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境教学的形象化注解

语境教学的形象化注解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荷塘月色》教学中,董旭午善于引导学生深入走进“作者生活”和“课文生活”,披文入境、入情,准确地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董旭午就紧紧扣住散文特征,围绕“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一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同学们,这荷塘月色到底美不美呀?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董旭午是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倡导者和践履者,他主张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对接,强调教者要凭借“教师生活”充分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生活”,走进“作者生活”和“课文生活”,并联系“读者生活”与“生活情理”等,多维而深刻地体验、感受、思考、感悟作者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招用技的缘由。其实质是借助文本的上下文语境、作者的创作语境、师生的认知背景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在《荷塘月色》教学中,董旭午善于引导学生深入走进“作者生活”和“课文生活”,披文入境、入情,准确地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在他的《默默流水寄真情》(参见《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7期)一文中已做了详尽说明,兹处不赘。

在我看来,董旭午主张的抓住“课文生活”的要义,就是要根据文本的文体特征,根据文本的上下文,贴着文本的语言,引导学生体验文本的真感情。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董旭午就紧紧扣住散文特征,围绕“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一教学目标开展教学。

根据王荣生所述,散文着重叙写“这一位”作者的所见、所闻,表达“这一位”作者在独特境遇中的所思、所感。散文中谈论的所思,表达的所感,是“这一位”作者依赖其独特境遇所生发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因此,散文极具个人性、真实性、独特性。散文教学的重点是独特的情感认知、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个性化的语句章法。

基于此,散文教学的核心是弄清楚作者的所思所感,是分辨清作者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思想感情。而作者的所思所感首先是隐藏在作者创造的文本中,隐含在作者的情感流动中,隐含在作品的语言创造中。在教学中,董旭午抓住散文教学的要义,将教学目标准确定位,充分体现了教者的文体意识;而达成这一目标,就要从学生的阅读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阅读起点,来引导学生理解。基于此,教者首先范读课文,了解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的不同认识,把握教学起点。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荷塘月色美景的理解入手,默读课文第四至六段。但是,教者的立足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不是引导学生流连在景象描绘中,而是思考这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这样就将教学重点由传统的谈论文中所描绘的材料转向品味描绘的材料中所体现的作者情感体验上来,帮助学生认识到尽管景很美,但作者仍然很苦闷、寂寞。接着教者抓住文中作者的情感流露线索,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且享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到“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作者真情流露出的追求平和、宁静的如“脉脉流水”般的理想境界,追求人格独立、人性美好、充满了友爱和自由的世界而不得的烦闷、孤独、痛苦,体味到作者那淡淡喜悦浓浓哀愁的悲凉心境。

正是教者能够从散文文本特征出发,紧扣文本的上下文,紧扣住文中的语言,才得出了这个较为稳妥的看法,避免了人云亦云的习惯说法,使教学落点既源于学生起点,又高于起点,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教者在根据文本特征抓住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不放弃教者的引导责任,教学生之所需,舍得投入时间讲学生之不懂,也体现了教者真教语文,教真语文的情怀。如对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品读,教者就不放弃为师的责任,紧扣文本的上下文、作者的生活背景,做出详尽而有说服力的讲解,一反新课改中放羊式教学作风,迎难而上,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让教师主导作用得到淋漓尽致的释放,使学生学有所获,体现出“语文教学生活化”能够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语文生活需要出发,促进学生语文成长的教学本质。

附 董旭午《荷塘月色》实录

课前:学生搜集有关背景资料,走进作者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师:首先,我朗诵一遍课文。同学们在听准字音的基础上,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这节课,我们就是要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情感。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约8分钟)

(生静听。师朗诵完,生鼓掌)

师: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说说文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生:我认为,作者还是比较惬意的,在受用那无边的荷香月色,虽然心里很不宁静,但还是可以自由地想或不想。

生:我认为作者很烦闷、很孤独的,热闹是蝉和蛙的,“我”什么都没有啊。

生:我认为,作者还是很高兴的,内心里有一种淡淡的喜悦。月下的荷塘是那么幽静、朦胧、恬淡、迷人,他正在享受呢。

生:我认为,作者表面上好像比较快乐,其实他的内心还是很痛苦,很孤独和烦闷的。我总的感觉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真的,其余的话都好像在无奈地说反话。

师:你们几个讲得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还只能说是一种比较初步的感受,还是一种盲人摸象的感觉。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至六段,同时思考:这景物描写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一起默读第四至六段,思考)

生:荷塘月色是幽静朦胧,恬淡迷人,恰到好处,但我还是感觉到作者并不真的很开心,很陶醉。作者的内心还是空落落的,还很孤独、寂寞,甚至很痛苦。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能具体说说理由吗?

