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坚持下去, 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自学, 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 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自学检测表明, 学生的自学是有效的。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 形成了应用意识, 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王 琰

华罗庚说过: “任何一个人, 都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 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 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 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 自学, 就是一种独立学习、 独立思考的能力。 行路, 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新课程理念也指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就是要改变单一的、 被动的学习方式,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所谓研究性学习、 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 实质上就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一、 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一) 引导学生自学

在自学数学的过程中, 如果教师只给学生布置自学的内容, 却没有相应的方法指导, 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的。 一般情况下, 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 随意翻翻书了事。 我认为, 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 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读书, 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动手画知识要点, 应该标记哪些知识; 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 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自我意识; 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 长期坚持下去, 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自学, 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中张老师让学生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让学生思考: 一是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三是还有其他割补方法吗? 等等, 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很有益处。

(二) 试着理解例题

告诉自己例题讲了什么, 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 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做好记录, 以备与同学交流或课堂时发问。 遇到任何困难都做好记录, 这样做起码让学生先对知识“知其然”, 后经课堂讲解, 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三)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因此, 预习时应该让学生试着寻找生活中的原型, 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如在预习“毫米的认识” 时, 可以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品厚度大约是1毫米, 以帮助学生建立对1毫米长度单位的认识。

二、 善于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来源于生活, 也扎根于生活, 并且广泛应用于生活。 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 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 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展示数学丰富的美, 如形式美、 概括美、 简洁美、 对称美、 辩证美等, 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 教师适时的表扬、 鼓励, 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 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总之,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逐渐培养起来的。 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例如孙老师在讲三位数乘两位数时, 以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展开教学, 新课前, 老师让孩子跟他一起做数数抢25的游戏, 并让输了的孩子在黑板上随意写一个两位数, 孩子们情绪高涨, 踊跃参与。 老师鼓励大家: “刚才的游戏和学数学一样要动脑找规律, 老师发现大家都很聪明, 现在把你们写在黑板上的两位数列成竖式并算出得数。” 并让几个学生上台口述算理, 老师相机在黑板上书写出算理, 经过相互订正, 全班同学都做对了。 接下来孙老师就让大家尝试将刚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转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 看看学生们的自学效果怎么样, 结果孩子们很快地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整节课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 学习效果很好。

三、 指导课堂合作, 提高自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指导学生课堂合作,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创设合作机会

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时引导, 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因此, 教师要寻找机会、 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 比如, 教学“步测、 目测” 时, 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活动, 让学生测量操场, 学生在步测中既要保持步伐基本一致, 又要数步数。 如果测量效果不理想, 教师可以让两人一组, 一人走、 一人数, 给学生合作的机会。 教学统计表时, 有的统计表在正面, 可有关的分析、 问题却在反面, 学生阅读起来不方便, 教师可以让同桌合作, 一正一反, 便于阅读。 这些做法都可以激励学生合作的兴趣。

(二) 形成合作习惯

有了合作的需要, 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 根据班级情况, 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4人小组, 人数不合适的时候, 可建立若干个6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组内就会逐渐形成“互帮互助, 扶携共进” 的良好氛围, 以达到合作的另一个目的 ——共同提高。

(三) 提高合作效果

教师必须明确, 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因此, 必须对小组合作适时进行引导, 让合作出成效、 有意义。 如给学生设计“合作学习记录表”, 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必须做记录, 每个学生轮流当小组长、 记录员, 并轮流发言。 合作学习开始阶段, 教师要经常回收“合作学习记录表”,对操作错误的及时进行纠正, 对表现优秀的要给予肯定, 激励学生逐步完善合作学习的形式。

四、 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新课标》 指出: “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 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 因此, 教师应大胆放手, 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这样做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 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自学三角形的面积, 学生已经不再像初始阶段那样只是随便看看书, 而是会带着问题进行探究。 学生会在书上用铅笔写出自己思考的问题: 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在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其探究的欲望, 在自学时就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 即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自学检测表明, 学生的自学是有效的。 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 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 形成了应用意识, 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卢仲衡.自学辅导教育论[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4]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王琰, 大学学历, 一级教师, 自治区骨干教师, 现任教于西吉县第二小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