,问题不在于知识的作用,而是如何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有效地运用知识。(孙汉银,2016)[11]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心理学界从认识心理学研究知识及其传授,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从知识方位分析,认知活动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如第一章所表明的认知结构的构造。

认知结构如何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呢?孙汉银(2016)[12]在其著作中从三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一是通过归纳推理而建设起来的图式化知识(schematic knowledge)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二是通过刺激—反应的反复配对或反复经历某一事件等策略而内隐地、自动地获得的联结知识,能激活联结知识中的某些信息,从而帮助个体生成新的观念;三是基于举例的知识,蕴含着问题解决程序和各种限制背景,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过程的问题建构。事实上,孙汉银所列的三个方面,正是表达协调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建构不同的形式,这本身就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所谓知识交叉,是指不同学科相互渗透,多学科知识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知识结构。北京师范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一个交叉学科研究会,由志同道合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文学、历史、教育、心理等一批年轻学者组成,时任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还接受邀请当了顾问。当时的目的是为了跨学科共同探索一些科学问题,甚至想整合多种学科知识体系的信息、概念、数据以及理论,以理解或解决诸如思维科学、教育科学等重大问题,也撰写了交叉学科知识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本书成为20世纪90年代两个年度的“十大畅销书”。

知识交叉对创造性的发展有何意义呢?最近看了一个专访,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有人统计了20世纪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466位顶尖科学家们所拥有的知识背景,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人数占总获奖人数的41.63%。特别是最后一个25年,交叉学科背景获奖者占当时获奖总人数的49.07%。这有力地证明,多学科的知识结构正是创新型人才素质的核心要素和显著特征。(王焰新,2016)[13]

由跨学科交叉出发,不仅为创造性人才发展提供了知识背景,也促进了新型的交叉科学的形成,包括边缘科学、横断科学、综合科学等。交叉科学的兴起,反映了现代科学创造性发展的整体化趋势。

我们课题组刘宝才老师的“小学生创造才能培养的整体实验研究”说明不同教育措施的环境对学生创造性发展起到不同的作用(刘宝才,1992)[14]

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整体改革措施有哪些?各个改革措施间的关系如何?效果怎样?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与其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及全面发展的关系怎样?

我们运用自然实验与教育心理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方法,辅之以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坚持“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相促进”的观点,在被试全部正常的学习活动中,展开实验研究工作。

本研究实验班被试为北京市宣武区(今隶属西城区)香厂路小学1984年秋按片招收的一年级全部新生,共63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30人,并随机分为两个班。

对比班为基本条件与实验班相似的另一所小学的两个同年入学的新生班,各方面的评价指标(如父母职业、受教育水平、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与实验班基本相同。

为了科学地测量实验的效果,我们编制了小学生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创造才能测验,语文、数学“双基”常规测验等测查工具。创造才能测验以创造才能的四个主要品质为指标,它们是:①流畅性,心智活动畅通少阻,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出大量的观念、思想或解决大量问题;②变通性,思维灵活多变,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易受定势的束缚,善于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③独特性,从新的角度、新的观点认识反映事物,对事物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提出新的思想,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④批判性,善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能够提出合理的批判性意见。

元认知知识和能力测验,包括评价、计划性和监控、调节等几个方面。

语文、数学“双基”常规测验,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年级特点,测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

所有测验材料,均经过提出基本构想、具体编制、预测、获得信度资料等几个过程。

实验研究的具体措施和具体做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涉及教育条件或“环境”的方面。

1.更新干部、教师的教育观念

提高他们的教育、心理理论水平,明确培养目标——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造就能够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做过的事情的人。

2.调整课程设置

减少语文、数学课时,增设信息课、英语课、创造思维训练课、创造技法课、欣赏课,增加体育、音乐、自然常识的课时,以利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3.改革教材内容

对原有学科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删改和补充,对新设学科内容,进行严格选编,一方面使教材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最新信息量。

4.改进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是本研究重要变量之一。本研究为实现知识掌握于课堂、能力培养于课堂、教法与学法创新于课堂,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例如,“发散式识字法”(一字带多字、一字组多词、一词造多句),“动、静结合阅读法”“发散—集中—发散思维训练法”“探究—研讨—小结独立学习法”。这些新方法,注重学生创造才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元认知的训练,注重创造动机、创造的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研究过程中,选取被试,确定实验班和对比班;贯彻实验措施,包括培训实验教师,全面贯彻各项实验措施,按学年评价实验效果,修正、补充有关措施,调整实验过程。本研究连续实施共6年,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测量、分析、评价。