生:第六段里有几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话在明确地告诉我们,眼前的美景并不属于作者,他“什么也没有”,可见,作者心里是很孤独、寂寞的,甚至是很痛苦的。

师:好。其实,在课文的第三段里,作者就已经隐约流露出这种孤独、烦闷甚至痛苦了。请同学们默读第三段,看看有哪些词语比较明确地流露出了这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默读第三段,思考,找出关键性词语)

生:我认为有“好像”“便觉”“暂且”等词语。

师:嗬,你好厉害呀!你能具体说说你为什么要找这些词吗?

生:“好像”绝不等于“就是”,“便觉”也只是一种自我感觉,实际上也不是,这就等于说作者实际上根本就不自由。“暂且”就是“暂时姑且”的意思,强调的是暂时的,很无奈的。

师:很好!你对语言是很敏感的,对词语的意思把握的也很准,这说明你的语言功底不错。再接再厉哦。通过你的分析,就说明朱自清先生此时此地头脑很清楚、内心也很无奈,只好暂时来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了。同学们,这荷塘月色到底美不美呀?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的第四和第五两段,用心感受一下,而后再回答我。

(生动情地齐声朗读课文第四和第五两段)

师:荷塘月色到底美不美呀?

生:(齐声)很美!

师:美在哪里呢?谁能简要地说说。

生:美在朦胧清幽,美在柔和恬静,美在恰到好处,美在很有情趣。

师:这“朦胧清幽”“柔和恬静”“恰到好处”是容易感受到的,可这“很有情趣”倒是蛮新鲜的,我倒想请教一下。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老师,你看,“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个拟人的句子就很有情趣啊,那含苞待放的荷花就像羞涩的少女,真是太美妙了!

师:很好。我看,“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个句子也很有情趣的。同学们想想,这光和影,从人的感觉来看,本该属于什么范畴?

生:(齐声)视觉。

师:对呀,但在这里它们居然有一种和谐的旋律了,居然成了“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了!这又属于什么范畴了?

生:听觉范畴。

师:对呀。真是太离谱了!但细一琢磨,又那么贴切,那么合适,真的太有趣了。修辞家称这是通感,同学们能理解吧?就是用人们的另一种感觉来描写人们的某种感觉,让感觉实现互通。也没有什么好神秘的,希望同学们能理解到位,并牢牢地记住这种修辞。课文的第四段也有类似的句子,请同学们把这个句子找出来。

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师:对。清香属于嗅觉范畴,这里作者把它描写成了——

生:听觉。

师:对。比喻是讲究有相似点的。请同学们说说,“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有相似点吗?谁来说说?

生:有,都是断断续续、若隐若现的。

师:很好。不过,我还有个问题:“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中的“送”字能不能改成“吹”或“刮”之类的动词呢?

生:我认为不能,因为这里用的是拟人修辞,用“吹”或“刮”就不是拟人了,就不生动了。

师:哦。不过,用“吹”或“刮”不更符合自然状态下的风的特点吗?风不就是吹的吗?不就是刮起来的吗?

生:沉默。

师:不过,在朱先生这里,“微风”好懂得人心啊,它竟然是乖顺地“送”来这“缕缕清香”,让作者去享受。有情趣吧?如果把“送”改成“吹”,虽然用词很准确,最符合风的天性,但却一点儿也没有了这样的情趣。此时的朱先生正暂且“受用”这荷塘月色呢,他满心满眼都是朦胧清幽、柔和恬静、恰到好处、有情有趣。所以,“微风”也通人性情了,也变得殷勤乖顺了。下面,请同学们再动情地一起朗诵课文第四和第五两段,同时用心感受。

(生动情地朗诵,用心感受。)

师:最后,作者真的彻底沉醉于月色之中了吗?真的对这荷塘月色非常满意吗?