通过六年的追踪研究,我们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下面我们从学生创造才能的各种品质的发展水平、从学生创造才能发展的认知机制、从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从学生的创造性活动的综合效果、从教改实验与教师素质提高的关系五个方面,简要地介绍本研究的主要效果。

第一,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创造才能的四种品质的差异分析。我们对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的创造才能的四种品质进行了测查和分析,结果如表5-1。

表5-1 两组被试创造能力四种品质发展水平差异比较

从表5-1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创造能力的四种品质上,实验班学生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对比班学生,差异均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这说明:学生创造才能的思维品质是可以在语文、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培养的。

在一题多解上,我们对两种被试进行的测查经过分析,结果如表5-2。

表5-2 两组被试一题多解正确率成绩对比

从表5-2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比班在一题多解的成绩上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本实验所施加的教育措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水平,实验班学生明显表现出了多角度、多侧面、创造性地选择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的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这种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在这里举个例子,“请在‘英雄’这个词前面加上适当的词,加得越多越好”。结果实验班加上了41个适当的词。这种教学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实验班与对比班在这方面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结果如表5-3所示。

表5-3 两组被试词语发散成绩对比

从对两种被试续写结尾的作品分析,结合表5-4反映的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比班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实验班学生在实验措施的影响下,思维灵活、联想丰富、想象独特,设计结尾不但表现出思维流畅性,而且角度多、新颖。这正是实验变量产生的实验效果。

表5-4 给短文续写多个结尾成绩对比

表5-5 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元认知发展比较

第二,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创造才能的认知机制的差异分析。学生创造才能的四种品质的发展,从认知机制的角度分析,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特点而灵活地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并积极地进行反馈、监控和调节,及时地修正学习策略。本研究以此作为培养创造才能的认识基础。表5-5就是我们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元认识知识和能力发展水平的测查与分析的结果。

表5-5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和监控能力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对比班,它一方面证明了实验措施在发展学生创造才能的认识机制方面效果显著,另一方面证明了元认知水平的提高是创造才能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实验班学生元认知知识水平较高,意味着学生懂得更多的有关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面的知识,知道了更多的学习策略。而学生较强的监控能力,则说明他们在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善于自觉地监控、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更善于获取反馈信息,评价自己学习活动的效果。

第三,实验班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在六年的研究中,我们看到:实验班学生在创造才能的发展上远远高于对比班,我们同时看到:在“双基”水平上实验班也非常明显地优于对比班。

第四,实验班学生创造性活动的效果与全面发展的分析。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本研究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创造性活动,诸如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创造性的班队活动、创造性的兴趣活动、小发明、小创造活动等。其中,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是核心。各种创造性活动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性、探索性、创新性,学生不仅得到了全面发展,同时个性特长、特殊的创造才能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到实验后期,随着学生知识经验的不断深化,创造精神不断增强,创造才能的四种品质不断发展,其特殊的创造才能的发展效果日益明显。在市、区级的棋类、游泳、绘画、电子琴、手风琴、摄影、作文、数学等项比赛中,实验班成绩突出,与对比班差异非常显著,各类奖共获得50多人次。例如,棋类共获奖14人次,其中一等奖5人,二等奖2人;游泳共获一等奖22项,二等奖14项;数学竞赛获区团体总分第一名。此外绘画一等奖1人,作文比赛一、二、三等奖共6人,摄影一等奖1人。另外在创造杯活动中,实验一班获全国前50名金杯奖,实验二班获全国创造杯奖。

第五,实验班教师创造才能水平提高的效果分析。科学的教改实验,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才能,而且培养并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在六年的实验研究中,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创造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与对比班教师的明显差异表现在:①实验班教师探索教改新路线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对比班教师;②实验班教师系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其教育理论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班教师;③实验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掌握了一些科研方法,逐步将教研与科研结合起来,成为探索教育规律的核心力量。六年来,参与本研究的教师,在全国、市级报刊上发表论文30篇,获各类奖项13个,著书6本。这是教师在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的教育环境中的一项显著表现。

由此可见,为了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展的学校环境至关重要,它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一项基础工程,我们在本书的第七章和第十章会做进一步的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