生:没有。作者认为自己“什么也没有”,他很不满意。

师:于是作者又想起了什么?

生:他想起来江南采莲的旧俗,想起来那个自由自在的风流季节,想到了梁元帝《采莲赋》所描写的青年男女嬉戏的情景。

师:作者很喜欢吗?

生:很喜欢。他认为“这真是有趣的事”,但他又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师:是的,作者很想来个时空穿越,回归到古典文学所描写的自由世界里去,但残酷的现实令他无法解脱,根本就不可能找到这样没有阶级斗争而充满人性美的自由世界。于是,他不得不再次亲手撕碎自己的梦幻,继续寻找那个理想的自由世界。他又想到了什么呢?

生:朱先生又想到了《西洲曲》里的句子。

师:这回朱先生又怎么说的?

生:他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师:作者为什么会认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荷塘里的“流水”到底该象征什么呢?

(生沉默。)

师:同学们,我们不妨想一想,这荷塘里的流水常态下是应该是平和、自由、宁静、恬淡的。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吧。其实,根据客观事物的特性来赋予它与之相似的人格和精神,这一直是我们老祖宗进行文学创作的拿手好戏。我们称之为意象或象征。比如,用耐寒的松竹梅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等,大家都还是不陌生的。这里,作者用“流水”隐喻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那就是追求宁静、中和、独立、自由的人生。

再有,1927年9月,作者朱自清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也曾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信里流露出作者当时压抑、烦闷的心境及对时局的突变的惊恐和困惑。1928年2月,朱先生又写了《哪里走》一文。他说,发现与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在社会政治革命中,“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权威的具体化。他深深陷入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中。在这“惶惶然”中,他认为,只能选择“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躲到学术研究中”,与“政治”保持距离,“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称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

可见,作者当时的心志就是不想加入任何党派,不想按照任何党派要求的方式生活,只想过自己的日子,做自己爱做的事业,追求宁静、中和、独立、自由的人生。然而,现实却充满了党派和主义,恐怖和血腥,根本无法从这样的现实中超脱出来,内心充满了苦闷、烦郁、孤独、彷徨和无奈。

同学们,这回大家该明白“流水”到底象征什么了吧?

生:象征作者所追求的宁静、中和、独立、自由的人生理想。

师:这种理想在“荷塘月色”中却找不到一点影子,那怎么能行呢?所以,尽管这里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但却没有了“低头弄莲子”的自由、温馨、幸福和美好了。其实,这句话早在课文的第四段就已经预设了伏笔。是哪几句话?谁来说说?

生:我认为,应该是“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几句话。

师:对。“脉脉的流水”中的“脉脉”,有默默地用眼神和行动表达情意的样子的意思。同学们请想想看,这“脉脉的流水”不正是在低调地、平和地、淡定地、宁静地、自由地流淌着、行进着、追求着吗?不正是作者的精神和人格的真实体现吗?然而,却被掩盖现实的“叶子”给遮住了!可见,作者早就精心地预设好伏笔了。阅读《荷塘月色》这种经典美文,我们不可不用心留意啊!所以,作者不得不第三次亲手撕碎自己超现实的梦幻,“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江南”又该指什么呢?

生:该指作者所追求的“脉脉流水”般的理想境界,那里平和、中和、恬淡、宁静和独立的,那里充满有人性的美好,充满了友爱和自由。

师:你讲得很好!其实,前文在引述梁元帝的《采莲赋》时作者就已经提到了这个理想的“江南”了。只可惜现实太无情了,他只能又无奈地回到自家的门前,“什么声息都没有”啊!朱先生的理想梦幻就这样被现实撞了个粉碎——周围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可见,这篇《荷塘月色》表达了作者追求平和、中和、恬淡、宁静的如“脉脉流水”般的理想境界,追求人格独立、人性美好、充满了友爱和自由的世界而不得的烦闷、孤独、痛苦,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深失望和一腔浓浓的悲哀!

下课。同学们再见!

(选自董旭午著《真教语文 教真语文:董旭午生活化语文教读课例精选精评36》,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55-15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